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五脏相音”的实践与计算机交互分析

2016-08-25 09:07单金龙
歌海 2016年3期
关键词:五音黄帝内经五脏

·单金龙

《黄帝内经》中“五脏相音”的实践与计算机交互分析

·单金龙

《黄帝内经》一书中用“五行”的特点和“五音”的运动,论及与“五脏”某些相互作用的观念。首先对这一观念进行资料注疏,探讨“五脏相音”“五音疗疾”这一古老理论;再通过计算机交互的音乐分析看“五行音乐”“五音疗疾”所显示的审美实践特征,展示一个建立在“运气”下的一个古老的“五行音乐”审美理论与实践。

《黄帝内经》;五行;五音;七情五志

《黄帝内经》被称为医之始祖,作为中国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这一理论中蕴涵了一种古老的音乐养生理论,本文将通过两个部分对其加以讨论,第一部分对《黄帝内经》中的“音乐养生”观念进行资料耙梳,第二部分借用计算机交互分析的方式,讨论“五音”产生乐象的审美特征及其相应气息运动的“疗疾”方式。

一、《黄帝内经》中五行、五音、五脏、五志以及五藏的有机系统

《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篇》①《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篇》,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提出“五脏相音”一思想,认为人的脾、肺、肝、心、肾分别相应宫、商、角、徵、羽五音。《素问·天元纪大论》有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举痛论》中又谈到“百病生于气”②“百病生于气”载于《素问·举痛论》,原文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在《素问·金贵真言论》③《黄帝内经·素问·金贵真言论》关于五音的注中说:“角,木声也;徵,火声也;宫,土声也;商,金声也;羽,水声也。”中给以了五行、五音联系的说明,甚至把五脏、五志以及五藏④神、魂、魄、意、志是《黄帝内经》借五行五脏对神志活动所作的分类,即心为火藏神,肝为木藏魂,肺为金藏魄,脾为土藏意,肾为水藏志。首先对其各自的含义及其划分依据进行分析。与五音五行做了有机联系的系统化说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这种系统化的相互关联可以达到“不治已病治未病”⑤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作用,以上云云让笔者触及这2000多年前的观念,依旧合情合理,耐人寻味。

以上资料显示了以“五行”为核心所建立的集五脏(脾、肺、肝、心、肾)七情(思、忧、怒、喜、悲、恐、惊)五志(神、魂、意、魄、志)五音(宫、商、角、徵、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大系统,通过“运气”达到相互之间的循环往复:

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在藏为魂;

心属火,在音为徵,在志为喜,在藏为神;

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在藏为意;

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在藏为魄;

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在藏为志。

这一关系中,由任何一端牵动,都可以牵制其要素,以“运气”的方式,相互制衡,音乐养生便是通过“五音”为核心建立起一套“疗疾”的方法,这一观念如下:

心在志为喜,喜则气缓,在音为徵,以速相克;

肝在志为怒,怒则气上,在音为角,以下相克;

脾在志为思,思则气结,在音为宫,以缓相克;

肺在志为忧(悲),悲则气消,在音为商,以聚相克;

肾在志为恐(惊),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在音为羽,以稳舒静。

这里“速”“下”“缓”“聚”“稳”是音乐运动的变化,在《黄帝内经》中被用来对抗医学中“缓”“上”“结”“消”“下”导致疾病的气息。而传统中医学是以“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治疗学说”等学说建立的整体医学观,因此音乐中的运动便是一件影响整体变化的复杂对象。因此笔者为读者梳理了一套“五行”“五脏”“五志”以及“五藏”在音乐活动下关联的表图,以此来进一步说明音乐养生观。

五行、五脏、五志、五藏在音乐活动下的关联

上文中,笔者提到“运气”一词,“气”是中国古代道家学说范畴,气乃万物之始,古人用“运气”方式连系起了“身”“心”“灵”这样的三重境界,并在音乐的实践中给以治疗运用,用“一曲终了,病退人安”效果来检验。这里“身”的层面,是指借助音乐运动打通气血经络,达到活血提神作用;“心”的层面,让人舒心悦目或者悲痛伤感,以情感多与少、偏与正去调节气息运动;“灵”的层面,让人有凝神入定,内观环宇的体验。这里“身”是气息运动,“心”是情感运动,“灵”是神之驰往。一首乐曲需要具有这三重审美意象的意象合并,而能起到调养绝佳的效果,这也与传统绘画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①〔唐〕张璪《历代名画记》“:初,毕庶子宏擅名于代,一见惊叹之,异其唯有秃毫,或以手摸绢素,因问璪所受。璪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毕宏于是阁笔。”,立万象于胸怀的绘画创作美学暗暗相合。

