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运港口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竞争力的提升

2016-07-20 01:21黄一鹤
对外经贸实务 2016年7期
关键词:航运港口物流

黄一鹤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航运港口对一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航运港口在国际上占据重要地位,但是总体来看大而不强,如何将我国航运港口打造为世界一流强港,是当前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国际航运港口发展趋势发现,国际航运港口业态逐步升级,功能不断完善。我国应借鉴国际航运港口发展经验,从管理体制、运营模式等方面入手,以期推动我国航运港口向现代化发展。

一、国际航运港口发展趋势分析

(一)航运港口建设向集群化、深水化发展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了国际航运业的激烈竞争,推动了航运港口集群化以多种形式的发展。目前,世界上较出名的航运港口群有纽约—新泽西港口群、西欧港口群、东京湾港口群、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等,航运港口集群化运作已成为应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选择。各国对港口泊位、航道、场地建设和内陆集疏运系统规模的扩张,也均有更高提升,客观上推动航运港口建设向深水化发展。目前,国际上15米以下深水港有韩国釜山港和光阳港,中国台湾地区高雄港,荷兰鹿特丹港,德国威廉港,美国洛杉矶港、南路易斯安娜港和奥克兰港,日本东京港、横滨港,马来西亚丹戎佩莱帕斯港等。各国都在积极开展深水港建设,提高航运国际竞争力,如中国2015年开始建设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2016年印尼交通部邀请日本参与总投资额30.9亿美元的Patimban深海港项目等,都体现了航运港口建设向集群化、深水化发展的趋向。

(二)航运港口服务向高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随着航运港口向第三、四代演变,运输、仓储、装卸等传统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经济活动、物流需求日益多样化的需要,航运金融、海事法律、保险、信息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衡量航运港口服务质量、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重要标准和吸引货源的关键因素。如新加坡引进一系列有关航运贸易的公司,包括私募股权基金、船舶融资咨询等,推动近岸航运服务业发展。2015年波罗的海交易所统计排名中,新加坡在航运港口和海事服务的整体表现中越过伦敦处于榜首,成为全球重要金融、航运港口和航运服务中心。目前,航运港口竞争力的提升,比较集中体现在高端服务、高价值服务方面,这将是实现航运港口跨越式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三)航运港口竞争向智慧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目前国际航运港口大量应用智能化技术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实现电子单证在货主、承运人、航运港口、海关间快速传播,航运港口散货堆存管理和汽运疏港、铁路疏港等流程与互联网成功对接,极大地提高了航运港口作业效率。与此同时,航运港口自动化趋势势不可挡,应用物联网技术加强,以实现航运港口低碳化发展,例如荷兰鹿特丹港已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零排放、全自动化货物装卸设备的码头;中国也预计2017年建成洋山深水港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四期工程,总投资约139亿元;2016年美国洛杉机航运港口自动化技术TraPac公司推出自动化终端技术,拟耗资10亿美元,届时自动化码头可以提高装卸效率30%,排放减少50%。各国航运港口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步伐越来越大。

(四)航运港口企业经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为应对国际航运港口集群化竞争局面,世界各地航运港口企业普遍采用整合、联盟理念,实现企业经营规模化,将规模效应转化为竞争能力。一是航运港口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或组成联盟,形成有效的规模优势,如2015年,中国最大的航运企业远洋运输集团与中国海运集团重组,形成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以此适应国际层面的竞争。二是船舶大型化,无论是集装箱船还是干散货船,都进入了大船舶时代,以此降低运营成本,如目前全球最大的 “中海环球”号19100TEU集装箱船,油耗降低约20%。实现船舶发展大型化和节能减排低碳化,提升了港口的运营效率和发展质量,成为航运港口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

(五)航运港口管理向绿色环保、节能低碳方向发展

世界各国航运港口越来越强调绿色化管理,采取航运港口国监督等国际通行做法,将绿色化理念落到实处。如欧盟率先推进二氧化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MRV)机制,将从2018年起将对停靠欧盟航运港口的5000 吨级以上船舶进行碳排放监测,对不符合要求的船舶,将采取惩罚措施,超过1个以上报告期不执行该规则的船舶将被驱逐出欧盟航运港口或被拒绝挂靠。2016年3月8日《亚太绿色航运港口奖励计划实施方案》(GPAS)正式启动,同时通过开展国际绿色航运港口认证体系,如欧洲航运港口组织(ESPO)与生态港(Ecoports)体系、北美Green Marine体系、亚太航运港口服务组织(APSN)体系等,以越来越严密的碳排放管理以及相关市场减排措施,促使航运港口向低碳化发展。

二、国际航运港口发展经验分析

(一)完善的综合集疏运网络为航运港口发展提供保障

发达的集疏运网络是航运港口发展的重要保障。国际先进航运港口都有非常先进的集疏运网络系统。例如,鹿特丹港是欧洲区域内最大的集装箱航运港口,作为西欧的商品集散中心,其拥有极发达的综合集疏运网络系统,交通运输以鹿特丹为中心,服务面积辐射周边500公里范围,1天之内能将货物运送到德国、荷兰、比利时和法国等地。并且从鹿特丹到欧洲各大城市都在特定时间设有集装箱列车,为铁路和公路间的集装箱联运提供便利。水上交通方面主要将莱茵河和马斯河作为日常通道,凭借较完善的内河水路网能够开展驳船运输。鹿特丹港所在地荷兰尽管地域非常狭小,但是因为其拥有极发达的集疏运网络体系,所以欧洲一半以上地区都成为其直接经济腹地。

