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挂好帆 浪来掌好舵
———高考课标卷与福建卷诗歌鉴赏板块的比较及备考策略

2016-09-03 02:59罗冬卿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福建上杭36420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设题课标道题

罗冬卿(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福建上杭364200)



风来挂好帆浪来掌好舵
———高考课标卷与福建卷诗歌鉴赏板块的比较及备考策略

罗冬卿
(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福建上杭364200)

课标卷和福建卷近五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在选材、内容指向、考点定位、题目设置与答案设计等方面都有差异。本文主要针对课标卷的命题特点,提出备战2016年高考的诗歌鉴赏的策略:关注《全国新课标卷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研究真题,积累知识,夯实基础,精讲精练,常讲常练,并注意审题,注重技巧。

课标卷;福建卷;诗歌鉴赏;比较;备考策略

随着2015年高考的结束,延续了12年的福建自主命题也将随之落幕,2016年福建高考将开启全国课标卷模式。本文针对“诗歌鉴赏”这一部分,对课标Ⅰ卷与福建卷近五年的高考题进行详细比对,并在比对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备考策略。

一、高考课标Ⅰ卷与福建卷诗歌鉴赏板块的比较

从纵向看,课标卷与福建卷诗歌鉴赏设题都比较稳定,五年来题数、题型、分值不变,主要考查“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这两方面的能力,能力层级都是D。从横向看,最表层的不同是课标卷的分值11分,两道主观题,一道5分,一道6分,比福建卷的6分(3+3分)增加了近一倍。

1.选材与设题指向的区别

下面的这个表格呈现出较为直观的一个比较。

年份试卷类别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选材、作者福建卷清诗(古体)厉鹗《晓至湖上》宋词李纲《望江南》宋诗(五律)梅尧臣《送何遁山人归蜀》元曲元·孙周卿《双调·蟾宫曲》宋诗(五律)陆游《秋夜纪怀》课标卷唐诗(七律)周朴《春日秦国怀古》宋词晏几道《思远人》宋词陆游《鹊桥仙》宋词无名氏《阮郎归》唐诗(五律)岑参《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内容指向福建卷向往自由而不得的惆怅对自由悠游生活的向往送别,祝福友人,向往自由山居生活的自得情趣壮心不已的爱国情怀课标卷怀古伤今,国势渐衰的伤感悲秋怀远,缠绵深切的思念忆昔抒怀,壮志未酬的牢骚无奈触景生情,孤独愁闷的体验送别塞外景、思乡情

考点定位(设题指向)福建卷总体的情感,诗句的表达技巧下阕的情感,一句诗的描写手法炼字的妙处,后两联如何借景抒情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句子内容的理解第二联写景特点,后两联的情怀课标卷总体的情感;情景关系的处理总体的情感,写景句子对表情的作用;句子内容的理解句子的意思和情感;结尾的用意情景关系的理解;情绪的表现方式描摹景物的角度;尾联的情感、作用

从上表可以看出试题选材与设题指向的区别主要有几个方面:

(1)从所选材料的内容看

福建卷选材诗、词、曲兼顾,但避开了唐诗的范畴,内容涉及面较窄,除2015年所选是表现爱国情怀的诗歌,其余内容皆与向往自由的情结关联;课标卷循规蹈矩,都是从代表诗歌艺术高峰的唐诗宋词中选材,且偏爱宋词,内容上表现得比较高大上,有三次(2011、2013、2015)表现家国情怀,其余两次表现个人的婉约情绪。

(2)从设题的着眼点看

福建卷设题的着眼点较少放在全篇,10道题只有2011年的情感理解及2014年的技巧赏析两道着眼于全篇,其余皆着眼于一个字、一句诗、联句或一阕的赏析理解。而课标卷10道题有4道是着眼于全篇,分别是2011年第8、9题、2012年第8题、2015年第8题,其中两次为情感,一次为描写景物的角度,一次为情景关系的处理;6次着眼于局部,涉及句子的表情作用、句间关系理解、句意、情感、结尾的用意几个方面。

(3)从考查的能力看

福建卷的10道题涉及思想情感及表达技巧的各5道,每年都是一道题侧重情感把握,一道题侧重表达技巧;课标卷除2015年第8题单纯考查表达技巧外,其余9道题皆涉及情感的把握。值得一提的是两类试卷涉及情景关系的题目较多,福建卷指向情景关系的有4道题;课标卷明确要求回答情景关系的有3道题,分别是2011年第9题、2012年第8题、2014年第8题,暗中指向情景关系的有2011年第8题。

以上内容让我们大体知道高考诗歌鉴赏题“选什么,考什么”,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得知道“怎么考,怎么答”,所以还需认真研究两类试卷题目设置与答案设计的特点。

2.题目设置与答案设计的异同

(1)题目设置的异同

福建卷与课标卷的设题都喜欢用“分析”“赏析”字样,常用“请简要分析”“请简要赏析”“请简要谈谈”等表述形式,福建卷每一道题都有“分析”“赏析”或“谈谈”的字样,课标卷也有6道题出现这类字样。设题范围不超出“情感把握、句意理解、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这几个方面。设问都很具体,绝不含糊其辞误导学生,学生若能认真审题,答题时应该会有个明确的思维方向。

不同之处在于:福建卷的设问除2014年第(2)题是一题两问,其余都是一题一问;课标卷因为赋分较重,常常一题两问,且大部分是追问式的,如2014年第9题“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典型的还有2013年第8题和2015年第9题。

