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学学术群体知识图谱研究*

2016-08-01 06:17陈瑜林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知识图谱教育学

陈瑜林

(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我国教育学学术群体知识图谱研究*

陈瑜林

(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摘要:知识图谱可以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学科知识和规律,运用教育学期刊论文的作者共被引关系以及SPSS等软件工具,可以绘制出我国教育学学者的学术群体知识图谱。研究发现:我国教育学的主要学者可以划分为10个学术群体;教育学前100位高被引作者形成的学者共被引网络密度大、聚集度高,体现出教育学的主要学者在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上比较集中,具有较好的学术联系;钟启泉和叶澜、顾明远等学者的中心度比较高,在学者共被引网络中居于中心位置;钟启泉和叶澜、张华等学者的核心度也比较高,是学者共被引网络的核心学者。研究探索了教育学学术群体可视化知识图谱的构建和分析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教育学;知识图谱;学术群体;作者共被引;社会网络分析

知识图谱是“在以数学方程式表达科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而将知识或发展规律绘制成可视化的图谱形式,是显示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1]”,也是可视化分析学科知识体系,分析学科研究热点、群体、学派等学科信息的一种新方法。依托SCI、SSCI、CSSCI、CNKI等国内外文献数据库,运用SPSS、Pajek、Ucinet、CiteSpace等软件工具,通过某学科或某领域、某主题文献的题目、关键词、作者、参考文献等信息所形成的共词、共被引、互印等关系,可以绘制和分析出研究热点、学术群体、合著网络、期刊关系、学科关系等各种类型的知识图谱。

最近几年来,知识图谱也被积极、广泛地运用到教育研究中,学者们绘制和分析了各种教育领域的知识图谱,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利用关键词共词关系开展的教育领域热点研究和前言主题研究图谱,如潘黎等学者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八种CSSCI来源教育学期刊2000-2009年刊载文献关键词的知识图谱,探测中国教育研究热点领域和前言主题[2];易高峰等学者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了《高等教育研究》1998-2007年间刊载论文的研究热点及其知识基础图谱[3];还有研究者根据不同时间段期刊载文关键词的差异绘制某一学科热点研究的历史演进图谱,如我国教育技术主要研究领域的历史演进图谱[4]等。(2)利用作者共被引关系开展的学术群体、流派图谱研究,如杨淑萍等学者以《Child Development》杂志为数据源,运用可视化软件绘制作者共被引网络图谱,挖掘出当前美国儿童心理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5]以及其他学者运用作者共被引关系开展的国内教育技术学术群体研究[6]、国际教育技术学术群体研究[7]等。(3)利用文献共被引关系开展的学科重点、关键文献研究,如蔡建东学者通过Citespace的PathFinder算法绘制教育技术学主干理论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梳理并分析我国教育技术学主干理论演进的关键路径[8];黄维等学者对2000-2008年与教育经济学领域相关的2006篇论文的26753条引文进行多维尺度分析,用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手段形象地展示出当前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热点研究领域及结构特征[9]。(4)利用论文合著关系开展的学者合著网络图谱研究,如课程与教学专业教育研究者合作网络知识图谱研究[10]、我国教育技术学者合著网络知识图谱研究[11]等。

总体来看,教育领域的知识图谱研究,运用关键词共词关系开展的研究占了绝大多数,其他的研究较少。对于整个教育学的知识图谱研究,目前的研究也仅是在热点研究和前沿主题方面,对学术群体、权威文献以及合著网络方面的研究还很缺乏。因而本研究拟利用教育学期刊论文的作者共被引关系,运用SPSS和Ucinet软件绘制和分析教育学学者的学术群体知识图谱和共被引网络图谱,从可视化图谱的角度把握教育学学术群体的状况,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数据收集和研究过程