(二)完善的国际化经营策略能增强航运港口国际影响力

完善的经营策略是航运港口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之一。国际先进航运港口都非常注重提高自身航运港口经营管理水平,运用国际化经营策略,进而能够增强国际影响力。例如,新加坡港运营商--新加坡港务集团大力开展和其他地区航运港口管理部门以及跨国公司合作,和全球200家船运公司和600个航运港口建立密切联系,有利于新加坡航运港口物流和相关业务遍布到全世界。香港和记黄埔通过利用参股、控股等方式,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各地航运港口发展,2015年香港通过直接经营或者参与经营共完成约6600万标准箱。上海港主要通过参股或者业务合作等方式,先后参与武汉、南京、重庆、芜湖、南通和镇江等航运港口建设与经营管理。由此可见,完善的国际化经营策略对增强航运港口国际影响力有重要作用。

(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能提升航运港口软环境

政策支持是提高航运港口软环境的重要手段,国际先进航运港口通常都具备较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例如,香港港自建立以来一直采用“积极不干预主义”的政策,对于进出口贸易不设管制。香港港不设有严格的关税壁垒,普通商品仅仅征收极低的从价税,且进出口手续极其简便。通常情况下,商品进出口免去报批程序,只要在14天内向香港海关提交报关表即可,这极大地方便了贸易来往。此外,韩国政府于2001年将釜山港定义为关税自由地区,为吸引中转货源,采用低价竞争策略。同时,为加强与我国以及日本的中小航运港口协商力度,专门开设了支线中转货箱定期航线,这方便了韩国抢占我国北方腹地以及日本货源。由此可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对提升航运港口软环境有重要意义。

(四) 优质高效的现代化服务能提升航运港口服务水平

提升服务水平是航运港口发展的关键。现阶段,各大航运港口均致力于建设高效低耗的现代化码头,配备国际最先进的装卸设施设备,争取打造一流的信息服务平台。例如,纽约-新泽西航运港口自1986年启用“信息港”开始,如今已成为国际首个高科技企业园区和通讯中心。在2001年建成了“实时货运信息系统”,以便为码头、海关、海岸警卫队服务。由此,航运港口服务水平都得到了大幅提高。新加坡航运港口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综合码头营运系统和覆盖全国的海港网络电子商务系统后,管理经营水平得到极大提高,航运港口服务水平闻名世界。由此可见,优质高效的现代化服务能提升航运港口服务水平。

三、提升我国航运港口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一)优化我国航运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航运港口物流效率

提升我国航运港口国际竞争力,应该加强对航运港口码头的建设力度,重点是加强航运港口码头岸线及航运港口生产用泊位以及万吨级泊位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由于航运港口设施的投入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对外贸易的能力,因此航运港口物流的改造升级投资,最重要的是航运港口扩容,务必加大对专业化、大型化深水泊位的建设投入,来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对外贸易和国际物流运输船舶大型化发展需求。此外,应该加大对航运港口设备设施的升级改造。这是决定航运港口物流“质”的关键因素,要合理利用当前资源,优化基础设施,引进国际航运港口物流中比较常用的先进设施设备,进而提高航运港口物流效率。

(二)完善激励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力度关注航运港口建设与发展领域,并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和航运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该积极争取到中央和地方政府更多的支持,为各航运港口设立专门的节能减排、环保资金,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扶持作用,制定能促进航运港口发展的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政策。各航运港口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航运港口建设和发展的投资主体作用,维持好日常工作、科技研发、技术改造等资金链,同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航运港口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形成政府有效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的航运港口投资长效保障机制。

(三)加大航运港口信息技术应用,提升航运港口综合软实力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普及,航运港口竞争力逐渐在大泊位、大堆场、集疏运体系等硬件基础上打造柔性、绿色的智慧型航运港口。我国应大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建设港务集团云计算数据中心、港务集团虚拟园区网、航运港口码头室外无线网络,盘活航运港口大数据,逐步引导航运港口生产从劳动密集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型。港务集团云计算数据方面,如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针对航运港口EDI、ERP、物流、调度等业务提出云计算解决方案,为航运港口物联网应用提供计算支撑平台,为港务集团及各码头分公司提供灵活、弹性的信息服务。港务集团虚拟网园区建设方面,依托网络虚拟化技术,实现港务集团园区网虚拟化发展,应用IRF3、IRF2、MDC等技术整合港务集团园区内的网络资源,实现网络资源再分配。航运港口码头室外无线网络方面,建设IP66等级,能够稳定工作于零下40~65度环境,适用于航运港口室外复杂环境,为航运港口堆场、码头室外作业区手持终端、车载终端、RFID读写器、无线监控、等提供无线WIFI接入。推进航运港口信息化、网络化功能,提升航运港口软实力。

(四)推动航运港口高品质增值信息服务业态

在信息化背景下,要使航运港口充分发挥物流要素集聚方面的优势,必须扩展航运港口物流服务链,构建以航运港口为核心的现代化物流体系。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对航运港口服务供应链上的各种信息进行传递、归纳,以此提高航运港口物流信息流动的效率与处理功能,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完善其航运港口贸易、信息、金融等方面的增值服务。盘活航运港口大数据的同时,推动发展航运港口高品质增值信息服务业态,并逐步深入到整个航运港口物流服务产业链中。此外,充分发挥现有信息基础设施条件,实现资源集中管理与大集成应用,沉淀积累航运港口数据,全面提升航运港口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质量与能力。嵌入品牌影响力,推进航运港口功能、口岸功能、综合保税服务功能,向国际市场、内陆腹地延伸。实现集物流协同作业支持、物流集散服务、金融服务、监管信息服务、增值信息服务等于一体的智慧型高品质航运港口服务体系。

猜你喜欢
航运港口物流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港口上的笑脸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