五音在古代每一音有8种乐象,共40乐象,每一乐象又都对应五行万物,可以用来影响人的气质,改变人的气息,同时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通过“运气说”可以将气息调节,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乐象加之气息运用,就是音乐养生的核心之理念(见图1)。

图1 五行、五音、五脏、五志以及五藏之衍生

那么“音乐”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如何给予“养生”?这便是下文着力探讨的问题。

二、传统中医下的音乐养生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恐忧。”②《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喜动于心则心应,而五志过极皆能伤心。

(一)怒伤肝、角同肝

指过度恚怒,引起肝气上逆,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耗伤肝的阴血。《素问·本病论》说:“人或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即伤肝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③《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医医偶录》④陈修园:《医医偶录》,蓬莱友善堂出版,2007年版。说:“怒气泄,则肝血必大伤;怒气郁,则肝血又暗损。怒者血之贼也。”

角与肝相通,肝在志为怒,解郁制怒;怒则气上,还可导致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角音圆长通澈,廉直温恭,主理免疫系统,过分的怒火会使得血气上行,伤心入肝。角声入肝,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使用向下的气息,从而达到养心舒肝的目的。

(二)喜伤心、徵同心

是指过喜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素问·举痛论》①《黄帝内经》,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灵枢·本神》②《黄帝内经》,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医醇剩义·劳伤》③〔清〕费伯雄:《医醇剩义·劳伤》(赵艳校),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年版。说:“喜则伤心,此为本脏之病,过喜则阳气太浮,而百脉开解,故心脏受伤也。”《医碥·气》说:“喜则气缓·志气通畅和缓本无病。然过于喜则心神散荡不藏,为笑不休,为气不收,甚则为狂。”④〔清〕何梦瑶:《医碥·气》,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年版。心藏神,心神散荡,喜笑不休则伤心。

心在志为喜,喜则气缓,在音为徵。喜则气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喜过度,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有害内分泌系统。徵音在乐象为“婉愉流利,雅而柔顺”,徵声入心,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从而气息畅快。

(三)思伤脾、宫同脾

指思虑过度,脾失健运,气机郁结。《望诊遵经·变色望法相参》说:“思则气结于脾”,“思则气结,结于心而伤于脾也”。⑤〔清〕汪宏:《望诊遵经·变色望法相参》(王小芸,赵怀舟,张玲校),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版。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资生汤》,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版。《医学衷中参西录·资生汤》说:“心为神明之府,有时心有隐曲,思想不得自遂,则心神拂郁,心血亦遂不能濡润脾土,以成过思伤脾之病”,“思虑过多,脾血必耗”。⑥

宫与脾相通,脾在志为思,助脾健运,思则气结,是指思虑劳神过度,导致气机郁结,伤神损脾。宫音在乐象上为“和平雄厚,庄重宽宏”,对脾胃系统作用比较明显,促进消化系统,滋补气血,旺盛食欲,同时能够安定情绪,稳定神经系统。过分的思绪使得气血聚集,伤心入脾,用稀散气息的舒而阔达的宫音,便能健脾而养心。宫声入脾,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

(四)忧(悲)伤肺、商同肺

指过度忧伤悲哀,可以耗伤肺气。《素问·举痛论》说:“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⑦《黄帝内经》,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医醇剩义·劳伤》说:“悲则气逆,膹郁不舒,积久伤肺。”⑧〔清〕费伯雄:《医醇剩义·劳伤》(赵艳校),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年版。

商与肺相通,肺在志为忧,舒达气机,悲则气消,是指过度忧悲,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商音在乐象上为“慷壮哀郁,惨怃健捷”,主理呼吸系统,过分的忧伤使得气血消散从而伤心入肺,用集结气息的方正而好义的商音来与之相克,便能感心清肺。商音入肺,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

(五)恐伤肾、羽同肾

指恐惧过度,耗伤肾的精气。肾藏精,《素问·举痛论》说:“恐则精却。”《灵枢·本神》说:“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⑨《黄帝内经》,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羽与肾相通,肾在志为恐,恐则气下,血亦下行,临床见面色苍白、头昏,甚则昏厥。恐又可使肾气下陷不固,出现二便失禁,或男子遗精,孕妇流产等。羽音高洁澄净,淡荡清邈,主理循环系统,过分的恐惧惊吓会使气血下行,羽音入肾,肾精气充足则脏腑强健,胆气豪壮;肾精气不足则脏腑失其滋润与温煦,功能低下,胆弱易恐。羽声入肾,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以上说明了传统中医对“五脏相音”观与“五音疗疾”作用。

