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整治后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2016-08-15 00:57陈兴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7期
关键词:内酰胺大环内酯喹诺酮

陈兴田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学部,江苏 徐州 221006)



专项整治后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陈兴田*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学部,江苏 徐州221006)

目的:了解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取2012—2014年我院抗菌药物的年销售金额和用量数据,对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4年我院抗菌药物的用药结构比较稳定,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类别为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其次为氟喹诺酮类,这3类抗菌药物累计DDDs占各年抗菌药物总DDDs的比例均>80%;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其DDDs从2012年的130.18×103降至2014年的30.00×103;用药以经济为目的逐渐转变为以治疗为目的。结论:经过专项整治,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建立抗菌药物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抗菌药物; 用药分析; 用药频度; 动态比较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品种最多、消耗最大的药物,其在医院的使用率一直居高不下,但存在滥用、误用现象,已引起医药界的高度重视和忧虑[1-3]。为此,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联合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4](简称《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5](简称《通知》)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6]等一系列文件,自201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为了解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效果,现对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2—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2—2014年抗菌药物消耗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药品规格、药品包装、药品零售价格、药品销售金额、药品分类等。利用Foxpro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合并、统计等处理。按照《新编药物学》(17版)[7]对抗菌药物进行药理分类;另外,按照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3类[8-9]。

1.2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方法进行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版)[10]和《新编药物学》(17版)确定药品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采用其主要适应证剂量,未收载的药物则结合临床用药习惯及用药手册而定。抗菌药物的DDD值已经纳入我院计算机管理系统,每一个抗菌药物其DDD值均有标注。DDDs=某药的总用量(g或mg)/该药的DDD值[11-14]。注意药品用量的计算:如头孢呋辛注射液规格为1.5 g/支,查其DDD值为3 g,2012年3月住院部共消耗该药1 000支,则该药3月的用量为1.5 g/支×1 000支=1 500 g,而不能用1 000支作为用量。DDDs值越大,说明此药使用频率越高。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某药一定时间内的销售金额/该药的DDDs值。

2 结果

2.12012—2014年我院各类抗菌药物的DDDs

2012—2014年我院抗菌药物总DDDs分别为2 391.54、2 766.08、2 837.55,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增幅不大。这主要是因为我院的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床位3 249张、门诊量200万人次,2013年床位3 822张、门诊量231万人次,2014年床位4 199张、门诊量266万人次。如果按照床位的增长率来计算,我院抗菌药物总DDDs则是逐年下降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院抗菌药的使用正趋于合理化,滥用现象受到了抑制。各类抗菌药物DDDs排序变化不大,说明用药结构比较稳定,见表1。DDDs占比居前2位的分别为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其次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累计DDDs分别占各年抗菌药物总DDDs的84.36%、82.41%、80.44%。主要因为这3类药物的品种多、用量大,且新品种不断上市,发展很快。2012—2014年我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DDDs占抗菌药物总DDDs的比例分别为47.06%、43.69%、40.35%,呈逐年下降趋势,这是因为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大部分品种都属于β-内酰胺类,其在临床的使用更加谨慎,也说明我院抗菌用药情况正趋于合理化。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DDDs占抗菌药物总DDDs的比例分别为25.58%、29.77%、30.47%,呈上升趋势,其原因是第2代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具有良好的抗菌药物后效应,最有代表性的是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和克拉霉素,现在已广泛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15]。

表1 2012—2014年我院各类抗菌药物的DDDsTab 1 DDDs of different kinds of antibiotics during 2012-2014

2.22012—2014年我院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DDDs

由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能在门诊使用,临床用药时严格把握用药指征,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得到了明显控制,见表2。

表2 2012—2014年我院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DDDsTab 2 DDDs of non-restriction class, restriction class and special class antibiotics during 2012-2014

2.32012—2014年我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各品种的DDDs

2012—2014年我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各品种的DDDs见表3。2012年我院使用的头孢呋辛为进口,2013、2014年改为国产,其DDC由116.00元降至42.75元,降幅很大,国产药品的价格优势凸显。国家也加大了药品价格的调控力度,头孢噻肟的DDC从2012的194.40元降至2014年的136.00元,下降了30%,其DDDs排序也从2012年的第16位上升至2014年的第8位。DDDs排序居第1位的头孢曲松,其DDC从2012年的131.40元降至2014年的77.58元,下降了41%。2014年DDDs排序居前8位的药品中,阿莫西林、头孢地尼、头孢呋辛、头孢尼西的DDC分别为8.30、37.26、42.75和58.70元,体现了我院使用抗菌药物的经济性,实现了“以经济收入为目的”到“以治疗为目的”的彻底转变。

