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词义考释四则

2016-08-26 17:45姜兴鲁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贡茶

姜兴鲁

古代文献中的词义考释。离不开文献.但仅靠文献去考证.又容易望文生义。这就需要我们在依靠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词语产生的文化背景去探求词义,许多问题会豁然开朗。兹胪举几例,就正于方家。

1.黄泉

《左传·隐公元年》:“遂真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对于“黄泉”一词,王力先生《古代汉语》中是这样解释的:“黄泉,地下的泉水,黄色,这里指墓穴。”按王力先生的解释.“黄泉”因其泉水的颜色为“黄色”而得名。笔者认为这种理解有误。《汉语大词典》:“黄泉:(1)地下的泉水;(2)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阴间。”“黄泉”一词的本义及引伸义并无疑问,关键是“黄泉”一词的得名,名物是如何对应的,《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均未直接作出解释,这就需要从文化角度去考量。

古代文化中,黄为五色之一,又为土地之色。古代以五色配五行五方:东方甲乙木,对应青色;南方丙丁火,对应赤色;中央戊已土,对应黄色;西方庚辛金,对应白色;北方壬癸水,对应玄色。土居中,故为中央正色。故《易·坤》日:“天玄而地黄。”《说文》:“黄,地之色也。”地之色黄.故将“地下的泉水”称为“黄泉”也就顺理成章了。可见,“黄泉”一词是因地之色黄而得名。而非以泉水的颜色而得名。

2.鸨

俗语云:“上有天鹅.下有地鵏”,所谓“地鵏”,指的便是鸨。但现在一提起“鸨”,我们立刻会联想到“鸨妓”、“鸨儿”、“鸨公”、“鸨母”等与淫乱有关的词汇。《汉语大词典》:“鸨,指老妓或妓女的假母。”古代很早就有关于鸨的记载,如《诗经·唐风·鸨羽》:“肃肃鸨羽,集于苞栩。”鸨本是与天鹅齐名的一种鸟,现如今为什么会承载如此的千古恶名?这里需要从古代文化角度进行探源。

传统认为鸨是一种“淫鸟”。明代朱权《丹丘先生曲论》日:“妓女之老者日鸨。鸨似雁而大,无后趾,虎文;喜淫而无厌,诸鸟求之即就,世呼独豹者是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闽语日鸨无舌,……或云纯雌无雄,与他鸟合”。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也云:“……鸨鸟为众鸟所淫,相传老娼呼鸨出于此”。这便是“鸨”被解释为“老妓或妓女的假母”的文化根底。只要稍具现代科学常识便知这些观点是无稽之谈。但由于古代科学不发达.人们对鸨的繁殖习性、雌雄特征、生理生态等认识不清,因而造成一系列错误观念,并以讹传讹,使鸨背负了千载骂名。岂不冤哉?

现代研究表明.鸨类在全世界共有23种,我国有3种:小鸨、波斑鸨和大鸨。大鸨又称地鵏、独豹或野雁,为鹤形目、鸨科、鸨属,栖于我国陕西境内,外形与鸵鸟十分相似,被称为“鸟中巨人”。雌雄个体差异大,雄鸟身高可达1米,体长1米左右,两翼张开可达2米多,体重约10公斤左右。有的甚至约达15公斤以上,因而叫作大鸨。其下颈部有橙栗色带斑。喉侧长有细而长的纤羽,向外斜生,很像一簇修饰得极其整齐的“八”字胡须,又称“羊胡子”,人称“羊胡鸨”。雌鸨个体较小,下颈部无橙栗色带斑.喉侧光光的没有一根纤羽.身高不足0.5米.平均体重仅3。6公斤左右,又称“石鸡”。正因如此,人们常常把雌雄鸨误认为是两种鸟。大鸨与其他鸟类的不同之处。就是它们的“恋爱”时间非常短暂.往往不易被人们所察觉,也不像有些鸟那样,对“爱情”那样忠贞、缠绵,更不能严格奉行“一夫一妻制”。它们只是在繁殖期.雌雄才凑到一起,交配产卵完毕就各自东西,再也不聚到一起。以后“生儿育女”的重任,基本完全由雌鸨承担。这样就给人们造成大鸨“纯雌无雄”的错觉。因而长期被诬为“万鸟之妻”,蒙受不白之冤。

由上述分析可知,“鸨”作为“老妓或妓女的假母”这一文化语义是基于古代对鸨这种鸟的生理生态生活习性的错误认识而产生的。

3.兔毛

唐吕岩《大云寺茶诗》:“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对于诗中的“兔毛”一词,《汉语大词典》解释为:“细嫩的茶叶上的白毫,借指茶叶。”笔者认为这种解释有误。“兔毛瓯”是一个词,又称“兔毫盏”、“建盏”,是宋代常见的黑瓷茶具。状如倒扣的竹斗笠,敞口小圆底。兔毫盏产于福建建阳的建窑,是宋代有名的黑瓷生产地之一,历史悠久,从晚唐至明清,延续千年。之所以将建窑生产的黑瓷称为“兔毫盏”.是因为瓷器表面的黑釉面里夹杂着均匀的银色或者黄色丝缕,状如秋天的兔毫,故名为“兔毫盏”,也叫“兔毛瓯”。这也是建窑黑瓷的最大特征。

