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感受,绘出生命课堂

2016-07-18 09:04周烨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6年23期
关键词:倒数用心教学效果

周烨

在学校开展“新基础教育”研究以来,我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反思教学中的点滴细节。“新基础教育”强调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过程,激励欣赏、充满期待的过程,心灵沟通、情感交融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如果教师能敏锐地把握住教学的闪光点,及时出击,往往能让学生思维擦出火花,师生间达到心灵沟通、情感交融,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教学效果。下面结合发生在身边的几个事例简单地谈谈体会。

一、激励成功,欣赏失败

教学上有许多东西不易察觉,教师一不留神,就会从身边一划而过,无声无息。记得在进行“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的练习时,我出了一个拓展题:“98×

=”,然后激励学生说:“你们可以把自己的方法写在黑板,并签上你的大名!”自我表现的机会来了,学生马上活跃起来。一下就上来了六位同学,很认真地写出自己的答案,并工工整整地在答案下方署了名。讨论评讲时,只有一位男生做错了。我就表扬了那些做对了的同学,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心想:不要批评那小男生就是了。结果,一个星期后,在语文老师那里看到了他写的一篇的日记,才知道自己真的是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其中有这么句仍然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我觉得真的是太没面子了,不但做错了,还把名字大大地写在黑板上,真想在地上找条缝钻进去”。如果不是看到了这日记,我还沉浸在自以为很得意的做法上。反思一下,还是应该从表扬小男生的胆量入手,消除他的心理阴影,不应一笔带过。教学要用心去感受,否则很容易造成教学的一大遗憾。

二、疏忽造错,及时补救

换位思考,和学生平等对话,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时,我要求学生同桌背关系式。说:“左边的同学先背给右边的同学听,然后,右边的同学再背给左边的同学听。”那天徐挺同学的同桌没有来上学。他就先坐到左边的座位上,对着右边的空位背一遍。接着,坐到右边座位,对着左边的位置又背一遍。我在教学中忽视了一个同学的具体情况,没有仔细观察,就等于对这个同学的生命不够尊重,想到这里我脑海的念头一闪而过,不能错过这么一个好时机呀!我就想抓住这个闪光点对进行表扬。“徐挺虽然自己一个人坐,但一点也没有分心,而且还很认真地背了两遍,真是我们的好榜样!”

三、捕捉资源,留着精彩

叶澜教授说:“课堂就是流动的生命,老师和学生共同度过的生命。”课堂因生成而精彩!特别是错误的资源必定是有其原因的。我们根据学生的错误来源,对症下药,并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是生态教育追求的境界。

如,我在教学《倒数的认识》一课,前一天已经让学生预习,上课时。我开门见山,直接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倒数的认识》,并板书课题。紧接着,我出示了三个思考题。1、什么叫做倒数?2、求倒数的方法是怎样的?3、0.25和4是互为倒数吗?接着学生自学3分钟,然后四人小组讨论,找出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我在各小组间巡视,发现了不少有趣的观点,我乐在其中。小组汇报时,精彩的观点碰撞就在第三个问题出现了。我问:“认为第3题对的举手?”,有将进一半的学生举手,接着问:“认为错的举手。”,唰,又有接近一半的举手。“现在我们分为正反双方进行辩论,看哪一方的观点最精彩!”。学生1:“我认真0.25和4是互为倒数,因为他符合倒数的意义说‘乘积是1的两数是互为倒数”。马上有许多学生举手,学生2:“我认为不对,求倒数的方法是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而0.25是小数,没法调换呀?”“是哦!你们同意吗?”学生略微沉思了片刻,学生3举手说:“0.25虽然是小数,但我们可以把他转化为分数,0.25等于和4就是互为倒数了!”“他的观点很有自己的思考哦!你们同意吗?”

四、用心感受,绘成生命课堂

我们要学会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教师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绘成活力四射的生命课堂。在教学“用乘法口诀求商”时,老师出了这样的一道题。“有36只天鹅在湖面上排队,请小朋友们帮忙,怎样才能排得整齐、好看?”小组讨论后,开始汇报。有的说:“36÷4=9(只)。”有的说:“36÷6=6(只)。”……这些都是老师意料之中的。但后来,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用36÷7=5…1(只)。站7排,每排有5只天鹅,还余下的一只是带队的,就像我们做广播体操时的班长!”听到这,我心里高兴极了!

学生的智慧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只要用心感受,必定能绘成生命般精彩的课堂!

猜你喜欢
倒数用心教学效果
用心
惊喜倒数日历
用心熬一碗汤
用心,让家更有味
巧用倒数 求异创新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