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城区立交桥附属空间的调查现状及策略

2016-07-18 07:33陈思吟王坦徐钊西南林业大学艺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山西建筑 2016年6期
关键词:立交桥环境设计城区

陈思吟 王坦 徐钊(西南林业大学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昆明市城区立交桥附属空间的调查现状及策略

陈思吟王坦徐钊*
(西南林业大学艺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摘要:对昆明市城区立交桥附属空间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昆明市城区主要立交桥附属空间的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从空间利用效率、城市生态功能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有利于城区立交桥附属空间的合理规划与科学发展。

关键词:立交桥,附属空间,城区,环境设计

立交桥是指为了改善交通状况架设在城市空间中的一种道路交通设施,它具有公共性、汇聚性、多样性等特点。立交桥犹如一条巨龙,不仅能连接城市道路和方便快速出行,而且能种植绿地、安装管道、路人通行、划分空间,更是在行云流水间延续着一个城市的文脉发展。

立交桥是一条时空纽带,贯穿着城市空间中不同的交通环境。立交桥附属空间作为一种大地艺术的表现形式,自然成为城市空间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城市发展大潮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而且对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交通模式以及景观生态都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立交桥在见证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又印证了城市生态发展的状况。立交桥的出现决定着它不仅仅只是作为道路交通设施存在,更重要的是协调城市发展。然而,立交桥作为道路交通设施的利用率却远远大于立交桥附属空间的利用率。立交桥附属空间是伴随着立交桥发展的城市产物,当今城市立交桥附属空间的利用消极,甚至完全空置,导致城市空间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管理。因此,立交桥纵横交错的双重尺度体系与城市空间完整规划的景观上存在冲突,他们的色彩暗淡、尺度惊人、造型粗笨等问题严重破坏了城市空间形象,如何将城市立交桥附属空间合理利用及科学发展,以发挥其最大价值,成为学术界和专业人士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调查方法及程序

本项目采取调查研究法和分析比较法。调查研究法,通过观察拍照、文字记录、与当地人交流、走访相关部门等途径,掌握第一手资料,实地考察昆明市城区立交桥的分布状况、地貌特征、气候条件、文化背景、保存现状及使用情况,并寻找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深入研究其附属空间设计打下扎实、可信的基础;分析比较法,结合已有文献资料和调查结果,将昆明市城区各个主要立交桥附属空间利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凸显昆明市城区立交桥附属空间的建造特色,进而对昆明市城区立交桥附属空间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展开研究,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和方法。

本项目的调查程序:1)对典型案例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深入昆明市城区19座立交桥的附属空间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考察、拍照、测绘、写生、采访、体验等多种有效手段,了解和掌握立交桥附属空间的艺术特征、构造特征、用材特征、细部特征等,分析、归纳和总结昆明市城区立交桥附属空间设计的优缺点;2)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学习借鉴国内外城市立交桥附属空间设计案例的成功经验;3)从实际出发,全面、系统地分析、归纳和总结昆明市城区立交桥附属空间的建造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其附属空间设计的方法与构想展开系统的研究,提出昆明市城区立交桥附属空间设计更科学、更生态的方法路线、策略要点,探索其新思路、新途径。

2 调查概况及分析

2.1昆明市城区立交桥概况

昆明市城区主要立交桥共19座,构成了昆明市城区的主要立体道路交通网络。除小菜园立交桥、西站立交桥之外,其余17座相互连接,串联成二环快速交通线。而小屯立交桥、明波立交桥、石虎关立交桥、小庄立交桥又各自成为连接市区与郊区的交通要道(如图1所示)。

图1 昆明市城区立体道路交通网络图

立交桥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它集道路、交通、建筑、景观、文化、活动、设施等于一体,在城市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相当明显的城市标识。由于立交桥身处城市空间和地段位置不同,其构成的附属空间也不尽相同,规划和管理相对来说复杂,不仅要把各道路相连通,而且需要考虑到立交桥与道路、立交桥与行人、市区与郊区、行人与车辆、设施与景观等多重关系。

2.2昆明市城区立交桥附属空间现状调查

立交桥附属空间具有从属性,其面积、形状及构成模式均来源于立交桥。同时,立交桥附属空间也具有不稳定性,受到城市发展、空间结构、经济规划等各种因素影响。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人的眼光只是集中在立交桥的实用性上,对其附属空间的关注度较低,并且随时发生着动态的变化,这些大大增加了立交桥附属空间的被动性,甚至成为或有或无的城市空间形态。

作者对昆明市城区主要立交桥附属空间的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商贸经营、休闲娱乐、市政设施、广告牌、公交站台等进行了实地调查(如表1,图2~图6所示)。

表1 昆明市城区主要立交桥附属空间利用现状调查表

图2 石闸立交桥(立体交通)

图3 金星立交桥(复合绿化)

图4 官南立交桥(休闲、娱乐的附属空间)

图5 小菜园立交桥(市政设施)

图6 石闸立交桥(公交站台)

调查结果显示:

