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路径研究

2016-08-04 10:03张倩
青春岁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社会思潮引领马克思主义

【摘要】加强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中、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刻不容缓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因此,必须通过认真研究当前社会思潮的概念、表现形式及特点,从而进一步探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

新世纪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下,社会发展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转型特征。与此相伴随,意识形态领域里涌现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一些非主流社会思潮经由各种渠道不断冲击着我们的意识形态,甚至在某些方面改变着公众对我国政治制度及政治领导的评判标准,进而在思想界、舆论界造成了极大的负面效应,影响了当下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我们必须巩固与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地位,更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地发展。

一、当前社会主要思潮及其表现

1、新自由主义思潮

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囊括了众多学派思想理论体系。其中,既包括以哈耶克为代表的伦敦学派外,还包括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以德曼代表的货币学派、以拉弗、费尔德斯坦为代表的供给学派和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等等。新自由主义虽然流派众多,但他们共同持有的基本原则就是:贸易经济自由化、市场定价、消除通货膨胀和私有化。概括而言,当下中国流行的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基本观点有:极力主张私有化,反对公有制;主张自由经营,反对国家干预;坚持健全财政原则,反对通货膨胀;宣扬自由贸易,鼓吹经济全球化;鼓噪国家功能弱化,诋毁民族国家等。新自由主义思潮在一定范围的传播,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均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对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建设造成了干扰。

2、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起源于苏联。这一思潮的主要特点是贬低传统、歪曲历史、否定革命等。当下社会,历史虚无主义从历史领域入手,妄图通过否定历史进而否定现实社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达到销蚀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依据,否认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和合法地位,最终达到消解或取代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具体而言,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表现为:歪曲、否定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的历史加以歪曲甚或否定否定。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主要表现有: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搞乱人们思想;适应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战略企图;动摇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

3、新儒学思潮

新儒学思潮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是以接续儒家道统、复兴儒学为己任,力图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和本位来吸纳、融合西学,从而寻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出路的一种文化思潮。虽然新儒学思潮流派较多,代表人物甚众,但他们有一些共同的观点,即:主张承续儒家传统,重新恢复儒学活力;主张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以我为主地吸纳外来文化;倡导通过援西入儒实现儒学重建;提出“返本开新”的价值诉求;寻求宗教精神、哲学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内在统一。新儒学思潮所代表的是中国现代文化中的保守主义倾向,其理论旨趣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与历史观、中体西用的文化心态、泛道德主义的理论取向以及倡导“儒家资木主义”的现代化道路等。

4、极端个人主义

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西方社会思想大量涌入,在我国社会中出现了一股极端个人主义思潮。它从绝对意义上理解个人的价值、利益、权利等,完全否认他人和社会的价值,不惜采取一切手段来追求自己的价值目标。极端个人主义无视社会责任,甚至危害社会。极端个人主义只看到个人利益、眼前利益、局部利益,无视集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

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蔓延,会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极端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倡导的集体主义原则严重对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完全背离,因而对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十分有害。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路径

1、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研究

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社会成员的选择性日益多元化,并导致社会意识的多样化。我们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整合功能,才能为社会成员的价值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现状是:理论上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地位,在现实生活中多种思想观念并存。面对多元价值观念的交织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发挥其整合功能,从而巩固其主导地位,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健康发展,引导并规范各种社会思潮。

2、加强宣传,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传媒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协调各种手段,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充分发挥我国媒体的引导力,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应当具有广泛性和持久性。在牢牢掌握舆论工作主动权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坚持党性原则;第二,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第三,占领新兴舆论阵地;第四,增强国际话语权;第五,坚持改革创新;第六,加强领导和管理。唯有如此,才能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价值观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

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在当代中国,加强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就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鲜明回答了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来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前进的问题。第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第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具有科学指导意义。第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有深远历史意义。

三、总结

在当下社会,如何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的能力,成为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核心课题。我们应该在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经验的背景下,分析新的历史条件下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创新的精神探索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新方法与新途径。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大力宣传和发展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有效批判、疏导和整合各种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的共识和合力,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邓卓明. 在凝聚共识中引领社会思潮[N]. 人民日报, 2014-7-23.

[2] 梅荣政.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抵制错误思潮[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7(11): 31.

[3] 朱士群.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回应与引领[J]. 新华文摘, 2008(20).

[4] 王建光. 当代社会思潮及其对中国的挑战[J]. 探索与争鸣, 2004(10).

【作者简介】

张倩(1991—),女,现就读于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猜你喜欢
社会思潮引领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探析
直面“真问题”,廓清中国方向
让生活智慧引领孩子走向智慧的生活方式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多元化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