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认识信念问卷的编制*

2016-07-13 10:03谭顶良
心理学探新 2016年3期
关键词:大学生

周 琰,谭顶良

(1.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聊城 252059;2.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京 210097)



大学生认识信念问卷的编制*

周琰1,谭顶良2

(1.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聊城 252059;2.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京 210097)

摘要: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并结合半开放式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认识信念的理论维度,并据此编制了大学生认识信念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大学生认识信念问卷由知识的获得、知识确定性、知识简单性、学习的价值、学习的速度、学习的能力六个维度构成。中国大学生的认识信念具有不同于西方学生的独特特点。问卷的信效度指标良好,可以作为大学生认识信念的测量工具。

关键词:大学生;认识信念;问卷编制

1引言

认识信念是指学习者对知识、学习现象和经验所持有的直觉和潜在的认识,涉及对知识和学习的本质、形式、过程、条件、结果评价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Buehl & Alexander,2001)。随着教育心理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学生的认识信念成为研究的新课题(杜秀芳,任淑红,2009)。近年来,美国的学术刊物《教育心理学家》、《当代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评论》、《元认知和学习》等陆续以专刊形式集中刊发了认识信念的实证研究及研究评论,深入探讨认识信念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重要影响(Braten,Britt,Stromso,& Rouet,2011;Bromme,Pieschl,& Stahl,2010;Hofer,2004;Muis,Bendixen,& Haerle,2006;Schraw & Sinatra,2004)。由于认识信念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尚有待深入(周琰,谭顶良,2011)。目前,对认识信念的结构和测查方面尚缺少本土化的深入研究。

认识信念的结构方面,以Schommer的四因素模型和Hofer与Pintrich的两级维度模型最具有代表性。Schommer认为认识信念的实质是一个信念系统,而这个信念系统由诸多信念所组成,包括知识信念和学习信念(Schommer-Aikins,2004)。Schommer早期提出个体的认识信念系统中至少包括五个维度,它们分别是:知识的结构、知识的稳定性、知识的来源、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速度。为了对五维度的认识信念模型进行验证,Schommer编制了SEQ问卷(Schommer’s Epistemological Questionnaire)。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学生的认识信念主要涉及四大因素,从不成熟的角度来讲分别是:知识确定性、知识简单性、能力固定性、学习快捷性,知识的来源维度没有得到验证(Schommer,1990)。Hofer和Pintrich(1997)提出的两级维度模型认为认识信念的核心结构涉及两大因素:知识的本质和知识获得的本质。知识的本质又包括知识确定性和知识简单性两个维度;知识获得的本质涉及知识的来源和知识获得的证明两个维度。

目前国外研究中应用最多的测查工具是Schommer的SEQ问卷。由于认识信念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Khine,2008),以北美学生为被试编制的SEQ在亚洲国家施测时出现了某些维度上的不一致和较低的信效度指标。Chan和Elliott(2002)对SEQ在香港学生中的试用结果表明:从SEQ中只抽取出三个主因素,权威专家知识(Authority/expert knowledge)和努力学习(Learning effort/process)因子有别于SEQ中的因子,反映了香港学生认识信念的独特特点。而且,SEQ的试用信度系数仅在0.1-0.58之间。王婷婷(2004)对SEQ在大陆学生中的试用结果表明:从SEQ中抽取出了三个主因素,其中只有知识简单性这一维度与Schommer的原有构想一致,学习快捷性和能力固定性维度并没有被抽取出来。而且,主因素2和主因素3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都偏低,分别为0.2119和0.4570。这表明直接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运用SEQ并不合适。考虑到国内大学生认识信念测查工具的缺失,该研究将编制一个适合中国实际的、本土化的大学生认识信念问卷,以期为后续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测查工具,进而深入了解大学生认识信念的现状及其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重要影响。

2对象与方法

2.1初始问卷的编制过程

为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大学生认识信念的结构成份,首先对60名大学生进行半开放式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围绕认识信念所包含的两个方面:对知识的认识与对学习的认识。具体问题如:“知识来自于哪里?是书本还是个人的主观建构?”,“凡是课本中出现的知识都准确无误吗?”,“知识获得的标准是什么?”,“获得知识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逐步提高的?”,“学习好的同学是不是天生聪明一些?”,“你喜欢做科学研究工作吗?”。完成访谈后,整理访谈结果的详细记录,对访谈结果进行内容分析,提取有代表性的词汇进行分类、汇总。内容分析的结果发现,大学生认识信念的结构共涉及七个方面:其中有Schommer提出的知识确定性、知识简单性、能力固定性、学习快捷性四个方面;Hofer和Pintrich提出的知识的来源和知识获得的证明两个方面;此外还涉及学习的价值。故而本研究从七个方面构建了认识信念的初始维度:知识确定性、知识简单性、知识的来源、知识获得的证明、学习的速度、学习的能力、学习的价值。参考Schommer编制的SEQ,Schraw等人编制的认识信念量表(Epistemological Beliefs Inventory,EBI),Chan和Elliott编制的认识信念量表,翻译其中相同或相似维度的题目,结合半开放式访谈中收集的材料,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内容,编制初始问卷。采用Likert五点记分法,从“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五等级记分。

