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污染物减排中的环境管理分析

2016-08-11 08:51合肥市环境保护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安徽合肥230601
低碳世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污染物污染环境

冯 敏(合肥市环境保护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安徽 合肥 230601)



主要污染物减排中的环境管理分析

冯敏(合肥市环境保护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安徽 合肥 230601)

近几年,环境问题尤为突出,污染物减排愈发重要,依据多年环境保护实践经验,笔者总结发现,减少减排代价,增加减排效益,这是达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减排工作应从工程、结构与日常管理这三个层面出发全面践行减排工作,最终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其中环境管理最为重要。笔者将围绕环境管理问题展开探讨分析,希望可为污染物减排工作的践行提供帮助。

主要污染物;减排;环境管理;分析

主要污染物减排具有综合效益高、排放量少、代价牺牲小等优点,这是环保工作的新的着力点。在十二五期间,经过各部门的协同努力,污染物减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减排覆盖面逐步扩大,与此同时,减排难度不断增加。在十三五期间,我们应再接再厉,强化环境管理,优化机制体制,改进制度减排,有条不紊地开展减排工作。

1 主要污染物概述

大气污染物只有从现有水平降低60%以上,方可大幅优化环境空气质量,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持续奋斗二十年左右。主要大气污染物一般包含矿物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碳氧化物、卤素化合物等,具体组成见图1。十一五是我国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拐点,通过火电脱硫以及污水处理等技术手段,使得污染物减排得到了有效控制。从环境管理与治理层面而言,现在一直到2020年的这段时间将是管控污染物排放增量、达到总量减排的重要时期。这对环境减排体制、相关技术与方针政策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环境治理将逐渐朝着精细化控制模式发展。

图1 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基本组成

2 环境管理举措

2.1全面防范,有效控制

从源头上进行防控,充分发挥环保前置功效,约束产业结构调整。认真把控环境准入关卡,有效控制污染物的实际增量,提倡循环经济,贯彻清洁生产,利用源头控制,借助污染物产量管控,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生成量,实现排放控制理想化。构建一种管理体制,让建设项目审批以及污染物减排情况、区域环境整体质量、环境基础建设成效相联系,利用排放总量控制充当前置条件,采用等量淘汰[1]。对于未及时完成环境减排任务、严重违法、环境污染事故时常出现、主要控制断面滞后于规范标准的地方,采用区域限批。通过评估,让部分不合格行业退出活动区域。

2.2大力监管减排设施,加强政策监督

为改善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增加工作效益,相关主管部门应指导企业大力监管减排设施,为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将正在运营的企业列入重点监管范畴,构建系统化的管理系统,确保运营工作逐步落实。另外,主管部门还可面向企业设置减排任务,颁布规定性文件,借助文件体制监督企业人员,若因管理不到位而引发重大污染物不规范减排,则应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刑事责任。对无法如期完成目标任务,在减排工作中存在失职问题的单位,环保机构需要开展约谈工作,明确失职原因,结合实际情况,妥善处理。综合来说,环保部门应全程践行监督职责,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解决,规避同样问题的反复出现,实现动态监控、有效督查与科学考核。

2.3强化监管能力,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减排工作应坚持政府的领导,且不断加大减排力度,强化监管能力,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完善减排检测体系。重视环境监察与相关信息队伍的提升建设,强调污染防治,着重检查、严格核实减排设施现场。积极构建满足市场经济体制、成熟可行的规划体系,改进法规标准体系,进一步深化研究监管体系。利用现代科技,提升创新能力,积极调整减排标准,不断提升企业的排污检查效果[2]。

2.4完善考核方案,做到公开、公正

对社会地位突出、污染排放较多、发挥榜样、带头作用的机构,要求环保部门针对这一结构编制适宜的考核办法,实施单独考核,具体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规范标准应科学,严格执行。为深入践行法律法规,应细化责任分工,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②公开效果,保证透明。每开展一次评估工作,一定要面向所有部门公示评估结果,让所有部门均明确评估结果,通过监督评估不断完善减排工作;③考核时间应合理,要求每一年开展一次评估工作,每两年开展一次考核工作,每五年开展一次总评工作,对无法实现年度减排目标企业取消相应的评优资格。

2.5优胜劣汰,实现升级转型

政府应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不断完善产业结构,围绕污染问题突出,且生产技术水平低下的企业采用转型政策,也可直接淘汰,其中应大力调整造纸等重污染行业,优胜劣汰,改善减排工作。为实现落后产能的完全退出,应提出经济补偿方案,给予被淘汰企业必要的经济补偿,针对定期户企业开展停产补助,实现落后者的顺利转型升级。

2.6适当奖励,提升工作自主性

目前,已将牲畜养殖形成的污水划列关键污染物排放评判体系中,经调查统计发现,禽畜养殖业所产生的污染物已跃居农业污染的第一名,对水源清洁产生严重干扰。外加禽畜养殖人员不重视污水治理工作,基层服务人员数量不充足,致使宏观环境管理低下,技术推广存在滞后,使得整体治污效益并不理想。针对该问题,应提出奖励政策,适当奖励,鼓励并表扬按时完成污染处理任务的养殖人员,提升养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奖励标准可参照年度进行调整,表扬治理成效显著的养殖场,给予资金奖励,强化配套支持,提升污染减排效果。利用奖励取代补偿时,其关键点在于实际成效,统筹考虑其它因素,有效发挥基础作用,在畜禽养殖领域达到主要污染物的全面减排[3]。

2.7掌控减排动态,实施防火预警

相关监管部门一定要了解、熟悉考核对象的主要污染物具体排放量与其变化走向,第一时间上报环保局,通过分析总结,明确动态变化,找出根源,参照分析结果编制合理的预警方案,有效调控存在超标现象的企业,对于火电企业,则应着重管控二氧化硫,而对于非电力企业,则应管控实际的燃煤耗能以及污水排放情况,对于污染量生成较多、污染治理成效不理想的企业,应在不干扰民众生产生活正常开展的前提下,进行短时停产与轮产。

2.8领导蹲点,改善一家牵头的状况

推广领导蹲点,改善一家牵头的状况。为提升减排督查效果,在党委以及政府部门等多方领导共同负责,安排党委与政府人员负责减排督导工作,形成督导小组,安排党委与政府内部的督察人员负责带队,及时规划面向辖区关键企业开展的蹲点督导工作,实施点对点方式,围绕重点减排项目进行全天蹲点监控,确保监管效果,如果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报告给上级部门。蹲点督查一般是指围绕减排工作实施现场核查,监管工程进度,实现正常开展,核实上报减排符合核查数据,评判污染物排放质量,检查台账资料的完整性,观察污染治理设施能否稳步运转,指导企业开展污染物减排工作,优化环保规章制度。

3 结语

本文依据污染物减排现状,着重分析环境管理举措,除做好上述举措外,还应引起领导的重视度,强化企业监督,而环保工作人员则应走进企业生产一线,全面监督,合理勘察,如果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大幅提升污染减排成效,不断优化环境管理工作。

[1]相 震.论主要污染物减排中的环境管理[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 (4):1~3.

[2]程 强.论主要污染物减排中的环境管理[J].科技风,2014(16):231.

[3]徐应佳.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工作的问题与管理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3(24):220.

冯 敏(1986-),女,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环境保护工作。

X321

A

2095-2066(2016)09-0004-02

2016-3-8

猜你喜欢
污染物污染环境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环境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