三、计算机交互下的“五脏相音”“五音疗疾”关联与审美特征分析

笔者接下来借助计算机交互软件,分析音乐中的诸多气息之运行,谈一谈“五音”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如何起到“治疗”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五行音乐”的实践需注意运气于五行、五音、五志、五神与七情,笔者将通过口诀的方式给以清晰表述,同时展开五类音响审美特征与气息分析,展开音乐的运动带来的气息是如何牵制“百病生于气”的“气息”。同时建议听赏者需要有一定的鉴赏水平与自我心理暗示的实践方式。

(一)金系音乐气息运动口诀与治病机理的审美分析

1.口诀与治病机理:忧动肺商入肺肺属金金为商

思伤脾:脾在志为思,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思虑过度、所思不遂等情况下,就能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脾虚则易不耐思虑,思虑太过又易伤脾,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则思虑、思考等心理活动正常。脾与胃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肠及整个消化系统,过旺或过衰,较宜患脾、胃、肋、背、胸、肺、肚等方面的疾病。

宫入脾:宫调式乐曲的风格主要是悠扬沉静、温厚庄重,和平雄厚,庄重宽宏,气宇轩昂,闻宫音,给人以浓重厚实的感觉,使人气舒豁达。入胃经、脾经,主理脾胃的健康。

脾属土:脾能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故脾属土。

土为宫:土为大地,万物之母,《汉书律历志》①〔汉〕班固:《汉书·律历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中说:“宫,君也,倡始绝生,为四声纲也。”

2.五行音乐之“商”的治病机理与审美特征的计算机分析

作品在五行属金,即有商调式“慷”“壮”“哀”“郁”“惨”“怃”“健”“捷”的音乐形象,给人方正而好意,有气息集结的特征,适合于忧伤而致气散的情致疾病,易于与肺部的调节及呼吸系统的保养。如果一个人带有“抑郁气质”,或长时期由于悲伤气息消散,建议聆听此类能够给予气息聚集的作品。

图2 姬神《诸神之诗》的声音记录:0’00-0’30分析

图2是姬神《诸神之诗》的声谱图,可以清晰的发现音乐在前6秒表现得较为单薄,气息不足,而之后粗粝的频谱反映了气息加重的状态,尤其在第0'05-0'10期间,0'10气息随上行高亢,下行庄重的旋律逐步保藏蕴含的气力,作品中人声间歇的利用音调的上扬,给予了持续的蕴藏之气以不断补充,低音冥想般的动态节奏,更是给人以持续蓄积的力量,一曲听罢,排忧精进,消散的气息重新得到聚集。该作品由于其庄重,对土型阴阳平和之人更为有效。阳韵的推荐曲目《晚霞钟鼓》,功效:补益肺气,宽胸固表。阴韵的推荐曲目《秋风清露》,功效:滋阴清热,润肺生津。

(二)木系音乐气息运动口诀与治病机理的审美分析

1.口诀与治病机理:怒伤肝角入肝肝属木木为角

怒伤肝:肝在志为怒。“忿怒伤肝”,怒则气上,对于机体的生理活动是属于一种不良的刺激,可使气血逆乱,阳气升发。肝为刚脏,主疏泄,其气主动主升,体阴而用阳。而肝与胆互为脏腑表里,又属筋骨和四肢,因此过旺或过衰,过怒与过忧,较宜患肝、胆、头、颈、四肢、关节、筋脉、眼、神经等方面的疾病。

角入肝:角调式乐曲有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对诸如胁肋疼痛、胸闷、脘腹不适等肝郁不舒的诸种症状作用尤佳。角调式为春之声,这些都说明角象征阳气触动而生发,与肝的特性相统一。

肝属木:如木性条达曲直,有生发之特点,而肝性柔和舒畅且主疏泄,又主升发之气,故肝属木。

木为角:木具有生发、条达之特性,而角调式乐曲悠扬,生机勃勃,象征春天万木皆绿,生机盎然。

2.五行音乐之“角”的治病机理与审美特征的计算机分析

音乐在五行中属木,即有角调式“圆”“长”“通”“撤”“廉”“直”“温”“恭”的音乐形象,给人恻隐而爱人,有气息向下的特征体验,适合于由于怒气上升伤肝的情致疾病,调节人体免疫系统。也就是说要使用“角”的审美特征与气息向下的音乐作品来将之平衡。如作品《花语》0'00-0'30分析。

图3 《花语》0’00-0’30分析

笔者在这里分析了歌曲的前30秒引子部分的气息的审美形态,可以看到音乐中向上运动的气息,被向下的旋律运动给平衡了,恰似给听众一种气息的引导,帮助欣赏者能够在气息的上下运动中对比出下行运动气息的力量,起到气息下沉治疗由怒气带来的上聚气息。从而有效地调理身心直达由情绪引发的病理问题。

