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水金關漢簡綴合十五則*①

2016-07-25 08:26
简帛 2016年1期
关键词:茬口二者

伊 强

肩水金關漢簡綴合十五則*①

伊 强

甘肅簡牘保護研究中心等編的《肩水金關漢簡(壹、貳、叁)》,①* 本 文爲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出土秦漢簡帛用字及書寫習慣研究”(13Y J C Z H 229)之階段成果。甘肅簡牘保護研究中心等:《肩水金關漢簡(壹、貳、叁)》,中西書局2011、2013、2014年。本文所引釋文皆出自上書,不再出注。其中有些殘簡,從茬口、木質紋理、文字書寫風格、簡牘形制及内容等方面看可以綴合,寫在下面,請方家指正。

按,二者可以綴合,拼接處“人”字筆畫對接完好,見附圖一(完整簡影見附圖十六)。綴合後釋文爲:

“柏人”還見於73E J T 28∶63A、73E J T 28∶63B,又或寫作“佰人”(73E J T 28∶15)、“伯人”(73E J T 28∶6)。②可參看黄浩波:《〈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簡帛網(www.b s m.o r g.c n)2011年12月1日;黄浩波:《〈肩水金關漢簡(叁)〉所見郡國縣邑鄉里》,簡帛網2014年7月22日;田炳炳:《〈肩水金關漢簡(叁)〉所見縣名與里名》,簡帛網2014年7月22日。

按,二者茬口可以拼合,文字書寫風格、木質紋理比較一致,拼接處如附圖二(完整簡影見附圖十七)。綴合後釋文爲:

按,二者可以綴合,茬口相合,拼合處“卒”字筆畫對接完好,拼接處如附圖四(完整簡影見附圖十九)。綴合後的釋文爲:

在肩水金關漢簡中,多次出現一個“尹野”的人名,如以下三簡:

(1)廣野隧卒勒忘 貰賣縹一匹隧長屋闌富昌里尹野所 丿(73E J T 23∶965)

還有如下一枚殘簡,與(1)、(4)性質相同,文字書寫風格一致,也出現了“故水門隧長尹野”的文字:

望城隧卒咸頙 貰賣布一匹賈錢二百五十貸錢百卌凡直三百九十故水門═隧長尹野所(73E J T 23∶488+963)

按,二者可以綴合,茬口及木質紋理都密合。拼接處如附圖六(完整簡影見附圖廿一)。綴合後中間“武”上缺釋一字原作,字形不清,但從上下文看當是“昭”字,“昭武”作爲張掖郡的屬縣,在肩水金關漢簡中很常見。⑤可參看黄浩波:《〈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肩水金關漢簡(叁)〉所見郡國縣邑鄉里》;田炳炳:《〈肩水金關漢簡(叁)〉所見縣名與里名》。綴合後釋文當校正爲:

廿四日 一封觻得長印行太守事詣居延都尉五月壬子起一封昆═

按,以上三枚殘簡可以綴合,文字風格一致,内容連讀通順,(1)、(2)茬口拼接處“戌”字對接完好,如附圖七a。(2)、(3)拼接處茬口吻合,只是(3)彩版木質紋理不很清晰,如附圖七b。三者綴合後簡影見附圖廿二,釋文則爲:

簡文“三年八月戊午朔”,爲王莽始建國三年,①據饒尚寬:《春秋戰國秦漢朔閏表》,商務印書館2010年,第192頁。“七”簡文寫作“桼”也符合王莽時的用字習慣。“爵庶更”,從圖版看釋文無誤。但在漢代二十等爵裏没有“庶更”的名稱。新莽時期曾經對地名、官爵名稱有過很多更改,但在《漢書》裏面没有檢到“庶更”的名稱,由於没有其他用例,文字是否有誤書及該如何解釋尚需討論。

按,二者可以綴合,茬口密合,“延”字筆畫對接完好,拼接處如附圖八(完整簡影見附圖廿三)。綴合後釋文爲:

按,二者可以綴合,茬口密合,右側一行“日”字筆畫對接完好,拼接處如附圖九(完整簡影見附圖廿四)。下段(2)中幾個數字相加,其和恰好是上段(1)的十二。綴合後釋文爲:

按,二者可以綴合,茬口、木質紋理皆密合,拼接處如附圖十(完整簡影見附圖廿五)。正面左側一行,拼接後“言”字字形完整。(2)背面“未”原作,“……以來”之類的話在肩水金關漢簡“傳”類文書中很常見,①肩水金關漢簡中“傳”的論述,可參看張英梅:《試探肩水金關漢簡中“傳”的制度》,《敦煌研究》2014年第2期。如:

(3)居令延印

四月己巳佐明以來(73E J T 6∶81B)

(4)□□丞印

二月辛亥以來(73E J T 23∶1B)

