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探讨

2016-08-12 06:22涂松明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抚州供电分公司江西抚州344000
低碳世界 2016年16期
关键词:实用化运维配电

涂松明(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抚州供电分公司,江西 抚州 344000)



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探讨

涂松明(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抚州供电分公司,江西 抚州 344000)

关于国家电网的运维工作是国家电力公司所面临的一项重要建设性任务,国家电网的大规模检修将打破国家电网在以往检测维修过程中所遵循的管理模式,这就需要对配电系统开展集运行和维修于一体的管理模式,以提高配电系统运行和维护的专业化水平。配电体系的自动化管理涉及电网的全面改革,通过准确的评估来规避风险,并积极采取措施以应对自动化管理过程可能发生的风险,这样才能使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实用性运维得以实现。

配电自动化;实用化;运维

1 概述

国家电网公司中,大规模建设方案要求配电自动化系统需同时具备电网生产指挥平台和设备在线监测基础平台以及生产运维和配网标准化抢修功能。如此强大的应用功能要想顺利实现,就必须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维管理过程中有效提高其技术水平并改善其安全管理模式,同时做到优化自动化设备选型提高设备配置标准,从而大大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运维工作量,提高系统稳定性,实现预期配电体系应用及运维目标。

1 传统电网模式与“大检修”模式比较

1.1传统电网模式的特点

分散化管理是国家电网的传统生产模式,主要表现为同一级别的管理部门众多,且管理部门主要基于不同行政单位设立,但是在这些电网公司中分工过于明细,这就使得配电系统的运维效率变得很低,无法满足当前的运维要求。同时在电网公司中管理机构的组成也较为复杂,各部门中重复配置现象比较严重,这就难免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不能满足电力发展过程中运维机制的要求。

1.2“大检修”体系下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大检修”模式是以实现运维一体、检修专业化作为建设的核心,各省往往在省级范围内成立检修公司,而地方的检修公司常按照等级归属为电网的一体化运作服务。通过对原有输电区、城区电网供电部门以及检验维修区等不同分区进行变电整合,组建成专业水平的检运维团队。同时还要设立综合技术工作组,专门负责输电运行检测、配电运行检测、变电运行检测等,为了适应配电系统不断扩充的规模,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维业务还应向外包方向发展。

2 配电自动化过程涉及的问题

“三盲”问题是配网自动化建设与改造中的常见问题,所谓“三盲”即盲目追求配电系统的高级应用、盲目追求大型配电系统主站建设、盲目追求“三遥”率。现场安装过程中设计的主要问题是故障指示器种类多样、标准不一、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在配电自动化投入运行的试点中,远程遥控执行过于谨慎是存在于配电调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在配电自动化相关设备的运维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便是分工与管理的混乱。

2.1“三盲”问题

我国目前的配电自动化水平还比较低,根据配电自动化建设的要求,当下我们基本可以实现遥信、遥测基本信息的采集、存储和通信上传,并可以通过主站对其做出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并实现非故障区供电的恢复。但是一些配电建设单位不合实际的的追求配电自动化体系的高级应用配置,这些加装的高级应用配置往往不具实用性,像将温度、湿度信息采集装置加在终端侧,将负荷预测、短路计算等应用设备加在主站侧。完全不考虑加装高级设备的实用性,对配电设备进行盲目改进。在配电自动化建设和改造过程中,还应将配电自动化实施区域3~5年后配电网实时信息总量的多少考虑在内,不应盲目主张通过安装大型主站来避免突发问题的出现,由此造成的配电网实用化效率降低是可观的,而且投入与产出之间出现的差异,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国家电网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自动化建设和电网改造,使得部分运维单位自身改造速度随之加快,同时各电网部门对于配电自动化的理解也不够全面,缺少对“三遥”率真实含义的理解,这就造成在开关装设中对“三遥”装置盲目使用。由此造成的成本增加和产出比降低是不容小视的,尤其是在配电自动化装置投入生产后所产生的运维费用将随之进一步增加。

