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唱法中共鸣腔体的运用

2016-08-04 11:27肖虹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民族唱法共鸣腔体

肖虹

【摘 要】民族唱法经过了时代的变迁和文化艺术的变革,现如今民族唱法已走在了世界的顶端,是我们国家特有的一种唱法。笔者认为民族唱法中最重要的就是共鸣腔体的灵活运用,尤其是头腔共鸣的运用,良好的共鸣运用可以使演唱者的音域得以拓宽,咬字灵活自如,音色更加集中、通透、明亮等,也能够保护歌唱者的声带。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共鸣腔体的灵活运用,使发声方法更加科学,从而体现我国民族唱法的魅力。

【关键词】民族唱法 共鸣 腔体

项目来源:宝鸡文理学院2015年校级一般项目,项目编号:(yk1506)。

民族唱法的定义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共同体,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语言等,同时也形成了多彩的民歌。而民歌源于当地人民之中,继承了民族声乐的优良传统,在演唱的过程中也是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而且声音甜美、咬字清晰自然、歌声嘹亮等,符合人们的欣赏观念,因此民歌也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动力。民族唱法的范围特别广泛,比如说民歌唱法,说唱唱法和现如今广泛运用的新民族唱法等。民族唱法继承中国各民族的戏曲、民歌、曲艺的精华部分,而且大胆地借鉴了国外传统的歌唱技术和科学的歌唱手法,使民族唱法能够运用美声唱法的呼吸方法,使得气息能够吸足,能够把气息控制好,咬字自然,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到歌曲当中,使音域变得更加宽广、通透、明亮、扎实。民族唱法给听众的感受就是语言清晰自然,声音比较集中、明亮、有穿透力、水润、有金属感等特点,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民族唱法。

民族唱法中所用到的共鸣腔体

1.共鸣的定义

在我们的生活中,共鸣通常是指一种物理现象。从唱歌的原理来讲,气息振动声带发出原始的音响通常被称为“基音”。基音是非常细小微弱的,当基音从人的身体内寻找到各个共鸣腔体,并且能够充分产生共振,就会产生大量的泛音,这也就是歌唱时我们所说的“共鸣”。[1]细小而微弱的基音,一旦找到了共鸣的腔体就变得很强大,音色变得有亮点,有色泽,音量也会有很大的提高。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歌唱水平都受共鸣的影响,灵活准确运用共鸣是民族唱法中的基本原理,也是缺一不可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共鸣器官

共鸣器官在歌唱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人体内的共鸣器官分为三大类,分别为胸腔共鸣、口腔共鸣和头腔共鸣。这三种共鸣腔体既是独立存在的,又是相互作用的。首先谈一下民族唱法中胸腔共鸣的器官组成部分,胸腔共鸣中包含了气管、支气管、肺和胸廓,其中气管和支气管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胸腔共鸣的空间相对而言比较大,在歌曲中主要运用低音部分。口腔、咽腔、喉腔组成了口腔共鸣的共鸣腔体。口腔的外部由上嘴唇、下嘴唇和脸颊组成,口腔的内部则由上牙、下牙、舌头、软腭等组成,这些组成部分的运动都能够影响口腔共鸣。嘴唇在紧张状态和放松状态下的实施对口腔内部的空间和发挥有一定的影响。咽腔位置是在颈椎前方,在日常的生活中呼吸管道与消化系统是相互通联的管道。[2]口咽腔、鼻咽腔、喉咽腔组成了咽腔。鼻咽腔是口腔和鼻腔相互交汇的通道,而上方软腭的小舌头和咽壁也有共同的一个交汇口,用专业术语表示就是鼻咽口,吸气的时候鼻咽口四周的肌肉就会有收缩变化,这种变化的产生对共鸣有着不一般的影响。喉腔则是歌唱中的发声器,同时也是共鸣器官中的一小部分,它内部的空气声波动率能使基音共鸣更好地发挥出来。喉咽腔和口咽腔对口腔共鸣有着一定的作用。头腔共鸣在民族唱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民族唱法灵魂所在的共鸣腔体。有人说头腔共鸣就是鼻腔共鸣,有人也把它称之为“面罩共鸣”,它是由鼻腔、鼻窦及鼻咽腔等构成的共鸣腔体。鼻腔在面部的正中间,鼻腔的上面部分由筛骨和筛板组成,下面部分是硬腭,而中间是鼻中隔,外侧的部分则是由上鼻甲、中鼻甲与下鼻甲构成,而这三个鼻甲形成了通道。鼻窦是鼻腔中比较小的腔体,它是空洞的,大部分位于面额的前面,每个细小的孔都能够使鼻窦和鼻腔相互连接起来,这样就能使空气来回流动。鼻咽的上面部分是颅腔的下面,鼻咽和鼻腔是相互贯通的,而鼻咽和口咽是相互连着的。鼻腔的内部可以看到咽鼓管圆枕和咽鼓管咽口,咽鼓管的作用就是增加了歌唱者自我感觉的听觉系统。软腭和咽腔的灵活运用,对头腔共鸣的产生有着主导性作用。头腔共鸣就是指唱歌者在歌唱的过程中自身能够感觉到头部、眉心产生了振动。在民族唱法中头腔共鸣占主要地位,增加了真声与假声的混合使用,可以使演唱者在唱高音区的时候声音更加甜美、通透、有弹性。

