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优质富硒大豆区域化生产保障技术

2016-07-20 16:06杨双友
新农村 2016年8期
关键词:富硒生产技术大豆

杨双友

摘要:目前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优质大豆生产,但其它各国大豆均以转基因大豆为主.而且全世界42个国家和地区缺硒。中国有72%的地区处于缺硒和低硒生态环境之中。硒。是一种非金属微量元素。能有效提高肌体免疫能力。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继碘、锌之后的第三大营养元素。人体通过富硒农产品适量补硒,可以有效提高肌体免疫能力,抑制肿瘤,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延缓衰老。抗氧化。保护、修复细胞等。

关键词:富硒;大豆;生产技术

海伦位于松嫩平原富硒核心区。土壤硒含量较高。各类作物不同程度含硒。海伦大豆成熟度好,籽粒饱满、圆黄,种皮光华色泽好、出油率高、营养价值高、高产、优质、熟期适宜、抗逆性强。不含农药残留。海伦大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气候条件。所种植的大豆,具有大豆高油脂、高蛋白和外观感好的特性,由于每年较周围区域的大豆价格高易销售。农民称为“金豆”。粗脂肪含量22%以上,粗蛋白质含量44%以上。大豆中卵磷脂含量达3.2%以上,矿物质总含量达到5。O%,其中含有丰富铁、锰、锌、铜、锶、硒等微量元素,其中:硒含量(0.016-0.0769)mg/kg。锶含量可达到4.58mg/kg。锌含量可达到31mg/kg。各主要质量指标均优于大豆的相关标准。现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如下:

1.抗病、优质、高产新品种示范推广

针对北方高寒地区气候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应性好,抗大豆根腐病、灰斑病、胞囊线虫等病害,且丰产性好的大豆新品种进行示范和推广。包括芽豆、高蛋白、高油、高异黄酮等富硒大豆产品,并重点开展特色大豆品种示范推广。西南部主栽绥农22、绥农26、东农51搭配绥农30、黑农48、合丰50等品种;中部主栽东升1、北豆40、垦丰22,搭配垦农28、东升1、东升7等品种;东北部主栽黑河52、黑河43、东升7,搭配垦鉴豆28、北豆40等品种。

2.推广绿色食品优质大豆生产保障技术

严格按绿色食品大豆生产的产地条件选择地块,生产环节中按种子及其处理、轮作、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及产品质量等技术标准生产。一是开展绿色食品大豆标准化生产,,重点采用110cm大垄4行窄行密植种植模式。密度增加20%;二是集成推广耐密品种+抗旱节水+生物防治+机械化作业技术模式。

3.建立以深松为主体的肥沃耕层构建与秸秆还田轮耕配套技术体系

建立与示范以“少耕作、多功能、低消耗”为核心,优化配置现代农业装备,建立以大机械深松为主体,松耙、松翻、松旋、少耕相结合的新型蓄水保墒耕作体系。技术要点:第一季玉米收获后免耕种植玉米。第二季玉米收获以后利用液压翻转犁将秸秆扣入0-35cm土层,耙-旋-起垄,第三年种植大豆,大豆收获以后第四年免耕种植玉米。简称两免一扣。精准施肥技术

4.大豆经济高效施肥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

解决肥料施用时期和方式不合理。有机肥和施用量较少。秸秆还田比例较低,中微量元素重视不够,导致肥效不高等问题。依据地力条件及大豆养分需求,确定氮磷钾(N-p1o5-K20)施用比例在高肥力土壤为1:1.2-1.5:0.3-0.7;在低肥力土壤可适当增加氮钾用量,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1~1.2:0.5-0.8。提倡施用大豆根瘤菌剂。

5.加强铲趟精细管理

病虫草害防治以农业防治措施、物理机械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为主。化学药剂预防为辅。农药使用符合NY/T393标准要求。确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搞好重大病虫监测预警,推广先进的喷药机械和绿色防治技术,加强大豆根腐病、食心虫、大豆蚜虫、大豆红蜘蛛等病虫害的预防及综合防治。

(1)除草技术。针对玉米、大豆轮作生产体系中除草剂筛选难、易产生药害等问题以及杂草群落变化,重点进行生态控草试验和不同除草剂应用试验,建立起机械、化学、耕作、生态控草相结合的防治技术体系。筛选出90%乙草胺1750-2000m1+75%噻吩磺隆30-45克,公顷等配方组合及使用技术。

(2)组合促控。一是控:配套以吨田宝为核心的化学调控技术,大豆在始花期30毫升/亩叶面喷施,可以显著降低大豆株高降低、茎秆变粗,抗倒伏能力和抗逆性增强。二是促:当因干旱等原因造成大豆长势较弱时。在分枝一始花期叶面肥2-3次。以磷酸二氢钾,腐殖酸或黄腐酸类肥料为主。

6.生产技术保障体系建立

(1)扶持当地龙头企业。扶持现有的硒谷米业有限公司、野泰食品公司、原野食品公司、沃尔金工贸公司、仁圆粮食加工有限公司等涉硒龙头企业,加大龙头企业牵动力。在扶持现有的龙头企业的基础上。以富硒为“硒”引力。吸引海内外商家来我市建厂投资。

(2)建立新型流通机制。扶持发展多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组织,增强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获取市场信息、参与市场谈判和市场竞争的能力;鼓励个体运销户和农村经纪人向企业化、公司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扩大营销规模;引导和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农产品加工和营销企业、物流配送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生产基地建立比较稳定的产销关系,完善“订单农业”。

(3)加强培训工作。以海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技术依托,以园区和示范区为载体,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开展对种植区技术人员和种植户进行绿色食品种植和无公害产品的培训。为推进富硒产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人才保证。

(4)建立云平台。利用现代技术成果,集成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视频技术、GPRS技术、无线AP技术及专家智慧与知识实现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系统智能管理。建设全程可追溯体系。

猜你喜欢
富硒生产技术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富硒液肥对苹果果实含硒量与品质的影响
高支高密织物的品种及其生产技术
无公害苗菜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