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长诗《召树屯》的生态美学研究

2016-07-14 18:36广西大学530004
大众文艺 2016年20期
关键词:傣族公主万物

李 娟 (广西大学 530004)

傣族长诗《召树屯》的生态美学研究

李 娟 (广西大学 530004)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在此新时期产生了崭新的生态审美系统,即生态美学。从《召树屯》产生的傣族环境出发,进而严峻其文本自身的生态美学观,即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进一步认识生态美学思想以及傣族的处事的生态伦理观。

《召树屯》;生态美学;生态观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下,当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环境的破坏,极大的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使生态环境处于危机之中。同时也影响着人的生存环境,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命运。

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交汇融合产生的新的学科,“它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出发点,包含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以实现人的审美的存在、诗意的栖居为其指归”。也就是说生态美学就是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所形成的美的存在。这种生态美学极度契合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民间故事中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观念”。从《召树屯》生态美学思想的文化背景层面和《召树屯》自身表现出的生态美学思想层面进行探析。深入了解作品《召树屯》所蕴含的生态美学思想,并寻根溯源其产生生态美学思想的根源所在,从而认识到生态美学意识下傣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生活的向往。

一、孕育《召树屯》的生态美学意识

1.自然崇拜的生态文化

历史上,傣族在生存中很重视对森林和水源的保护,一直与自然和谐相处,傣族在“万物有灵”思想的影响下,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并且对神灵的敬畏和崇拜,使傣族人民认为自然万物的存在都是神的旨意,不能破坏,人民意识中的这种敬畏感使得傣族村寨永远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傣族人民依赖、敬畏和崇拜自然环境,凭借这种方式保护了傣族地区的自然环境。钱箭星在《原始部落的生态平衡》一文中就说到生态具有这种敬畏的力量,即宗教的力量。傣族人们认同万物有灵的观念,致使他们膜拜自然神灵,敬畏自然万物,所以他们对杀害动物,破会自然环境有歉疚感。这种万物有灵思想下对自然的崇拜为生态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源泉。在生存实践中,形成一系列朴素的生态环境思想,沉淀为傣族人们保护自然的一种生存态度和生活方式。

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观,还源于傣族的生态伦理观,即他们认为大地为母,森林是父,动植物是同伴,自然界万物同人类是一样的,应该被关爱、被尊重。这样的生态伦理观将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扩大到人与万物,将自然万物放到了与人类同一平面上,他们都是平等的,是共生的。傣族人们的生态伦理观也表现在文学作品《召树屯》中。

2.宗教信仰的生态文化

傣族是信奉佛教的民族。佛教追求从善积德,一切生命皆平等的思想。这个生命的概念就涵盖了包括自然的万物,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历史上,傣族一直有放生的传统,意在告诫人们关爱生命。因此,傣族人们自古就尊重自然,珍视自然界一切生命。其中蕴含的关爱生命的生态保护意识影响着傣族人的生态美学观,传播着他们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召树屯》中人与动物是互生共存的,王子与他的伙伴——小猴子是平等的关系,互相帮助。甚至“孔雀公主”可说是孔雀的化身,人与动物是伴生存在的。

综上,傣族的“万物有灵”的观念,以及佛教思想是傣族自觉保护和崇拜大自然的思想根源和基础,也是《召树屯》作品中一脉相承的生态美学理念,这一理念直接反映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

二、《召树屯》中的生态美学思想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并且“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傣族地区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其独特的精神文化,即艺术作品必然表现其生态风俗。《召树屯》以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方式,对傣族文化的绿色生态美学进行阐释,感恩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自然对人类的作用,探索《召树屯》的生态美学思想。

我国学者认为,生态美学包括自然生态美和社会生态美两个方面。自然生态美就是人类与自然万物,包括自然环境和自然界中的各种的动植物之间达到的生态和谐而产生的平衡美。社会生态美即是人与社会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各要素之间达到的和谐美。思考《召树屯》的生态美学思想,也要从自然生态美和社会生态美两方面进行。

1.人与自然亲密共生关系

人类一直面临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害怕自然,到利用自然,再到征服自然,这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导致人们丧失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使得现在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不得不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之道,这一过程产生一种自然生态没。“人与自然”是傣族民间文学《召树屯》中最基本的思想根基和最重要的主题,这种关系“总能使你在回归自然中体味到生命之美”。