为了验证问卷结构的合理性,请8位教育心理学专家(博士或教授)就问卷的结构提出意见和建议,总体赞同度达到90%;最后,为了保证项目能够被受调查者准确无误的理解,不出现偏差,对问卷进行了小范围的预测,并对有质量问题的项目(如不易理解、表述有歧义、敏感等)进行修改,修改后形成含有81个题项的正式测量问卷。

2.2问卷的施测

2.2.1被试

在南京师范大学、聊城大学等七所高校采取分层取样的方式,选取1300名大学生为被试,包括文科、理工科等各专业类别。最后获得有效被试1121人。其中男生422人,女生690人;性别缺失9人,一年级332人,二年级399人,三年级298人,四年级92人。把有效问卷随机分为两部分,对其中的560份问卷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对另外的561份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2.2.2研究程序

以班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由各高校心理学专业的教师担任主试,测试时间约为20分钟。填写完毕后当场回收问卷。数据资料用SPSS16.0和AMOS16.0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项目分析

首先,计算各项目的鉴别力指数(D值),本研究以D<0.30为删除项目的标准,结果显示项目39(项目内容:每个人对知识都有不同的理解,知识是因人而异的)的高低分的平均值分别为3.84,3.64;标准差分别为0.81,0.80;D值偏低(D=0.07),予以删除。

其次,求出每一个项目的“临界比率”(CR值)。该研究中所有项目的CR值均达到0.05显著水平。考虑到有研究者认为CR值大于3才具有鉴别力(邱皓政,2002),该研究采用较严格的标准,依据CR值大于3的准则,删除掉第81题(项目内容:按照老师安排的顺序和步骤去学,会学得更好。)(t=2.096,df=303.69,P=0.038)。

3.2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问卷进行KMO系数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表明:KMO值为0.848,Bartlett球形检验χ2=13440,df=3081,p<0.001。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因子,采用斜交旋转法求出旋转因素负荷矩阵。依据以下标准确定因素项目:①特征值大于1;②碎石检验准则中碎石图出现明显的陡坡;③项目的负荷值大于0.4,并只在一个因子上;④项目的共同度大于0.30;⑤一个因子至少有3个以上的题目,且因子内部条目内容一致性较高。经多次旋转,最后确定6个因素、共38个项目的问卷。具体结果如下:38个项目在各自的因子上都有较高的负荷值,最低负荷为0.423,最高负荷为0.765,所有题项的共同度介于0.34-0.74之间。抽取的六个因素的特征根分别为:3.879、3.183、2.593、2.331、2.301、1.793,分别解释总变异的15.463%、10.208%、8.376%、6.824%、6.135%、4.719%,6个因素累积解释变异数的百分比为52.39%。说明这38个项目是其各自对应维度的有效指标,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参照理论构想以及题项内涵将抽取出的因素命名。第一个因素有9个题项,包含了原来问卷设计时知识的来源与知识获得的证明两个方面的题项,反映了学生对知识来自何处与知识获得与否的评判标准的看法,考虑到知识的来源与知识获得的证明在Hofer的两极维度模型中归属于“知识获得的本质”,将此因素命名“知识的获得”。第二个因素有8个题项,反映的是学生对知识及学习的价值方面的看法,命名为“学习的价值”。第三个因素有6个题项,反映了学生对于学习速度的看法,即认为学习是循序渐进的、逐渐累积的过程还是快速的、一蹴而就的过程,命名为“学习的速度”。第四个因素有5个题项,反映的是学生对于知识发展性方面的认识,即认为知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还是固定不变的,命名为“知识确定性”。第五个因素有6个题项,反映的是学生对于学习能力的认识,即认为学习的能力是与生俱来、固定不变的还是在后天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命名为“学习的能力”。第六个因素有4个题项,反映的是学生对知识简单性及联系性方面的认识,即认为知识之间、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还是知识只是孤立的碎片,命名为“知识简单性”。

3.3验证性因素分析

该研究中,假设3种因素模型,分别是:

Ml:一阶单因素模型:问卷总体上由大学生认识信念一个因素解释。

M2:一阶六因素模型:知识确定性、知识简单性、知识的获得、学习的能力、学习的速度、学习的价值六个因素平行排列,六个因子之间自由相关。

M3:二阶一因素一阶六因素模型:一阶六因素同模型2,这六个因素又归为一个二阶因素:认识信念。

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检验,大学生认识信念结构模型的各拟合指标取值见表1,其中模型3的拟合指数最好,故最终接受模型 3,也就是二阶一因素一阶六因素模型,其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见图1。