作者共被引是指两个作者发表的文献同时被别的文献作者引用时,则这两个作者具有共被引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使为数众多的作者按照被引证的关系聚集成一个个作者相关群体,从而反映了学科专业人员之间的联系和结构特点。[12]当n位作者被某一专题文献的作者同时引用时,则可以认为这些作者以及引用作者都是该专题研究的同行,并且共被引频次越高,说明他们的学科专业关系越密切。[13]绘制整个学科所有学者的知识图谱,既受实际条件限制,也无实际意义,筛选出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学者即可。因为绘制学术群体知识图谱需要依托作者之间的共被引频次数据,而被引频次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学者的学术能力和影响力,因而本研究以被引频次为依据,通过被引频次高低筛选出教育学里的100位高被引作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

具体方法是在CNKI中国知网期刊论文数据库中的“社会学科Ⅱ缉”中选择“教育理论和教育管理”等包括教育各领域在内的教育学期刊文献,按被引频次高低显示文献顺序,下载被引频次排5000位的文献数据,然后在5000篇期刊文献中合并同题名同作者文献的被引频次,再综合整理第一作者的被引总频次,得出被引总频次最高的前100位高被引作者,如表1所示。

表1 前100位高被引作者

然后在数据库的“参考文献”搜索项中两两检索100位作者的共被引频次(其中检查并删除同名同姓作者的频次),从而得出100位高被引作者的原始共被引矩阵,如表2所示。

表2 100位高被引作者的原始共被引矩阵(部分)

形成原始共被引矩阵后,为了开展知识图谱研究,绘制和分析高被引作者的知识图谱,可以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知识图谱研究中,可以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聚类分析方法,依据高被引作者的共被引亲疏关系,把高被引作者划分成内部关系比较紧密的几个群体。这些群体即是学术群体,同一群体内的高被引作者,他们在研究领域、研究兴趣比较相似或接近,形成某一个研究方面的学术群体。具体方法是用SPSS软件先把原始共被引矩阵转换成相关矩阵开展聚类分析,得到按共被引的紧密关系划分出的学术群体;然后再转换成相关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绘制出可视化的学术群体知识图谱。社会网络分析“又被称为结构分析,原是对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属性加以分析的一套理论和方法[14]”,现已广泛运用于教育学、图书情报学等众多领域。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能划分学术群体不同,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既可以了解整个高被引作者的共被引网络整体属性情况,还可以了解各作者在共被引网络中的中心性等个人属性情况。其具体操作方法是把原始共被引矩阵导入Ucinet软件中,通过Ucinet软件分析共被引网络的整体属性和学者的中心性、核心度等个人属性,并通过Net Draw软件绘制出共被引网络图谱。

二、学术群体的多元统计分析

通过SPSS对高被引作者的相关矩阵开展聚类分析,得到的聚类分析树状图如图1所示。聚类分析依托共被引的亲疏关系,把关系最密切的两个作者各自先进行组合,然后继续根据亲疏关系聚合另外的作者或作者组合,从而把众多的作者聚合成类,最后形成整体。通过图1可知,100位高被引作者可以依据聚合情况,划分成10个学术群体,体现了教育学主要学者的学科结构。每个学术群体中的内部成员具有比较相似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兴趣,学术群体所体现的共同的研究主题,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科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

图1 100位高被引作者的聚类分析树状图

(一)学术群体1

该群体由黎加厚、南国农、丁兴富、李克东、余胜泉、祝智庭和黄荣怀7位学者组成。从这7位学者的高被引文献可以了解到,黎加厚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资源、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等领域均有深入研究;南国农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著名学者,在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等方面均有重要研究成果;丁兴富则比较关注远程教育理论、电子白板教学、远程学习等方面;李克东则在数字化信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混合学习、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等方面有造诣;余胜泉则比较关注教学设计、非正式学习、网络教学平台、移动学习、教育资源建设与管理、远程教学等众多方面;祝智庭比较关注教育信息化、微型学习、娱教技术、电子书包、网络教育等领域;黄荣怀则比较关注基于计算机的协作学习、混合学习、网络教学、移动学习等方面。这7位学者均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者,他们的主要研究成果也都集中在教育技术领域,因而学术群体1可称为“教育技术研究群体”。

