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识论角度坚持新闻真实性

2016-08-04 06:33王彤
青春岁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客体新闻受众

【摘要】从认识论角度坚持新闻真实性,首先要知道新闻真实性是什么,又从认识论角度给其新闻真实性下定义,并了解从认识论角度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必要性、意义。最后,提出方法论,指导正确地从认识论角度坚持新闻真实性。

【关键词】新闻;新闻真实性;认识论内涵;主体;客体;受众

1943年陆定义提出“新闻的定义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一对新闻的定义在诸多定义中还算是被普遍接受的。新闻的真实性是由新闻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新闻的根本属性。对于新闻真实性,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认识:首先,新闻真实性具有客观性,是指事实本身的客观性,其本身是不可知的;其次,这种描述就构成了意义的世界,新闻真实性只能是对其意义的世界可言的真实性,其中,意义是指对客观事实的描写与叙述;第三,对新闻进行叙述本身就是一种选择、理解和认识的过程,这是一种意义的不断阐释和生成的过程。

整个新闻传播过程就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它在一开始就包含着传播主体的某种要求和需要,这种要求和需要正是其进行传播活动的动因。选择新闻事实的原则或标准集中反映了传播者的传播观和新闻观,体现着传播者的新闻价值取向,也标示着不同的新闻传播制度、原则与标准的同异,决定最终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目标的同异。恩格斯说:“在社会历史领域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新闻真实性涉及的是人的认识问题,即认识主体如何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客观事物,发现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再按照这种规律去认识问题指导实践。新闻传播,从本质上说,是人的一种认识行为,既然是认识行为,新闻真实性就必然包含认识的基本矛盾——主观与客观的对立统一。那么,它是如何体现这个基本矛盾的呢?

首先,新闻是一种认识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和自然现象所作的选择、理解和评价。

其次,新闻工作者必须舍弃事实中个别的、偶然的、次要的或繁琐的特征和细节,必须把运动变化的连续过程暂时割断,必须对事实的感性方面加以抽象,扬弃那些表面的、外部的以及琐碎的方面。

再次,新闻作为观念的产物,必然要受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的影响。同时,他们还要对新闻灌注一定的目的、愿望、要求,使新闻具有价值的属性,表达自己对客观事实的态度。这也造成了各种新闻间的差别。

新闻传播过程好像一条“流水线”,它也有自己的生成、变化、发展和结束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认识实践都包括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认识过程三个部分。

认识主体。哲学认识论来看,世界虽然是可知的,人类虽然能够认识世界,但这种认识不仅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还有高级和低级之分,同时真理也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新闻报道之所以难以做到完全真实,这其实与人类的认识能力以及记者媒体的能力和权利有关。艾丰先生在他的《新闻写作方法论》中说:“从总体上来看,任何新闻作品都是要‘说话的,即总要体现和宣传一定的观点”,总要在陈述事实信息的过程中表达一定的价值判断,表现出或强或弱的意识形态上的倾向性,流露出传播者的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等。

认识客体。任何一个新闻事实,要想全而、客观、准确地认识清楚是非常困难的,即便是看似简单、细小的事实。记者作为一个个体,他只是站在特定的角度,从某一个层而或某几个层而切入事实本身,他所看到的、了解的小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更何况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小是孤立的。

认识过程。主体接近客体、认识客体、理解客体的过程小是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的,它受到来自外界的诸多干扰因素的影响,新闻采写也同样如此。

以上是新闻采写、采编过程。新闻传播过程的最后一步是文本的解读和接受。即受众的选择和接受过程。传播过程的前三个过程可以说是媒介意义的生成,其内涵是信息的组织化过程,也就是信息的秩序化过程,对信息的组织和秩序本身就是一种信息的意义的构成过程。媒介意义与现实之间并非是符合的对应关系,而是建构性的关系。“在现代性的条件下,媒体并不反映现实,反而在某些方而塑造现实。”事实上,受众所了解到的事实则是媒介的转述,是对媒介意义的再构建。而第四步,受众的选择和接受是对新闻事件和媒介意义的再构建,这种意义再构建是基于受众的意义视域。我们认为,受众视域更多的是历史的和文化的因素。

在了解了认识论意义上的新闻真实性之后,怎样做到从认识论角度坚持新闻真实性就变得尤为重要。

第一,新闻真实性必须认识到位。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脱离真实,无论是何种类型和形式的新闻,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第二,新闻真实性必须在新闻价值方面深入到位。新闻是真实客观的,这里讲的真实客观是相对的。新闻作品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客观的事实总要经过作者的思考和认识来反映。

第三,新闻真实性要求效果到位。

因此,记者在报道新闻时,要尽力去探索选取有新意、有特色、最能體现主题的角度,使新闻作品新颖独特,耐人寻味。

【参考文献】

[1] 杨保军. 新闻事实论[M]. 新华出版社, 2001.

[2] 季燕京. 新闻真实性的认识论内涵及其辩证本性[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1,02.

[3] 姚君喜. 新闻真实性的意义阐释[J]. 社会科学, 2007,06.

[4] 计方胜. 新闻真实性的三重内涵[J]. 新闻前哨, 2009,11.

[5] 季燕京. 新闻真实性的认识论基础[J]. 社会科学战线, 1990,02.

[6] 杨保军. 论新闻真实的对象由于本质[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5,3.

[7] 杨保军. 事实、真相、真实——对新闻事实论中三个关键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J]. 新闻记者, 2008,06.

[8] 钱燕妮. 从认识论角度再谈新闻真实性问题[J]. 新闻知识, 2007,02.

[9] 彭漪涟. 事实论[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王彤(1989—),女,汉族,河北邯郸人,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新闻业务。

猜你喜欢
客体新闻受众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浅议犯罪客体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新探
试析期货法律关系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