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联结量表的修订及信效度

2016-08-10 03:17吴建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信效度中文版效度

李 娜 吴建平△

中国.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系(北京) 100083 E-mail:847960423@qq.com △通讯作者 E-mail:wujianping05 @foxmail.com

自然联结量表的修订及信效度

李 娜 吴建平△

中国.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系(北京) 100083 E-mail:847960423@qq.com △通讯作者 E-mail:wujianping05 @foxmail.com

目的:对自然联结量表(connectedness to nature scale,CNS)进行中文版修订和信效度检验。方法:采用翻译后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施测,161名大学生完成了初测,289名大学生完成了再测。结果:①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中文版自然联结量表具有一个维度,包括14个题项,一个主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29.476%;验证性因素表明,单因素模型对数据拟合程度良好(χ2/df=1.837,RMSEA=0.045,GFI=0.953,NFI=0.868,CFI=0.934,IFI= 0.935,TLI=0.920);中文版自然联结量表相容效度良好,自然联结总分(CNS)和自我包含自然量表(the inclusion of nature in the self,INS)得分之间显著正相关(r=0.491,P<0.01);②中文版自然联结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83,重测信度为0.901(P<0.01);③自然联结不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结论:中文版自然联结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测量工具。

自然联结;自然联结量表;信度;效度

您有多久没有接触自然了?城市的工作生活压力是否让您忽略了自然的潜在好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唤醒理论认为自然环境相比于城市环境有较低的复杂性会更有利于个体压力水平的降低[1]。压力减少理论认为人们在处于没有威胁的自然环境中会减少由于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源带来的压力体验[2]。Kaplan的注意恢复理论认为,自然环境中的人们会唤起无意注意(不需要耗费大量的注意)从而使得定向注意得到恢复[3]。当下环境破坏,生态恶化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人们转变行为模式,做出更多的亲环境行为。要想挽救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需要把自己看作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而自然联结就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概念。

自然联结在英文文献中出现最多的直接对应词是“connectedness to nature”。不同的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Kals,Schumacher和Montada提出了与自然的情感关系(emotional affinity toward nature,EATN),即热爱自然、感觉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倾向[4]。Schultz认为自然联结是“个体把自然纳入自我认知表征中的程度”[5]。Clayton提出了环境认同(environmental identity,EID),即自然环境在自我定义中起重要作用的程度[6]。Dutcher,Finley,Luloff等人将与自然的联结(connectivity with nature,CWN)定义为人们知觉到的自己与自然的基本一体感、相同性[7]。Nisbet,Zelenski和Murphy提出自然关联(nature relatedness,NR),是个体在认知、情感和体验上与自然界联结的水平[8]。Davis,Green和Reed提出自然承诺(commitment to nature,COM)来描述人对自然的依赖和承诺关系[9]。Mayer和Frantz提出的自然联结(connectedness to nature,CNS)是人们在情感和经验上与自然联系在一起并归属于自然的程度[10]。该概念是当前研究中使用最多的,Mayer和Frantz根据此概念编制的量表在多个文化背景中使用。

当前对自然联结的研究主要关注与亲环境行为和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者研究了自然联结作为参与亲环境行为的预测因素,并在一系列研究中记录了这一显著关系[7,9-11]。自然可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影响幸福感。许多研究都报告了自然联结和幸福感之间存在相关。例如,Mayer和Frantz发现,自然联结和生活满意度成正相关,和自然联结更紧密的个体会对生活更满意,报告更多的快乐和积极情感[15-16]。Cervinka,Rodderer与Hefler发现心理幸福感、意义和活力和自然联结显著相关[13]。Kamitsi和Francis发现,自然联结和心理幸福感呈中等程度的相关,灵性(Spirituality)对自然联结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有中介作用[14]。自然联结目前主要有内隐(内隐联想测验)和外显测量两种方式。本研究根据自然联结的外显测量方式,选取了国外文献中使用最频繁的Mayer等人的14个条目的自然联结量表(connectedness with nature,CNS)进行中文修订和信效度检验。目前,国内研究者虽然对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研究越来越多[15-17],自然联结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可对比的研究不多,因此,本研究目的是以大学生为被试,对自然联结量表进行中文版的修订,并检验其在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的信效度,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测量工具。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第一次分别在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随机发放问卷190份中文版自然联结量表,有效量表161份(92%)。以初测样本作为样本1,包括161名被试,其中女生65名,男生96名;一年级34人,二年级45人,三年级32人,四年级48人;年龄17~24岁,平均(20.13± 1.60)岁。该样本用来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

第二次在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发放330份中文版自然联结正式量表,有效量表289份(92.9%)。将第二次测量的数据分为样本2和样本3。样本2共228名被试,男女分别为112名和116名;一年级84名,二年级55名,三年级48名,四年级41名,该样本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以及差异性分析。样本3包括61名大二本科生,用于计算重测信度系数。

