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探花程元章逸闻

2016-08-27 03:15张海波
关键词:钦差探花对子

□张海波

清探花程元章逸闻

□张海波

上蔡是海内外蔡氏的祖地,也是九九重阳节的发源地。此地名人辈出,康熙年间考取探花的著名书法家程元章就是其中的一位。程元章(1683—1767),字冠文,号坦斋,为北宋理学家程颐后裔。先代居登封,六世祖程尚智为避明末战乱迁居上蔡。曾祖父程宗道官至太医,祖父程鸿猷曾任郾城县学博,父亲为补博士弟子员。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程元章在开封参加乡试,中举人。康熙六十年(1721年),在北京参加会试,中第一甲三名进士(即探花),旋任翰林院编修。因其卓有才干,屡获重任:雍正四年(1726年),任福建提督学政;雍正七年(1729年),任浙江布政使;雍正十年(1732年),升任浙江总督、巡抚,兼管两浙盐政事务。又任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后因年过花甲,患病不能办理政务,辞官归里。他一生勤政爱民,为官清正,不慕名利,以“不爱钱”为信条,居官20余载,田地房宅一无所增,受到朝野的交口称赞。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程元章寿终于家,享年84岁。著有《溯洛堂诗文集》,纂修《西湖志》48卷。

除了以上有关程元章生平的正史记载,至今,在上蔡关于他的一些逸闻趣事也广为流传。

“瓶里”出探花

程元章6岁入学,8岁熟背“四书”,10岁便换读“五经”。为了背书记得清,他把300粒杏核装进白瓶子里,每熟读一篇文章,就从白瓶子里拿出一粒杏核装到红瓶子里。

一天,他父亲发现了,说他瞎胡闹。元章辩解说:“红瓶子里杏核一多,离秀才就近了。”父亲不愿再往下听,举棍要打。这时,学馆李先生刚好进门,拿起白瓶子说:“这表明元章已把《诗经》300篇读完。”又拿起红瓶子说:“这表明元章已把300篇装入脑子,就等明年贺秀才了。”第二年,元章果然中了秀才。父亲看着书桌上的两个瓶子笑着说:“这可不是小孩玩意儿,原来秀才把戏就在这里边啊!”

上蔡县

冬天滴水成冰,元章每天读书、写字,手脚都冻烂了,但他不知疼。夏天,暑气逼人,他浑身热出痱子,脊梁上像油炸焦馍。在他换衣裳时,母亲发现了,涌出两行热泪说:“你热成这样,还趴在桌上学。”他笑着说:“受点热算啥,要是考试落了榜,这身汗才难出呢!”两个寒冬和酷暑转眼过去,又到乡试时,元章遂赴开封参加乡试,结果名列榜首高中解元。

元章中举后,又在书桌上换上两个大玻璃瓶。又往白瓶里装上100粒大胡桃。这天,李先生又来了,元章的父亲手指着书桌不解地问:“你看,又变了,到底搞的啥名堂?”李先生仿佛未卜先知,笑着拿起一百粒大胡桃说:“这是100篇名文,等融会贯通之后,大比之年将一举成名天下知。”元章熬过一个个寒冬和炎夏,把白瓶里的100粒大胡桃通通挪进了红瓶里。后来进京会试,三场一毕,黄榜贴出,中了第三名探花。

叫板土地爷

据说,上蔡城内原来有许多土地庙。在程元章从家到学校去的路旁,就有一座土地庙,里面有一尊土地爷神像,前面放着一张供案,供案上放着两个陶制香炉。经常有一些善男信女在这里烧香磕头,求雨、求子、求治病。元章看着土地爷那副作威作福的样子,心想,我要试试土地爷到底有多大能耐。

有一天,吃罢晌午饭,程元章和几个小孩一块上学。半路上,他见路旁有一个又光又滑的小石头,十分好玩,就用脚走着踢着,一直踢到土地庙前。元章拾起石头蛋,往土地神面前的供案上一放说:“土地、土地,三分神气,丢了我的石头,罚你到云南扫地!”说完嬉笑着上学去了。

程元章刚走一会儿,又有一个小学生路过这里,发现这个石头十分好玩,就把它放到自己衣袋里拿走了。这一下可吓坏了土地神,赶紧托梦给程元章的老师说:“请先生快替我向程元章讲个情吧!他让我看的石头蛋丢失了,要罚我到云南扫地,云南太远了,罚我到城外去还不行吗?”老师醒来后,连忙问元章存放石头的事,元章就把经过说了,老师暗吃一惊:此人将来必成大器。就让程元章替土地求个情,程元章答应了。放学的时候,程元章来到庙里打碎了土地神像,摔烂香炉,踢翻供案。那些善男信女刚开始害怕土地神会降灾给程元章,但过了很久,程元章一点事也没有,也就不再修土地庙了,故上蔡城内至今无土地庙。