在另一首作品《春时》的音乐审美形态中,笔者找到了以下音乐气息的流动。

图4 城之内美莎《春时》的声音记录

(三)水系音乐气息运动口诀与治病机理的审美分析

1.口诀与治病机理:恐伤肾羽入肾肾属水水为羽

恐伤肾:肾在志为恐,恐,即恐惧、胆怯,是人们对事物惧怕时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能产生不良的刺激。“恐伤肾”“恐则气下”①《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过度的恐惧,有时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导致泌尿系统的失调。

羽入肾:羽调式悠扬澄静,柔和透彻,同有水的特性,万物都要水的滋润,人们将水比作生命之源,而肾主生长发育,主藏精生殖。水声代表生命之源,水声的音乐能够强壮肾脏功能,刺激肾上腺素分泌,疏导下腹,添肾脏之气,能量不断延绵,疏通肾经,调节泌尿系统。另外旺肝,肝木和谐共鸣,水火济济相融,使人心志通畅,欢乐体壮,肾精有补髓生脑、平衡免疫系统之功,提高生命品质。

肾属水:水具有滋润、向下之特性,而肾能藏精,主人体水液代谢之调节并能使废水下行排出体外,故肾主水。

水为羽:水具有滋润、向下之特性,羽调式清幽柔和,悠扬澄静,柔和透彻,哀婉,有如水之微澜。

2.五行音乐之“羽”的治病机理与审美特征的计算机分析

音乐在五行属水,即有羽调式“高”“洁”“澄”“净”“淡”“荡”“清”“邈”“恐”的音乐形象,给人整齐而好礼,有气息向上特征体验,适合于惊恐而气下降伤肾的情致疾病,调节人的循环系统。

让我们再看这首对《花语》的分析,上节笔者曾用这首作品针对调节“怒”气,养护“肝”的“角”音做了气息向下的分析,值得一提的是这首作品的音乐运动也可用来引导向上的气息,如果按照上文所说“气息的上下运动中对比出下行运动气息的力量”,那在这里可以通过听者的自我暗示,从气息的上下运动中对比出向上的气息运动。这样这首作品我们说也可用来牵制因“恐”的情感而变的向下的气息。

图5 《花语》0’00-0’30的第二种分析

在星吉昭的作品《十三飞雁》音乐审美形态中,笔者找到的看似下实则稳固的上流之气息:

图6 姬神《十三飞雁》声音记录

从图6的声谱图,笔者有意标出的方格中可以看到0'07秒之前,即前两个上下方格,有一个持续的高音,此音给人以远古骨哨的清脆醒耳之声,再配合次高、中、低音,四音叠加,高亢清脆的少阳之气,在稳健固本的重低音之上更显的意蕴,气息的厚重,第二个阶段叠加的两个方格,将这种稳重厚重之气力,给予了传递,同时引出接下来14次之多的下沉之气(见图7),这种气力虽则不利于恐慌气息的上升,但实则是为了让积郁的少阴之息给予排出,从声谱图深色的部分我们可以看出,气力的厚重殷实,保证了向下之气的不泄气,尽管有下沉之气的乐音流动,向上的音型作为美感的支声写作手法同样也引导了气息的上行,更值得一提的是十四次下沉气息带来的向上气息蓄积了一种上行运动的心理能量在其中。

图7 十四次下沉气息带来的向上气息的蓄积力量

整首作品在高洁之音的音色特有紧张之感中,调配以间歇向下的能量,协调中给人逐渐稳固的向上之气,并且作曲家对音乐运动中气之运行的讲究,为保证上升之气息的贯穿始终,在对不同气息的相互衍生下自然形成了一个如图8所示的曲体结构,保证了音乐疗疾的持续稳固效果。该作品适合火型脾性的人聆听。

图8 《十三飞雁》的气息结构图

(四)土系音乐气息运动口诀与治病机理的审美分析

1.口诀与治病机理:思伤脾 宫入脾 脾属土土为宫

思伤脾:脾在志为思,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思虑过度、所思不遂等情况下,就能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脾虚则易不耐思虑,思虑太过又易伤脾,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则思虑、思考等心理活动正常。脾与胃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肠及整个消化系统。过旺或过衰,较宜患脾、胃、肋、背、胸、肺、肚等方面的疾病。

