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三维目标 优化情境教学

2016-09-03 02:59福州教育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品德课结论创设

林 颖(福州教育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0)



整合三维目标优化情境教学

林颖
(福州教育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0)

情境教学存在的封闭性、重结论等倾向,其根源在于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三维目标认识不到位,错把灌输知识当作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促使情境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重结论转变为重过程的根本在于,要树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从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建构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思想品德教学;情境教学;三维目标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呈现开放的、动态的、多维的格局。

一、从封闭走向开放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存在于个体和群体的行动之中,个体参与到新的情境并在其中进行协商,知识产生于此过程中。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是在真实情境中不断进行的利用知识的活动。[1]这意味着教师创设的情境要留有学生参与的空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即情境的创设要从封闭走向开放。

1.情境预设的开放[2]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情境是由教师预设,有的情景则可以是由学生来安排,还可以是学生和教师互动的结果。情境应具有弹性,是可以重新建构的。

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财产属于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选用了小伙子陈卿自主创业的故事来设置情境:他赴澳洲勤工俭学,积攒下了四十多万元,希望回国能创办一家公益性质的养老院,恰巧他家祖传的5000多平米房子面临拆迁。当地政府公布拆迁补偿方案是:A.5000多平方米拆迁房全部以货币补偿,一次性付与1000万;B.5000多平方米拆迁房全部以房产补偿,陈卿家应补足房产差价;C.5000多平方米拆迁房部分以房产补偿,部分支付现金。而教师所给出的学习任务是:“如果你是陈卿,将选择哪一种补偿方案?为什么?”

在上述例子中,教师预设了贴近生活的情境,但不完整,为学生预留了学习任务,这也是课堂生成的空间。“陈卿应该选择哪个补偿方案呢?他要办养老院,需要解决资金、场地、人员等问题,选择哪一种补偿方案是最佳的?”关于这些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见过或是有听说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他们可以通过比较和筛选做出选择。在比较和筛选过程中,需要对什么是合法的财产、财产所有权及其四种表现等内容有所了解,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参与学校之外的公共生活的能力,增强做一个合法公民的意识。

上述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是教师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自行获取的,是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寻找”到的,而不是教师直接“塞”给学生的,其起因正是教师创设了一个开放的情境,且预留了学生参与的空间。

2.问题和结论的开放[3]

仅仅预设开放的情境还不够,还需要在问题提出、展开和结论的生成等环节中坚持开放。曾有专家指出,语境的“唯一”与路径的“虚无”是抹杀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试想,如果教师创设的是开放的情境,学生也充分地参与了课堂活动,但活动获得的认知还必须回归教材,不敢有半点的逾越,如此学习真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吗?因此,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思考问题,多途径探寻问题的答案,允许学生对问题做出多种解释,得出多种合理的答案。

二、从重结论转为重过程

美国的心理学教授亨利·罗伊迪杰和马克·麦克丹尼尔的研究表明,目标明确的学习活动对于学习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学习方式同等重要。如果在学习某一东西上花费的精力越大,学习的效果越好,相应记忆也越持久。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在情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经历看、读、思、做等一系列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引发其深层次的体验与思考,只有经历了一系列的过程后,学生才能获得深刻的理解和持久的记忆。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学生或许能快速提升对观点和原理的熟悉和熟练程度,但由于缺乏亲身参与,轻易获得的结论会很快就被遗忘掉。

坚持“情境化——去情境化——再情境化”的教学过程,可以实现重结论向重过程的转化。具体来说,“情境化”和“去情境化”的过程是教师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情境,再借助问题“链”逐步展示、剖析的过程。由于问题“链”中每一个问题彼此关联,这就能系统地剖析情境中的各要素,从中抽取、提炼观点和原理,感悟隐藏在一系列问题后面的学科思想方法,形成能力,获得新的认知。例如,在上文提及的《财产属于谁》的设计中,教师就是通过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其核心问题包括有:A.材料中哪些是陈卿的合法财产?为什么是?B.他的财产受法律保护吗?为什么?C.如果你是陈卿,将会选择哪一种拆迁方案?理由是什么?D.陈卿用自己的合法财产创办养老院,服务社会的行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从“情境化”到“去情境化”,学生经历了由已知到未知的探索过程,对获得的基本观点和原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记忆。但是对一些比较抽象的观点,则需要“再情境化”。“再情境化”是指运用刚刚获得的观点、原理来解释和分析新问题的过程。“再情境化”的情境当然不是先前的情境,因此也不是“反刍”,它是知识的巩固,甚至可以是知识的应用与延伸。

经历了“情境化——去情境化——再情境化”的教学过程,学生因为有所投入,所以能获得较为深刻的认知和体验。

三、从单一走向多维

右图是余文森教授提出的“三维目标整合的三棱锥模型”。[4]他强调,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目标,每门课程的三维目标中的任何一维,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存在,缺失任何一维度都无法筑成完整的教学金字塔。前文分析情境教学中存在封闭性、重结论等倾向,究其根源,正是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三维目标认识不到位。教师容易把知识的灌输和学习当成最为重要的任务,忽视了以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的思想品德课必须要体现出的思想、社会、道德、价值等意识和观念,而这些内容正是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事件是能够整合三维目标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思想品德课教师从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难报三春晖》的教学中,教师设计的环节是:“特爱打篮球的小晖,因为考试很久没有摸过球了。这周末,小晖和同学小华约好了去打篮球。临出门,小晖发现妈妈的脸色很难看,一问,才知道,妈妈胃疼的老毛病又犯了。正巧,他爸爸又在外地出差,这时,小晖……”教师要求学生:A.分小组讨论小晖、小军会怎么做?B.再讨论如何再现情境并将其表演出来。此教学环节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开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思考故事的后续发展,如果教师仅满足知识目标达成,问题A就实现了,但显然是单一的,没能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所以教师进一步设计了问题B,要求再现情境,把学习要求从认知的层面提升到行动的层面,引导学生在参与讨论、模拟表演的过程中获得更为深刻的体验,努力尝试从小事做起孝敬父母。

初中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中注重对三维目标的整合,首先要树立教学目标意识。有了目标的意识,教师才能明了情境创设的缘由及走向,才能明晰在教学过程之后“学生到底得到什么”,否则,教学情境难免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其次,要学会正确解读教材文本。文本解读要避免过分肢解教材文本,要站到更高的层面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分析更深层次的原因、意义、影响等方面,在分析的基础上理清教学主线,从主线出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当前,越来越多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授课中逐渐习惯于创设情境,但存在封闭性、重结论、目标单一以及不真实、重形式等不良倾向,这些都可能导致教学情境创设的偏差、无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更需要树立课程目标的意识,整合三维目标,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提升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实效。

[1]巩子坤,李森.论情境认知理论视野下的课堂情境[J].课程·教材·教法,2005(8).

[2][3]张利辉,王瑜,范树成.思想品德教材呈现方式探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8).

[4]余文森.三维目标是三种目标吗?[A].张向阳.历史教学论[C].长春:长春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黄丽萍)

猜你喜欢
品德课结论创设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立体几何中的一个有用结论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结论
未雨绸缪 静等花开——基于“儿童立场”下的品德课前准备策略例谈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