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思辨,绽放精彩

2016-08-09 07:43王光佑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乐业就业观时光

王光佑

【主持人语】

(2016年泸州市高三“三诊”作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德阳女子徐璐曾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北京大学新闻专业。身为北大才女,她不顾家人的坚决反对,毅然放弃了北京的白领生活,选择回乡做快递业务。她在快递站主要从事管理工作,在业务繁忙时会和员工一起运货、扫件、装车。亲友眼中的“北大才女”,现在却是一个开货车送快递、还能扛100斤左右快件的“女汉子”。

对北大才女徐璐放弃白领选择回乡做快递这件事,有人认为这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有人认为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新的择业观和价值追求。对于徐璐的所作所为,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权衡、思考和选择,并阐明你的理由。

(四川省2016届高三普通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是那么痛快!”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美国一个活了101岁的老奶奶,叫“摩西奶奶”,76岁开始绘画,80岁举办画展,轰动美国,享誉全球。摩西奶奶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对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

这三个人说的话,你认为哪一句更有道理?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判断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两道作文题的材料都共同关注考生的现实存在。“你怎么看?”“体现你的权衡、思考和选择”“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理由”等提示语,明确要求考生针对具体事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表明观点和态度,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权衡,而不能人云亦云,无休止地“翻炒”屈原跳江和屈原“挨刀”这类老掉牙的不相干的所谓的经典材料;也不能不痛不痒地“翻炒”那些不搭界的感动中国事迹。考生必须在整体把握材料的基础之上深入思考、权衡利弊、做出选择,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支持谁,反对谁;是点赞,还是拍砖),切忌“骑墙”,倘若文章左摇右摆,成了“墙上芦苇”,就有可能自掘坟墓。比如泸州三诊作文,考生只能在“这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和“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新的择业观和价值追求”这两个维度中选择,其次再以材料的核心话题“选择职业”“择业观”为依托,结合现实生活中相似或相反的事例深入分析,阐明自己的观点。在写作过程中,考生要坚持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切忌陷入二元对立的泥潭。比如四川省2016届高三普通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无论考生选择支持哪个人的观点,都不能将另外两个人的观点弃之不顾,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另外两个观点,在承认其合理性的同时,明确指出其不足之处,从反面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只有通过比较鉴别、深入分析、写出个性,体现自己的权衡和思考,文章才深刻,有说服力!

【少年说】

乐业大于职业

泸州某考生

北大才女徐璐选择回家乡做快递业务而不是留在京城从事高薪体面的白领工作,这在常人眼里是无法理解的。但我以为,这件事背后折射出的恰恰是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与其留在京城从事别人眼里光鲜靓丽而自己并不喜爱的职业,碌碌无为,平庸一辈子,还不如像徐璐那样,放手一搏,在自己喜欢的职业上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因为职业仅是谋生的手段,乐业才是敬业的前提。

家人的不理解实属正常,这是中国社会旧的就业观长期侵蚀的必然结果。职业选高薪,要体面,这样的就业观念无论在学生还是在家长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想要在短期内转变也是很有难度的。就徐璐而言,放弃体面的工作从事快递行业,如同打工仔一般,外人难以理解,可这恰恰充分体现了她的平等的就业观。因为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不同职业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只要自己喜爱这份工作,且愿意在这个岗位上努力付出、无私奉献,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前些日子很火爆的北大研究生卖米粉一事。他本来可以从事月薪上万、轻松而体面的工作,但他却并不喜欢别人眼里那种高不可攀的工作。相比之下,卖米粉能带给他更多的快乐,开一间小店,自己当老板,自己研究新配方,“乐业”二字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虽然这份工作不轻松,甚至很累,很不体面,但它既能带给自己愉悦,又便利了他人,何乐而不为呢?

在传统的就业观念影响下,公务员等职业大受追捧,即使是几百分之一的概率也要削尖脑袋去争抢;而薪酬稍低、环境稍差的职位常常无人问津,从根本上来说,这种状况不利于中国社会长远的发展。这些职业并非没有人想从事,很多人是碍于世俗的压力,碍于面子而被迫放弃了自己喜爱的职业。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择业者们要树立平等的就业观,家长们则需要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摒弃一些世俗的看法,不要让非高薪职业不从这样的世俗观念成为当代青年择业路上的绊脚石。只有人人从事自己钟爱的职业,才能在社会上形成人人乐业人人敬业的良好风气,最终推动社会的长远发展。

梁启超先生曾言:“一个人只有乐业之后,才能真正地敬业。”而敬业又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这总的一切的前提不是职业环境的好坏和薪酬的高低,而是从事心仪的职业,真正的乐业。

抛下世俗的束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去乐业,去敬业,去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吧!

