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

2016-07-11 05:17康秀云郗厚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人才培养

康秀云++郗厚军

摘 要:

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根本在于培养人才。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凸显了办学依托单位、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特色。然而仍然存在着生源不甚理想、资源整合欠佳、就业口径单一等问题。应对挑战,做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夯基础,开办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本科蓄力量,探索多元录取和培养方式保质量,整合优质资源成合力,能够保证实现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接续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

DOI:10.15938/j.cnki.iper.2016.02.005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2-00018-06

从供给、生产端入手,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升竞争力,促进发展,进行“供给侧改革”,这一改革战略和逻辑思路不仅是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指导,无疑也将为政治、文化、教育等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重要的方法论价值。众所周知,教育是培养人的过程,其产品不是服务,而是接受了教育的劳动力。同理,学科建设的最核心的产品是学科人才,培养学科人才是学科建设最重要的供给。或者说:“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新形势下,作为供给方的高校,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实现学科人才培养的高质量跃迁,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已经成为学科建设的核心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供给侧的基本样态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以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关于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标志,实现了学科建设史的重大突破,标志着历经几十年积累和成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开始步入学科化建设与规范化发展的轨道。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已完成了点面结合、相对合理的学科点布局,基本形成了层次齐全、结构合理、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在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人才培养、资政育人、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和长足发展,为促进学科内涵式发展、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给本学科人才供给提供了基本的前提。

1.办学单位特色鲜明,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新格局

“截止2014年,全国共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4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7个”,[1]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点233个,学科点建设数量和质量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招生数量与就业口径相对稳定,硕士稳定在6767人左右,博士稳定在972人左右,[2]多数毕业生从事本学科相关科研和教学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33个本科点中,有综合类院校77所,师范类院校127所,理工类院校19所,其他院校10所。综合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单位主要有三类办学模式,即“政法学院模式”、“马克思主义学院模式”和“马克思主义学部模式”。“政法学院模式”是传统模式,主要依托各学校的法学院、政法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等办学,目前全国共有172所院校为此类办学模式。“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当前比较常见的办学依托单位,体现为办学单位在专业人才培养和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双肩挑”。自从全国高校先后设置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已经200多所高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截止2014年,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共计50所。“马克思主义学部模式”是一种新的专业办学方式,是以学部形式整合学校多个一级学科、师资力量和学术资源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如,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学部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哲学学院和社会学学院,招收三个专业本科生,学部整合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一级学科师资力量和学科资源共同进行学生的融通培养,各学科专业特色鲜明且不封闭,为本科生培养夯实宽厚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可靠保障。2015年底,曲阜师范大学也组建了马克思主义学部。

2.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科学化与规范化程度显著提升

从目前一些院校官方网站提供的本科及研究生培养方案来看各有特色。如,培养目标上,按照《通知》要求及各高校具体境况,基本达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共识。在本科课程设置上,多数院校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多出口”的学科人才培养理念,基本形成了主体一致、相互衔接、门数与深广度有所不同的专业课程体系。各学校各个学科研究方向百花齐放,据武汉大学沈壮海教授对62所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62所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共有234个研究方向,平均每个学位授权点设置有3.8个研究方向,最少的有1个研究方向,最多的有14个研究方向,”[3]研究方向的多元化探索对学科发展具有开创性、奠基性、前沿性、导向性的意义,体现了学科建设的某些成绩,但也凸显了学科建设的规范性不足问题。从硕士学位论文写作来看,交叉学科、比较视域、问题导向类论文数量显著增加,学位论文的包容量、体系和论题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杂。总之,各高校主动探索本学科分层分类、特色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推进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倡导自主性、研究性、实践性教学,强化学生复合能力的培养。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依据各院校办学传统、特色和条件,明确了本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服务方向,在传统本科、硕士、博士分阶段培养的模式上,试点多元化的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如,“课程导向、学科导向和问题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英才班、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等。另外,国家还推动实施诸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卓越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计划”等来丰富和发展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专业人才培养由数量到质量的提升。