(5)章曰居延都尉章

五月乙亥卒史孫畢以來(73E J T 24∶264B+269B)①二殘簡的綴合參伊强:《〈肩水金關漢簡(貳)〉綴合二則》,簡帛網2014年12月31日。因此,從字形及前後文看當釋寫爲“來”。綴合後釋文當校正如下:

十一

按:二者可以綴合,茬口拼接密合,拼接處如附圖十一(完整簡影見附圖廿六)。綴合後的釋文爲:

需要説明的是(2)背面的彩色照片,印刷圖版可能有問題,是我們翻轉後再做的拼接處理。

十二

(1)地節三年二月戊子朔庚子東鄉有秩□

侯國以律令從事敢告尉(73E J T 24∶872A)

(2) 史王佐赦敢告尉史浥城陬里大夫張恢自言羣父騎將爲居延司馬取傳與葆

□∕有秩□王(73E J T 24∶249)

按,二者可以綴合,茬口及木質紋理皆密合,拼接處如附圖十二(完整簡影見附圖廿七)。拼接處中間一行“往”字筆畫對接完好。二者綴合之後,第一行“有秩”後一字原作(下文用△代替),其上部口及∟形,漢代文字資料中與之相同是“吴”和“胥”的上部,但下部與“胥”明顯不同。“吴”或寫作(肩水金關漢簡73E J T 26∶193)、(73E J T 23∶811)、(馬王堆帛書《春秋事語》65)、(銀雀山漢簡《孫子兵法》95),①漢語大字典字形組:《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第726頁。△下部與之有異,因此到底是什麽字還需討論。簡文第三行“有秩”後一字也當與之相同。第三行“尉”後一字當是“史”字。(2)第一行“浥城”之“浥”原作,周海龍依據以下兩條簡文:

地節三年二月戊子朔庚子東鄉有秩△王佐赦敢告尉史温城陬里大夫═張恢自言羣父騎將爲居延司馬取傳與葆

平都里解延壽郭里葛赦往遺衣用乘家所占畜馬二匹案毋官獄徵事當═爲傳謁移過所縣邑

侯國以律令從事敢告尉史∕有秩△王(73E J T 24∶872A+249)

章曰温之丞印(73E J T 24∶872B)

十三

淮陽長平故陳里陳當時(73E J T 24∶956+761)“當時”作爲人名也見於《漢書》,如卷五十有“鄭當時”。

十四

按,二者茬口處明顯不能拼合,但文字書寫風格一致,木質紋理看起來也一致,更重要的是(2)第一行下端“……毋官獄”與(1)第二行開頭“徵事……”可以連讀,並且“毋官獄徵事”恰是“傳”類文書中的常用語。如下面兩件較爲完整的文書:

(3)五鳳元年六月戊子朔癸巳東鄉佐真敢言之宜樂里李戎自言爲家私市═

長安張掖界中謹案

戎毋官獄徵事當爲傳謁移廷敢言之(73E J T 10∶312A)

(4)□□□□正月庚寅朔甲午南鄉□嗇夫鳳佐豐敢言之宗里公乘□□═

自言取傳爲家私使

□□□□居延金關……毋官獄徵事當爲傳謁移過所毋苛留(73E J T 23∶337)因此我們認爲(1)、(2)可以遥綴,茬口拼接處如附圖十四(完整簡影見附圖廿九)。再對照(4)劃綫部分,(1)、(2)綴合後中間的闕文可能只是一個“取”字。另外從圖版看,(1)第2行“尉史”下無文字,只是最左側有些墨痕(或殘畫)而已,因此綴合後釋文當校正如下:

本始六年正月甲子朔己丑南鄉佐歲敢告尉史南里陳叔自言【取】傳爲═家私市張掖居延謹案毋官獄

徵事當爲傳謁言移過所縣邑毋何留敢告尉史(73E J T 26∶42+25)

十五

按,二者可以綴合,茬口拼接比較吻合,只是圖版木質紋理不清,拼接處如附圖十五(完整簡影見附圖卅)。綴合後的釋文爲:

出穈二石 以食當井隧長周勝五月食(73E J T 32∶57+49)類似某隧長某月的廩食記録簡,肩水金關漢簡還有一些,如:

(3)出粟二石 廩臨田隧長宋輔七月食(73E J T 3∶74)

(4)出麥八石 食隧長 四月食積四月月二石(73E J T 30∶178)

附記:本文圖片皆由劉惠芹幫忙處理,謹致謝忱。

附圖*

續 表

續 表

續 表

續 表

猜你喜欢
茬口二者
切首位篡位
施磷水平对不同茬口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荞麦轮作倒茬对比试验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摇曳
茬口的熊
河南省新野县主导蔬菜品种优势分析及其茬口安排
高寒山区设施蔬菜优质高效茬口安排
上海市郊主要作物茬口的经营绩效比较分析
Units 13—14词语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