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体育对职业能力的培养

2016-07-14 02:46彭新社
运动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职体育职业能力培养

彭新社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职业网球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



论高职体育对职业能力的培养

彭新社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职业网球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

摘 要: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更多地得到人们的认可。高职体育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实用性、高能型专业人才。本文从高职体育与职业能力培养2个方面来探讨二者之间的联系,并提出高职体育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良好建议。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育;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体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的存在决定了高职体育教育应当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为社会、为祖国培养高能型、实用性的专业人才。因此,高职体育教育与生俱来的任务就是辅助学生,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拥有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职业。

1 高职教育与人才培养

1.1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结构构成

1.1.1多种教育理念为基础 (1)社会理念。高职教育作为学生走入社会之前的重要的学习机会,对学生走入社会起到导向作用,是学生走出“象牙塔”成为社会人的过渡链接过程。因此,高职教育必须以社会理念作为基础,为学生成为社会人奠定坚实的基础。(2)职业理念。高职教育中的“职”代表的就是“职业”。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便是教育的“职业性”较强。其要求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牢记职业岗位的需求。(3)可持续发展理念。新事物的出现,它的存在必然是发展变化着的。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界后起之秀,其发展程度代表着社会进步的程度。社会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故高职教育也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发展,形成终身教育的理念。(4)以人为本理念。现在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起引导与辅助学习的作用。高职教育由于其“职业性”较强,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过于片面强调职业学习,从而阻碍了学生发展。

1.1.2设立培养人才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包括3种:知识培养目标、能力培养目标、素质培养目标。其中,知识培养目标是基础,能力培养目标是过程,素质培养目标是最终结果。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1.3学校专业课程的开设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为基本依据,不能脱离职业教育的轨道。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突出自身院校的特点。

1.1.4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就是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学校课程就是教学内容按一定的程序组织起来的系统。高职院校在科学地构建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1.1.5人才培养路径 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运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比较普遍的培养方式。高职教育因为自身的独特性,开拓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是必然的。

1.1.6人才培养制度 人才培养制度包括3类:专业设置制度、组合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高职院校教育以学年制为主。

1.1.7人才培养的评价 评价是按照相关的标准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与质量作出科学的、客观的评价,同时也是对人才培养结构构成的各要素进行反馈,以达到及时地修正。

1.2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

1.2.1职业性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是其区分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本质性属性之一。当今社会发展速度变化不可掌握,社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改变。高职教育要依据社会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以适应社会外界的变化。

1.2.2地方性 高职教育是服务于一方经济的,主要是为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人才的培养也具有地方性特色。

1.2.3实用性 高职教育并不是以学科的专业理论为基础,而是将专业理论与职业岗位的需求相结合,更强调实践性。

1.2.4教师的双重性 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既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更注重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培养的是实用性、高能型技术人才,从而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必须达标。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既能精通理论知识又具备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故称为“双重性”教师。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奠定了教师教学的能力基础,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职业实践自然地结合,能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职业的需要。

2 高职体育中职业能力的培养

2.1职业能力概述

职业能力是指直接影响职业活动效率和使职业活动顺利进行的职业心理特征。职业能力与人的职业活动联系着,并表现在人的职业活动中。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就是职业能力。也就是说,人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能力便是职业能力。

2.2“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概述

高职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实用性、高能型的专业人才。高职体育的教学目标自然是通过体育学习来满足最终的职业需求。这也就要求学校开设“职业实用性的体育课程”。依据翁惠根研究观点对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界定是:以学生目前所学专业、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需求的职业综合能力为目标,以培养和完善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体能、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职业特殊身体素质和综合职业素质为教学目标而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3 高职体育职业实用性课程的构建

3.1课程设计以职业实用性为标准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中采用“模块教学”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所谓“模块教学”就是依据一定专业的可预期职业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开发出适合于教学组织与管理的本课程教学模块,并在专业教学大纲指导下,根据教学模块之间的联系组成模块教学课程,学生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最终完成专业学习过程的教育组织方式。高职体育教学中,采用模块教学的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此种教学方法可以分为4大模块:理论知识模块、身体素质模块、运动技能模块和职业能力模块。理论知识模块主要包括体育运动基础知识的学习;身体素质模块主要包括学生通过体育运动锻炼所培养的良好的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运动技能模块主要包括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的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不同运动技能,如篮球运动项目中的攻、防技能;职业能力模块主要包括通过各运动项目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体能、创新能力及锻炼吃苦耐劳、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3.2课程设计的全面性

