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与建议

2016-09-03 10:43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处
浙江经济 2016年13期
关键词:规上平均水平竞争力

浙江省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与建议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处

浙江省制造业竞争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处在全国前列,但与上海、江苏、山东、广东等省(市)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从分项一级指标来看,浙江在两化融合、绿色发展、创新能力等方面与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差别不大,但在规模实力、质量效益方面指标表现较差。浙江制造业走到了爬坡迈坎的重要关口,增强浙江制造的国际国内竞争力,关键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制造业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当前,全球范围内新的工业革命浪潮汹涌,制造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浙江作为制造业大省,已经进入转型与升级的调整阶段,也迎来赶超的机遇窗口,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是实现浙江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迫切需要,也是适应浙江省情的战略抉择。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开展了《浙江省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与建议》课题研究。

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说明

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体系,参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德勤公司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等国内外评价模型,我们构建了以规模实力、创新能力、质量效益、两化融合、绿色发展等5个维度的一级指标,以及规上制造业产值、规上工业万人从业人员研发人员数、规上工业总资产贡献率等18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模型体系,并就浙江与江苏、山东、广州、上海等三省一市得分进行分析比较。指标体系力求既体现规模性,又强调增长性;既注重总量性,又突出效益性;既分析区域竞争力,又比较创新能力。

当前浙江制造业竞争力评价

总体评价。经过模型测算,浙江省制造业竞争力得分为71.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0),处在全国前列;但与上海(85.7)、江苏(81.6)、山东(75.4)、广东(79.1)等省(市)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从分项一级指标来看,浙江在两化融合(90.6)、绿色发展(84.7)、创新能力(81.1)等方面与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差别不大;但在规模实力(49.8)、质量效益(52.2)方面指标表现较差(详见下表)。总的来看,浙江制造业竞争力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上海、江苏、山东、广东等省(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规模实力、质量效益这两个关键指标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17.0%、12.9%,这成为影响浙江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从构成两化融合、绿色发展、创新能力的指标来看,浙江制造业在创新要素的集聚能力、信息化设施条件和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方面已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竞争优势。一是浙江创新要素的集聚能力得到明显增强。2014年浙江省规上工业万人从业人员研发人员数为402人,高于上海的387人/万人,居于全国首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为1.15%,高于全国0.85%和江苏0.96%的平均水平。二是浙江信息化基础环境条件位居全国第一。2014年浙江在城(省)域网出口带宽、固定宽带普及率、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数、重点行业典型企业信息化专项规划等方面均具有全国第一的地位,在两化融合发展的基础环境条件方面具有相当明显的优势。三是浙江制造业绿色发展能力处于全国先进水平,且与上海、广东的差距不大。能源消耗水平居全国前列,2014年浙江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达到0.76吨/万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8.9%。大气排放和固废综合利用水平位居全国前列,2014年浙江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硫排放量为3.34千克/万元,低于全国7.63千克/万元的平均水平,也低于江苏和山东的平均水平。浙江省一般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2.75%,远远高于全国62.75%的平均水平。

从构成规模实力的指标来看,浙江省规上制造业产值和工业出口交货值在全国占比均有下滑,其中规上制造企业平均规模与三省一市相差近一半。一是规上制造业产值占比下降突出。2014年,浙江省规上制造业产值达到61964.03亿元,浙江省规上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10年的7.8%下降至2014年的6.4%。在四省一市中,除了扩大对上海的规模优势外,与江苏、山东、广东等省份的差距不断拉大。二是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与江苏等的差距仍在拉大。2010年,浙江省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为10642.8亿元,到2014年达到11926.59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约为10%。江苏对浙江的规模比由2010年的1.7倍扩大到了2014年的1.9倍。三是规上制造企业平均规模明显落后于其他省市。2014年浙江拥有规上制造业企业40171家,规上企业平均规模为1.54亿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2.75亿元)的56.1%,与广东(2.76亿元)、江苏(2.85亿元)、山东(3.33亿元)、上海(3.32亿元)等地的差距较大。

