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学校教育”:我亲手把9岁女儿教进大学

2016-08-17 11:02唐山水
知音·上半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商丘市学校教育女儿

唐山水

2016年6月7日高考第一天,河南省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考点迎来一位特殊的考生——9岁女孩张易文,作为中国参加高考年龄最小的考生,张易文在全国引起轰动,被称赞为“小神童”。

那么,是9岁的张易文聪明过人,还是父母教育有方?一个9岁的女孩子,是如何跨越一般孩子长达十多年的学习过程,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考生?高考结束后,本刊记者第一时间远赴河南商丘,了解到张易文的学习经历。原来在张易文的背后,有个北大父亲的苦心孤诣和殷切期望……

9岁女孩考大学,那是一个北大父亲多年的期待

辞职北大父亲张民弢把女儿张易文打造成最小高考生

2016年6月7日上午8点40分,烈日炎炎,河南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门口,张易文跟父亲张民弢挥手告别,转身进了校门。看着女儿弱小的身影淹没在考生中,张民弢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时年40岁的张民弢是河南省鹿邑县赵村乡人,父亲是教师,母亲是农民。1993年6月,16岁的张民弢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被北大哲学系录取,轰动一时。进入北大一年后,张民弢又转入教育系。到了大三,他在老师的推荐下转学到香港中文大学。1999年,毕业后的张民弢留在了香港,从事少年大学生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2005年,他回到老家商丘,在一家教育机构任职。

2006年3月,张民弢和商丘姑娘李韩英结为夫妇。次年元旦,女儿张易文呱呱落地,夫妻俩心里满是欢喜。他俩商量,一定要让女儿将来受教育时少走弯路。于是,他利用空闲时间专门为女儿编了本教材,准备将来以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

2008年年初,张民弢来到广东,担任香港何冬青教育基金会大陆教学总督。2010年,儿子张世康出生,女儿张易文也已经三岁了。2011新年刚过,张民弢就把女儿接到了广东。他把女儿送到办公室附近的一家幼儿园。一天,中午提前下班的他到幼儿园接孩子。在教室外,他看到老师正给班上的孩子放《奥特曼》。孩子们看得很兴奋,手舞足蹈。“怪不得女儿回到家里,开始有骂人、打人的行为呢!”他找到了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放这种暴力动画片,孩子能不学坏吗?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可幼儿园不认为这是个问题,张民弢只好让孩子退了园。

张民弢索性把办公室腾了出来,每天手把手教女儿,还自编了一套汉字教材,把所有汉字集中起来,按照频率的高低组成一篇韵文,不到半年时间,张易文就认识了四五百个汉字。

2011年8月,他亲戚家的一个孩子高考落榜了。这孩子平时很用功,落榜对他的打击很大。张民弢感触良多,觉得孩子在学校里浪费的时间太多,而且十年苦读也不一定能考上心仪的大学,太不值了。他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辞职回乡,专门培养孩子!

不做应试教育的“牺牲品”,6岁女孩备战高考

张民弢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家人,遭到他们的一致反对。父母首先不同意:“你要是回来了,到哪找这样年薪一二十万又稳定的工作?”妻子也担忧:“我很佩服你愿意为女儿牺牲,但你一定要考虑清楚,将来不要后悔。”亲友笑他神经病:“你这样不但会毁了自己,也会毁了孩子的一生!”张民弢冷静地做他们的工作:“工作可以再找,女儿不能耽误!我要为两个孩子负责!”2012年3月,张民弢辞职回到商丘,并给女儿定下考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的目标。

回到商丘后,张民弢夫妇在自家开起学堂。朋友们知道后也纷纷把孩子送来学习。几个小伙伴在一起除了学习,还经常做游戏,大家的劲头都很足。但是到了八月末,公立学校即将开学时,朋友们还是决定把孩子送到正规学校学习,女儿一个人常常感到孤单。为此,张民弢决定招四五名5岁到7岁的孤儿陪读,只要身体健康,智力正常,他愿意承担他们的所有花销,并把这些孩子培养成才。大家感觉他已经疯了!

但他不听人劝,果然招了两个孤儿,并和他们的近亲属签订了协议书。当年9月,在正规学校开始上课时,张民弢也为女儿和她的小伙伴们制定了详尽的学习计划,他专门编了语文教材,要让他们在一年之内,先认识大约2500个汉字,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经过一年的学习,张易文已经熟练掌握了这些汉字,张民弢开始实施第二个计划,让女儿大范围、高质量阅读,提高认知能力。张民弢自己带头,每天清晨坚持读书,小易文也每天跟着他一起阅读。

