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外洗方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跟痛症40例临床观察

2016-09-02 06:50张国浩李泊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4期
关键词:痛症筋膜骨科

张国浩 李泊泊 杨 豪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骨科外洗方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跟痛症40例临床观察

张国浩1李泊泊1杨豪2*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450000;2.河南省中医院,河南郑州450002

目的:观察骨科外洗方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非甾体消炎镇痛药洛索洛芬钠片进行治疗,治疗组40例予骨科外洗方配合功能锻炼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随访患者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有效率为92.5%,随访一年治疗组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外洗方配合功能锻炼对跟痛症治疗效果明显,可在临床推广。

跟痛症;外洗方;功能锻炼

跟痛症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主要症状为足跟部疼痛、麻木,行走时不敢用力,有酸胀不适感,休息后可轻微缓解。主要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以足底筋膜炎及骨刺形成为常见病因,表现为跖筋膜纤维断裂在跟骨下方偏内侧的筋膜附近处骨质增生及压痛,侧位X线片示或有跟骨骨刺,但是亦有无明显压痛及跟骨骨刺的跟痛症患者,多发生于久立或负重类工作者,由长期、慢性轻伤引起,临床上治疗此类跟痛症常常采用针刀、针灸、外敷及口服药物治疗[1]。本文阐述此病采取骨科外洗方外洗配合功能锻炼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河南省中医院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间符合跟痛症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80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9.4±12.5)岁;对照组40例,男性14例,女性26例,年龄26~60岁,平均年龄(42.5±13.9)岁。病程最短2月,最长6年,平均病程(2.3±0.2)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来确定:多为体力劳动者,有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单侧或双侧发作;足底和足跟内侧疼痛,麻木,轻者步行久后出现酸胀不适,休息后缓解,重者足底刺痛,麻木或蚁行感,足底或足跟内侧,可有胀硬感,或可扪及棱形肿胀,压痛。

1.3纳入标准①排除腰部及其他病因导致的足跟部疼痛者;②无明显的心肝肾功能异常者;③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排除标准①心肝肾功能异常者;②不符合本病的诊断标准者;③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④依从性差影响本研究疗效者。

1.5治疗方法

1.5.1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洛索洛芬钠片(乐松)(第一三共制药上海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769)规格:60mg×20s,60mg/次,2次/d,服药时间为14d。

1.5.2治疗组

1.5.2.1外洗方外洗白芷、伸筋草、威灵仙、透骨草、木瓜、苏木各30g,水煎800mL泡脚,水温保持在50℃左右,每天两次,每次30min,14d为一个疗程。1.5.1.2功能锻炼①手扶扶手站于台阶边缘使足跟部悬空,使下肢尽力下压使足背伸坚持5s然后趾屈;②足底与墙面保持45°尽力背伸坚持5s;③床边双膝并拢,双下肢伸直,坚持5s;以上三种锻炼方法,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各锻炼200次。

1.6疗效标准临床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治愈:足底部疼痛症状消失,周围局部无肿胀,站立行走时无酸胀疼痛,无麻木感。好转:局部疼痛或肿胀症状明显减轻,但步行过多或站立过久仍有酸胀不适感。有效:足底部疼痛症状或站立行走后疼痛症状较治疗前有轻微改善。无效:足底部症状仍然存在较治疗前无改善。将治疗效果分别记录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2 治疗

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复发情况比较治疗后进行随访1年,治疗组的总复发人数及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复发率比较 [例(%)]

3 讨论

跟痛症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多因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骨失养导致局部血脉不通,加之长期劳损导致经络瘀滞风寒湿邪侵袭,留滞经脉,痹阻气血,从而使足跟部经络“不荣则痛,不通则痛”。日久痹组导致足跟部出现疼痛,行走时疼痛等症状。口服药物治疗临床效果较差,一方面药物难以达到病所或只能单纯缓解疼痛症状,一方面则易复发[4]。而外洗方外洗则从足跟局部入手,不仅可使药性发挥渗透直达病所,也可使足跟之筋脉不通或骨刺得到治疗[5]。此骨科外洗方中透骨草祛风散寒,疏络止痛;苏木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木瓜配合伸筋草、威灵仙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白芷增强诸药之力,诸药水煎泡洗足跟部共奏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松解粘连之功。此药液直接作用于局部渗透肌肤,直达病所,促进气血流通,改善局部血液运行,滑利肌肉筋膜从而使症状缓解或消除[6]。但跟痛症病根顽固,在外伤及劳累诱因下极易复发。本文从中医整体观念之总体入手,针对此病从风、寒、湿邪不断蕴结导致血脉不通,血脉不通从而筋脉失养拘急最终出现疼痛及一系列症状的病因入手。在祛除病症之风湿之表的同时,彻底根除痹证之根源,即使原本拘急粘连的肌肉筋膜重新恢复原本的状态,而又不加重原本的病情,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无负重的功能锻炼,可最大的优点是不加重原本足底筋膜的粘连或骨刺状况[7]。不断地功能锻炼可使原本病变的肌肉筋膜解除粘连,重新恢复滑利状态。且不断地进行功能锻炼,原本粘连的肌肉筋脉可最终达到理想治疗的预值。治愈后停止外敷可继续坚持此项锻炼方法以有效避免跟痛症的再次复发。也可坚韧足底的筋肉防止外伤及劳损再次引起足跟部的其他病症。

综上所述,中药外敷配合无负重之功能锻炼治疗跟痛症效果明显,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的治疗负担及经济压力,可在临床推广。

[1]常英,刘亚彬,常红,等.小针刀治疗足跟痛56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12):1849-1850.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44:211.

[3]王新明.小针刀治疗跟痛症85例远期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6):22-23.

[4]董惠杰.中药塌渍配合TDP照射治疗50例跟痛症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22(22):34.

[5]曹闳喻,王平.海桐皮汤薰洗配合足垫治疗足跟痛6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1):25.

[6]贺自克,苗喜云,王淑静.中药热敷配合不负重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7):8.

张国浩(1990-),男,在读硕士研究生,E-mail:1027202465@qq.com

杨豪(1956-),男,河南省中医院骨伤诊疗中心,教授,硕士生导师。

R274.9

A

1007-8517(2016)14-0076-02

2016.05.17)

猜你喜欢
痛症筋膜骨科
王培民教授辨治跟痛症经验浅析
中医治疗跟痛症的研究概述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吴中朝 他用一根银针直击“痛症”
国医大师熊继柏运用金铃子散复方治疗痛症验案5则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