(2)答案设计的特点

福建卷和课标卷在答案设计上极其相似,简洁、开放是其共同特点。

两类试卷答案都很简洁,不刻意求全,也没有传统的“答题模式”的繁琐,都是抓住要点直接回答,绝不拖泥带水、转弯抹角。字数一般控制在100字以内,课标卷虽然赋分重,但5年中却有3年参考答案的字数比福建卷还少,课标卷答案字数在七八十的占大多数,最简洁的是2011年第9题,参考答案只有14字,简直是惜墨如金。对诗歌鉴赏题的回答,个人认为最好别冒险,稍作分析还是有必要的,毕竟简洁并不等于简单潦草。

诗歌鉴赏的参考答案后面常可见到这类说明:“意思对即可”“其它看法,言之成理亦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这样的说明让评分更有弹性,虽然课标卷这类说明较为少见,但已经成为一个隐性的规则,体现了命题的开放性。

二、有效备战2016年高考诗歌鉴赏的策略

在比较的基础上,我们已经明确了高考课标卷诗歌鉴赏题“选什么,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调整备考策略。

1.关注《说明》,研究真题

“《全国新课标卷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是以高考《考试大纲》为依据制定的,而《考纲》与《说明》都与新课程标准紧密相关”,[1]所以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熟悉语文课程标准,认真解读《考纲》与《说明》,找到与考点相关的文字,明确高考考核的目标与要求。其次要静下心来研究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明了趋势,调整复习方向。比如通过研究近五年课标Ⅰ卷的10道题可以发现有9道题涉及诗歌情感的把握,9道题中有4道涉及情景关系,所选诗歌全是唐诗宋词,根据这一命题趋势就可确定2016届诗歌鉴赏复习的重点应为“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即如何“读懂这一首”,选题时应特别关注情景交融的唐诗宋词。

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下水”做题,所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2]只有“下水”才能使自己深入思考,了解难易度,发现问题,明确重点,从而有的放矢归结出有效的方法对策。

2.积累知识,夯实基础

这里所说的知识,主要指诗歌鉴赏的有关知识,还包括一些较常见的文化常识。鉴赏的有关知识需要教师梳理归纳,表格式或树枝式的比较容易记住。值得注意的是诗歌鉴赏中有许多有着对应关系的概念,如景与情、虚与实、动(声)与静、乐与哀、点与面、远与近、美与丑、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梦与现实、外在与内在……这些概念涵盖了大部分表达技巧,所以强化学生的对举意识很重要,鉴赏时才能由此及彼,由“字面”读到“深层”,由“显性”读出“隐性”。

文化常识在诗歌鉴赏中有隐性的考查。如课标卷2011年选取的是周朴的诗歌,注释为“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3],没提供作者所处的时代,需要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才能从注释信息推知他是晚唐诗人,而这一点对知人论世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很重要。再如2015年诗歌鉴赏题,有一定文化常识积累的学生看到“北庭”“轮台”等字眼不难联想到边塞的戍兵、苦寒的环境、思乡的无奈等,这就为准确解读诗歌提供了帮助。

3.精讲精练,常讲常练

高三复习时间有限,为了让训练更有效,应当把握“精、深、常”的训练原则,即精而不滥,深入而不浅尝,常练而不久辍。

精讲精练强调的是“精”,包含精心选题,精当的训练,精到的讲评几个环节。精心选题应当以真题为范本,根据真题的命题特点在题海中千淘万漉,选择一些典型的题例,必要时也可以改编或原创,每个题例的讲练遵循三个环节:素读品悟,写答案对答案,纠偏探因找出改进点。必要时给学生提供诗歌的名篇鉴赏文字,作进一步的品味,得到一些题外的收获。另外高考背诵考查范围内的诗歌是窗前的玫瑰,值得好好欣赏。

常讲常练强调的是诗歌鉴赏训练在日常复习教学中的渗透。诗歌鉴赏能力不可能靠短时间的集中训练来提升,相反只能文火慢熬,通过日常的渗透,时不时地给予刺激,渐渐达到悟性的强化,能力的累积,忽冷忽热或一曝十寒只会导致停滞不前甚至前功尽弃。

4.注意审题,注重技巧

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很有必要,因为试卷上的每一个元素都可能有助于答题,所以除了反复仔细读诗歌和题干,也别忽视了题目、作者、注释等不起眼的信息,应当让学生养成完整审题、仔细审题的习惯,联系多方信息理解诗歌,看清题干要求后再确定答题的方向。

教给学生一些技巧也是必要的,但个人认为“技巧”主要指答题的思维方向和规范意识,而不是传统复习课上传授的“答题模式”。我们把这十几年前就开始推行的“答题模式”跟这些年课标卷的答案做个对比,就不难发现传统的模式太繁琐,太求全。比如炼字题,按传统模式需要三个步骤:释字义、还原画面、分析效果,而高考参考答案却单刀直入写出效果就行。所以那些所谓的“答题模式”用作学生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在文字表述过程中不应该如此按部就班。

总之,2016届福建高考采用课标卷是个不小的动作,我们要积极应对,风来挂好帆,浪来掌好舵,努力把高考之舟驶向胜利的彼岸。

[1]杜德林.准确掌握考纲和说明,提高语文高考解答能力[J].语文教学通讯·A,2015(4).

[2]荀况.荀子·劝学篇第一[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

[3]余闻.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课标卷)分析[J].试题与研究,2011(19).

(责任编辑:石修银)

猜你喜欢
设题课标道题
误会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这道题谁会做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揭秘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在哪儿设题
求同存异,异彩纷呈——例谈高考古典诗歌比较鉴赏题常见设题角度
Q博士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