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环境污染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2016-08-11 08:51刘小桃郴州市环境监测站湖南郴州423000
低碳世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折射率共振等离子体

刘小桃(郴州市环境监测站,湖南 郴州 423000)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环境污染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刘小桃(郴州市环境监测站,湖南 郴州 423000)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具有高灵敏度的生物传感技术,该技术对于酚类、农药、毒素、重金属以及多种有机、无机物等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结合SPR技术的基本原理,探讨了该技术在环境污染物分析监测中的实际应用,以供参考。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环境污染

1 引言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技术以其具有的高灵敏度、所需待测样品少、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传统SPR技术主要利用的是光振幅、共振角度以及共振波长等信息检测,从而实现折射率的传感。而随着SPR技术的发展,在环境污染物生物的检测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概述

2.1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是一种发生在金属与电介质界而的物理光学现象,对附着在金属表面的电介质折射率非常敏感,可以实时确定介质的折射率变化,从而检测出现不同折射率的相应物质(见图1)。SPR技术根据其检测方式的不同,可分成波长调制、相位调制、强度调制和角度调制等多种类型:①相位调制,是通过建立共振相位与折射率关系的方式,分析共振相位变化,进而得到被测物质的折射率,其检测装置较为复杂,分析结果困难,技术并不成熟;②强度调制,是通过改变入射光强,分析光强度变化,从而获得折射率变化状况实现监测,该技术系统的抗干扰性较差,检测灵敏度偏低;③波长调制,是当光的入射角度一定时,通过改变入射光的波长,分析SPR反射率和波长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折射率;④角度调制是指固定的入射波长,分析SPR角度与反射率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待测样品折射率值。波长和角度调制都能获得较高的精度,技术成熟,应用较多。

图1 SPR传感原理示意图

2.2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原理

存在于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处于入射光的激励下,会发生集体的振荡,从而产生了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s),在金属介质的表面进行传播的常量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式中:ω为角频率;εm为金属介电常数;εd为介质的介电常数;c为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λ为真空中光的波长。

表面等离子激元将沿金属的表面传播,最终形成表面等离子波(SPW),以棱镜耦合角度的调制型SPR传感器为例(见图2),其表面金属膜的厚度约为数10nm,当一束光照射到棱镜的表面上,然后发生反射,生成倏逝波,该波将与金属介质表面存在的等离子体激元,发生相互作用,调整光的入射角,从而使倏逝波传播常数与SPW传播常数相同,公式如下:

式中:θ为入射角;np为棱镜折射率;βSP为表面等离子体激元传播常数。

光波导同样能够激发SPR现象,当光在波导中进行传播,通过表面覆盖的金属层区域,倏逝波会穿透金属薄层,若其表面的SPW相位和光波导模式相位一致,则激发出的SPR现象中,常量计算如下式:

式中:βmode是波导模式传播常量。

除了棱镜祸合和波导祸合外,光栅祸合同样可以激发SPR现象,条件是某一阶衍射光的波矢在金属价质表面方向的分量与SPW的波矢相等,即:

式中:m是一个整数,表示衍射级次;∧表示光栅周期。

图2 SPR棱镜传感技术原理示意图

3 SPR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3.1有机污染物监测

3.1.1多环芳烃类监测

有机污染物中的多环芳烃监测,可采用SPR测定方法,其重点在于研究测定水中的苯并芘(BaP)。其监测原理是将BaP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共聚物(BaP-BSA)利用物理吸附原理,固定其芯片金膜的表面,将BaP-BSA抗体和BaP-BSA相结合,从而抑制溶液中存在的BaP。凭借免疫竞争学,可迅速对样品中浓度达到0.01~1000μg/L的BaP实施测定,芯片表面会通过胃蛋白酶溶液实现再生,重复使用20次,且不会出现明显影响。运用SPR技术监测苯并芘BaP和2-轻基联苯,其监测限能够达到0.01~300μg/L和0.01~1000μg/L。

3.1.2烷烃、芳香族化合物监测

SPR技术还可用于测定环境中存在的烷烃和芳香族化合物,通常情况下采用的是一种选择性的低级烷烃测定方法,在金属表面涂覆异戊二烯橡胶薄膜,并将其暴露于低级烷烃气体中,从而观察到共振信号的变化,达到定量测定烷烃浓度的目的。

在芳香烃的检测方面,最近也有人采用聚合物作敏感膜材料。采用的是旋涂方法,来制备聚甲基丙烯酸脂(PMMA)敏感膜。该敏感膜的特点在于对苯的响应很快,灵敏度较高,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对于苯类污染物有良好的选择性,因而适用于苯类物质的检测。此外,还可以运用聚[3-C6一甲氧基己基)曝吩]CP60ME)的衍生物当做敏感膜,适用的检测对象包括苯、甲苯、环己烷和二甲苯等。该薄膜对于上述气体的响应时问均在5s以内,其灵敏度以无极化苯灵敏度为最高。