有一天,张易文有些泄气地问爸爸:“我每天读这么多书,可很多我不能真正地理解它,那有什么用呢?”张民弢拿来一个装菜的竹篮,让她去打水。女儿不明白他的意思,一趟,两趟,三趟……竹篮总是空空如也。“竹篮是不能打到水的!”她生气地将篮子一扔。爸爸笑了,让女儿仔细看篮子:原来黑乎乎、脏兮兮的竹篮变得洁净如新了。“竹篮是打不上来水的,但并不是一无所获。一次次的打水,让竹篮一次次浸到水里,一次比一次变干净了。”他语重心长地说,“阅读好书也是如此。你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它,也记不住多少内容,但只要你用心读,它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净化了你的心灵。天长日久可让你的灵魂得到升华。”小易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张易文养成了喜欢看书的好习惯。张民弢家里藏书不少,文学、历史、社会等书籍一应俱全。张易文天天看这些书,还经常把自己的一些感想记在日记本上。

有一次,她迷上了《三国演义》,她对张民弢说:“爸爸,我要将名字改为张子龙。”张民弢很惊讶,问:“为什么?”“因为我喜欢赵子龙。”她一本正经地回答。张民弢哑然失笑,当即喊她“子龙兄”。那段时间,她总喜欢给人绘声绘色地讲《三国演义》里的故事,讲到兴奋处,跑过去问张民弢:“关云长真的斩了颜良、文丑吗?他们都是最厉害的大将,怎么几回合就败了呢?草船借箭是真的吗?曹操比喜羊羊还聪明,怎么会拿十万支箭往水里乱射呢……”张民弢又好笑又欣慰——笑她稚气,又为她喜欢思考而欣慰。

到了2012年年底,张易文已经掌握了2500个汉字,张民弢开始教女儿数学、英语等课程。有了语文做基础,张易文的理解能力很强,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学会了小学二三年级的加减乘除运算。

为了让她和社会接轨,张民弢和女儿商量后,经常批发一些儿童玩具,在周末带她去离家不远的应天公园门口摆摊。小易文很感兴趣。有客人的时候,她卖力吆喝,没有客人的时候,她就拿出书来看,打发无聊。有人故意考她,结果他们发现,张易文的知识水平,远远超过了一般人的想象。大家都传说应天公园门口有个小神童,张易文的“生意”好了,交际能力也提高了,胆量也大了许多。

学习也有乏味的时候。张民弢想了个办法,他不定期对女儿进行考试,如果成绩好,就满足女儿的一个要求,如果完不成,就罚她在家里洗碗拖地。久而久之,张易文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每次出去“消费”,张民弢让女儿自己当家、自觉记账,然后等女儿赚来“奖金”再还给自己。她烦躁的时候,张民弢也不逼她,父女俩放下书本出去旅游,或去心仪已久的地方大吃一顿。趁着女儿高兴的时候,他给她讲一些人生道理,让她浮躁的心慢慢地平静下来。她还常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慢慢学会了独立处理各种麻烦和人际关系。

长期潜移默化的培养,让张易文彻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同龄孩子在一起时,她的学习能力和心智往往远超过其他小朋友。

张易文七岁时,她的语文和英语已经达到初中学生的水平。张民弢指导女儿,开始往初二、初三进发,全方位教女儿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由于张易文识字多,理解能力强,她的学习进步很快。张民弢到网上搜集一些初中学生的考卷让女儿做,女儿的成绩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在一般初中可以排到中等以上。张民弢对女儿有了更大的信心,决定让女儿在10岁以前就参加高考。

到了2015年,八岁的张易文已经完全掌握了初中的课程。张民弢的心里暗自高兴,他准备再过一年,就让女儿参加高考,选的是理科。

张民弢开始教女儿一些高中课程,语文和英语是女儿的强项,数学也不错。这都是张民弢编的教材,但是有些课程,如化学、物理、生物,张民弢感觉自己已有些吃力。他专门为女儿聘请了老师,张易文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张民弢感觉,自己当初为女儿制定的人生之路已经初步实现,可以给女儿报名高考了。

高考过后毁誉参半,9岁考大学能否复制?

2015年11月,张民弢决定让女儿参加2016年的高考。高考报名日期是12月4日,张民弢提前给女儿办了身份证。然而在报名高考时,还是遇到了麻烦,商丘市教育局的一位李姓工作人员说:“张老师,我佩服您的教育方法,但张易文没有学籍号,年龄也太小,这在商丘市是第一个,需要提供同等学力证书,才可以报名。”后来,张民弢去了两家学校,经过考试,这两家学校都给张易文开了同等学力证明。商丘市教育局又请示河南省教育厅,经过多方协商,张易文终于拿到了准考证。

2016年2月16日,商丘市进行高考一模考试,张易文的考点在商丘市第二高中,然而在一模考试前,张易文死活不去考场,她哭哭啼啼说:“爸爸,学校人太多,而且都比我大那么多,我害怕……”看到女儿可怜的样子,张民弢决定尊重女儿的意见。