宫入脾:宫调式乐曲的风格主要是悠扬沉静、温厚庄重,和平雄厚,庄重宽宏,气宇轩昂,闻宫音,给人以浓重厚实的感觉,使人气舒扩达。入胃经、脾经,主理脾胃的健康。

脾属土:脾能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故脾属土。

土为宫:土为大地,万物之母,《汉书律历志》中说:“宫,君也,倡始绝生,为四声纲也。”

2.五行音乐之“宫”的治病机理与审美特征的计算机分析

音乐在五行属土,即有宫音的“和”“平”“雄”“厚”“庄”“重”“宽”“宏”的音乐形象,给人温舒而阔大,有稀散气息的体验,适宜于过度思虑而气结不通有伤脾藏的情致疾病,可调节消化系统。

星吉昭《净土曼陀罗》的音乐审美形态与音乐气息流动:

图9 《净土曼陀罗》音乐结构于气息记录

笔者在这部作品中使用了以五种符号代表不同的气息,以音乐的运行引起的气息变化,记录该作品气息的总体“稀散性”特征。

(五)火系音乐气息运动口诀与治病机理的审美分析

口诀与治病机理:喜伤心 徴入心 心属火火为徴

喜伤心:心在志为喜。心藏神功能过亢,可出现喜笑不休,心藏神功能不及,又易使人悲伤。由于心能统领五志,故五志过极皆能伤心。心脏与小肠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血脉及整个循环系统。

徵入心:徵调式有欢快、跳跃的特点,徵为火性,在五声中属笑,心在五声中也为笑,欢快喜悦是心的特性,所以,喜,血液才能通利,血液充盈,神思敏捷。心属火,心在人体中如同太阳一样。

心属火:火为阳热之象,有上炎之性,而心为阳脏主动,心阳有温煦作用。

火为徵:火具有炎热、向上之特性,徵调式的风格欢快,轻松活泼,欢快喜悦,象火一样升腾,具有炎上的特性。

音乐在五行属火,即有商音的“婉”“愉”“流”“利”“雅”“柔”“顺”的音乐形象。给人以方正而好义,给人以气息聚集的特征体验,适宜于由于过多的忧愁而导致气息消散侵害心肺的情致疾病治愈。主理呼吸系统。

让我们继续看星吉昭的一首《千年祈愿》在音乐中的审美特征和气息运动。

图10 《千年祈愿》的音乐气息记录

如图10所示,作品在一开始作曲家并没有针对益于肺部保养,给于消散之气凝聚的音乐“药剂”,相反却似乎欲擒故纵,用很特别的方式,即用钟声自然消失的声音,声音在密度上的逐渐消失,复合着气息的减弱,配合以清脆的金属声给人以气息逐渐远逝的体验,然而这种体验在反复了三次之后,音乐开始表现出火系音乐的典型特征,即动力性,音乐没有选择沉重的旋律聚集气息,没有选择低音的器乐,而是运用紧促的节奏型,前十六与后十六音符,与八分音符的有秩序运动,给人造成了气息的紧张感,如图11。

图11 用粗细“竖线”记录的重音

粗壮和细弱的“竖线”是重音的记录,声谱图显示了两种重音与从头到尾大于一千次之多的,节奏律动(最细弱的“竖线”),其律动在重音大致的规律下丰富而有序的变化,最粗壮的“竖线”记录了沉稳的气息,而之后的小而短的“竖线”就象是被这个气息孕育出的灵动游走之气,在一种介乎天人之间,一个永恒的空间之中逐渐孕育运化而生的精神况味,我们能意识到这种况味以一种上升之气在厚重的人文关爱里,气息从这里开始给我们源源不绝的身体所需的呼吸循环。阳韵的推荐曲目《荷花映日》,功效:补益心阳、养心安神。阴韵的推荐曲目《雨后彩虹》,功效:清心降火、安神定志。

四、结语

以上笔者通过对《黄帝内经》观念里“五音”与“五行”、“五音”与“五脏”、“五音”与“五志”相互关系的说明,将“五音疗疾”这一中国古老的音乐文化观进行了再解读,进而用计算机交互分析方式,讨论了“五音”产生乐象的审美特征及其相应气息运动在“整体医学”观下的“疗疾”理念。诚然,五行养生音乐,虽不能给人“一曲终了,病退人安”的效果,但如果能够象中药长时间聆听,并有意感受其中对身体器官各种气息的变化运动,“治未病”又未尝不可能。

单金龙,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师。

猜你喜欢
五音黄帝内经五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五音戏+”的全生态传承
继齐韵往昔,以今声开来——思考自五音戏主奏乐器的演变、本体及延伸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失眠与五脏
基于微信订阅号的耳鸣管理理念在影响中医五音治疗耳鸣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从“润腔”看霍俊萍五音戏演唱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