2011年,国家教育部指导委员会颁发的《高职纲要》指出,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是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表明高职体育教育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性,充分考虑学科的需要、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以及职业能力的需要,以职业的实用性来设计高职体育教育的课程内容。职业实用性的体育课程内容设计首先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个体的特性确定体育教学内容,并分析职业体能的需要,最终形成大的课程内容教学体系,使学生达到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能力。

3.3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应大力体现职业的实用性,也就是根据职业的需求来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真正做到教学服务于实践。这样,高职院校在设置体育课程时,可以以不同职业的特点来开设体育课程,尽量做到体育课程与职业需求的对接。例如,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以站立为主的工作,高职院校就可以设置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田径等课程内容,因为这些体育运动项目平时训练时就是属于训练度比较大、训练时间比较长的项目,主要以站立为主,职业性质与体育项目特点相似。只有这样设置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才能实现体育教学与职业能力的相结合,才能真正将体育教育与职业紧密连接起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未来职业。

4 高职体育与职业素养的关系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的。因此,学生拥有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满足高技能职业的需求。拥有健康的身体,才是保证其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通过体育学习,能够增进身体健康,从而提高教育及生活的品质,这也是体育教育自身所特有的特质,正是这些特质带给我们的生活中最集中的体现。

4.1体育能够培养人多种技能

体育课程的内容有多种,如篮球、游泳、健身操等,每个不同的项目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而正是这些不同的特点能够教给学生不同的技能,使学生能够学到更专业的技能。高职院校的学生将学到的专业技能与知识理论结合在一起,既能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又能熟练运用学习到的技能,从而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4.2“终身体育”理念是职业技能提高的动力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现代体育教育讲究“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这里的终身体育基础主要是指“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认为:“不应该培养年轻人和成人从事某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该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有自我学习和培养自己的欲望。”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技能的应用是依据社会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任何一种技能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我们具备随时应变的能力。而现代社会的人普遍缺乏终身体育的意识,忽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智力开发的层面上。因此,如果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注重体育理论的教学,而没有让学生认识到“终身体育”的重要性,那么当学生步入社会职业岗位时,由于缺乏体育锻炼等,缺乏实践性,结果只能是难以适应职业岗位。由此,高职院校的学生为了未来能够更好地适应自己的职业岗位,必须贯彻“终身体育的”理念,因为这是终生受用的生存与发展的身心财富。所以,“终身体育”理念是职业技能提高的动力趋向。

5 高职体育对学生职业的影响

5.1缓解心理疾病

当前学生面临的最大压力便是工作压力。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很容易产生心理误区,甚至患有心理疾病。相关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压抑、焦虑状态,就会产生各种神经官能症,从而这些不良的情绪状态会带来身体或心理上疾病。“劳逸结合”四字告诉我们不能一味地一直做一件事情,这样我们的身体会吃不消的,我们应学会休息,学会劳逸结合,而体育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专家研究发现,进行体育活动可以有效缓解身心疲惫,促进身体机能平衡,也有助于促进心理健康。这也告诫我们,不仅仅是高职院校的教育,在未来的教育生活中,我们更应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在汗水中体验快乐。

5.2增强自信心

体育运动教育能够有效地塑造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教育本身具有内容丰富多样的特性,它能够带给学生身体上的快感与刺激。通过体育运动教育,能缓解人的紧张情绪,从而培养学生力量、速度、耐力、柔等素质能力。学生经过艰苦环境的“洗礼”,不仅增强了身体的承受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自信心,使学生面对挫折困难时,能够更加坚强、更加从容。

5.3职业综合能力有效提升

现代体育教育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构建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能够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得到迅速、有效地提升。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学习到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学生从体育运动锻炼的过程中,结合未来职业的需求,实现了对自己综合能力的评价。通过众多体育竞赛,从中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加努力地去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这样从根本上提升了自己的职业综合能力。在未来的职业就业中,努力展示自己的才干,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由此看来,体育教育是学生提升综合素质能力的另一条重要途径,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顺利就业的基础保障。

6 结 语

目前,我国高职体育教育与职业需求的结合还并未达到理想当中的状态。高职学生就业困难并不是因为缺少工作岗位,而是高职学生随自己的定位偏高,就业时过于理想化,未能真正地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职业能力不足,从而造成就业困难的现状。高职体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型的专业人才,既需要高职院校构建实用性的体育课程,还需要将体育教学与职业特点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跃,顾永贤.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10):9-10.

[2] 仉宏.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14(6):54-56.

[3] 陈静.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4(31):218-219.

[4] 高明阳.基于就业谈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4 (30):79-80.

投稿日期:2016-02-16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3-129-03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5.068

作者简介:彭新社,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管理、体育理论。

猜你喜欢
高职体育职业能力培养
浅析微课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生命教育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及完善方法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