共鸣腔体在民族唱法中的运用

共鸣腔体的运用不管是在民族唱法还是在其他唱法中都是随处可见的,而且每个共鸣的腔体从低音区到高音区都是循序渐进、相互影响的。歌唱者一定要灵活掌握各个腔体所在的主要音区和与它相互联系的共鸣腔体比例的搭配。

1.共鸣腔体的影响因素

共鸣腔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腔体本身的因素,呼吸、气息、使用腔体前的状态等。首先说一下气息对共鸣腔体的影响。在生活中,气息是生命的源泉所在,也是歌唱的基础性条件。气息的长短强弱都会影响到歌唱,好的气息能够促使共鸣腔体良好运用。在歌唱的过程中,我们的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如果自己的身体都不放松,站在那僵硬的话,我们的气息也犹如一潭死水,看似存在但是它的存在是流动不起来的,即使你用不流动的气息支撑了共鸣腔体,你所发出来的声音也是僵硬的不完美的。所以我们在发声的过程中,自身的身体首先是轻松自如的,两眼目视前方,然后抬起笑肌和上后盖、眉心、放松下巴、舌头自然放到下牙床、深吸气,把手放到腰两侧你就能感觉到横膈膜处于扩张状态,小腹略微鼓起,整个身体的每个细胞处于非常积极、兴奋的状态。而且强大的气息不是凭空得来的,是通过长久的练习和坚持才有的,所以我们应该让歌唱的源泉在共鸣腔体中长久流通。

其次,从各个共鸣腔体的本身来讲。要想使自己的声音有好的共鸣点,并且运用自如,我们就要打开所有的共鸣腔体,使之相互作用并发挥各腔体的功能。在民族唱法中头腔共鸣就是共鸣腔体的核心,积极打开口腔之后,找眉心的点,感觉声音是从眉心散发出来的,是从眼睛里散发出来的。有的人唱歌的时候声音会“掉”出来,声音比较“白”没有亮点,也不圆润,没有色泽感等情况,这都是因为没有找到眉心的感觉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在练声和歌唱的过程中要着重于找眉心的感觉,也就是头腔共鸣的感觉,从而能使得我们更好地找到一个歌唱时的高位置。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有着基础性的作用,也是共鸣腔体运用中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三个共鸣腔体在运用的过程中相互联系,对民族唱法中的共鸣腔体形成了重要的影响。

2.共鸣腔体在民族唱法中的运用

共鸣腔体在民族唱法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头腔共鸣的运用,是民族唱法的中腔体的灵魂所在,其他腔体起到辅助作用。在练声的时候我们都是以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这种形式为主展开的练习。在低音区,是以胸腔共鸣为着重点,接下来就是以口腔共鸣、头腔共鸣为辅的比例进行运用的;在中音区是以口腔共鸣为主,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为辅的比例运用到练声和歌唱中;在高音区是以头腔共鸣为主,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为辅的比例运用到练声和歌唱中。在民族唱法中,如果低音区只有胸腔共鸣的存在,那么演唱者的声音就比较沉闷,没有色泽,也没有吸引力;在中音区只有口腔共鸣,声音就干燥无味,没有集中的亮点存在;在高音区只发挥了头腔共鸣的作用,而没有发挥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的作用,那么声音就没有亮度和光泽度,虽然说高音唱上去了,但是给听众的感觉是缺水状态下挤上去的高音。民族唱法是我们国家所特有的一种唱法,特有的行腔韵味是民族唱法的独特表现,它丰富我们的艺术生活,使我们直接感受我们国家不断创新的艺术文化,成为我们精神上的支柱。而对于学习民族唱法的人来说,不仅要使气息流动起来,轻松自如地咬字等,而且还要注重共鸣腔体在民族唱法中的运用,尤其是头腔共鸣的灵活运用。良好的共鸣可以使我们的声音圆润、自然、有亮点,也可以拓宽我们歌唱的音域,让我们的声音具有科学性、艺术性、民族性,还使音色有弹性,有穿透力。

参考文献:

[1]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沈湘:《唱歌学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音乐系 陕西宝鸡

猜你喜欢
民族唱法共鸣腔体
高铁复杂腔体铸造数值仿真及控制技术研究
高铁制动系统复杂腔体铸造成形数值模拟
橡胶挤出装置
体验与共鸣:大数据时代场景营销模式研究
试分析戏曲唱腔和民族唱法的关联性
浅谈美声的唱法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从歌曲《梅兰芳》探析中国民族声乐的戏曲元素
开孔金属腔体场强增强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