3.1.3酚类监测

酚类化合物是一种对人体具有较大危害的污染物,具有较高的毒性,而应用SPR技术同样可以对酚类化合物进行监测。监测通过合成一系列酚类化合物受体分子,作为SPR的分析配体,这些配体可用于废水中的酚类化合物检测。可以选用合适的SPR传感器,对4-壬基酚方法进行快速分析,并运用单克隆抗体,获取其检测限是2μg/L,相较于多克隆抗体,其灵敏度高出一个数量级,该方法适用于贝类样品中的壬基酚含量监测。

3.1.4农药和杀虫剂监测

SPR传感芯片上的固定识别分子要求具备高度的专一性,即在结构上存在特异结合位点,只能与特定的生物分子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只要能与农药的特异性相结合的物质,均可以采用SPR技术进行农药残留监测。应用于农药检测的SPR传感芯片的识别分子有多种,下面以抗体为例。

抗体作为传感芯片的识别分子,通常以农药、及其衍生物当做抗原物质。早在1993年,便出现该监测方法,是将衍生物固定于传感器的表面,将抗体与含有除草剂的样品进行混合,当抗体与固定在传感器表面的抗体衍生物反应时,SPR响应信号的强度随着样品浓度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最低检测限为0.05ng/mL,分析时间是15min。

3.2无机污染物监测

3.2.1重金属离子监测

重金属免疫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制备抗不同重金属鳌合物的单克隆抗体,从而建立起相应的SPR免疫检测技术。例如一种选择性测定水体二价汞离子的SPR方法,是将1,6-二硫醇用于在金的表面,构成自组装膜芯片,如果该芯片暴露于含汞离子的水样中,汞离子将与芯片作用,在0.001~1.0mmol/L范围内出现有线性。存在于聚毗咯膜键合溶液中的汞离子,当相应芯片单独用于测定汞离子时,其线性范围在0.1~10g/L之间;而如果在汞离子和芯片结合之后,再在载流中添入2-merca-ptobenzothiazole,检测下限将会降低至10μg/L。

3.2.2大气污染物的检测

测定大气污染物的SPR检测方法也逐渐发展起来,例如对NO2的测定,根据SPR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的敏感膜材料包括:酞著及其衍生物、叶琳及其衍生物、Au和Ag等。此外仪器结构的设计和制膜方法等也会对检测结果有显著影响。

首先使用Kretschmann型棱镜祸合式SPR装置 (光源为He/Ne激光器,λ=632.8nm)分别研究了以酞著硅(SiPc)和酞著铜(CuPc)的LB膜,来监测NO2气体响应状况。前期可采用SiPc作为敏感膜材料,可用于监测 NO2气体,由于 NO2和Ag基底会相互作用,因而会导致共振角不可逆偏移。在后期阶段,可采用CuPc作为敏感膜材料,对前期工作进行改善,在Ag表面覆盖Ni保护层,以阻断Ag与NO2之间的接触,从而消除因为NO2与Ag的相互作用,导致共振角出现不可逆的偏移。

3.3微生物及病原体监测

当前的大多数微生物检测,仍然采用的是生物学、生物化学手段,但研究表明,SPR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已经有研究进展。将蛋白质G固定在11-硫醇修饰的金表面,然后在蛋白质G上固定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军团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等四类微生物的单克隆抗体,成功的将SPR技术应用于上述四类细菌的检测,检测限约为105CFU/mL。将样品溶液与革兰氏阳性细菌的多克隆抗体一起孵化一段时间,阶梯式的离心分离未结合抗体,使其能够通过键合有抗-Fab配体的芯片表面,其检测限是1×105cells/mL。而对于沙门氏菌属B、D和E 的SPR测定方法,其检测限通常可达到107CFU/mL。

4 结语

SPR技术以其突出的优越性,为环境中的污染物监测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手段。由于SPR技术具有高灵敏度,使大量痕量气体成分、小微粒的监测难题得到了解决。SPR技术不断发展,逐渐具备了安全、可靠和灵敏度高的重要优势,在有毒气体的报警、环境有害气体监测方面,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常规的工业生产、人们日常生活智能化以及绿色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蒋永翔,刘炳红,朱晓松,等.镀银空芯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研究[J].光学学报,2014(2):235~241.

[2]关春颖,苑立波,史金辉.微孔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特性分析[J].光学学报,2011(02):34~37.

[3]陈萌梦,熊兴良,李 广,等.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尿微量白蛋白检测[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4,33(6):120~121.

刘小桃(1983-),女,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及质量管理工作。

X830

A

2095-2066(2016)09-0019-02

2016-3-8

猜你喜欢
折射率共振等离子体
连续磁活动对等离子体层演化的影响
ZJP56型组合绳锯组锯机超谐共振分析
气道内氩等离子体凝固术治疗应用进展
安然 与时代同频共振
选硬人打硬仗——紫阳县党建与脱贫同频共振
共轴共聚焦干涉式表面等离子体显微成像技术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介绍
用Z-扫描技术研究量子点的非线性折射率
改革是决心和动力的共振
如何选择镜片折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