1.2 方法

1.2.1 Mayer的自然联结量表(CNS) Mayer等人的自然联结量表原始版为14题。对60名欧柏林社区18~68岁居民(31±13)测量发现,自然联结得分(3.65±0.64),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4,65名普通心理学学生的重测信度为0.78。不同语言版本的自然联结量表都具有较好的预测效度。

首先由3名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将英文版的自然联结量表翻译成中文,然后请环境哲学、环境心理学的导师进行校正,在对比分析之后整合成为自然联结量表中文版初稿。再请3位英语专业研究生对初稿进行了回译。在综合的内容之后确定了中文条目,之后在研究生专业课上进行了小范围实测,再根据学生反馈和心理系老师的意见,形成了中文版自然联结初测量表。与英文版本相同,中文版自然联结量表共14道题目,采用5点Likert计分方式,其中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反向计分共3道题。自然联结得分越高,说明个体与自然的关系越紧密。

1.2.2 Schultz的自我包含自然量表(INS) 自我包含自然量表是图形选择,只有一个条目,包含7组圆圈,每一组的其中一个圆圈代表“我”,另一个代表“自然”,两圆从几乎没有重叠到几乎完全重叠,被试选择最能代表与自然界联结感的一组圆圈。之前的研究发现自我包含自然量表和生物圈关注[10,18]、环境态度和行为[10,19]相关。本研究使用中文版的自然联结正式量表和自我包含自然量表对样本2同时实测,进行相容效度的分析。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7.0和AMOS 17.0进行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项目区分度

将被试按所得量表总分高低排序,得分最高的27%个体组成高分组,得分最低的百分27%个体组成低分组,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被试在14个项目上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被试在每个项目上的得分均差异显著(P均<0.01),t值在3.476~11.376之间,计算每个项目和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性,每个项目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269~0.653之间,均在0.01水平达到显著效果。

2.2 自然联结量表的结构效度

2.2.1 自然联结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采用样本1对正式施测的14各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O=0.795,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统计量达到571.309(df=91,P=0.000),表明数据可以进行因素分析。经过主成分分析和正交旋转,根据特征值大于1原则和碎石图显示抽取1个因素最为合适。另外,参考已有研究的结论,即自然联结量表为一维线性量表,也可以证明该量表只有1个主因素。因此,固定抽取了1个因子,1个因素可以解释总变异量的29.476%。

2.2.2 自然联结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对样本2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单一因素模型对自然联结正式量表的数据拟合指标较好,说明修订后的自然联结量表仍为一维线性量表,其结构效度良好,见表1。

表1 中文版CNS的拟合指数

2.2.3 自然联结量表的相容效度 根据样本2数据,计算自然联结总分与自我包含自然得分的相关,来验证其相容效度。自然联结总分和自我包含自然得分之间相关系数0.491,并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 <0.01)。结果表明,中文版自然联结正式量表具有一定的相容效度,同样能够证明其结构效度良好,可以用来测量被试与自然关系的亲疏。

2.3 自然联结量表的信度

对样本2数据Cronbach一致性系数为0.783,并对样本3数据进行重测信度检验。间隔两个星期的进行了重测,每个题目的重测信度在0.440~0.806之间(均P<0.01),总分的重测信度是0.901 (P<0.01)。每个信度指标均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量表的可靠性较高。

2.4 自然联结量表人口学因素分析

根据样本2数据,对大学生群体的自然联结进行了差异性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男性与女性在自然联结得分上并无显著差异(t= 1.826,P=0.069)。对不同年级的被试自然联结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也表明不同年级间无显著差异(F=0.269,P=0.848)。

3 讨 论

3.1 自然联结的信效度

首先,Mayer等人认为根据特征值和碎石图结果,一个因素的自然联结量表是最好的,第一个因素的特征值是5.29,能解释38%的变异,条目的载荷0.28~0.83,第二个因素特征值是1.76,能解释12%的变异,仅仅有两个题目(8和12题)。本次研究中对中文版的自然联结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一个主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29.476%。

其次,验证性因素分析则表明,单一因素模型与自然联结正式量表数据拟合较好,证明了该量表仍为一维线性结构。同时,自然联结量表和自我包含自然量表分别测量与自然联结的情感和认知方面,测量的方面不一致,因此相关系数达到0.4以上就是可以接受的。从结果来看,自然联结量表总分与自我包含自然量表得分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91,说明了该量表相容效度良好,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最后,中文版自然联结正式量表其内部一致性信度0.783,重测信度相关系数是0.901,反映了量表的可靠性较高。

3.2 自然联结量表得分情况

相比Mayer等人研究中得到的自然联结平均分3.65,本研究中样本1(3.80)和样本2(3.81)得到的平均分更高,可能的原因是本研究中使用的是大学生样本,大学生可能相比社区居民更加关注自然环境,与自然的关系更紧密。在今后的研究中,跨文化因素也可以作为中外大学生自然联结对比的一个切入点。