兔毫盏在宋代大兴,这与宋代茶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宋代皇帝好茶.因此带动了贵族士大夫的好茶风气。当时,上至皇亲国戚、大臣官吏.下至文人墨客、平民百姓都大兴“斗茶”之事。当时的茶叶,是一种用极嫩茶芽压制而成的小饼茶.外面以印着龙凤花纹的细薄绵纸包装,再涂上一层蜂腊。故又称为龙凤团茶。饮用时需先将茶饼捣碎,放在小碾子里碾成粉末,再用极细的丝箩筛过。将筛好的细茶叶粉挑进茶盏,先倒少许沸水.调制成膏状,然后才能冲泡。冲泡时需一边慢慢注水.一边用特制细棒均匀搅拌成茶汤。饮用时连汤带茶,一点不漏。斗茶先斗色,第一标准就是看白的程度:“青白最上,黄白最次”。为了能够更好的分辨,黑瓷就成了当然的选择。用黑瓷来盛茶.白色茶汤的对比鲜明.便于观察白沫的状况,视觉上也较为舒适。除此以外,兔毫盏因为内胎较一般陶瓷为厚,又有砂眼透气,十分有利于保温:而敞口小圆底的形状,既方便搅拌,又便于观察。总之.兔毫盏的这些特点,使之成为当时“斗茶”的最佳茶具。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写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蔡襄《茶录》:“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最为要用。”苏轼《水调歌桃花茶》描写了以兔毫盏斗茶的情景:“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兔毫盏在当时的流行可见一斑。

但是,兔毫盏盛行于宋代,而吕岩是唐代人,可否由此推知兔毫盏在唐代已经产生了呢?笔者以为仅凭吕岩这首诗不足以下结论,原因在于吕岩本人。吕岩,即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唐诗大辞典》记载:“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自称回道士,世称回仙,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事迹不见于宋初以前之著作,唐代是否有其人,尚难定论。南宋后,其传说越演越繁……并依托其名大量伪造诗文。《全唐诗》存诗4卷,凡250余首。另录词30阕.……所涉人事皆在宋代。……尚有千余首,亦均出依托。”既然吕岩本人“唐代是否有其人.尚难定论”,而且其诗文多为后人依托其名伪作.所以我们很难确定《大云寺茶诗》是否出自吕岩本人之手,也就不能据此断定兔毫盏在唐代已经出现了。

4.紫泥

北宋梅尧臣诗《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天子岁尝龙焙茶,茶官催摘雨前芽。团香已人中都府,斗品争传太傅家。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诗中的“紫泥”一词.有人认为是紫砂壶。并将其看作是紫砂壶始于宋代的重要文献参证之一。笔者以为这里的“紫泥”不是紫砂,而是紫泥封。这要从中国古代的封泥文化谈起。

封泥又称为“泥封”,是古代抑印于泥,用以封缄书信、物品的遗迹。古代文书囊笥外加绳捆扎,在绳结处以胶泥加封,上盖钤印,以防泄密、失窃,并起到凭信的作用。这种方式,从先秦一直流传到南北朝.其后才转变为如同今天这样以印泥钤印于纸的方式。古人对封泥的使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皇帝封检玺书用紫泥.举行封禅典礼时用含有水银和金子的金泥。诸侯大臣用青泥.而百姓只能用青泥或黄泥,丝毫不能僭越。关于紫泥,文献中有不少记载。汉卫宏《汉旧仪》载:“皇帝六玺……皆以武都紫泥封。”《西京杂记》卷四载:“中书以武都紫泥为玺室,加绿绨其上。”“武都紫泥”是古代流行的封印用泥。唐人的诗歌中也经常提及“紫泥”。如李白《口号赠征君鸿》:“云卧留丹壑,天书降紫泥。”《玉壶吟》:“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送别得书字》:“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等。

笔者以为,梅尧臣诗中的“紫泥新品”当属皇帝赐给大臣的贡茶。贡茶制度盛行于唐代。地方在每年采摘新茶后。便昼夜兼程送解京城长安,以便在清明宴上享用。“先荐宗庙,后赐群臣”。

唐李郢《茶山贡焙歌》中有“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说的就贡茶这件事。贡茶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代的贡茶沿袭唐制。宋徽宗《大观茶论》云:“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故近岁以来,采摘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梅尧臣诗中的“斗品”指的是当时斗茶所用的“龙凤团茶”,也是贡茶。“紫泥新品”应是皇帝分赐给大臣的贡茶。因此笔者认为“紫泥”解释为紫砂壶不妥。应当解释为紫泥封。

猜你喜欢
贡茶
青川千年古树鲜灵皇家贡茶
北苑贡茶中的匠心精神
低温胁迫下贵州云雾贡茶生长调节剂的变化
贡茶辨思
贡茶古道
送茶五吨
送茶五吨
武皇贡茶园 七佛茶品香
御茶名品 北苑贡茶
清代宫廷贡茶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