不同的职业,相同的重量

泸州某考生

“所有的劳动都是光荣的,世间没有任何一把尺子能量它的高下。”

北大才女派送快递引发热议,这的确值得每一个国民反思。在这一新闻事件的背后,折射出原有的社会观念与新生代的价值观的冲突与错位,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之争。

“我追索人心的深度,却看到了人心的浅薄”,木心如是说。用原有的价值取向来衡量当代人择业的对错愚智,这种错误的观念扎根于这个社会,似乎司空见惯。然而,早在上世纪的法国,早已提出了心得口号:“每一个职业都是平等的,我们呼吁,我们彼此尊重!”

“当菜点出炉的那一刻,我总能感受到一种伟大的感动”,胡穆芝双睫微闪,眼色迷离,“就像是上帝创造出人类的那一刻,欣悦与满足将我包围”。她放弃了在读的经济管理专业,转而走入了厨房,在冰与火之间缔造奇迹,在餐盘上播种她的春夏秋冬。“每一天醒来,我都是满足的”,她是舌尖上跳跃的麋鹿,是刀刃上行走的旅人。

职业不分高低,正如生命没有不同。

余秀华在诗歌的天空急速飞驰,即使在现实中踩出了无数个歪歪斜斜的脚印,“写诗与我的躯体没有什么不同,一个脑瘫的农村女人,一样可以蕴蓄诗歌”。她像是一朵火热的木棉,根植在诗的星空。“诗人与农妇是平等的,我相信我的灵魂一样的纯粹。”

有人说,我们的灵魂重约二十一克。

那么,等重的灵魂对于不同的职业也依旧是等重的。

克罗齐说,“在美学意义上说,人的所有量度都是等价的”,我们自囿于一个遍布铁锈的道德牢笼,将陈旧的价值观念奉为圭臬,把人分作三六九等,把职业分作上中下层。殊不知,保洁员其实和总理一样伟大,是他们给了我们洁净的环境和舒适的生活;农妇与诗人也没有什么不同,都扎根于同一个时代,都眺望的是同一个远方;厨师与白领也不分贵贱,都离不开人间烟火,都在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我们没有什么不同,同样的灵魂都是二十一克!

不同的职业,相同的重量。

“我们同享尊重与平等!”这句铿锵的口号,将在人类前行的步伐中嘹亮震天,久久回荡!

勿以职业论英雄

泸州某考生

身为北大才女,徐璐却放弃了在北京优越的白领生活,选择回到家乡做快递。她的这一抉择引发了网友的争论和质疑,有人认为这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有人认为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它折射出当代大学生新的择业观和价值追求。如今,社会形势瞬息万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愚以为,徐璐的做法不仅不是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是与时俱进的表现。谁说大学生就一定要当白领?谁说名校文凭就是高层职业的敲门砖?谁说在快递行业就不能展现自己的风采?俗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业不分贵贱,出彩中国人,不分蓝白领!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才能得到理想的职业。所谓“正确的择业观”,便是将各种职业平等看待,不厚此薄彼。每一朵花都有绽放的时候,同样,每一个职业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人们需要吃饭,于是有了厨师;人们需要住房,于是有了建筑师和工人;人们需要精神享受,于是有了画家、作家和音乐家……任何一种职业,都因为人们的需要而产生,因此,每一种职业都是满足人们需要的伟大的职业。人们在选择职业时,也就应该对每一种职业一视同仁,这不仅能慰藉自己的心灵,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职业是否适合自己。俗话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选择职业就像穿鞋子一样,无论那鞋多么“高大上”,倘若不合脚,那也是白搭,说不定走起路来踉踉跄跄,还可能崴了自己的脚!

普朗克对数学和物理学都有着强烈的兴趣和惊人的天分,二者都可以助他成就大事。但当他发现物理学才最适合他时,他甚至不顾教授的反对,毅然改变了人生道路,全身心投入到物理研究之中。

适合自己的职业才是最好的职业,你永远不能强求一个手脚残缺的人去做搬运工,你也永远不能强求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去当演说家。就像鸟永远不能在水里游泳,鱼儿永远不可能在天空翱翔一样……

择业观需要因时而变,而不是一味守旧。如果泥古不化,始终坚持大学生就必须当白领,对其他职业不屑一顾,则是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是迟早要被历史淘汰的!其实,当你把眼光放低一些,你就会发现,哪怕就是做快递,也有可能月薪过万,也有可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一番不平凡的业绩!

去年,李克强总理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其目的就是要鼓励大学生树立平等的就业观,自主创业,大胆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在此,我不得不再次呼吁:让我们更新择业观,放开手脚,去开创自己热爱的事业吧!因为,职业无贵贱,人生更精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最美的时光

四川省古蔺县蔺阳中学高三(26)班 王丹迪

若总怀念昨夜的星辰,便失去了今日明媚的阳光;若总期待明天的朝霞,便失去了今日和煦的清风。最好的时光,即在你每一日的勤勉与爱惜中。

成功是璀璨的,却越隔着夜色越光芒四射。大部分人便迷走在这无边的夜色里,摸索着前进却又对来时路频频回首。在这无谓的“坎坷”中,岁月忽已暮。然后感慨着,大器晚成。诸葛亮青年辅政,张爱玲也大声疾呼——“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是那么痛快!”

