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戏》创作手记

2016-08-08 08:42姚红
关键词:环衬京戏小姑娘



《迷戏》创作手记

姚 红

图1 

一位青衣名角优美的嗓音“顺水顺风地飘去,引来了河对岸满满的人……”我的母亲在童年曾目睹过这样壮观的生活画面。她生于1927年,抗战前夜是她8~9岁的年纪。

也正是这样的一个画面,成为我创作本书的灵感来源。

《迷戏》所描绘的是上世纪30年代中国的一段寻常生活画卷,那是有京戏渗透其中的美妙画卷。

故事源自我母亲童年的一次际遇。她依稀记得那位名角来借宿并未惊动大家,练嗓也起得很早,大约在凌晨5点左右。然而第二天清晨,河对岸竟比他更早地站满了人!

这本书从封面、封底到书里的前后环衬,连起来是一幅长卷风俗画——淡青色的薄雾笼罩着河边的早晨,沿河而居的人们静静地等待,静静地聆听,享受那如丝线般婉转优美的唱腔。

这同时也是一本讲述“战争”与“和平”的书。

细心的读者可以看出封面与前环衬上,河边的听众取自书中前半段有名角在场的画面。他们的动态与神情浸透了享受与沉醉;而封底及后环衬,则取此书后半段那幅名角不在的画面。听众已显出焦灼与不安,河水中的倒影也因风吹波动而不如前幅的宁静与安详,象征战火已经逼近。紧接着是该书的序幕页,镜头移向了柳枝低垂的河面纵深角度。“票友”的切磋与主妇的忙活分布两岸,这是故事发生的背景。随着正文的开始,神秘的消息、神秘的人、奇特的生活方式……以京戏名角在“我”家的生活为线索,引向了小姑娘兴奋地期待、乘坐人力车,穿过广场,她领着我们见识了贩夫、走卒、剃头摊、小吃担、报亭、演讲、军车……画面再收拢于名角的巨幅海报。

图2 《迷戏》背景资料及正稿草图

图3 《迷戏》故事结构草图

总算进了戏园子!开场了,可是观众怎么还在吵闹、喧哗,老远地高声问候着?哦,那是配角的开锣戏,观众们还有点不当一回事呢!在这一幅的画面里,桔黄色的灯光暖融融地照着兴奋的看客,帷幕即将从中缝拉开。拉开了,拉开了——主角登场啦!这是全书的二分一处,可以打开为4面的大展页,我用它尽量营造扑面而来的舞台感染力,台上的服装与布景那绸缎的质感烘托出全书最炫丽的色彩高潮。而此前半本书的色彩基本上笼罩在反差不大的灰性色调中,有如老照片般的隔世幻境。在此后半本书的用色,则是随着战争脚步的践踏,画面逐渐暗沉。那些告别的夜晚、敌机的轰炸、慌乱的躲避、防空洞的拥挤与窒息……京戏在现实里已经完全不见了!然而它却在小姑娘的意识中埋藏下来。你看末一页,窒息中的小姑娘脑中出现的幻觉,竟然是恍惚置身于戏台的中央,而她所模仿的戏剧动作正一一对应着中缝大展页那舞台上名角的表演动作,真是最炫丽与最黑暗的对比啊!种子已经扎根了。

图4 《迷戏》前、后环衬设计

小姑娘并非本书的主角。她只是无数戏迷中的一位,是那段生活的目击者和讲述者。而对于青衣名角,我的意愿是将他作为京戏化身的一部分来表现。在书里,他为戏而存在,他的声音扮相,成为那个年代日常生活中一层色彩与光泽。当他带着那一箱箱美丽的戏服离开的时候,正说明战争的铁鍗令人们的生活色泽尽失,陷入无边的黑暗。

抗战前夕的国民生活,是我很感兴趣的一段时光。也是我的经验所够不到的地方。因此,我在创作此书的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可能百倍于画面所能呈现的部分。它涉及当年生活的影像资料、文字史料,戏剧、音乐、小说等等,虽不能一一派上用场,但它们帮助我触摸到了那个特定生活时段的“体温”。根据作品气息上的分寸需要,书中人物的服装比当年实际流行的旗袍款式适当放宽松了一些,这是为了避免产生过重的社交气息,妨碍了本书努力营造的家常化基调。

在装帧设计上,我所用的京戏物件仿自《梅兰芳访美演出图谱》。用于封面时,以乐器、祥云为重;而到封底,则选用了戏里的兵器、盾牌和帅旗。它们配合着水边人物的情绪波动,暗喻“和平”到“战争”的嬗变。而封面的下方,小姑娘正试穿一件成人的华丽戏袍,陶醉与痴迷写满在脸上。故事里并无这样的情节,现实中也少有可能。然而我们谁不希望她有此幸运,谁不愿意相信它的真切呢?

书中还有一些穿针引线的小细节。例如,序幕页左下角正走出画面的戴帽男子,便是正文第一页的“邻居叔叔”。名角在河边练嗓的清晨,他也站在对岸的中缝处聆听;当名角不在河边的清晨,他原先所站的位置也空了——他要紧急安排名角离开的诸多事宜呀,而此时其余的街坊们仍然一个萝卜一个坑地枯等在原地;在剧院帷幕未拉的画面中,他是右页前排那位事务缠身的看客;到了分别的夜晚,他本应在场,我却将他隐在了画外,为的是尽量减少人物数量,确保画面的冷寂与萧瑟气氛。在我母亲的原文中,这是一位因伤而息演的“花脸”京剧演员,有个好听的艺名,叫“三阵风”。此外,小女孩的外婆每天为“角”精心准备的菜肴被仔细地装在一个三层食盒当中。它曾出现在名角刚到的连续镜头里,“角”去剧院的人力车上,整理行装时的小案几上,以及最后离别的行李车上……这些细节忽略它也无碍阅读,但它们辅助着情节的展开增加着可信程度。

故事的尾声页是一团皱巴巴的旧报纸包裹着简易的京戏“行头”,是名角辞行前赠送的小礼物。那张报纸,我们本已在小姑娘家的案几上两次见过。依稀可辨的字迹报导着战况的惨烈;残破的折痕又讲述着战争中这位小戏迷颠沛流离的生活……

小读者们或许不懂京戏,书中小姑娘其实也不懂;小读者们不懂战争,书中小姑娘同样不懂。好在这是一个“不懂”的目击者。她一步一步地将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诉了我们。令小读者们对她的过往经历感同身受。也因此而好奇于京戏,惋惜其夭折。

这个故事说的是有京戏的生活画卷之美妙,和战争将其撕毁的残酷。它呈现了美与毁的较力。在这样的较力中,我的一位作家朋友张晓玲这样谈论它:因为美的无形,所以炮弹无法摧毁;因为美得强大,即便零落成泥,遇到好的年景,仍然会发芽生长。

此书真正的主角便是那段人人迷戏的旧日生活。

我只能以此创作向那些纯朴的戏迷们深深鞠躬。

(责任编辑:梁 田)

图5 首都图书馆绘本原作《迷戏》展区

猜你喜欢
环衬京戏小姑娘
采茶小姑娘
梁潮印式·不一不异篇
春天的小姑娘
留在心中的那份挚爱
留在心中的那份挚爱
论京戏运用新媒体去吸引青年观众的可行性
On “Xi”
采蘑菇的小姑娘
不可错过绘本的前后环衬(下)
采蘑菇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