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背景下太极拳文化特征剖析

2016-07-20 06:16王凤仙娄会俊
运动 2016年15期
关键词:高雅道家太极

王凤仙,娄会俊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1450)

文化交流背景下太极拳文化特征剖析

王凤仙,娄会俊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1450)

太极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非常适合大众参与的一项运动。本文首先分析了太极拳的内涵及主要特点,然后阐述了太极拳的发展演变过程,最后探讨了太极拳文化的发展方向。

太极拳;文化背景;特征

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了王宗岳、武禹襄等前辈的发展时期,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完美转变。在太极拳的发展过程中,弘扬者不断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部分融入其中,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贯穿始终,使技术类的太极拳赋予了新的意义。太极拳文化在发展阶段逐渐将强身健体、提高自身的修养融为自身的发展理念,使得太极拳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太极拳在发展过程中参与人群范围不断扩大,由原来的习武之人扩大到了文化素养较高的知识分子,使得太极拳成为了追求高雅的象征。但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享乐主义盛行,消遣与玩乐占据了大多数人生活的主要内容,及时行乐成为了现今社会文化的主要趋势,追求高雅的社会主流逐渐被及时享乐的世俗主义代替。这就使得长期在高雅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太极拳,为了更好地迎合现今人们的心理需求有向世俗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太极拳的追求高雅逐渐被追求功利代替,修身养性的高雅文化已经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沦为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已经丢失了太极拳发展时期的初衷。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拳在今后日益开放的社会如何发展已经成为了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1 太极拳的内涵以及主要特点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致力于提升自身内在的涵养的艺术,它希望通过不断探索个体在社会中发挥的价值,达到将人性回归到最初阶段的目的。所以,太极拳不仅仅代表了一门技术同时也代表了一种高雅的文化。

1.1中华文化为太极拳的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成果,让每一位中华儿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同时也是中华儿女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守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其中,太极文化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容小觑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者,正是由于太极的出现才能为中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太极文化最典型的莫过于将动和静进行有效地结合,动静结合是太极拳重要的理论基础,太极拳中强调的是以静制动,从而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除了动静结合外,太极文化中的虚实结合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之源,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很深刻的影响。同时,太极文化作为太极拳的理论基础,太极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也健全了相应的文化体系。太极拳文化中所包含的富有哲理的思想也从侧面影射了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丰富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太极拳在道家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发展壮大

纵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发展历程,道家文化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众所周知,道是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道家认为道可道非常道,就是对自身的主张的极好的宣传。道家强调世界万物都是在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不断发展运行的,道是世界万物的发展来源。太极文化就是借鉴这一思想,强调通过提高自身的修养来达到追求生命本质的目的。在不断探索生命本质的过程中不能通过任何外界的力量获得,只能通过自身的不断修养去感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道家所追求的本真与规律。在进行太极拳的学习中要做到心无旁骛,戒除心中的杂念。只有这样才能为学习太极拳创造安静的内心的环境,才能进行深入的探索。将自己的内心杂念进行清空是为了达到日后学习不空的目的,这也就是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说的只有心无旁骛才能做到学有所成,现今的空是为了将来的不空奠定基础。太极拳中以柔克刚的思想也是道家文化的又一体现,道家思想坚守柔和弱,强调以柔克刚。学习太极拳最高的境界就是要达到虽然看似柔弱但却有着极强大的坚忍的内力,能够在不断变化的世间万物中做到不忘初衷的坚守。太极拳中“四两拨千斤、以静制动”等相关概念就是道家思想的生动体现。

投稿日期:2016-07-01

1.3太极拳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文化素养不断提升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儒家文化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儒家文化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对太极拳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儒家文化的长幼尊卑秩序确定了稳定的社会秩序,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供了人与人交往的准则。由此可以得知,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在太极拳的学习过程中也处处体现着儒家思想,学习太极拳需要有一颗虔诚的心,不能对学习抱有大不敬的态度;学习太极拳应该学会与对手和谐相处,尊敬竞争对手,有利于养成宽以待人的处事方法;学习太极拳应该学会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学习太极拳是提高自身修养的过程,学习者通过心无旁骛的学习能够使自己日常行为规范更加符合社会普遍认可的规范,增强自身克制贪婪欲望的能力,从而达到使自身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的目的。