(二)学术群体2

该群体有王坦、徐学福、庞维国、高文、王文静、张华、张璐和陈琦8位学者。其中,王坦对合作学习有深入研究;徐学福在探究教学、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方面有较深造诣;庞维国长期关注于自主学习研究;张华精通于课程与教学研究;张璐在有效教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高文、王文静和陈琦三位学者则在情景学习、建构主义学习方面享有盛誉。这8位学者均是某一学习或课程与教学方面的专家,因而学术群体2可称为“学习研究群体”。

(三)学术群体3

该群体有钟志贤、桑新民、陈丽、何克抗、张建伟、温彭年和刘儒德7位学者。这7位学者的研究兴趣都比较广泛,如何克抗是著名的教育技术专家,研究广泛深入于建构主义学习、混合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领域。不过他们均在建构主义教学与学习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如何克抗、钟志贤、张建伟、温彭年的高被引频次研究成果,均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教与学方面的研究;桑新民比较关注于教育哲学、学习研究,也有《建构主义的历史、哲学、文化与教育解读》等建构主义方面的研究;陈丽的主要研究兴趣主要在远程学习的交互方面,而学习交互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建构主义;刘儒德的最高被引文献是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面的研究,但众所周知,其建构主义学习观、教学观研究很有造诣。因而这7位学者在建构主义教学与学习研究方面均有建树,是因建构主义而聚合成的一个学术群体,因而可以称为“建构主义研究群体”。

(四)学术群体4

该群体成员庞大,共有蔡永红、岳晓东、董奇、俞国良、刘晓明、辛涛、徐富明、严标宾、王振宏、黄希庭、张文新、陶沙12位学者。从这12位学者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可以了解到,蔡永红比较关注教师绩效评价和教育评价研究;岳晓东比较关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研究;董奇比较关注学习的自我监控研究;俞国良比较关注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刘晓明、徐富明和辛涛比较关注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严标宾比较关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王振宏比较关注学生自我效能研究;黄希庭比较关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等青少年心理研究;张文新比较关注青少年的自尊研究;陶沙比较关注低龄儿童的母亲教养行为影响研究。可见,这12位学者的研究兴趣点在教育心理与教育评价方面,因而学术群体4可归纳为“教育心理与评价研究群体”。

(五)学术群体5

该群体同样成员比较多,也有12位学者,分别是钟启泉、姚利民、申继亮、吴一安、杨秀玉、张立昌、林崇德、赵昌木、熊川武、陈向明、庞丽娟和曾琦。从学者的代表性文献可以了解到,钟启泉作为著名教育学者,在教育领域涉猎的研究比较广泛,包括课程论、教学论、有效教学、教师教育制度等众多方面;姚利民则比较关注有效教学研究;申继亮比较关注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研究;吴一安比较关注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杨秀玉比较关注教师发展、职业倦怠研究;张立昌比较关注教师反思和教师个人知识研究;林崇德比较关注教师素质及创新性人才培养研究;赵昌木比较关注教师成长和教学反思研究;熊川武比较关注反思性教学研究;陈向明比较关注质的研究方法以及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庞丽娟比较关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自我效能感以及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研究;曾琦比较关注合作学习和教师培训模式研究。因而总体来看,该群体成员均比较关注教师教育研究,共被引关系主要由教师教育方面的文献共被引形成,因而该群体可称为“教师教育研究群体”。