张岱年在《中国哲学大纲》中就说,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就是人类生存的道德问题,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应是一种生态伦理和谐的关系。傣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万物有灵”说的影响形成了人和自然的协调统一的生态整体观,强调人与大自然的一致性,人与自然万物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召树屯》中多处呈现人与自然的共存,王后“梦见了老鹰出现在屋顶上”,预示了王子的出生;在第三节中,七位公主“象七只飞雀,披上孔雀的羽毛,就能在天空飞翔”,诗中的两位主人公都与动物有着亲密的联系,同时也暗示着人们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并且王子召树屯遇见了公主后,想再见到公主,寻求动物的帮助,首先求助于“神龙啊,你是我的好朋友”,在神龙的帮助下,召树屯和公主收获了爱情;在公主受到迫害,离开后,召树屯同样寻求神龙的帮助,神龙送他三样东西,帮助他找到了公主。人与自然生命共存关系,在诗中比比皆是。

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是人类存在的根源,一旦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的生存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竭泽而渔的做法,首先人类无法可持续的继续发展,其次自然对人类的灾害性的报复将接踵而至。生态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不只是从自然层面考虑,也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考虑,这一切都要求我们理性的面对自然,客观的处理与自然的关系,要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人类必须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召树屯》中许多的诗句通过自然世界的万物和人的生存环境状况的对比,“大树倒了会惊散鸟群,灾难会伤害人的生命”“欢乐的日子总象青松一样”等,诗中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存关系的描述和思考是全面而深刻的,深刻的认识到了人与自然是共生的关系,人类不能脱离自然环境而存在,是与自然相伴而生,甚至可以说人类是依赖自然环境而生存的。人们的生活是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只有人类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才能强大自然生态甚至是人类自身的生命力,促使人与自然更加蓬勃发展。

2.人与人残酷伤害

《召树屯》这首叙事长诗从反面即人与社会环境和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引发生态灾难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叙述,诗歌从人类之间互相争权夺利,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和猜忌,从人性中的恶念和贪念等阴暗面进行叙述,这些导致了战争,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秩序,甚至波及到了自然生态环境,毁坏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叙述人类主导的灾难产生的毁灭性的伤害,实际上是迫切的呼唤人们,应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谐的社会关系。

《召树屯》中第九节灾难,因为国王做了噩梦,摩古拉推算说因为公主喃诺娜的存在,“家里有了妖气,一棵树上结不出两种果子”,国王以自己为中心,害怕自己受到伤害,虽然半信半疑,但是在摩古拉又一次“吐出来骇人的字眼”,国王听信了谗言,决定处死公主。公主求情哭诉“看不见心爱的妻子,他的心将会破裂”。这一节整个体现了由于人性中的自私,伤害了别人,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有损社会的和谐关系。

《召树屯》中还讲述了战争对社会环境的损害。“人啊,就像被暴风吹打的树林一样”“好梦常被风雨吹醒”。句句描写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呈现在眼前,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生产受到破坏,生活不再安定,并且必然的人们的生命也受到了威胁。在对比召树屯和喃诺娜的美好爱情,以及即将到来的分离,强烈的对比,更加强了不和谐之感。人与人之间的伤害,表明了人们不信任和人性中的自私,造成的灾难和分离,从反面表明了建设和谐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和人们渴望追寻的社会生态美。

三、《召树屯》中的生态美学文化

施韦兹说“只有当一个人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他的同胞的生命同样重要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召树屯》里一脉相承傣族人民的“万物有灵”的思想和信仰图腾崇拜,认为自然是人类产生的根基,一些动植物是人类的先祖,这顺其自然的将自然万物放到与人类一样的高度,甚至比人类高贵,必然形成了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人类是生物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不具有丝毫的特殊性,与自然界是平等对话的关系,自然地在自然崇拜的基础上实现了生态的平衡,同时唤起人类的生态良知,进而培养出保护生态的情感。观照了当代人的生态观,有助于改善当代人生态意识,利于解决当下后现代形态下的生态危机,极具有实践意义。

《召树屯》认识到了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倡导一种热爱大自然,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伦理思想,有助于生态伦理学的研究。人类认识到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实就是维护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衡,促进其和谐发展。《召树屯》中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和谐平衡的生态存在观,这也是在新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必然需要的有关人类存在发展的崭新的存在观,这种生态美学是符合新时代的理想的审美人生,也是当代生态危机下所追寻的人们永久发展的和谐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重建。

猜你喜欢
傣族公主万物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辽史·公主表》补述
《爱哭公主》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小公主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