2 太极拳的发展演变过程

2.1太极拳发展壮大时期

太极拳是在我国武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我国武术学家将实践与具体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它随着我国武术发展理论的渐趋完善而不断发展变化,在吸收了前人总结的丰富的理念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并且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有了自身独特的发展特色。作为太极拳的发展与壮大者陈王廷,在家族世代相传的武学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又借鉴了武术中拳法的经典以及儒家的核心思想,对太极拳做了深入的研究与发展,使得太极拳的一系列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完善。研究太极拳的学者发现,陈氏太极拳除了与武术密切相关外,还与道家倡导的核心理念有着很大的关系,道家强调的以柔克刚、虚实结合、以动制静等都在其中有很好的体现。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许多经典的著作以及思想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国太极拳的发展也逐渐步入了鼎盛时期。在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武术主要为了征服与占领,具有浓厚的军事色彩,但随着社会秩序的安定,武术中的军事色彩逐渐弱化,武术也不断被赋予新的功能。现今的武术,主要目的是为了追求强身健体、修身养性。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日益扩大,多元化的思想内容逐渐代替了单一的思想文化体系,武术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吸收借鉴诸子百家的思想理论的核心部分,促使自身的发展壮大。太极拳正是在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的一种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并且可以为人们提高自身修养的一个很好平台。同时,太极拳也是随着我国文明的不断进步而发展壮大的。纵观太极拳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得出,太极拳是在社会秩序稳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发展壮大的。太极拳是从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带有侵略性与征服性的武术)褪去了其暴力性,增添了文明部分。由此可知,太极拳随着文明程度的不断增强使得自身相关理论也渐趋完善。

2.2太极拳转变时期

太极拳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已经逐渐走出原来相对封闭、狭小的范围,向着更加广阔的世界发展。现今学习太极拳的人数不断增多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太极拳已经由专业性向大众性转变,学习太极拳不仅仅是少数习武之人的特权,同时也成为了社会大众修身养性的途径之一。学习太极拳门槛的降低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太极拳也因此成为了被社会大众广泛接受并且喜爱的运动健身项目之一。太极拳文化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先前时期只是流传于精英阶层,是他们追求高雅艺术、不断提高自身修为的一种艺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太极拳文化逐渐打破了阶层的限制,使得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能够学习太极拳文化,太极拳文化完成了由“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的转变,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的需要,丰富了人们的娱乐与消遣方式。但是在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太极拳文化逐渐偏离了创建的初衷,成为了某些别有用心的商人用来谋取暴力的主要手段。

3 太极拳文化的发展方向

首先,太极拳文化要始终保持自身高雅的文化特征。太极拳文化作为武术发展到鼎盛时期的产物,带有浓厚的中华文明的色彩。因此,在宣扬太极拳文化时应始终遵循追求高雅的文化的原则。其次,太极拳文化要将高雅与大众化紧密结合。太极拳文化的核心是高雅文化,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太极拳的受众不断增多,使得学习太极拳的门槛不断降低。因此,在对太极拳进行推广的过程中要对相应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从而达到能够满足大众需求的目标,吸引更多的人学习太极拳文化。最后,太极拳文化的传播要有带有中国的标记。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使得我国太极拳文化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向其他国家宣传太极拳文化的过程也是展示我国形象的过程。如果仅仅是对太极拳的相应动作进行简单的传授,并不能对宣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宣传太极拳时,应加大对相应文化的传播力度,扩大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影响力。

4 结束语

太极拳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程度紧密相关,随着社会开放程度日益提高使得太极拳文化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们在对太极拳文化的传播过程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因此在对太极拳文化的弘扬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追求高雅的核心,防止出现在利益的驱使下宣传违背文化初衷的现象。在对太极拳文化发展过程中要有自身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影响力,促进太极拳文化的发展壮大。

[1]韩雪,韩爱芳.陈氏太极拳在现代发展过程中的思考[J].博击·武术科学,2006(4).

[2]王永胜.陈氏太极拳教学的优化改革[J].博击·武术科学,2004(3).

[3]毋静宜.传承“道”文化,打造“根”品牌——河南温县陈氏太极拳品牌战略研究[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4(11).

[4]卫志强.太极拳流派演变过程中的特点与规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4(4).

G852

A

1674-151X(2016)08-14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5.075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15BTY003)。

王凤仙(1968—),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高雅道家太极
『太极+』,未来可期
世界,从此『太极』
高雅艺术下沉,营销搅动市场
张姝钰、高雅萍作品
杨绛:高雅如兰 静若止水
漫画道家思想
文化惠民让高雅艺术走进百姓生活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
太极马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