表1 大学生认识信念结构模型的各拟合指标

注:F1-F6分别代表知识的获得、学习的价值、学习的速度、知识确定性、学习的能力、知识简单性。图1 大学生认识信念问卷结构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从模型3的ECVI值(expected cross-validation index,期望跨效度指数)来看该模型的交叉效度。一般来说,一个待检验的假设理论模型的ECVI值会介于独立模型的ECVI值与饱和模型的ECVI值之间。愈接近饱和模型的ECVI值,拟合愈好;愈接近独立模型的ECVI值,拟合愈差。本研究中所定义的研究模型的ECVI值为3.134,相比饱和模型的ECVI值(2.651)和独立模型的ECVI值(9.631),更接近于饱和模型的ECVI值,说明所选取的二阶一因素一阶六因素模型具有较好的交叉效度。

Schommer的多维信念系统理论提出个体的认识信念系统应包括两大子系统:关于知识的信念系统和关于学习的信念系统(Schommer-Aikins,2004)。为此,把知识的获得、知识确定性、知识简单性归为知识信念系统,把学习的价值、学习的速度、学习的能力归为学习信念系统,在AMOS中验证构想的合理性(见图2)。结果表明:模型各项指标拟合良好:χ2/df=4.755,GFI值=0.990,AGFI值=0.996,CFI值=0.973,IFI值=0.973,NNFI值=0.933,RMSEA值=0.062,RMR值=0.009。

图2 知识信念与学习信念两个子系统构想的验证结果

3.4大学生认识信念结构的测量等同检验

为检测模型结构是否具有跨样本的恒等性,进一步对其进行测量等同检验(measurement invariance tests),以确定题项和基本结构对于不同群体的成员是否一致。

从表2可知,模型均具有可接受的拟合指数,说明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学校类型的大学生的认识信念具有相同的结构,该结构具有跨样本的稳定性,测量工具可以推广使用。

表2 大学生认识信念结构模型稳定性分析

3.5信度分析

采用Cronbach α系数来估计问卷的一致性信度。知识的获得、学习的价值、学习的速度、知识确定性、学习的能力、知识简单性六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75、0.766、0.617、0.685、0.711、0.609。知识信念、学习信念两个分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01、0.796,总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830。

3.6效标关联效度

以往研究证实,认识信念对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存在诸多影响。为此,采用大学生行动控制问卷和学习过程问卷作为效标。前者反映了大学生在面对自身或环境的分心因素时,如何使自已集中注意力,保持学习的努力程度,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体现了学习过程中的意志成分(周琰,谭顶良,2013);后者可测查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及学习方式(Kember,Biggs,& Leung,2004)。结果如表3所示,认识信念各维度与行动控制、深层动机、深层策略、深层方式均呈显著正相关,效标关联效度较高。

表3 认识信念与行动控制、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方式的相关

注:*p<0.05,**p<0.01,***p<0.001。

4分析与讨论

问卷编制过程中最初维度的确立主要是参考了Hofer和Pintrich及Schommer的理论构想和本土化的访谈结果,并参考了国内外其他学者的量表,编制了认识信念测题。最终维度的确定揭示了中国大学生的认识信念有别于西方学生的独特特点,一是知识的来源和知识获得的证明在数据分析时合并成了一个维度,该研究中把其命名为知识的获得。究其原因,或许中国大学生对于知识来自于哪里的认识和对获取知识的评判标准是什么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内容交叉,两者之间关系过于紧密,导致这两个维度在验证时未能以独立的维度得以显示,而是凝合在一个维度中。比如:部分大学生认为知识来源于教师的传授,那么教师的评价即是评判知识是否获得的证据。第二个特点是关于学习的价值维度。这一维度在西方学生的认识信念维度中未得到体现,但在中国大学生的访谈结果和因素分析的结果中,这一维度始终存在。中国传统文化对学习价值的重视以及当今高等教育现状引发的我国大学生对学习价值的思考,集中反映在这一维度中,体现了中国大学生认识信念的独特特点。