2.2遥控的执行过于谨慎

遥控在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基于配电调度过程中对安全问题的考虑,人们对配电系统自动化的信任程度不高,以及经常出现的抵触使用自动化配电设备现象,所以即便按照自动化控制的相关要求对配电设备进行使用也必须有人在现场进行监控。由此造成的配电体系自动化几乎不能体现出实用性,反而会造成操作控制过程的复杂化,使得配电自动化设备高效率的优势不能得到完全体现。

2.3运维体系管理分工较为混乱

在配电自动化设备投入运行后,处于终端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容易出现分工混乱的现象,而且在通信运维和配电运维部门之间还会出现相互推诿的问题,这就大大降低了终端运维工作的效率。例如,在配电调度的过程中某个重要节点发出的信息上传突然失效,根据配电调度就会通知配电工区与通信运维部门去现场进行勘察,但是配电工区人员和通信运维部门的检查结果都是各自维护的设备运作正常,都会指责对方负责维护的设备出现了故障,最后经过第二次现场检查发现故障原因是节点开闭箱内DTU中ONU电源插座发生了掉落,只需将电源插上问题便可以解决。

3 问题的解决策略

3.1解决“三盲”问题

为做到合理的提高“三遥”率,应加强配电自动化建设单位管理部门和设计指定部门对配电建设原则的学习,掌握全“三遥”的利弊,并结合实际对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地区进行定位,对不同类别的供电结构进行统计,因地制宜地在配电网络中设置关键节点;在配电自动化中还要合理的增设高级应用,不能盲目改建,一些高级应用的加入可以满足现场设备需要,而有些高级应用的加入只是无谓的增加成本。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就需要事对配电自动化改造施工过程的现场设备进行详细勘查,以保证所增加高级应用的实用性;盲目追求大型主站建设的现象要得到避免,就需要在配电体系自动化建设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配电自动化设备3~5年之后的配网实时工作量,并按照主站规模的大小进行配置。配网实时信息量的计算应参照《配电自动化建设改造标准化设计技术规定》。根据配网工作总量信息选择合适规模的主站,此处可参照表1。

表1 信息量对应主站类型

3.2解决遥控操作过于谨慎问题

遥控是操作便捷性的关键,在进行配电体系自动化建设之前必须与配电调度部门做好充分交流,使配电调度部门了解配电自动化工作实现后所能体现的高效特性,通过逐渐渗透使配网调度部门自己去发现配电自动化中遥控操作所具备的可靠性以及与由此产生的便捷性。在参与的过程中配电调度部门也会逐渐转变对自动化配电体系的看法,逐渐接纳遥控操作手段,并最终完全接受配电自动化体系中的的遥控控制模式。

3.3解决管理运维分工混乱问题

运维分工混乱的问题在设备异常检查中经常出现,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反复发生,就需要从管理入手,确定责任分工,保证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沟通。针对终端设备的运维要建立特定的状态检修方案,以保证各管辖区内的设备都能良好运行。这一点可以借鉴大中型城市中成功进入实用化应用阶段有关单位的经验,定期召开配电自动化技术研讨会,在交流中发现缺点并提出改进,不断提高配电自动化管理水平。

4 结语

随着配电自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式各样的问题还会相继出现,只有通过不断的解决问题,完善配电自动化体系,才能保证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机制进入到实用化、自动化应用阶段。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实用化运维管理问题形式依然严峻,这就给我们提出更多的要求,不断加强员工的业务素质,完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顺利进行。

[1]印永华.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技术和设备[J].电气制造,2010,1(1):111~112.

[2]李伟波.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及其进展[J].科技与企业,2013,22 (21):312~313.

[3]刘承成.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方式的研究[J].安徽电力,2009,26 (1):78~80.

2016-5-20

TM76

A

2095-2066(2016)16-0040-02

猜你喜欢
实用化运维配电
我国家蚕人工饲料配方及生产实用化研究概况
10KV变压器配电安装柜中常见问题分析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
风电运维困局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
杂乱无章的光伏运维 百亿市场如何成长
项目设计科学化,研究手段现代化,科研成果实用化
浅谈数学作业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