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研究

2016-07-20 15:38冯宝石
新农村 2016年8期
关键词:城镇化现代化农业

冯宝石

摘要: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持续推进,我国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将处于最关键的时期.由于城镇化进程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因果。现实中的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都存在着发展方面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协调的内在机理

城镇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农业现代化是指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建立起广泛采用现代生产工具。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的农业生产体系。实现人口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经济社会进步最重要的标志。基于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劳动力转移和人口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是发展高效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经济发展更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换取农业的发展。

1.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关系

农业现代化需要雄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支持。需要高度发达的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作坚强的后盾。只有城镇化才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必要条件和支持,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发展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其中农民和农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没有农业现代化的城镇化是没有发展前景的。

2.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产生需求与供给关系

随着工业化革命时代的到来。国家都是通过发展工业来促进经济增长是重要趋势,它创造了大量的劳动岗位并吸取了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但确导致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减少,人口在城镇的快速集聚对农产品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并且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对农产品品质和多样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基于总体的客观要求,传统农业必须发生根本性转变,才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体现的改变。我国的工业化快速推进。农业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长期得不到解决。无论是城镇化还是农业现代化都存在根深蒂固的矛盾,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脱节,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凸显。

1.城镇化可持续性、协调性

(1)一些城市城市基础设施与配套设置不完善,为了片面追求高增长和城市规模,盲目拉大城市框架,城市布局和形态不合理,资源要素过于集中,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并未相应提高。不注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超出了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容纳能力。面对大量农民工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却无法享受与原城镇居民相同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其家庭成员很难同时进入城镇生活,城镇化的发展基础受到削弱。

(2)城镇经济与农业发展脱节。城镇经济发展应该与现代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城市非农产业部门可以为农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与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而我国城镇经济发展一直以大城市为导向。忽视广大的农村居民和农业发展的需求,形成了长期以来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的误区。

2.现代农业发展难以满足城镇化需求。我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农业现代化进程却依然缓慢,存在着诸多的困难。

(1)农业资源受限与农产品需求持续增加的矛盾。我国农业自然资源不足尤其是人均耕地,淡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土地、淡水资源日趋紧张。气候变化和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等影响日益加剧.农业生产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增强。而城镇化带来农产品需求与质量要求进一步增加和提高。保证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压力进一步加大。

(2)农业、农村相关的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的流失。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加速从农业和农村向城市流动的现象严重,制约了了农业和农村持续发展的步伐。农业劳动力的年龄和素质结构问题、人力资本不足问题日益凸显。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一个高效率的产业。主要表现在农业的装备、技术和投入方面及其它相关方面,但我国目前不仅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能力较低,而且在市场经营和服务方面缺少相应的组织和人才。针对农产品市场需求与销售方面的信息、金融、法律、宣传等社会服务较少,人才培养与农业需求脱节。农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

3.分散经营下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率低、风险难以控制,安全难以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劳动力的转移未同步。目前,虽有许多农民工进城务工,但其承包经营的土地没有放弃,在这种农业人口并没有同步减少的前提下。农业经营规模难以扩大。

(2)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不高。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低,各种农产品市场体系与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还不健全。农业生产率不能与非农产业生产率同步提高,农业的资本投入回报率受到影响。

(3)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难以全面监督和保障。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协调发展

1.创新发展理念。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要把城镇集约开发与绿色发展相结合。要注重城镇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力求资源节约、低碳减排、环境友好、经济高效。严格控制城市占地规模和淡水资源的使用,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2.要加快新型小城镇和农村新社区的建设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单纯依靠大中城市的吸纳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而小城镇是城镇经济和农村居民的结合点,既能减轻农民变市民的各种成本,又能缓解大城市的压力。还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因此,应加快新型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促进城乡居民的经济、生活、文化的融合。应该把一批重点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模式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上来。使农民既能够就近得到就业机会。又能够兼顾农村家庭。

猜你喜欢
城镇化现代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边疆治理现代化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