3.3 自然联结与性别、年级的关系

在本研究中,对自然联结差异性的检验表明,自然联结在性别、年级变量上无显著差异。Mayer对社区居民的调查结果表明,自然联结得分在性别无显著差异。本次研究结果与前人具有一致性。自然关联类似于特质,即使不是完全固定的,也具有跨时间和跨情景的相对稳定性[8],因此对自然联结程度不同的大学生,在不同性别或者不同年级上不具有差异性。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可以探讨其他变量与自然联结的关系,如年龄、居住地等。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均支持中文版自然联结量表的一维结构,正式量表共14个题项,用来测量个体与自然的关系;②中文版自然联结量表信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可以作为自然联结研究的一个测量工具;③自然联结在性别和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1]Wohlwill J F.Human adaptation to levels of environmental stimulation[J].Human Ecology,1974,2(2):127-147

[2]Ulrich R S,Si Mons R F.Recovery from stress during exposure to everyday outdoor environments.In J.Wine Man,R.Bames&C. Zi Mring(Eds).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een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 Research Association[M].Washington,D.C.:EDRA.1984,115-122

[3]Kaplan S.The restorative benefits of nature:Toward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1995,15 (3):169-182

[4]Kals E,Schumacher D,Montada L.Emotional affinity toward nature as a motivational basis to protect nature[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999,31(2):178-202

[5]Schultz P W.Inclusion with nature:The psychology of humannature relations.In P.Schmuck,&W.P.Schultz(Eds.),Psycholo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2

[6]Clayton S.Environmental identity:A conceptual and operational definition.In S.Clayton,&S.Opotow(Eds.),Identity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M].Cambridge,MA:MIT Press,2003,45-65

[7]Dutche D D,Finley J C,Luloff A E,et al.Connectivity with nature as a measure of environmental values[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007,39:474-493

[8]Nisbet E K,Zelenski J M,Murphy S A.The nature relatedness scale:Linking ndividuals'connection with nature to environmental concern and behavior[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009,41: 715-740

[9]Davis J L,Green J D,Reed A.Interdependence with the environment:Commitment,interconnectedness,and environmental behavior[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9,29(2): 173-180

[10]Mayer F S,Frantz C M P.The connectedness to nature scale:A measure of individuals'feeling in community with nature[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4,24(4):503-515

[11]Hoot R E,Friedman H.Connectedness and environmental behavior:Sense of interconnectedness and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Studies,2011,30:89-100

[12]Tam K P.Concepts and measures related to connection to nature: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13,34:64-78

[13]Cervinka R,Roderer K,Hefler E.Are nature lovers happy?On various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and connectedness with nature [J].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12,17(3):379-388

[14]Kamitsis I,Francis A J.Spirituality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gagement with natur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13,36:136-143

[15]赵欢,吴建平.复愈性环境的理论与评估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117-121

[16]叶柳红,张帆,吴建平.复愈性环境量表的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2):1515-1518

[17]刘贤伟,吴建平.环境关心量表的信效度研究及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7):1006-1009

[18]Schultz P W.Empathizing with nature:The effects of perspective taking on concern for environmental issues[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0,56(3):391-406

[19]Schultz P W,Shriver C,Tabanico J,et al.Implicit connections with natur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4,24 (1):31-42

http://www.cjhp.com.cn/

Revise of the Connectedness to Nature Scale and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Li Na,Wu Jianpi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Objective:To revise connectedness to nature scale and examine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Methods:161 and 289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Results:①Exploring facto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Chinese version of connectedness to nature scale included 14 items,extracted one factor and accumulated variance of 29.476%;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one-dimension had good fitting index(χ2/df=1.837,RMSEA=0.045,GFI=0.953,NFI=0.868,CFI=0.934,IFI=0.935,TLI=0.920);Congruent validity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connectedness to nature scale were acceptable.Connectedness to nature scal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cores of the inclusion of nature in the self(r=0.491,P<0.01).②The Cronbach coefficient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connectedness to nature scale was 0.783.Th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was 0.901(P<0.01).③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connectedness to nature were found in gender and grades.Conclusion:The Chinese version of connectedness to nature scale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which can used as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and nature.

Connectedness to nature;Connectedness to nature scale;Reliability;Validity

R841.7

A

1005-1252(2016)09-1347-04

10.13342/j.cnki.cjhp.2016.09.018

2016-03-22)

猜你喜欢
信效度中文版效度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国际眼科杂志中文版(IES)近5年影响因子趋势图
叙事安全教育材料的初步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效度验证模式系统整合与效度研究发展策略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国际眼科杂志中文版(IES)近5年影响因子趋势图
国际眼科杂志中文版(IES)近5年影响因子趋势图
谈高效课堂下效度的提升策略
高中生个人成长主动性问卷(PGIS—Ⅱ)的修订
大学生阅读动机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