3.生源数量稳中有长,毕业生职业定位相对稳定

本科生源整体比较稳定,当然存在一定比例的调剂学生,也存在一些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入学后转专业的现象。考虑生源质量以及稳定性问题,有的院校开始尝试自主招生,如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实现了高考后零批次录取。研究生生源状况相对复杂,生源对象主要来自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跨学科专业的学生及社会在职人员,其中博士生源跨学科专业学生和在职人员相对硕士生源比例较高。职业定位方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比学科初建时的专门政工干部培养,就业口径更加多元,主要为中学政治课教师,部分从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和管理工作。研究生职业取向与本科生职业定向保持高度一致,多数毕业生从事大中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政群团和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公务员和大学辅导员,少数毕业生选择其他职业或创业。博士毕业生主要指向本学科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务部门的高级专门人才,从事各层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例居多,职业定向相对稳定。

4.教师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趋势凸显

学科培养了一支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队伍,造就了一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据调研显示:截止2015年初,本一级学科拥有专职教师10631人,兼职教师3078人,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点2447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点590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点502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点2707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3002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点1383人,”[4]基本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人才梯队稳定的教学科研队伍。并取得了丰硕的、高质量的科研成果。[5]学术交流深入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更加活跃,国际学术影响力扩大,2015年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京召开,得到了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热烈响应和一致好评,标志着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国际化发展提升到新水平。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供给侧的现实挑战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人才供给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但是,人才培养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仍不容忽视。

1.一个本科专业支撑六个二级学科的力不从心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六个二级学科,只有一个本科专业,虽然一些学校招收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及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的学生也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输送人才,但严格其学科归属应为政治学一级学科,且招生数量小,不能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生源不理想问题。当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担负着培养和造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以及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输送优秀研究生生源的双重使命,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导致支撑力不足。其一,本科生绝对数量较大与质量不平衡的矛盾。全国已有233个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点招生,每年招收的本科生数量不小可谓不大,但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生源仍显不足,究其原因就是质量不均衡之故。在全部233所招生院校中,“985”院校仅有8个,“211”院校只有23个,像清华、北大、人大等重点院校都没有招收该专业本科生,一些优秀“211”院校的毕业生在研究生市场上大受欢迎,而普通院校的学生则不被认可,结果导致学科内不断传来对生源不足、质量不优的抱怨,同时仍有许多本科生无缘读研机会。其二,一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仍欠规范,张耀灿老师曾指出:“实际上,就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专业的实际情况看,各地各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并不规范,不仅广泛存在着因人设课、因岗设课的情况,甚至也有随意开设或者不开设某些课程的情况。”[6]核心课程开设不足,重复设课,随意设课,培养环节不扎实,难以保证质量。近年来基于就业市场困难,一些院校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也造成数量不足。其三,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应用型专业,实践性的培养特色不能充分满足另外五个二级学科要求学术研究型生源的需求,特别是学术创新型生源不足。

2.生源制约学生专业思想稳定性及学术发展潜力

整体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生源不甚理想,培养质量有待提高。本科生招生存在第一志愿报考比例不高的问题,有些院校调剂比例竟达到30%以上,本科生源专业学习兴趣不高、专业思想不够稳定、学科认同程度较低,导致一些普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发展举步维艰,面临收缩甚至取消的命运。硕士生生源中,交叉学科跨考比例较高,已成为制约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症结。如,某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入学前所学专业中,本专科所学专业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3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4%;学习政治与行政学、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有1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4%;学习经济、管理、法学和外语等专业的有6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1%;学习理工农医等理工类专业的有1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1%。”[7]前文提到的虽然本科生总数量不小,但质量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也直接影响研究生生源质量。从博士研究生生源看,一方面,在职人员比例较高,难以使其全力投身于学术研究之中;另一方面,部分跨学科、跨专业学生存在学科理论基础薄弱问题,“有的博士快毕业了还说不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甚至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一个还是有多个?如果马克思主义只有一个,为什么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说法?缺乏清晰的认识。”[8]

3.学科资源整合能力欠佳致使资源利用不充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基础自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来奠定,但仅靠一个学科来培养是远远不够的,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各个相关学科参与,聚合多个学科师资力量和资源共同发力和建设。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资源整合上存在整合意识不强、学科交流欠佳、聚合流于形式等问题。其一,部分院校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在人才培养“合力”上的自觉认识,缺少科际整合视野的观照,课程设置囿于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内,缺乏对其他学科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使得本学科在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知识体系与方法协同、跨学科基础理论借鉴与思维逻辑建构、多学科平台合作与对话体系搭建等方面亟待加强和改进。其二,一些院校学科内部资源整合动机不纯、流于形式,为实现在申报国家、省市和学校课题数量、资金数额上的利益最大化,临时整合、松散组织学科内部师资力量和相关资源,使原有资源整合的最大受益者——学生,变成了相关利益的附庸者,学生成了导师的打工者,偏离了学科资源整合的初衷。其三,几个二级学科人才培养相对分立,人才培养的“合力”发挥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各个二级学科的课程设计、人才培养各自为战,共同的核心课程寥寥无几,既不利于学科资源的有效整合,还容易导致人才的近亲繁殖。