3 讨论

DDDs被认为是反映药物使用频率较为合理的客观指标,能够比较不同药品间的使用频率。2012—2014年DDDs排序居前3位的分别为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累计DDDs占各年抗菌药物总DDDs的比例均>80%,主要因为这3类药物的种类庞大,使用广泛,新品种层出不穷。(1)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中又以第2、3代头孢菌素及青霉素类为主,体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3年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DDDs占抗菌药物总DDDs的比例呈逐年降低趋势,但有些品种的DDC偏高,如头孢噻利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DDC分别达到了436和388.44元,2012—2013年DDDs排序居第1位的头孢曲松(台湾泛生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的DDC也达到了131.40元,但2014年降至77.58元。(2)2012—2014年我院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DDDs占抗菌药物总DDDs的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特别是第2、3代新药问世后的临床评价较高,如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3)第4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等,其保留了第3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特点,增加了抗厌氧菌活性,临床疗效甚至超过了一些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16]。3年来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DDDs排序一直稳居第3位。

表3 2012—2014年我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各品种的DDDsTab 3 DDDs of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β-lactam antibiotics during 2012-2014

我院严格控制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用药强度,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DDDs呈逐年降低趋势。

总之,通过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指导原则》及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等相关文件后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促进了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在我院药学部和有关职能部门及临床医师的共同努力下,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日趋合理。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建立抗菌药物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1]李福长,刘梨平.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其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9):175-177.

[2]胡燕,白继庚,胡先明,等.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原因及对策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30(2):128-130.

[3]杨礼超.滥用抗生素的现状与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1):138-139.

[4]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2004-08-19.

[5]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09〕38号.2009-03-23.

[6]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11〕56号.2011-04-18.

[7]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4-104.

[8]黄华斌,郭淑敏,杨艳玲,等.分科分级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管理[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4):309-310.

[9]李进东.分科分级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对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69-70.

[10]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S].2010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50-651.

[11]常晓红,申丽萍.2005—2006年煤炭总医院中成药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0):1231-1232.

[12]陈静,朱瑾.2008—2010年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2,37(10):789-794.

[13]赖萍,李静,李慧柳,等.我院2010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药房,2012,23(16):1535-1536.

[14]武航海,边原,闫峻峰.我院1781张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20):1901-1904.

[15]窦维嘉,宋志芳.首选口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门诊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105-109.

[16]吕瑞勤,郗砚彬,吕金玲,等.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2,21(13):1485-1493.

Analysis on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i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College After Rectification

CHEN Xingtian

(Dept.of Pharmac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College, Jiangsu Xuzhou 221006,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antibiotics i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College(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our hospital”) after rectificati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in clinic. METHODS: The data of annual consumption sum and consumption amount during 2012-2014 were extracted, and retrospectively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annual consumption sum, 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 and defined daily cost(DDC), etc.. RESULTS: The medication structure of antibiotic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2012-2014 was relatively stable, the main categories wereβ-lactam antibiotics and macrolides, followed by fluoroquinolones, and the ratio of DDDs of the three drugs versus the total DDDs of antibiotics were >80%.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pecial class antibiotics were significantly controlled, the DDDs of which decreased from 130.18×103in 2012 to 30.00×103in 2014. Meanwhile, the medication purpose transformed from economic benefits to treatment effects. CONCLUSIONS: After rectific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in our hospital are basically rational.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management of antibiotics and establish long-term mechanism, so a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rational drug use.

Antibiotics; Analysis on drug use;DDDs; Dynamic comparison

2016-01-04)

R978.1

A

1672-2124(2016)07-0977-03

10.14009/j.issn.1672-2124.2016.07.042

*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药学信息及临床用药。E-mail:chenxtdr@163.com

猜你喜欢
内酰胺大环内酯喹诺酮
基层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合理用药管理研究
UPLC-MS/MS同时测定鱼腥草中3个马兜铃内酰胺类成分的含量△
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去除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增SCD和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调查报告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