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6-07-12 12:40周自波李文辉杨君莲熊湘文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中心指标

周自波,李文辉,杨君莲,熊湘文

(华中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武汉430079)

●远程教育与在线学习●

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周自波,李文辉,杨君莲,熊湘文

(华中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武汉430079)

校外学习中心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的“终端”,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远程教育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外学习中心的支持服务质量。因此,对校外学习中心办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评价,以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就是遵循教育评价的“构建”思想,采用文件依据法、文献法、专家意见法等方法,形成的对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评价的指标体系。

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一、项目研究背景

现代远程教育在我国试点运行已有十多年,这期间,校外学习中心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是联接学生与高校的最基层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服务支撑,是远程教学和学习的活动基地,是高等教育资源向学生辐射和延伸的节点和终端。随着技术的进步,校外学习中心的要求和作用也在发生变化。从试点当初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不是很发达,到今天的光纤到户、4G到人、大数据、云计算,现代远程教育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的校外学习中心的硬件建设已经不是问题,软件建设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2002年1月7日教育部出台的《关于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建设和管理的原则意见》(教高厅〔2002〕1号),2003年3月14日教育部颁发的《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暂行管理办法》(教高厅[2003]2号),对校外学习中心的作用定位、建设要求、运行管理等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在以后的运行过程中,各省教育厅和部分试点高校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了本省(校)对校外学习中心的评估办法。但总体来说,要么站位不同,要么目标各异,要么标准单一,要么条款僵化,不能较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评价指标。

国务院2015年10月11日颁布的《关于第一批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57号),取消了“校外学习中心(点)审批”,把以前的政府审批改成事后监督和评估,赋予了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办学更大的自主权,这也给举办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的学习中心建设与管理都是高校自己做主,学习中心的运行模式、运行机制、评价方式、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等都必须科学规范、管理到位,否则,学习中心若出现问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会事后“过问”监督。

基于上述原因,华中师范大学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团队,站在举办高校的层面上,对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的建设、运行和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了“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二、研究方法与支撑理论

(一)项目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文件依据法、文献法、专家意见法和客体反馈法等方法,即以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相关文件为依据,同时查阅相关文献,组织业内专家征询意见,在形成初步框架体系后,再召集相关学习中心负责人和有关专家一起共同研讨,寻求被评价客体的想法和意见,这样经过几次反复,最后科学调整、补充完善。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相关文件主要是作为政策依据和业务导向;征询意见的专家主要是国内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大学教授和网络教育学院院长(副院长);被评价客体主要是华中师范大学遍布全国的60多个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的负责人。一是召集他们集中开会研讨,针对初步体系框架谈各自的看法,提出改进意见;二是经过调整后,再次发送给相关专家和学习中心负责人,反复听取意见。

(二)项目支撑理论

美国评价专家库巴和林肯提出了教育评价理论的“四代论”:第一代“测量”(1900~1930年),教育评价的重心是编制各种测量表以测量学生的一些心理技能与特征,研究者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教育测量的客观化问题上;第二代“描述”(1931~1950年),此时评价测量的重心是对“测量结果”做“描述”,以判断实际的教育活动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第三代“判断”(1951~1970年),评价重点转向了评价标准和价值观本身,并引发了人们对于评价标准和“价值中立”问题的重视和争论;第四代“构建”(1970年以来)。该理论提出了评价者需要融合、沟通评价活动的相关利益者,通过多轮应答、协商的方式,改变分歧达成共识。[1]因此,评价应坚持“价值多元性”的信念,反对“管理主义倾向”。

“构建”的特点是:第一,为了打破以往评价中“管理主义倾向”,采取了这种“回应模式”,即将评价涉及方方面面的各种要求作为评价的出发点,通过协商的方式形成共同的心理建构。第二,在具体方法上,“构建”更强调在自然环境中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使各方人士通过各种形式的对话达成共识。第三,突出了作为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的参与者身份,从而使评价中出现了被评价者的声音。第四,评价者在协商过程中没有特权,不应采取任何控制他人的态度,而应该是一个中介者、一个条件提供者、一个创造者,通过协商达成共识,评价者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2]

目前,“构建”评价思想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且在评价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就是基于“构建”评价思想完成的:采取了“回应模式”;各方对话达成共识;被评价者参与其中;评价者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三、指标体系的形成与实施

(一)校外学习中心的职能

在研究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之前,必须弄清楚学习中心的作用和职责。教育部《关于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建设和管理的原则意见》(教高厅〔2002〕1号)明确规定:校外学习中心(点)是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它是传递教学内容,实现远程教学过程的重要保证;是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对学生支持服务的重要手段;是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营造教书育人环境的重要渠道。其主要职责是:①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有关现代远程教育的方针政策,认真执行试点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②根据试点高校的要求和工作安排,配合试点高校开展招生宣传和组织生源等活动;做好学生报到注册工作。③配合试点高校做好学生学籍管理工作。④保证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装备的正常运转,保证对学生学习的服务支持。⑤承担试点高校下达的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工作。⑥落实学风、考风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承担保证考试纪律的责任。⑦保护试点高校相关教育资源的知识产权,防止非法使用。⑧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工作。[3]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暂行管理办法》(教高厅[2003]2号)也规定了校外学习中心应具备的条件:①有符合支持服务要求的专职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技术人员,保证试点高校的教学实施和对学生的辅导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②有相对独立场所,教学服务设施齐备和相对集中,学习环境优良。③具有百兆以上局域网条件,并与CHINANET或CERNET等国家公用的传输网络连接。④具有符合教学要求的多媒体网络教室,配备联网多媒体计算机、视频投影机或大屏幕投影电视、双向视频教学系统。⑤具有相应的远程教育教学软件。[4]