(六)学术群体6

该群体共有檀传宝、班华、肖川、朱小蔓、顾明远、冯建军、刘铁芳、吴康宁和鲁洁9位学者。其中,檀传宝关注于道德教育、公民教育以及教师幸福与道德等方面;班华主要专注于德育改革、德育教育等领域;肖川比较关注学习方式、有效学习、道德教育以及教育价值等方面;朱小蔓对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和公民教育的研究比较深入;著名教育学者顾明远的研究兴趣则比较广泛,代表性研究成果涉及高等教育、教师教育、师范教育以及包括道德教育在内的人文教育等众多方面;冯建军则在教育交往、道德教育和生命教育方面有较深造诣;刘铁芳则比较关注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乡村教育和德育教育等领域;吴康宁则比较关注学校道德教育、师生关系、教育取向等方面;鲁洁则对通识教育、道德教育和德育等方面比较关注。可见,该群体中即使教育大家顾明远先生的研究领域广泛,也涉及德育领域的相关研究;其他8位学者的主要研究贡献,基本上都与德育研究有密切关系,因而该学术群体可称为“德育研究群体”。

(七)学术群体7

该群体学者人数最多,包括石中英、丁钢、袁振国、宁虹、郑金洲、裴娣娜、霍力岩、叶澜、高凌飚、余文森、徐继存、靳玉乐、郭元祥、吴刚平和范兆雄15位学者。分析各成员的主要代表作可以了解到,石中英涉猎广泛,研究兴趣包括教学改革、教育改革、缄默知识、师范教育以及教育公平等方面;丁钢主要致力于课程文化、课程改革、教育叙事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袁振国广泛关注教育政策、教育均衡发展、科学教育、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等众多领域;宁虹比较关注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发展以及现象学教育学研究等方面;郑金洲比较关注“校本”研究、案例教学、隐蔽课程、基础教育改革和中国教育学研究等领域;裴娣娜比较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合作学习、主体教育、发展性教学和情境教学等方面;霍力岩比较关注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课程和评价等方面;叶澜作为著名教育学家,研究领域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中小学教学改革、教师专业素养、课堂教学价值观过程观、基础教育改革和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研究等方面;高凌飚比较关注教材分析评估、教材评价、过程性评价、新课程教科书研究等方面;余文森比较关注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自主学习、新课程教学观、课堂教学有效性等方面;徐继存比较关注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智慧、教学交往研究等方面;靳玉乐比较关注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新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发展、潜在课程等领域;郭元祥比较关注教师的课程意识、教育公平、课程观、教育过程观等方面;吴刚平比较关注课程资源的理论与开发、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意识研究等方面;范兆雄比较关注课程系统资源分析与开发、课程文化发展研究等方面。可见,总体上看,学术群体7是一个成员庞大且研究兴趣广泛的群体,他们共同的研究领域可以都与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两大类研究有关,因而可以命名为“课程与教学研究群体”。

(八)学术群体8

该群体有马树超、赵志群、徐国庆、徐涵、陈解放、姜大源、蒋庆斌和石伟平8位学者。其中,马树超的主要研究兴趣为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转型研究方面;赵志群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在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及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领域;徐国庆则主要致力于职业教育的项目课程研究;徐涵则在项目教学、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研究以及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面有深入研究;陈解放比较关注高职中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研究;姜大源则比较关注职业教育学、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等研究领域;蒋庆斌比较关注高职项目课程研究、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石伟平则比较专注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因而学术群体8可命名为“职业教育研究群体”。

(九)学术群体9

该群体共有别敦荣、邬大光、刘献君、王英杰、周济、杨叔子、李曼丽、文辅相、张应强、眭依凡、林健11位成员。其中,别敦荣在学术管理、大学竞争力、现代大学制度、高校管理等方面有深入研究;邬大光对现代大学制度、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比较关注;刘献君则对高校定位、战略管理和学科建设等方面有浓厚的研究兴趣;王英杰比较关注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以及高校建设等领域的研究;周济的高被引文献则主要是在高校独立院校发展、本科教学研究、大学建设等方面;杨叔子则比较关注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深入探讨大学的人文教育问题;李曼丽则比较专注于通识教育研究,特别是对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理念、制度及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辅相比较关注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体系和规格、大学专业教育模式以及大学素质教育等领域;张应强比较关注高等教育质量观、现代大学制度以及高校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等方面;眭依凡比较关注大学文化建设、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高校管理等方面;林健则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有深入研究,同时比较关注高校人才培养研究。可见,11位学者均在高等教育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并且有代表性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因而学术群体9可称为“高等教育研究群体”。