4.就业口径过度依赖教师岗位与专业地位价值不匹配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指向是培养本学科的教学、科学研究和理论宣传、党政工作的专门人才。就目前本学科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存在本学科高质量多样人才与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毕业生对教师岗位的过度依赖现象仍就明显。虽然为大中小学培养政治课教师是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两个巩固”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和迫切任务,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但是对教师岗位的过度依赖也凸显出本学科在党务群团、企事业单位、农村和社区、军队等宣传、组织、教育方面的人才培养能力仍然不足。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的科学”,专业应该有更高远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才能,给予其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平台,培养其更全面的素质和能力,为其成长为治党治国的卓越人才,成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打下基础。因此,如何拓宽就业口径,突破对教师岗位的依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无疑是学科人才培养的瓶颈。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路径

遵循供给侧改革的逻辑方法,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如何满足国家、社会、人民需求,培养合格的社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如何践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理念而有指向性的培育一批批学科接续发展的人才,如何应对学科人才培养存在的新挑战而找到有效的改革路径,是学科建设和发展要完成的新任务。

1.做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夯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人才供给已经形成了规模,有了“大”,目前需要“强”。“在专门人才的正规化培养中,应坚持以本科为主,全面打好基础,既培养出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初级人才,又为硕士点、博士点输送优质生源。”[9]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科专业建设,提高其对各个二级学科研究生生源的支撑力,首先要做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促进专业的内涵式发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和科学化进程。要继续加大专业政策扶持力度,调整设置本科专业的地域布局和学校结构,积极鼓励高层次、高水平、实力强的院校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形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相适应的布局,使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齐头并进;要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和管理以助推学科专业科学发展,明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厘清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科学区分学科专业边界以提升人才培养的专业性;要提高本科课程设置的规范性,统一专业核心课程,消除课程设置重复、随意现象,规范教材建设,形成全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指导标准;抓住关键点位,夯实培养环节,提升培养质量。如:籍新生研讨课和学科前沿课等培养专业意识、确立成长目标,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研读、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哲学、史学、文学等课程的学习夯实理论基础,通过社会调查及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和实践等锻炼问题意识,提高研究能力、创新能力,通过课堂翻转、自学自讲自评等教学方法的改革锻炼学生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

2.开办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本科以蓄力量

进行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需要“补短板”。当下,党和国家宣传思想工作领域以及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体系都急需补充大量专业人才,而原有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不能充分满足需求,因此,设立新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应重点培养和造就一批“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创新能力突出、理论功底扎实、学风文风优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为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输送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型生源,已成为学科建设不能回避、不容忽视的重大任务。关于设置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其实酝酿已久。早在2005年《通知》就已指出,要“在本科教育中,设立马克思主义基础专业,培养政治素质好、思想品德优良、具有较好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的大学生。”[10]一些学者也一直呼吁:“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需要尝试扩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科专业,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有序衔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士、硕士、博士培养体系。”[11]一些院校曾试点设置新的本科专业(如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本科专业)。目前,办新本科专业的时机已经成熟,国家可以考虑落实该设计。当然,新本科专业设置不能一哄而起,可以遴选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效突出、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经验丰富且乐于为人才培养做贡献的高校首先试点招生,选择10所左右高校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如中宣部“示范马院”,每年招收600名左右优秀学生,采取正规化和专业化的方法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型人才。本科阶段,同时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的学校,可以实行大类平台招生,前四个学期在一级学科基础上共同培养,后四个学期分专业培养。为了保证生源质量、专业稳定性及人才培养的接续性问题,教育部可以考虑在招生就业、培养方式、经费划拨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保障。

3.探索多元录取和培养方式以保质量

把好人才供给侧的“入口”和“出口”,把好入口关,要扩大优秀的生源质量,把好出口关,要提高学生的学科意识,提高培养质量。针对学科生源不甚理想,学科意识不强等问题,可以改革招生培养方式,实施“卓越生源计划”,不拘一格招人才,千方百计育人才,提高生源质量、稳定专业思想和提升培养效果。

