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育与管理的变革与展望

2016-08-19 17:50陈永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9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陈永梅

摘 要 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高校教育的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种大背景下,高校必须要把握时代变革的给予,重现塑造先进管理理念,通过运用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的思维与理念进行理解与融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教育的教学管理与服务,全面推进高校校园的信息化建设,促进高等学校的教育转型和学科建设。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传统教育 变革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的提出是在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首次讲述“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和政府对“互联网+”行动计划多次进行实施并给予了相当的重视,由此可见,“互联网+”计划的开展不仅仅是国家战略的实施,更是新形势下时代发展的常态。而在“互联网+”计划的开展中,高校作为思想与知识的密集地,也迎来了巨大的历史转变,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应如何应对相关的挑战,把握时代发展的变革机遇,运用互联网思维和高新信息技术推动高校的教育体系的发展,并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发展,是高校要勇于探索的主要课题。

1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传统教育与管理的现状问题

在当前形势下,信息化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终端已经在广大高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类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手段、学习方法、管理服务以及师生行为习惯等等,高校传统教育与管理理念都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1.1管理理念与模式的新变革

在当前形势下,互联网与移动终端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学习方式的新趋势,多种应用软件在高校间广泛运用,高校管理与服务从线下转化为线上,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校理念与模式的扁平化管理,也对高校传统教育理念与模式有着强烈的冲击。除此之外,对知识获取的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依靠教师当堂讲授的方式,这种教学的方式较为单一与枯燥,学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低下,而在当前形势下,学生可以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共享学习资源,获取知识的渠道不断的再增多,单一的依靠教师讲授来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被打破,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渠道越来越多,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再者是教学模式发生巨大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单一的,时间与空间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学生在学习中难以实现自身的个性化发展,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更全面的发挥自身的个性化特点,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减轻了工作强度,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更好的实现与时代的接轨,更受到学生的欢迎。

1.2高等教育时空形态的新变革

通过一些相关的例子可以得知,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虚拟教学来代替实体教学,高校未来的教学方式将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眼前,高校的教育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这一系列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时代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给高校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2“互联网+”时代高校转型升级的新要求

互联网行业对于各类传统行业的冲击是巨大的,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来看,受到巨大影响的行业主要有工业、农业、金融以及教育,这四种行业是主要的创新来源,在中国国内,互联网技术在高校的发展已经有十多年,但对于前三者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变革程度而言,对于教育这一行业的影响程度尚很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校内部管理者以及教师的观念理念未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仅仅将“互联网+”这类新模式当成一种教育手段的新形式,而不是一种发展的契机。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任意一种理念或思想的形成到广泛运用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互联网思维也是如此,尤其在高校内部,绝大多数管理者与教师都普遍习惯传统管理理念,在教学方式与手段上难以接受新模式,因此,互联网在高校的发展中非常缓慢。要想实现互联网在高校中的逐步稳定发展,就应该对传统的体制与管理理念进行变革,否则一味的依赖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就会导致互联网模式在高校变革中的缓慢与失败。

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看,每一次巨大的变革能够得到成功,首先应是思维模式的改变,因此,在互联网时代,高校要先摒弃之前的传统思维与观念,在高校课堂的教学与管理中加入互联网思维,并将其贯穿于整个过程,积极借鉴互联网模式中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模式,构建平台化与扁平化的组织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新的突破点,促进高校教学管理模式与手段水平的提高。

3高校信息化校园建设面临的困境

近些年来,由于国家与政府正大力的推进信息化建设。大多数高校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高校网络,大量的硬件设施服务于各类教育手段,在高校的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当前形势下,国家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高校信息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新趋势,但在国内,没有一套明确的制度以及标准,在国内率先开展的信息化建设的高校数量较少,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很多问题,主要的体现方面为,一是重视硬件方面的管理而忽视了理论方面的研究,对于为什么建立信息化建设已经达成了共识,但对于信息化建设该如何达成则没有一个共同的意识,重视的方面主要是在技术层面,没有对理论基础进行重视,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与建设,在高校实现高效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完成,高校应该注重在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中,高校需要什么,按照实际的工作情况,对各个模块进行分割,并保证每个阶段都有人进行规划与实施,大多数高校缺乏长远的整体规划,对各类资源的规划与使用不合理,整合程度不够,导致信息资源的重复,其次是忽视的用于的需求与体验,在高校的教学中能否实现师生的个性化需求是应用技术发展的基本要求,但在目前的高校信息化(下转第34页)(上接第32页)建设中,主要以应用平台的建设与技术的运用为主体,忽视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个性化发展。最后是信息化建设缺乏一定的教育特色,在高校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比较注重技术标准,没有考虑到人文环境与教育特点,学校的特征以及形成在信息化的建设中没有得到体现。因此,高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要打破自身的自建自用,重管理轻教学的老旧思想,引进市场发展机制,积极利用多方面的社会资源,构建可以进行资源共享的高校运营管理机制。

4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新措施

实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主要转变的是实现智能化建设,因此,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主要方向,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在校园内建立相关的校园无线与有限,实现校园内部一体化的各类应用,确保各类信息的高校运用和服务水平,不断的提高信息管理水平,治理内部的发展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思路的规划

由于在高校内部,实现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管理并促进其教学水平与效率的提高是一项周期性长、复杂的工程,而应对这种情况,首先要结合高校发展的现代以及相关需求,以及教育部门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以及互联网技术发展最新情况,明确发展思路,规划好各个步骤,并进行分类推进。首先要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对其目标进行总体的规划,在规划的过程中要对高校信息化现状与用户需求有全面的认识并组织具有先进水平的管理模式与方案。

4.2建设内容

主要建设的平台有几个方面,一个是应用支撑平台,一个是基础设施平台,一个是统一平台,基础设施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数据中心以及云平台,统一平台的建设主要是对用户身份信息门户平台,以及数据库平台,通过对这类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高校的各类具体应用提供基础数据,而针对每个高校的侧重点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建设。在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中,一般包括教务管理系统的建设,财务管理系统并以及学工管理系统、校园安全管理系统等等。

4.3总体架构

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信息化建设的构建要全面,主要的架构建构有感知层面以及基础设施的构造,数据中心平台,以及应用层面等等。

5结语

在当前形势下,教育行业也正在受到互联网行业的冲击与发展,“互联网+”的模式不仅仅是时代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新形势下高校发展的必然需求。因此,我国高等学校在教育方面要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以全新的姿态迎接互联网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的教育让传统行业的发展更加的充实与有效。在高校的发展中,“互联网+”的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教育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在推进高校教学发展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曹晔华.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人才的素质模型建构与高校创新培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2] 蔡桂珍.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3] 刘军豪.两岸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