图2 100位高被引作者的多维尺度分析知识图谱

(十)学术群体10

该群体成员也比较多,有王善迈、赖德胜、范先佐、翟博、杨东平、劳凯声、褚宏启、袁贵仁、刘尧、潘懋元、郑晓明11位学者。其中,王善迈对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教育财政、教育公平、教育投资以及教育资源配置有深入研究;赖德胜对大学生就业、大学核心竞争力以及教育收益等方面有深入研究;范先佐对农村基础教育、留守儿童教育、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比较关注;翟博则比较专注于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杨东平比较关注教育公平和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劳凯声比较关注教育政策、教育公益性、公共教育体制和教育市场研究;褚宏启比较关注教育公平与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袁贵仁的高被引文献主要是在大学文化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素质教育、毕业生就业制度、教师专业化等方面;刘尧主要研究教师评价、教育评价、民办高等教育、教育公平等领域;著名学者潘懋元涉猎广泛,主要高被引文献主要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定位与发展等方面;郑晓明则比较专注于大学生就业工作管理方面的研究。可见,学术群体10中的各成员的研究兴趣相对较分散,涉及的研究领域较多;总体上看,各学者的共同研究兴趣主要在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以及教育管理方面,因而学术群体10可称为“教育发展与管理研究群体”。

通过SPSS的多维尺度分析,还可以以可视化的形式,把学者和学术群体之间的关系直观展示出来。如图2为10个群体共100位学者的教育学学术群体知识图谱,图中每个点代表了一位学者,点与点间的位置和距离代表了学者间共被引关系的亲疏,也大致反映了学者们各自的学术研究主题、内容、兴趣的相似程度。学术群体2、4、5、6、7呈现犬牙交错的情况,说明这5个学术群体的学者总体上在学术研究的主题、内容和领域方面是比较接近的,他们的学术联系比较紧密。其中学术群体5在这5个群体中居中间的位置,而且跟周边学者距离较近,反映出两点:一是学术群体5所代表的“教师教育研究”,在其他4个群体中也有不少学者关注和深入研究;二是学术群体5的学者,在其他4个学术群体的主要研究领域,也有一些研究贡献。学术群体9和学术群体10的学者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紧密,说明他们之间的研究主题和兴趣也是互相交错、比较一致的。从图2也可以看出,学术群体1和学术群体8的成员,均跟其他学术群体学者的距离较远,说明这两个学术群体的研究内容和领域跟其他学术群体相差较大;其中学术群体1内部成员的距离比较接近,说明其内部成员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不仅研究比较独立,而且自成一体,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学术研究流派;学术群体8的内部成员距离相对比较大且分散,则反映了学术群体8的研究内容和主题相对较散,是还不很成熟稳定的学术群体,还可能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产生变化。