对对子

少年程元章机智聪慧,出口成章,人们都管他叫“神童程元章”。所以,上蔡县一些有头有脸的人写个对子啥的都去找他。

这一年,县城南关有个财主过寿,为图喜庆请程元章来写对子。他问财主家里都有啥人,财主说有十个闺女。程元章稍微一琢磨挥笔写了这样一副对子:家有万金不为富,五个儿子绝户头。财主仔细瞅了瞅,虽说下联不咋好,不过上联挺气派,就高高兴兴挂了起来。也是该着有事,赶上康熙帝派钦差下来私访,在嵖岈山上转了转,一拐弯,顺路到了上蔡。钦差指派侍卫四下踅摸,瞅瞅有没有反诗反文啥的,有个侍卫正好看到这副对子,赶紧向钦差禀报。钦差越琢磨越觉得“对子”不对劲,心想:“这货的口气咋恁大?家有万金不为富,多少才算富?看来,他是想要了大清江山才满足。”越想越气,领着侍卫出了驿站直奔县衙。见了县官,钦差一亮手中的御赐金牌,县官吓得赶紧磕头问安。钦差哼了一声:“免了!贵县好清闲啊!这上蔡县出了反叛你可知道?”将对联的事一抖,县官可吓坏了,一边擦汗一边说:“是是是,下官这就拿人。”

财主被抓到县衙,弄不清犯了啥罪,直愣愣地发呆。县官一拍惊堂木:“大胆狂徒,野心不小,你家大门上贴的对子是啥意思?说!”财主吓得出了一头冷汗,扑通跪倒:“老爷,小人……小人绝没野心,这副对子虽然贴在俺家门上,可……可绝不是小人写哩!”“谁人所写?”“程元章。”县官马上派人去捉程元章。程元章年岁虽小,却一点儿也不害怕,跟着衙役来到堂上,大大方方施了一礼说:“不知老爷传俺啥事?”钦差见是个八九岁的小孩,朝县官一摆手,笑着问:“‘家有万金不为富,五个儿子绝户头’,这对子是你写的?”“嗯!俺写哩!”钦差把脸一变:“好一个‘万金不为富’,你可知罪?”“不知。”“咋解释?”“唉!这有啥解释哩!”程元章笑着一指财主,“他有十个闺女,这一女咋说呀?”钦差来了兴趣,接道:“一女‘千金’也。”“那十女不就是‘万金’嘛!”程元章仰着头一笑,“所以俺给他写的上联是 ‘家有万金不为富’,俺何罪之有?”钦差一个劲儿地点头:“好,好!有道理。那下联呢?”“老爷想啊!这十个闺女就得配十个女婿,一个女婿顶半个儿,十个女婿等于五个儿,可五个儿没一个是自家的,不就绝户了。”钦差听到这儿,忍不住哈哈大笑,连夸程元章聪明。打这起,神童程元章就给钦差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钦差回到京师,给许多人一讲,连京城也传了起来。

无量寺的由来

上蔡县现有2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其中,位于县城西南部的无量寺乡,其名称的由来:一说是因为古时候无量寺村西建有一个寺院,该寺院遂取名无量寺。另有一说,则与程元章为民请命、替民免去皇粮有关。

据传雍正年间,程元章收到家乡上蔡知县的来信,声称家乡遭遇大旱颗粒无收,想请程元章启奏皇上,免去上蔡县的皇粮,拨出赈灾的银两。程元章连忙给上蔡知县回书一封,让知县速选能工巧匠盖三间无梁的房子,他在适当的机会引皇上到上蔡县查看民情。知县马上依计行事,三间没有大梁的房子建成后,立即给程元章回信。

程元章接到信后,就对皇上说:“万岁,我家乡上蔡有八大风景,何不去游游?”说得皇上心动。很快,皇上就来到上蔡,将八大风景一一看完。程元章又领着皇上来到了事先盖好的三间无梁房子里,看了一会儿,程元章问:“万岁,这房子盖得如何?”皇上说:“好是好,就是无梁。”程元章连忙跪地谢恩。皇上明白自己失口,程元章就将家乡受灾的情况告诉了皇上。皇上免去了上蔡的皇粮,并拨出官银赈灾。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程元章,就把皇上免粮的那三间房子改称“无梁寺”,时间久了,就被叫成了今天的“无量寺”。

(作者单位:中共河南省上蔡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 赵建春]

猜你喜欢
钦差探花对子
清代缘何热衷派遣钦差大臣
假冒探花
在上山的路上(外二首)
探花
清代缘何热衷派遣钦差大臣
《鲲池书院张祖培课艺》笺释及其他
两字探花
天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