事后,张民弢还是有些郁闷,他在思索,该怎么打开女儿的心结。3月初的一天,张民弢带女儿去一个亲戚家,这个亲戚家的孩子参加了2015年的高考,家里的书籍还没有处理。张民弢对女儿说:“文文,你看,一个经过正常上学的学生,要读多少课本?”张易文一看,那些摞起来的课本合起来竟然有三四米高,十分惊讶。“你现在辛苦些,但比起他们的付出,差距还是很大。爸爸之所以让你现在参加高考,就是不让你走他们的路,十年寒窗,到时候未必能考上好大学,反而白白耽搁了很多时间。”张易文触动了。她想了一会,说:“爸,我听您的,一定要参加今年的高考。”

张民弢明白,女儿之所以胆怯,除了年龄小,还是底气不足啊!她的语数外都达到了高考的水平,但是物理、化学、生物基础还不是太牢固。张民弢决定,除了继续对女儿进行恶补,也要对女儿适当减压。

4月8日,二模考试开始,女儿显得胸有成竹,顺利进入了考场。几天后结果出来,张易文的分数远远超过了大专线,这给了她很大的信心。在5月23日进行的三模考试中,张易文表现同样出色,张民弢的心里总算有了底。

6月7日一大早,张民弢和爱人李韩英就带着女儿去了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在现场,看着周围那些紧张兮兮的家长,张民弢一家反而很放松,当得知这个9岁的女孩将参加高考,周围的人都惊呆了,但张易文却很轻松,和父母有说有笑,大家都说:“这个小丫头了不起!”张易文走进考场后,父亲张民弢之前紧张的情绪反而平静很多。11点45分,张易文走出考场,对父亲说了作文主题和她的题目、内容,张民弢给予了肯定。张易文自信地说:“我语文成绩应该不错!”之后的考试,张易文发挥平稳。

高考结束后,9岁女孩参加高考的消息迅速传开,大家议论纷纷,有的人认为,张易文天资聪明,是个不可多得的神童,在别的孩子身上没有复制性。也有人认为,张民弢这样做,完全是为了炒作,对此,张民弢都一笑置之,他说,女儿并非什么神童,只是自己的方法得当,女儿的学习习惯好,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在任何一个孩子身上,都可以实现。最要紧的是父母需要比孩子更坚韧的心智,做孩子的大树,还要有足够的视野,看清楚孩子未来。

还有人问,张易文的模拟考试成绩并不特别拔尖,为啥还坚持让她参加高考?张民弢答:她即使只考上大专,专升本,然后研究生,直到博士,也比接受正常学校教育的孩子机会要多。就是今年考不上,女儿还会有很多机会,这种年龄优势,会让她成为人生赢家。如果一直考不上,也会让女儿从事教育事业,也许在别的学生还在为高考发愁时,十七八岁的女儿已经成为月收入几万的名师了。

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张民弢表示,今年只有6岁的儿子也已掌握小学课程,将来也可走姐姐的路。也许孩子这两年会辛苦些,但他们比那些十年苦读的孩子来说,还是幸福得多,选择的机会也更多。

[小编发言]

张易文现象折射出当下“在家上学”和“低龄报考”两大社会现象。当很多家长还在费尽心思为孩子选择“重点”“名牌”的时候,一部分人开始尝试主流教育体系之外的另外道路。“在家上学”作为对公立教育单一教育模式的丰富和补充,得到不少人的支持。目前,“在家上学”人数最多的前三个省市是广东、浙江和北京,这与其经济文化水平高、教育观念更开放有关。

“在家上学”因材施教,按照每个孩子的天赋和能力进行教育,确实有其优势。但对父母的能力与素质和孩子的潜能与习惯都有一定的要求。父母要有一颗愿意学习、上进的心,孩子有在家学的意愿和自我管理能力。从教育效率来说,在家上学,家长需要花费的时间、经济成本更高,因此并不适合每个家庭。对于不具备在家教学条件的,还是适宜把孩子送到学校,然后尽力减少学校应试教育对孩子的伤害。

同时,在这两年,随着家长思想观念的改变,低龄考生参加高考时有发生。家长对孩子进行个性化培养,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以及孩子的基本情况,切勿拔苗助长。即使孩子上了大学,家长也要关注孩子的人格成长,避免低龄孩子考入大学后,出现不适应的状况。

张易文的父亲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女儿量身打造的学习方法,他的一些好的教育方法、经验是可以吸取的,但这个成功案例是否适合所有孩子,要因人而异、因家庭而异,不可盲目复制。

编辑/王颖

猜你喜欢
商丘市学校教育女儿
商丘市工程建设项目“双流程”并联审批成效显著
大三的女儿
商丘市
海的女儿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五年工作综述
商丘市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学校教育的新挑战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