三、学者的社会网络分析

(一)整体属性

一个网络的社会网络整体属性,主要通过网络密度、平均距离以及网络聚集度等指标来体现。通过把高被引作者的原始共被引矩阵导入Ucinet软件中,可以计算出相关指标的取值。在社会网络中,密度用来表示社会网络关系的密切程度,密度越大,成员的关系越密切。在作者共被引网络中,密度则反映了各个作者之间的学术联系紧密程度,联系紧密的网络能促进科研信息的交流和合作。[15]由Ucinet软件计算得出,共被引矩阵的网络密度为150.7501,数值非常高,反映出教育学的前100位高被引作者是名副其实的,他们的文献被其他学者同时引用的情况是非常普遍和非常频繁的,各自之间的学术联系比较紧密,各自的研究能够相互促进和发展,研究互动多,有利于学科建设和发展。由软件计算得出,平均距离为1.039,非常接近最小取值“1”,说明从整体平均值上看,这100位作者两两之间几乎都有共被引关系;同时因为平均距离远远小于小世界效应的阈值“6”,说明这个共被引网络具有非常强的小世界效应,基本上任意两位作者,即使没有直接的共被引关系,也有非常紧密的间接学术关系;因而这个作者共被引网络是信息畅通,交流便捷,有利于科研发展的网络。软件还计算出,共被引网络的网络聚集度为0.981,数值非常接近最大值“1”,说明网络具有非常强的聚集性,总体上100位高被引作者在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上都比较集中,各自的研究具有较好的联系性,也说明教育学中研究具有一定的统合性,不同二级学科的教育学者在教育学的热点研究和领域具有一些交集。

(二)中心性

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重点之一是中心性研究,它是指“关于行动者在社会网络中的中心性位置的测量概念,描述的是个人或组织在其所处的社会网络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16]。它分为结点中心性、亲近中心性、中介中心性三种。本研究主要通过度数中心性来对100位高被引作者开展分析。结点中心性又叫度数中心性、程度中心性,是指节点在其与之直接相连的邻居节点当中的中心程度。在社会网络中,如果一个点与许多点直接相连,该点就有较高的点度中心性。在作者共被引网络中,作者的结点中心性越高,说明该作者在整个网络中跟越多的其他作者产生密切的学术联系,并且也说明其个人及文献被越广泛和频繁地引用,该作者在整个学科研究中居于越中心的位置。

表3为通过Ucinet 计算出的100位高被引作者的结点中心度表,其中,结点中心度最高的是钟启泉,结点中心度为102314,说明钟启泉在整个教育学高被引作者共被引网络中居于最中心的位置。此外,叶澜、顾明远、张华、林崇德和袁振国5位学者的结点中心度也都在4万以上,居于前列,说明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广泛地被业界人士引用,也是教育学研究中居于中心地位的学者。由表3还可以了解到,学者的结点中心度排名与被引频次排名还是有一些不同的,钟启泉、叶澜的被引频次排名也是位居前列的,顾明远、张华、林崇德的被引频次排名处于中上,而袁振国在被引频次排名是较靠后的,说明结点中心度排名跟被引频次排名是有区别和有一定差异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结点中心度更多体现的是学者在整个教育学内不同学科学者的整体引用情况,而被引频次更多体现的是学者被本学科或相近学科学者引用的情况。

(三)核心—边缘结构

核心—边缘结构分析指社会网络中根据节点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将网络中的节点分为两个区域: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处于核心区域的节点在网络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其作用是研究社会网络中哪些节点处于核心地位,哪些节点处于边缘地位。[17]在作者共被引网络中,通过核心—边缘结构分析,可以在不考虑网络外的其他影响的情况下,分析当前所有作者在两两相关的共被引关系中,哪些作者处于相对较核心的地位,影响力较大,哪些则相对较边缘些。

表3 高被引作者的结点中心度

从软件计算出的表3结果可以了解到,钟启泉的核心度最高,说明在仅考虑前100位高被引作者之间的共被引关系情况下,钟启泉学者在整个共被引社会网络中处于最核心的地位,对整个共被引学术网络的影响力最大。此外,叶澜、张华、顾明远三位学者的核心度也很高,数值均在0.2以上,因而他们也是共被引网络的核心学者,具有较强影响力。郑金洲、袁振国等15位学者的核心度大于0.1,他们是共被引网络中影响力较低些的半核心学者。剩下的其他81位学者则是在共被引网络中影响力相对较小些的边缘学者。