根据这些文件精神,学习中心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职能:政策执行、办学定位、基础条件、办学规范、人员配备、招生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学籍管理、学习支持服务和学费收缴。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依据教育部对学习中心的职能定位,以及有关省教育厅对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评估的文件,结合我国十几年的现代远程教育实践,走访相关高校,借鉴各高校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评估考评办法,然后征求部分专家意见,最终形成了初步的评价指标体系。体系的构成分为指标项目、项目权重和评价标准三部分,指标项目根据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的职能定位、过程管理、服务支持及效果等设计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项目权重就是各级指标项目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所占的份量大小,本研究中为便于计算统计,按百分制分值设计指标权重,即每个指标项目的分值就是其权重;评价标准包含对三级指标的释义和对应的详细评分细则,该评分细则量化程度很高,极具操作性。

初步的指标体系包含9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9个一级指标是:执行政策、基础条件、招生管理、教学管理、考务管理、学籍管理、费用管理、服务支持、学生评价。其构成与权重如图1所示。为节约篇幅,二、三级指标在此不一一列出。

初步指标体系形成后,反复征询专家意见,召集学习中心负责人研讨听取意见,这样反复了三遍,最后形成终稿。

图1 初稿一级指标及权重

终稿指标体系共设计了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之所以从初稿时的55个减少到40个,主要是从评价的实际操作层面考虑,有些指标从理论上应该设计,但从操作层面无法实施或无法精确实施,容易引起评价的不确定性,所以在最终的体系中进行了删减。5个一级指标是:指导思想与办学行为、基础条件与支持服务、招生管理与费用收缴、教学教务与学籍管理、服务效果与学生评价。各一级指标及占比如图2所示。

图2 终稿一级指标及权重

各一级指标对应的二级、三级指标及权重如表1所示。

(三)评价的实施

所有三级指标都有含义说明和对应的评分细则标准,限于篇幅,这里仅列出“基础条件与支持服务”所对应的三级指标说明及评分细则标准。如表2所示。

表1 各级指标项目

表2 “基础条件与支持服务”对应的二、三级指标含义及评分细则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分值三级指标及含义、分值评分细则标准基础条件与支持服务支持服务(10分)督学指导(3分):依托所在单位的师资力量,或聘请当地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督促和指导。有相应数量的当地指导教师督促学员完成平台登录、课程资源点播、作业提交、模拟测验、论坛互动等各学习环节,并有专业教师指导学员的过程学习,得3分;否则,此项不得分。统考辅导(1分):积极组织统考学员进行考前辅导,指导学员复习和考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串讲,以提高统考通过率。每年至少组织1次统考课程考前面授辅导,得1分;否则,此项不得分。技术服务(3分):能积极主动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和工具为学员开展支持服务。使用QQ、微信、社区空间、搜索引擎、电子邮件和短信群发等信息化软件产品开展支持服务工作的,得3分;否则,此项不得分。

校外学习中心的考核评价每年度实施一次,首先由各校外学习中心对照该体系逐条进行自评——被评价方积极参与,然后由举办高校对照该体系逐条对校外学习中心进行测评,最后根据一定的权重比计算出学习中心的评价分数。

考核评价实行办学行为“负面清单”原则,凡是校外学习中心出现以下情形的,评价结果直接为“不合格”:①私自制造假公文录取学生;②招生宣传中承诺“全包”、“不用考试”、“包过”等违规内容;③以现代远程教育的名义,组织招收全日制脱产学生集中学习;④出现大面积替考等考试舞弊行为、考试安排无序或考场纪律混乱,造成严重后果。

华中师范大学运用本成果对自建的60个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的2015年度工作进行了测评,测评的过程和结果都达到了预期,验证了成果的有效性。通过测评,引导了学习中心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学习中心各自查找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对照评价指标和测评结果,学习中心改进不足,发扬优点,以达到支持服务优质、高效的目的。

四、结束语

本研究主要针对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的职能定位,对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了规范要求,成果主要用于各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对自身工作的评价,以及举办高校对校外学习中心整体办学情况的评价,同时,也可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对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的监督评价用。随着我国继续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将会合二为一,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通过网络的方式以学习中心为终端开展继续教育,希望本成果能为后来者进行学习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由于研究者认识水平的局限,以及各高校对现代远程教育实施的侧重点各异,成果在使用中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建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 Egon G.Guba YvonnS.Lincoln.第四代评估[M].秦霖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董兴.国外课程评价理论发展趋势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11):32-34.

[3]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建设和管理的原则意见》(试行)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78/A07/zcs_left/moe_743/s3870/201010/t20101026_110196.htm.

[4]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78/A07/zcs_left/moe_743/s3870/201010/t20101026_110195.html.

Research on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f-campus LearningCenter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Zhou Zibo,Li Wenhui,Yang Junlian,Xiong Xiangwen

(College of Vocational and Further Education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China 430079)

As the “terminal”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the off-campus learning centers pla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art both in status and role.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of students, who receive the distance education, to a great extent depends on support service quality of the off-campus learning center. Therefore, it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evaluation on each link and aspect of the off-campus learning center in the school-running process so as to promote health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is to form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f-campus learning center by utilizing the document accordance method, documentary method and expert opinion method based on the index system “building” idea of education evaluation.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Learning center;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2015-12-15

华中师范大学201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类重点项目“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CCNU15ZY0003).

周自波(1966-),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现代远程教育; 李文辉(1967-),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杨君莲(1970-),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熊湘文(1968-),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财务管理.

G728

A

2095-5987(2016)01-0054-05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中心指标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