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焉耆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2016-07-20 16:06谢雪琴马国靖
新农村 2016年8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高产小麦

谢雪琴 马国靖

摘要:我国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但由于人口基数大。粮食生产问题一直被国家关注。小麦作为生产面粉的主要作物。已成为焉耆县重点栽培对象。如何提高小麦的产量和采用模式化管理,将是专家和学者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焉耆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与基本模式,以及通过栽培过程中利用一些最新的高科技技术最大程度的提高小麦的产量,确保小麦高产稳产。

关键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好良种

1.品种选择。由于不同种类的小麦在抗病性、适应性等能力上差异很大对气候的要求也不同。在品种选择时,应根据市场需求,该针对土地的地质特点,以熟期适宜,以品种抗逆性强为原则,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并经审定的优质高产品种,选择适合种植的良种,当前焉耆县种植的主要品种是新春系列,近几年,推广种植的主要品种有新春20号、21号、31号等品种。

2.种子精选。种子要精选,剔出秕粒、病粒、杂质等,确保种子的质量。种子质量种子纯度和净度98%以上,发芽率85%以上,种子含水量低于13%的一级良种。

二、栽培准备工作

1.整地。在小麦播种之前,要对土地进行一定的处理。并进行底肥的播撒.根据栽培地质情况的不同。

2.选茬。在合理轮作基础上,选用未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前茬。整地秋翻整地、早春耙地要求达到深、细、实、平的标准。翻、松地质量翻地耕深为18至22cm,耕深一致,误差不大于+lcm。做到整齐严密,不重耕,不漏耕。耙茬质量耙深为12至15cm,做到不漏耙不拖耙,耙后地表平整。

3.镇压。除土壤含水量过大的地块外,应及时镇压,以防跑墒。整地质量要达到上虚下实,地面平整,表土无大土块,耙层无大坷垃。每平方米大于3cm直径土块不超过3个。

三、科学施肥

1.施肥原则。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如施用化肥,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不超过1:1。禁止施用硝态氮肥。

2.有机肥。通过调整有机肥中P、K、N等比例,最大程度的改善土地的质量,提高种地土地的肥沃程度。每公顷施用优质腐熟农肥30至45m3,结合翻地或耙地一次施入。

3.底肥。底肥的选择应该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在选择底肥的过程中应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磷酸二铵10至15kg,硫酸钾5至6kg。种肥每亩施磷酸二铵8kg。

4.追肥。于三叶期每亩追施尿素10至15kg。

5.注意事项。春季进行栽培时为了防止雨水导致的肥料流失而影响施肥的效果,有机肥料有必要进行二次施肥,从而保证小麦的产量。

四、适时早播

1.拌种。播种之前应该先对种子进行一定的拌种处理(也有些小麦的种植选择种子包衣处理这样的种子就不需要进行拌种处理,直接进行播种即可),一般情况下,为了防止小麦常见病害,可以选择一定比例的多菌灵、戊唑醇等进行拌种。

2.播法

(1)机械播种。传统的小麦种植都是采用人工垄式栽培方式,但随着小麦的种植面积加大,人工的种植万式很难满足现代大面积种植的需求,为了提高小麦的栽培效率,必须采用机械化的种植。一般情况下,行距控制在15至18cm左右。

(2)播量按每公顷保苗株数,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净度和田间保苗率90%计算播量。这样能够很好的保证小麦栽培产量。

3.播深

播种镇压后播深2至3cm。密度应根据品种、土壤水肥条件确定。一般公顷保苗。水浇型品种550万株.水旱兼用型品种500万株。播种质量播种要均匀做到不重播、不漏播,覆土严密,深浅一致,播后及时镇压。适时早播,为春小麦出齐苗、匀苗、育壮苗创立有条件。焉耆县春小麦最适宜地播种期为2月20日至3月20日。

五、合理密植

合理的群体结构,是春小麦丰产的基础。本地春小麦是以立茎成熟穗为基础,适当促使丰孽成穗。根据本地主栽品种特性,该地播量在23至27kg,成穗数在27至40万之间。

六、加强田管

适时化除坚持除早、除小的原则,提倡头水前进行化除。需用20%的二甲四氯每亩250g及早化除,减少争水肥之间的矛盾,为培育壮苗创造有利条件。

七、加强灌溉期的田管

本地6月高温频率较高。严重影响小穗发育和灌浆。导致率重降低。因此在灌浆期进行磷酸二氢钾150至250g+尿素100喷施1次叶面喷施,确保旗叶的功能期。

八、及时防止病虫害的危害

1.病虫害防治原则。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2.防治措施。利用间、混、套种等生物多样性生态措施;选用低毒生物农药,释放天敌等生物措施;有限度地施用部分化学合成农药,每种农药在作物生长的一季当中只允许使用一次,使用要求、用量、方法等按GB4285、GB/T8321执行,把病虫害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3.害虫。本地虫害主要是蚜虫,对400kg以上的丰产田,在抽穗前进行彻底的防治,防治方法6月上旬每亩使用10%的吡虫啉10g加30kg水进行叶面喷雾。

4.病害。主要病害是小麦锈病,防止方法6月上旬每亩使用70%的甲基托布津80g加30至40kg水进行叶面喷雾。

九、合理灌水

沙土地全生育期灌6至7次,潮土地的灌水时间应在二叶一心,4月20日至25日灌头水,二水时间为5月4日至8日,浇二水钱每亩是尿素15至20kg尿素。

十、适时收获

1.收获时期。根据收获方式确定收获时问,机械收获在腊熟末期。

2.收获要求。及时晾晒拉运、脱粒,避免雨淋提高小麦产品质量。

3.脱粒与贮藏。脱粒后及时晾晒、精选,做到单品种收割、单品种拉运,单品种晾晒,(应选择无污染的晒场)单品种脱粒、单品种贮藏和单品种交售。达到国家粮食部门所规定的标准。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高产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哭娃小麦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