全国及四省一市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评价得分情况

从构成质量效益的指标来看,浙江制造业无论是总资产贡献率、产值利润率,还是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产值),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是总资产贡献率徘徊不前。“十一五”前期,浙江省规上工业总资产贡献率与上海、江苏及广东的平均水平相接近,但“十一五”中后期及“十二五”时期,差距不断拉大。“十二五”前四年浙江省总资产贡献率平均值仅为11.9%,落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二是规上工业产值利润率有所下降。2005年浙江省规上工业产值利润率为4.78%,高于江苏和广东的平均水平。但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规上工业产值利润率呈现下降趋势,“十二五”前四年浙江平均值为5.52%,处于四省一市中的最低水平。三是人均产值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4年浙江省规上制造业人均产值为87.56万元/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近9.8%,仅略高于广东。

若干建议

从研究来看,当前浙江制造业竞争力在国内已处于下风,走到了爬坡迈坎的重要关口。增强浙江制造的国际国内竞争力,关键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具体是指在基础性、关键性和战略性制造领域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企业和知名品牌,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构建自主价值链。建议从规划引导、重点领域选择、实施路径、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强探索创新,以“十三五”制造业重点领域项目研究谋划为突破口,切实增强浙江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规划引导。在“十三五”期间,亟需按照有限领域、有限目标、有限时间的原则,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实施路径。建议深入开展《增强浙江省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课题研究和编制,通过对制造业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力争实现若干重点领域突破,切实提高浙江制造业整体素质。

图/新华社

突出重点领域。浙江制造业各个行业的发展并不平衡,做强之路也不可能齐头并进。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一省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所有的领域都处在领先地位,因此分期分批率先突破的发展路线是一种理性的正确选择。建议按照市场潜力大、关联程度高、带动能力强、产业基础好,且符合产业发展趋势、掌握一定核心技术、有望在短期内取得突破、实现产业化的标准,抓住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高端医疗器械与药品、航空产业等几个可有力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来寻求突破,并发挥重点领域突破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技术扩散、产品延伸、产业融合等方式,引领推动制造业结构全面提升。

研究实施路径。形成有效竞争的产业组织结构和高度集聚而又错位发展的产业布局,是培育和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要途径。一是优化产业布局。研究在新常态下以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为主线的合理需求、总量控制、集聚引领问题,从传统优势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着手,在重点领域选择基础上,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浙江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二是促进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变。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产业合作,推进重点领域产业集中化与规模化,推进其由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变,形成若干个各具特色和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制造基地,着力在基地里形成从原材料、关键零部件、主机设备、系统集成、售后服务一条龙的产业链条。三是积极谋划、储备和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在重点领域积极谋划和储备一批浙江省“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项目,并通过要素集聚、政策保障、强化服务等方式,切实推动项目落地。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和鼓励企业参与政府支持的技术研发项目的立项工作,提高企业在技术研发项目方面的话语权。引导创新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政府引导支持与企业主体作用的有效结合,发挥好政府导向作用,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吸引更多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

创新政策措施。结合各重点领域的特点和面临的制约因素,建议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创新支持方式,加大支持力度,务求取得实效。一是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探索资本金注入、应用示范补贴等方式,建议设立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资金。采用重点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方式,支持创新发展的骨干企业和产业联盟。二是推进产业并购政策,重点聚焦浙江特色优势行业和引领产业,针对浙江技术短板和关键环节,建议制定推进浙江产业并购专项规划和民营企业国际化战略规划,鼓励龙头企业参与设立并购基金,加大引导基金支持力度,推进大规模并购重组和产业整合。三是完善市场推广政策,完善和落实支持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建立健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市场应用等鼓励政策,进一步规范市场消费秩序。

猜你喜欢
规上平均水平竞争力
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发展情况、问题及建议
贵州规上白酒企业上半年增加值达569亿元
2020年1—4月全国酿酒产业产量1506万千升
上半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日本竞争力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