图3 高被引作者的共被引网络核心度图谱

四、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利用教育期刊论文的作者共被引关系和知识图谱绘制和分析软件,是可以绘制出教育学学者的学术群体知识图谱的,并且得出的知识图谱能够较好地展示学者之间以及学术群体之间的学术关系亲疏程度,因而知识图谱方法是可视化分析教育学科的有效方法。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表4 高被引作者的核心度

第一,我国教育学的前100位高被引作者可以根据共被引关系划分成10个学术群体,同一学术群体的成员在研究内容、研究主题和研究兴趣上具有共性。

第二,10个学术群体代表了我国教育学的主要学术研究群体,也体现了我国教育学的主要研究主题和领域,分别是教育技术研究、学习研究、建构主义研究、教育心理与评价研究、教师教育研究、德育研究、课程与教学研究、职业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以及教育发展与管理研究。

第三,多维尺度分析知识图谱能够比较直观形象地把教育学的学术群体分布及群体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出来。

第四,由前100位高被引作者组成的共被引学术网络是一个联系紧密的网络,具有小世界效应和良好的网络聚集度,体现出成员间较好的学术交流,有利于科研发展。

第五,钟启泉、叶澜、顾明远、张华、林崇德和袁振国等6位学者的中心度最高,在教育科研网络中居于中心位置。

第六,钟启泉、叶澜、顾明远、张华的核心度最高,在共被引学术网络中居于核心的位置,他们对网络的影响力最大。

此外,研究也表明,对学术群体开展知识图谱的构建和分析,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在划分群体成员方面,研究范围越大的知名学者,因其共被引关系复杂,知识图谱工具越难准确区分出其所属群体;学术群体的命名方式,也存在不确定性;仅以100位高被引学者做知识图谱分析,也存在着研究不够全面的情况。这些问题和不足,均有待后续研究加以解决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则渊,陈悦,侯海燕.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

[2]潘黎,王素. 近十年来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主题——基于八种教育学期刊2000-2009年刊载文献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计量分析[J].教育研究,2011(2):47-53.

[3] 易高峰,刘盛博,赵文华. 《高等教育研究》研究热点及其知识基础图谱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74-80.

[4] 陈瑜林.我国教育技术主要研究领域的历史演进——基于CNKI“两刊”关键词、主题词的类团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 2012(8):38-44.

[5]杨淑萍, 邸燕鸣, 魏新岗, 刘文. 当前美国儿童心理研究领域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学术团体——基于美国《Child Development》杂志的可视化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3(1):40-45.

[6]陈瑜林. 我国教育技术学术群体可视化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12):1-7.

[7]白文倩,李文昊. 国际教育技术学科学术群体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3(6):1-7,31-38.

[8]蔡建东. 我国教育技术学主干理论演进的关键路径——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1):38-44.

[9]黄维, 陈勇. 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2000-2008年文献共被引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6):87-95.

[10]蒋菲. 教育研究者合作网络的特征挖掘及演化分析——以课程与教学专业为例[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4):120-124.

[11]陈瑜林. 我国教育技术学者合著网络知识图谱构建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6):11-17.

[12]秦长江.知识图谱构建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24.

[13]耿海英.共引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31.

[14]林聚任.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引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

[15]邱均平,张晓培.基于CSSCI 的国内知识管理领域作者共被引分析[J].情报科学,2011(10):1441-1445.

[16]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UCINET 软件使用指南[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9:97.

[17]李亮,朱庆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合著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情报科学,2008(4):549-555.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385(2016)03-0045-10

*基金项目:教育部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学科信息可视化——我国教育学知识图谱体系构建与分析研究”(项目编号:13YJC88006)。

收稿日期:2016-05-10

作者简介:陈瑜林,男,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法为教育理论、教育技术。

猜你喜欢
社会网络分析知识图谱教育学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韦钰:神经教育学与创新力培养
境外公益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新浪微博娱乐明星的社会网络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