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群体心理服务模式研究现状

2016-08-04 07:03孙东媛
青春岁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特殊群体研究现状

【摘要】大学生特殊群体是相对于正常群体提出的概念,通过对知网上的特殊群体相关资料的整理,总结了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类型与特点,现有的教育策略,并从中发现需继续深入研究探讨之处。

【关键词】特殊群体;心理服务模式;研究现状

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多元化变化,无形中给人带来极大的意识冲击,于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高校也势必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于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特殊群体也应时而生,且随着高校扩招而出现比例逐年增加的趋势。怎样对待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引导每一位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大学生、社会的有用之才,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一、特殊群体概念界定

目前,对于什么是大学生特殊群体尚无一个全面而准确的定义。有学者指出,所谓“大学生特殊群体”,一般是指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后,校园内出现的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学习基础又相对较差的学生,以及贫困学生、理工科院校的艺术类学生、考试不及格的重修学生、大龄已婚学生等群体。有的笼统把“经济困难生、心理压力生、情感困惑生、就业困难生”作为大学生特殊群体。但是近些年来,上述大学生特殊群体又有新的变化和发展,比如出现了“网络成瘾群体、心理障碍群体”等,因此,大学生特殊群体至今并无准确的定义。本研究中的特殊群体主要指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需要帮助的群体。

二、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类型与特点

1、特困大学生群体

由于经济困窘,特困生往往个性较为独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学习勤奋、生活简朴,自信进取,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但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社交活动消极被动,不敢参加同学聚会,处事谨慎小心,怕被人瞧不起,自卑心理和抑郁心理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心身健康。

2、学业困难群体

学业困难群体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主观上愿意学习好,但基础差或是学习方法不当,虽然很努力,但考试成绩不理想,进而会表现对学习的沮丧和失望。二是基础较好但由于未进入自己理想的专业学习,对所学课程不感兴趣,成绩急剧下滑,甚至自暴自弃。三是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消极、被动、逃课、厌学。

3、特殊家庭群体

特殊家庭主要指离异、父母感情不融洽、单亲的家庭。这种家庭的大学生面对父母频繁的争吵、家庭关系紧张,父母的离异或是对父母某一方亲情的缺失等状况难以理解和接受,内心没有安全感,敏感、焦虑、甚至敌对、偏激,不相信别人,玩世不恭、消极处事。

4、人际交往障碍群体

有的学生由于个人社交能力不足,缺乏人际交往的技能和技巧,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被同学排挤、冷落甚至孤立,破坏了心理健康,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

5、上网成瘾群体

网络世界丰富多彩,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一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大学生因此沉浸于游戏、网恋交友、看电影、浏览一些不健康的信息等网络生活中无法自拔。沉迷于网络不仅使学生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而且使其无心向学,不愿多与外界交往,易形成孤独、自闭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

6、就业困难群体

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面临着强大的就业压力。结业生、不擅交际毕业生、残疾学生、来自农村又无家庭背景的毕业生等在就业时显得相对困难,成为就业弱势群体。

7、情感失落群体

有的大学生由于在恋爱动机、方式等方面的认识有所欠缺,因而容易出现问题。有的把恋爱当成消遣,当作情感体验,借以寻找刺激,满足精神享受,填补空虚;有的只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有的传统道德观念淡化,缺乏责任心,这样的种种心容易造成失恋、情感受挫,特别是因为同居或性行为导致女生怀孕等,会给双方带来很多的压力与烦恼。有的感情专一、心胸狭隘的大学生一旦失恋,就会精神崩溃,痛不欲生,甚至萌发报复、自杀等念头,导致过激行为。

8、书呆子群体

这个群体的学生“一心只读专业书”,追求高分,以能拿奖学金为学习目的,因此忽略综合素质的培养锻炼;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性格较为内向,孤芳自赏,不善言辞和社会交往;爱钻牛角尖,有时思想比较偏激,易走极端,会做出使人意想不到的事。这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较差,在就业竞争中缺少竞争力,在为人处事方面也不尽人意。

9、心理障碍群体

有的学生由于适应不良,或是学习、生活面临困难,受挫折,出现心理、行为障碍和失调。亦有少数学生有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神经症的症状,并且有的在入大学前就有病史。

三、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策略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加强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帮扶工作。帮助特殊群体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在关怀教育过程中,不断完善心智,形成具有个性化人格的、成熟的人。从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入手,既为他们释疑解惑、又为他们排忧解难,达到根本解决问题的目的。

2、做好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建立工作,坚持动态跟踪管理。了解和掌握特殊群体学生的基本情况并建立档案是做好特殊群体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基础。可以针对不同群体,通过查阅学生档案、在学生中了解情况、新生入学体检,心理健康测查等方式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分类建立该群体的详细档案。同时根据特殊群体情况的变化,坚持动态跟踪管理。

3、构建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全员参与,多方配合,共同关心爱护特殊群体学生。要构建学校、系部、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和工作队伍,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及危机干预工作。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培训学生骨干,让他们承担心理气象员和心理咨询员的职责,及时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有问题的学生去寻求帮助。大学生心理学社或其它心理健康教育社团,可以通过心理沙龙、心理剧场、知识竞赛、心灵沟通等活动,促进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社团成员通过自己日常的行为示范和引导,帮助和影响身边来自特殊群体的同学健康发展。当发现身边的同学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时,应当积极引导和介绍这些同学到心理咨询中心找专业教师寻求帮助,以减少特殊群体大学生不良事件的发生。

4、加强专业教师对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咨询与指导。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机构,必须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在值班、咨询、上课、宣传、讲座、答疑过程中,注意发现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热情、耐心地引导和帮助他们,及时化解矛盾。如果发现学生存在明显的幻觉、妄想及严重的行为障碍等精神疾病症状时,应当及时与学生管理部门联系、沟通,并建议患者到相关专业医院或专业门诊进行诊治,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5、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素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校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友爱和谐、积极向上的学风能促进使大学生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把握好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的原则,努力创立良好的校风班风,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和学术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汇总,发现本课题国外相关研究很少,国内研究中宏观的、理论研究较多,缺乏高效、技术化、专业化、具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以往关于特殊群体的研究大多是关于弱势群体的,对于优秀群体,如考研群体、学生干部等提供帮助和服务的研究极少。

【参考文献】

[1] 刘启亮, 黄彦萍. 大学生特殊群体心理特点与阅读疗法[J].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办), 2006,18(03):78-81.

[2] 吕 英. 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的自信心调查与浅析[J]. 科技咨询, 2007,(04):196-197.

[3] 胡 静. 新时期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特征分析及帮扶策略[J].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 2010,(06):67-68.

[4] 沙世蕤. 透析現阶段我国弱势群体心理弱势的表象与缘起[J]. 济宁学院学报, 2010,31(01):78-83.

[5] 秦浩波, 吴 刚, 薛宝林. 帮助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的对策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187-189.

【作者简介】

孙东媛(1976—),女,满族,吉林四平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特殊群体研究现状
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检察职能的延伸及完善
转型时期我国特殊群体受教育权的保护研究
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制度构建与完善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迟开的花朵也能飘香
普通高中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