本科生层面:一方面,尝试自主招生,从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出一批“政治思想坚定、综合素质优秀、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社会责任感强烈”的学生进入本专业学习,从源头上提高本科生源质量。这部分学培养不仅要确保思想政治素质、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还要帮助其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并具备一定研究能力,成为学科创新人才的后备军。在这方面,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试点实施高考后零批次录取,进行了有效探索。另一方面,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初创时期“二学位”的培养方式,通过自主申请、考核选拔的形式,于在校大学生中选拔有志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学生组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地班,本硕连读进行专业化培养。通过该模式旨在培养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宽厚的哲学社会科学底蕴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视野,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专业人才。

研究生层面:其一,要提高研究生入学要求、严把入学门槛,确保不录取不合格和不适合的学生。其二,推免录取上,尝试突破过去主要遴选来自“985”、“211”高校的优秀毕业生,给培养质量优秀的省级院校一定推荐额度;其三,实施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具有要求高、周期长、难度大的特点,面对一些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分立的境况,可以实施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尝试采取本硕连读、硕博连读以及在本硕择优选择下的本硕博贯通培养。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一方面可以保证培养过程的接续性,培养链不断裂;另一方面可以节约人才培养时间,缩短培养周期,提高培养效率。当然,一体化培养一定要辅之以分流机制,本升硕、硕升博,都要结合学生个人意愿、知识储备、发展潜质、培养价值进行考核,以保证人尽其才。其四,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解决人才职业定向单一问题。考虑到一些院校跨学科、跨专业生源和在职人员比例过高、学科就业口径比较单一等问题,建议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主要针对实践取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水平,专门培养特定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层次实践人才。这样可以有效区分学生研究生阶段的目标取向和就业指向,使有志于科学研究和理论探究的学生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型硕士,乐于从事实践工作的学生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和有效利用教育教学资源。

4.整合优质资源成合力

供给侧改革,需要改变传统要素投入式发展,而要加强内涵发展,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其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整合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一级学科资源,还要凝聚学科系统内各个二级学科资源力量协同推进。尽管在学习领域上,本硕博的学习内容有明确层次和特色,“本科生主要在一级学科领域学习,硕士生主要在二级学科领域学习,博士生主要在特定专业方向领域学习,”[12]但就人才培养的整体要求看,则需要打通学科壁垒,会合多学科优质资源形成合力,并提高学科系统资源聚合力,加强学科系统内各学科间资源整合力度和效度,实现学科专业、教师、教学、课程及资源的有效融合,进而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因此,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交流与融通,实现学科人才培养路径不断拓宽与多样发展;引进相关学科优秀的专业人才,使其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关科研和教学,以拓宽本学科人才的交叉视野;开设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核心课程,丰富本学科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以夯实专业人才的理论基础。本科阶段,可以设置不同学科的大类平台课程,通修课程等;在硕士博士阶段,基于共同一级学科的共识,研讨一级学科层面的课程,共同完成本硕博课程教学,共同编写研讨课教案,实现各二级学科资源之间的有效融通与整合,以提升学科意识,夯实理论基础。聘请国内外相关学科知名教授来校讲座,提供更多机会派遣本学科的教师、研究生出国学习和交流,以拓展学科人才的国际视域,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国际影响力;积极“整合政府、企事业单位、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团体的资源解决实践教学平台问题(如东北师范大学的大学、政府、中学合作的UGS模式以及大学、政府、企业协同的UGE模式等尝试)。”[13]进行学科重点资源整合与凝聚,建立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形成学科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和学科资源的有效合力。

上述供给侧改革路径中,做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本科专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强基固本工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生源问题,扩大人才培养的后备力量,给硕士博士培养及学科实践和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录取和培养模式的多元以及优秀资源合力的形成则是在人才选拔、培养、保障等环节进行的实践探索,是实现宽口径、多元化的人才接续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机制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占安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2):13-20.

[2][4][5]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报告(2014)[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46,258,8,9.

[3] 沈壮海,王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和发展状况综述(2006年以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8):45-53.

[6] 宇文利.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

[7] 党高辉.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与生源状况调查研究[J].马克思主义学刊,2014(9):70-85.

[8] 梅荣政.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几点建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76-80.

[9] 张耀灿.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5(7):23-26.

[10]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71.

[11] 王学俭,魏泳安.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15(7):27-31.

[12] 孙正聿.孙正聿讲演录[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1:82.

[13] 康秀云,郗厚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计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5(9):66-70.

[责任编辑:庞 达]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人才培养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