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探讨

2016-07-09 07:08周李华谭怡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6年7期
关键词:院校教育因子院校

周李华 谭怡

[摘 要] 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出发,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主要存在高职教育生态不平衡、教育管理缺乏系统性调控、教育管理的生态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并提出利用“限制因子”定律,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生态平衡;利用“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加强教育管理生态调控;利用“高等教育生态位原理”实施错位发展等对策。

[关 键 词] 教育生态学;高职院校;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9-0184-02

高职教育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相当多的学者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也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研究者们更多的是从教育学角度出发进行研究,部分研究者也尝试了从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更多学科出发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在这其中,从教育生态学视野出发,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进行的研究是一种新视角、新理念,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提高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水平,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开拓性意义。

一、教育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资深教育家Cremin Lawrence院长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理论。他把教育界定为“审慎的、系统的和通过不断努力去唤起知识、态度、价值、技能和情感的过程”,指出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相互作用论”,即各种教育机构之间以及与整个社会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站在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分析和研究高职教育教育管理,我们不应只关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本身,还应将教育管理工作视为一个生态系统来进行研究,去关注这个系统中相关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因素。

二、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教育生态不平衡

随着整体生源数量的下降,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只重视规模和招生人数的现象,忽视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也造成了高职教育生态发展的失衡。教育投资不足,资金流不足,严重影响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资金流、物质流虽然很大,但流向不合理,同样也会影响教育生态平衡。比如钟山学院的各专业发展中,学校对现有优势专业重视不够,着力发展新专业,各专业发展不均衡。具体比如会计专业,截止2016年9月共有学生1157人,专任教师仅14人,生师比为82.6,远高于教学评估标准。从教育生态角度来看,这就造成教师这个“因子”与学生“因子”之间生态的不平衡,这样的结果往往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整个学校的办学声誉。

(二)教育管理缺乏系统性调控

高职院校在发展时,其办学规模受到资金、设备、师资、校舍、生活设施等环境因素的制约,超出了这些因素的范围,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如果将一个学校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那么这个系统中,无论是群体,还是个体,或者是整个生态系统,对生态环境和生态因子都有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范围。在这个适宜的范围内,教育生态主体才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超出这个范围,可能就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破坏。钟山学院近几年招生人数波动较大,人数多时临时搭建教学楼和宿舍,或者是将教学楼该做宿舍,人数少时又将宿舍改做其他用途,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性调控。

(三)教育管理的生态定位不准确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模式仍旧参照本科院校的模式进行,分为教学管理、师资管理、学生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模块,人为地将管理工作割裂成一个个板块,然后根据工作的业务流程分别开展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只重视形式,不能及时解决广大师生反映的问题,造成了教与学的分离状态。从教育生态系统来看,高职院校在教育管理生态定位上不够准确,缺乏管理特色,比如钟山学院现有的教育管理体系就比较教条,缺乏内涵式的管理深度和特色。

三、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对策

(一)利用“限制因子”定律,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生态平衡

1840年,J·李比希在进行对比谷类作物的产量试验中发现,农作物的产量通常不受它所需要的大量营养元素的限制,相反却受那些只是微量需要的原料的限制,对于所缺少的微量元素,只要加入少量,产量马上就会得到显著地提高。通过这个实验,说明这些微量元素是农作物增产的“限制因子”,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生态学中著名的“限制因子”理论。

目前,“限制因子”理论已经从自然因素引申到精神因素和社会因素。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生态系统而言,也同样存在着起到限制性的作用的“限制因子”。办学资金、设备、师资、校舍、生活设施等因素共同构成了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生态限制,制约着学校的健康发展。摆脱这些“限制因子”的束缚,通过各生态因子的和谐共生来维持教育生态环境的平衡,才能最终实现教育管理内涵的提升。

那么,我们就需要找出教育管理生态系统存在的“限制因子”,对其进行整合优化,通过调整,构建一个平衡、稳定的生态环境。比如在硬件因子中,教师队伍的数量、质量以及梯队层次能否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就成为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关键因子。当教师数量不足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新增教师或者是在校内外聘请兼课教师来满足,在保证一定专任教师数量的基础上,利用外聘教师进行调剂,以满足教师数量的需求。

(二)利用“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加强教育管理生态调控

谢尔福德在1911年提出了“耐度定律”,他指出生物体对影响它的生态因子有一定的忍耐范围,如果生物体对不同的生态因子都有比较好的忍耐力,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就会比较好,分布的范围也会比较广。

从教育生态系统来说,教育发展的数量、规模和速度,要在国民经济的承受范围之内,否则发展就会呈现出剧烈的波动。一个学校作为一个教育生态系统,其招生规模受到学校各种硬件条件的制约,超过这些条件的制约,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任何个体,对周围生态因子,都有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范围,我们可以在承受范围内进行调控,以促进教育管理的有序发展和学校的健康发展。比如,在招生人数多的时候,可以采用大班授课、增加单间宿舍人数的办法来解决上课和住宿的问题;在招生人数少的时候可以采取小班化教学,或者减少单间宿舍人数的办法来进行调控。

(三)利用“高等教育生态位原理”实施错位发展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中,错位发展指的就是积极地错开竞争激烈的生态位,避免和其他学校发生生态位重叠的现象,进而在发展中充分显示出本校的特色和优势。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专门学校,一定要积极地找准自己的技能型“生态位”,积极地实行错位发展战略。比如钟山学院财经商务专业群优势比较明显,特别是会计与审计专业在学生技能培养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学校应该以这些优势专业为抓手,着力打造专业特色,进而使之成为学校的特色。

站在生态教育管理下的校园去思考,无论是校外还是校内,都离不开学生的身影,他们充满了时代的多样性,也来自不同地方,他们感受着不同的课内外知识。知识终究是一种工具,它教学生开启了未知的选项,如此循环下去,才会衍生出知识的瑰宝——智慧。这也就是教育生态学下教学管理模式的伟大之处,用生态意识去叩响另一种生态文明,打破传统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以最人性化与生态化的管理方式进行操作,最终实现人文主义的精神第一诉求。

参考文献:

[1]陈正江.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1):17-19.

[2]周应中.关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教育生态学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1(8).

[3]丁小燕.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5(12):10-12.

[4]熊景强.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0):5-6.

[5]王锋.教育生态视域下江苏高教发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4(6).

猜你喜欢
院校教育因子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学前教育专业的全程式“园校合作”模式探究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类常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
图的齐次因子分解
巧解难题二则
军事院校教育应突出“教”与“学”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