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大学生认识信念问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信度方面,《大学生认识信念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0;目前大多数认识信念测量工具的信度系数都偏低,以往认识信念的测量工具的信度系数在0.57~0.76左右,即使是在国外研究中广泛使用的SEQ,在其编制地区北美的测试结果显示多数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也在0.70左右(Hofer,2004)。Perry的认识信念测量工具的分半信度为0.66和0.73;King和Kitchener的认识信念的测评者信度在0.70上下(任中棠,2008)。Chan和Elliott编制的香港大学生认识信念量表的信度介于0.60至0.69(Chan & Elliott,2002)。该研究编制的大学生认识信念测查工具的信度系数介于0.609至0.801之间,总量表的信度系数达0.830,相对来说已有不错的信度指标。效度方面,内容效度主要通过规范的研究程序来保证,问卷编制过程中所依据的认识信念的理论构想是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分析和比较来确定的,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问卷在编制过程中,请教育心理学的有关专家进行了专业的审定,保证了所选的项目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38个项目均具有良好的区分度。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各项拟合指数均满足拟合优度模型的条件,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进一步的测量等同检验表明大学生认识信念的结构具有跨样本的稳定性。与效标问卷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效标关联效度。因此,从问卷的编制到最后结果都表明该问卷是一个比较可靠、有效、理想的测量工具。

5结论

大学生认识信念问卷由知识的获得、知识确定性、知识简单性、学习的价值、学习的速度、学习的能力六个维度构成,含有38个项目,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大学生认识信念的测量工具。

参考文献

杜秀芳,任淑红.(2009).认识论信念: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课题.教育研究与实验,2,63-66.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SPSS中文视窗版资料分析范例解析.台北:五南出版社.

任中棠.(2008).认识信念研究模型及其测量工具述评.求是学刊,35(4),5-10.

王婷婷.(2004).关于我国高中生认识论信念的初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

周琰,谭顶良.(2011).学生认识信念研究新进展.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103-107.

周琰,谭顶良.(2013).大学生的认识信念影响学习过程的整体模式建构:行动控制的中介作用.中国特殊教育,6,74-78.

Braten,I.,Britt,M.A.,Stromso,H.I.,& Rouet,J.F.(2011).The Role of Epistemic Beliefs in the Comprehension of Multiple Expository Texts:Toward an Integrated Model.EducationalPsychologist,46(1),48-70.

Bromme,R.,Pieschl,S.,& Stahl,E.(2010).Epistemological beliefs are standards for adaptive learning:A functional theory about epistemological beliefs and metacognition.MetacognitionandLearning,5(1),7-26.

Buehl,M.M.,& Alexander,P.A.(2001).Beliefs about academic knowledge.EducationalPsychologyReview,13(4),385-418.

Chan,K.,& Elliott,R.G.(2002).Exploratory Study of Hong Kong Teacher Education Students’ Epistemological Beliefs:Cultural Perspectives and Implications on Beliefs Research.ContemporaryEducationalPsychology,27(3),392-414.

Hofer,B.K.(2004).Introduction:Paradigmatic approaches to personal epistemology.EducationalPsychologist,39(1),1-3.

Hofer,B.K.,& Pintrich,P.R.(1997).The development of epistemological theories:Beliefs about knowledge and knowing and their relation to learning.ReviewofEducationalResearch,67(1),88-140.

Kember,D.,Biggs,J.,& Leung,D.Y.P.(2004).Examining the multidimensionality of approaches to learning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 revised version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Questionnaire.British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74(2),261-279.

Khine,M.S.(2008).Knowing,knowledgeandbeliefs-epistemologicalstudiesacrossdiversecultures.New York:Springer.

Muis,K.R.,Bendixen,L.D.,& Haerle,F.C.(2006).Domain-generality and Domain-specificity in personal epistemology research:Philosophical and empirical reflec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theoretical framework.EducationalPsychologyReview,18(1),3-54.

Schommer-Aikins,M.(2004).Explaining the epistemological belief system:Introducing the embedded systemic model and coordinated research approach.EducationalPsychologist,39(1),19-29.

Schommer,M.(1990).Effects of beliefs about the nature of knowledge on comprehension.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82(3),498-504.

Schraw,G.,& Sinatra,G.M.(2004).Epistem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its impact on cognition in academic domains.ContemporaryEducationalPsychology,29(2),95-102.

Development of the Epistemological Beliefs Questionnaire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Zhou Yan1,Tan Dingliang2

(1.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Liaocheng University,Liaocheng 252059;2.School of Psychology,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7)

Abstract:Based on the previous literature and the semi-open interview,this paper defined the construct of undergraduates’ epistemological beliefs,and compiled a preliminary questionnaire to measure undergraduates’ epistemological beliefs.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The questionnaire was composed of six dimensions,which wer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certain knowledge,simple knowledge,value of learning,speed of learning and the ability to learn.It had satisfying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Chinese undergraduates’ epistemological beliefs had unique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from western students.The questionnaire was reliable and valid enough to be applicable to measure undergraduates’ epistemological beliefs in China.

Key words:undergraduates;epistemological beliefs;Develop the Questionnaire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项目(J12WH04),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ZC15019)。

中图分类号:B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16)03-0281-06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国际大学生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