1)道路交通,昆明市城区主要立交桥附属空间均设有道路交通,属于桥上交通与桥下空间相互配合的立体交通形式。

2)园林绿化,在19座立交桥附属空间中,有11座立交桥下种植了复合绿地,占总数的58%左右,复合绿地的种植情况较好,其中,以小菜园立交桥的植物种类最多。

3)商贸经营,立交桥附属空间的商贸经营利用率不高,主要分布在官南立交桥、西苑立交桥、小菜园立交桥和西站立交桥,但多以流动摊贩为主,缺乏科学规划和严格管理。

4)休闲娱乐,在19座立交桥附属空间中,配备休闲设施的仅占15.6%,其中,以官南立交桥附属空间的休闲娱乐最为突出。

5)市政设施,立交桥附属空间作为市政设施的利用率较低,主要以配电箱、岗亭为主,其中,小菜园立交桥设有保洁人员的爱心驿站,十分人性化。

6)广告牌,立交桥立面上的广告牌只有马村立交桥,多数立交桥为藤蔓植物覆盖,其余为裸露的水泥墙。

7)公交站台,立交桥附属空间作为公交站台为数不多,主要位于石闸立交桥、石虎关立交桥、小菜园立交桥,其中,以小菜园立交桥的公交站台数量最多,便于市民换乘交通工具。

2.3昆明市城区立交桥附属空间利用分析

基于以上现状,昆明市城区立交桥附属空间或多或少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利用。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归纳和总结昆明市城区立交桥附属空间的建造特征,得出以下分析:1)昆明市城区立交桥附属空间缺乏有效的空间组织,空置面积多于利用面积;2)昆明市城区立交桥附属空间的公共设施稀缺,形式单一且缺乏管理,致使城市空间利用杂乱无章;3)昆明市城区立交桥附属空间的景观单调,且后期维护消极,只存在单纯的植物造型,影响城市美观;4)昆明市城市立交桥附属空间设计没有与周边环境有机结合、和谐共生,而是处于单调的状态。

3 策略思考

通过调研分析,对昆明市城区立交桥附属空间设计的方法与构想展开系统的研究,提出昆明市城区立交桥附属空间设计更科学、更生态的方法路线、策略要点,探索其新思路、新途径。

1)提高空间利用效率,立交桥不能仅仅停留在道路交通上,要依据其周边的环境、空间、区位等因素,运用环境整体设计的手法,将立交桥附属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实现城区立交桥附属空间的有效利用及可达特性,激活已有的商贸经营、休闲娱乐、市政设施、公交站台、小型停车等场所功能,让纵横交错的城区立交桥附属空间富有“人情味”。

2)充分发挥生态功能,立交桥一方面强化了城市景观硬质环境,但是另一方面削弱了城市空间软质环境,作为城市纽带的立交桥,在加强道路交通的同时又能为城市空间提供绿化、美化等作用,可以通过对植被进行筛选和铺排,将立交桥附属空间构成一条环绕在城区的生态廊道,不仅能有效的降低交通带来的噪声,减少灰尘对人身体带来的影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立交桥的硬度,以真正起到服务城市人民的重要作用。

3)制定创新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立交桥的数量不断增多,其附属空间的管理也变得迫在眉睫,由于立交桥附属空间使用的频率高、速度快、变化多,要实现桥下空间的高效化利用和有序化管理,必须针对立交桥附属空间开辟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让人们在理解立交桥附属空间重要性的同时能尊重城市的发展,使立交桥附属空间与城市空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4 结语

立交桥附属空间利用是长久的,合理优化城市剩余空间,是城市步入良性发展的有效捷径,是优化城市空间、美化城市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昆明市城区立交桥附属空间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立交桥附属空间需要优化设计,桥上桥下空间要“一视同仁”,使立交桥与城市环境完全融为一体,希望本文对未来昆明市城区立交桥附属空间的规划、设计、研究和实践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显荣,饶传坤,肖卫星.城市立交桥下空间利用研究——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9 (6):70-72.

[2]冯婷婷,李璐,代晓芳.昆明市立交桥绿化植物调查及应用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4(5):40-43.

[3]唐铀钧.城市立交桥附属空间利用探讨[D].重庆:西南大学,2011.

On investigation on additional space of overpasses in Kunming City and its strategies

Chen Siyin Wang Tan Xu Zhao*
(School of Art,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650224,China)

Abstract:The paper undertakes the site investigation of the additional space of the overpasses in Kunming,analyzes some utilities and problems of the additional space at the main overpasses of the city,and points out respective solutions from the space utility efficiency and urban ecological functions,so as to enhance the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additional space of the overpasses.

Key words:overpass,additional space,urban area,environment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825(2016)06-0015-03

收稿日期:2015-12-15

作者简介:陈思吟(1989-),女,在读硕士

通讯作者:徐钊(1966-),男,硕士生导师,副教授

猜你喜欢
立交桥环境设计城区
立交桥下不宜锻炼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宜毕高速陈贝屯互通立交桥
乡村传统民居环境设计改造与保护略谈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环境设计理念下的城市中心建筑设计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