但只要你有追求,勤勉踏实,获得成功的那天也一样痛快——无论是18岁还是80岁,用辛勤的每一天铸造起来的成功都是最好的时光。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摩西奶奶如此说。一个80岁举办画展、轰动美国、享誉全球的老奶奶。而与这句话有相同内涵的并不止一两句。哈佛大学校训全球著名,有两条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一条为“当你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倘若现在明白过来有的事确实该做,就立即采取行动,或许不一定能收获张爱玲所谓的那般“痛快”的成功,但至少可以让自己不留遗憾,没有怨天尤人的借口,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痛快?

马云也曾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部分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多么可惜、可怜,也可憎。”“现在”所指的日子并不多,要想有追求,为何要在此时放弃?不管是后天美好、下周美好、十年后美好,美好的时光总会随着我们的努力与追求光临,何不拼死一搏,坚持到最后?

大器晚成不可怕,没有痛快成功不可怕,可怕的是首鼠两端东张西望,白白蹉跎最好的时光。一代画师齐白石,用半个世纪才以其作品惊人的灵动与飘逸为世人所知;而流芳百世的郑板桥,也因苦苦模仿他人不得而失意过;美国总统林肯,当选之路相对其他总统的当选之路无尽坎坷,上任之时人也中年。但谁能说不是青壮年时的成功便不是成功了呢?苏武牧羊啮雪十九载,鬓发斑白才荣归故里,这难道就不算成功了吗?有追求,有付出,在人生任何季节的任何时光里的成功都是美好的,都值得我们为之欢呼雀跃。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 就算有“天命”,人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摩西奶奶的成功告诉我们——不畏将来,不溺过往,用追求与努力为每一个看似不可能的生命时期注满能量与活力,追求另一种更为“痛快”的成功,让成功的旗帜时时飘扬在人生的每一个季节,每一寸时光!

【主持人点评】

前三篇文章紧紧围绕“择业观”这个核心话题,首段在概述材料的基础之上简要分析,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都认为这不仅不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新的择业观和价值追求——这都非常符合“新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

《乐业大于职业》阐述自己的理由时,作者先实事求是地分析了质疑徐璐事件的社会根源,通过分析,提出“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不同职业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只要自己喜爱这份工作,且愿意在这个岗位上努力付出、无私奉献”也是值得肯定的,进而联想到北大研究生卖米粉一事,有力地佐证了自己“乐业大于职业”的观点;接着联系实际,分析传统择业观的消极影响,并水到渠成地提出了解决这一难题的良方:“树立平等的就业观”,再引用梁启超的经典名句,给文章增添了不少的亮色;结尾用呼告的手法,昂扬向上,颇具号召力和感染力。

《不同的职业,相同的重量》标题就十分新颖,十分切合材料的核心话题的核心立意。开篇引用名句,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简洁引述材料并分析纷争的精神实质,笔锋犀利。阐释自己的理由时,作者分别从三个方面着手:①“每一个职业都是平等的,我们呼吁,我们彼此尊重!”;②职业不分高低,正如生命没有不同;③等重的灵魂对于不同的职业也依旧是等重的。无论是余秀华的事例还是克罗齐的名句,都以一当十,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文章不仅条分缕析,深入浅出,而且简洁凝练,颇具艺术张力,给人以不一样的美感。

《勿以职业论英雄》在阐释自己的理由时,首先界定了新的择业观的基本内涵:“将各种职业平等看待,不厚此薄彼”“每一个职业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每一种职业都是满足人们需要的伟大的职业”;接着以普朗克为例,阐明“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职业是否适合自己”“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引用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并分析其划时代的影响,给自己的文章找到了一个不错的支撑。

总的来说,这三篇作文都能紧紧围绕作文材料提供的探究维度进行具体的分析,或引用经典名句,或联想同类事件,联系生活实际,设身处地,辩证分析,恰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权衡和思考,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说服力。

《最美的时光》开篇巧用对举和类比,简洁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理由时,先分析了张爱玲的话的局限性,明确提出:“只要你有追求,勤勉踏实,获得成功的那天也一样痛快——无论是18岁还是80岁,用辛勤的每一天铸造起来的成功都是最好的时光。”无论是马云、林肯还是齐白石,他们的事例都无可辩驳地印证了自己的观点:“有追求,有付出,在人生任何季节的任何时光里的成功都是美好的,都值得我们为之欢呼雀跃。”结尾紧扣孔子的话来分析,提出:就算有“天命”,人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可谓石破天惊,更加有力地照应了开篇的观点:“最好的时光,即在你每一日的勤勉与爱惜中。”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清新优美,娓娓道来,如汩汩清泉,似清风鸟语,化人于无形。

猜你喜欢
乐业就业观时光
Chapter 2 Childhood time第2章 童年时光
永远向前的时光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漫时光
职业教育应是乐业教育
去乐业看蝴蝶
曹纪平:一位保险推销员的“乐业”与“忧患”
广西乐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