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体育教师组织能力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

2016-09-05 07:17
运动 2016年11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育教师体育

刘 义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体育教研室,天津 300384)

论高校体育教师组织能力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

刘 义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体育教研室,天津 300384)

本文从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课堂支持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课堂赏识能力和课堂沟通能力等方面,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师组织能力对提高大学生锻炼自信心、激发体育锻炼兴趣、提升体育锻炼水平的的重要影响。

高校体育教师;组织能力;锻炼行为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教育理念的变化促使体育教育思想和教学价值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都在发生变化,一些高校尝试建立各种项目的体育俱乐部来发展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其发展体育锻炼的个性化需要。但是不管采取何种模式,提供怎样的条件和设施,在大学生强化身体素质,提高体育锻炼兴趣,形成健康的体育锻炼习惯和长久锻炼意识,体育教师的组织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高校体育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采取领导、教育、组织、引导、启发、激励、培养、管理和评价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高校体育教师组织能力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能力、课堂支持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课堂赏识能力和课堂沟通能力方面。

1 课堂教学能力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

在当前许多高校的实际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些水平目标当作学生学习的目标,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应采取所有学生目标一刀切,因为不同学生的来源不同、经济条件不同、自然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生长发育情况不同、身体机能不同,这就有必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设定目标。如果不根据学生具体的实际情况,从教师的主观意愿出发,就可能出现部分学生因无法实现目标而失去参与体育锻炼行为的信心,无法体验成功的快感,这也就无法激发其参与的兴趣。同样也可能出现一部分学生因为目标过低而“吃不饱”的情况,满足于某一完成目标,得不到更好的提高和跨越,失去追求更高目标的动机和信心。由此可见,做好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设定至关重要。不仅如此,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还表现在技术动作的耐心指导和纠错过程中。一般来说,动作技能机构、结构越复杂,越需要体育教师做耐心的动作指导和纠错。体育教师将某种动作的技术要领、原理、规则传授给学生,必要时要加以示范,让学生通过反复运动、练习、实践加以掌握,及时纠正其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最终达到熟练掌握某种运动技能,学生的体育自信和兴趣就因此得以建立。值得指出的是,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组织的耐心正是在多次的指导和纠错中实现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而不是抱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脑子反应迟钝、身体协调性差等。因此,体育教师应防止在教学中用一种标准、一种要求衡量学生,应综合考察其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情感和学习价值观,从而防止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受挫过多,对体育锻炼产生厌恶情绪。

表1 最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信心和兴趣的教师激励行为统计表

2 课堂支持能力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

为研究体育教师课堂支持行为和大学生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笔者对一个班级52人进行调查。在一张问卷上列出教师在课堂支持最常见的4种情形,分别是教师对学生进步充分肯定、教师对学生受伤的关心、教师对学生发挥失常的安慰、教师很少关心学生生活,然后选择出最能激发他们参与体育的信心和兴趣的的教师行为。

从表1可以看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堂支持行为对大学生体育兴趣和信心激发作用最大的是教师对学生体育技能进步的鼓励,这是因为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尤其是运动水平不高的后进生,在参与过程中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而教师的鼓励有利于其克服这种自卑心理,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大大减轻其心理压力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其次是教师对学生受伤的关心和对学生参与表现不佳的安慰,教师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失败和受伤,能更好地避免再次受伤和表现不好。而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仔细观察学生,对学生保持一种不关心其生活的状态。那么,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完全是自发,与教师无关,其参与体育锻炼兴趣和信心自然不可能得到有力的提升。

3 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对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

教师的课堂管理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纪律秩序的掌控和课堂学生分工管理上,良好的课堂纪律和秩序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和教学目的的实现。高校体育教师在对课堂纪律管理的过程中,应将教师的个人课堂要求通过合理的方式,让学生接受,变成学生的自律,让学生自觉地接受自我指导和自我监督。纪律的形成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强化指导、监督和采取必要的奖惩措施,但不能只有硬性的制度和纪律,教师还应给予学生必要的体贴、关怀、理解、帮助和宽容等。教师应起到表率作用,和学生共同遵守课堂纪律和秩序,不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样才能被学生所模仿、所接受,唤起学生自主管理的欲望,师生之间才有统一的目标,能够愉快而默契地合作,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归属感。但在实际体育教学中,一些高校体育教师过分依赖纪律来约束学生,以教师的强权对学生进行管理,这就容易造成师生关系之间的紧张和矛盾。因为,当代大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参与意识更强,也更善于思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采取惩罚、恐吓、打击等强行禁止的办法来控制课堂,就必然极大压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也就沉闷无力,教学效果不好;而且过于依赖纪律的强权管理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消极对抗行为,最后导致体育课难以上下去,教师也就丧失信心,采取“放羊式”的管理方式。因此,也就无法完成教学目标。所以,在具体课堂管理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具体考察不同班级的班风,观察其学生群体的特征、凝聚方式等。然后采取灵活的课堂管理模式,对那些向心力强、有良好班风和班级规范的班级,教师可以采取民主的管理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放手让其进行自我管理和监督;而对那些班风不良,或问题行为较多、纪律性不强的班级或学生群体,则要适当加强外在的监控和管理,积极培养学生骨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班级群体规范和课堂氛围。

4 教师课堂赏识能力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作为个体的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都要情感的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所以,在本质上,每一名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赏识。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对大学生锻炼行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群体教育看,教师对学生个体的赏识能够增强整个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自信心和能力。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认为,教育不仅仅是教育个别的人,而是要教育整个群体,这是正确教育的唯一途径。教师对个体的赞许能让他得到公众更多的承认,自我满意度提高。这能够对群体的教育和发展释放积极信号,因为个体不仅直接获得信息,还可以通过对其他人的经验来获得对自身可能性的认识。当和自己相近的人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时,也能增强其自我成功的信心;同理,当和自己相近的人在付出努力得到失败时,其也会感到沮丧,容易丧失信心。因此,通过赏识学生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学生就会通过自己对榜样的观察,并做出和榜样类似的行为以获得成功。这样整个群体便能有效地得到教育整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从个体的发展看,教师的赏识是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表扬和批评2种手段都不可缺少,但在如何运用2种手段的方式上,赏识教育理念提倡以正面教育为主,坚持多发现学生和表扬学生优点,少批评学生额缺点和错误。在实践中尤其要注意结合,不能只有表扬或只有批评,合理运用表扬和批评手段,注意语言表达的艺术性。一般来说,教师在表扬学生时要做到对象明确、符合事实、不夸大渲染、不轻描淡写;在批评时要注意批评对象的承受能力、要注意场合、要注意语言措辞的严厉与委婉程度。如果教师的表达方式不得体,如表扬言过其实、敷衍、不真诚,批评变成挖苦、讽刺甚至是侮辱,那么教师的赏识行为就会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5 教师沟通能力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体育锻炼也是一个双方双向沟通和互动的过程。因此,高校体育教师沟通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好坏。一般来说,体育教师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向沟通的主导者和主动者,而学生是接受者和反馈者。在现代教学理念下,课堂组织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时反馈信息,让其实现从“我必须学习”向“我要学习”的转变,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教师应尊重和平等对待学生,提供良好和融洽的师生对话氛围,消除心理隔阂,让学生无所拘束,师生感情真挚,从而化解师生矛盾和心理障碍于无形之中。事实证明,教师善于鼓励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尊重和平等对待学生,通过多向、多级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各种需求和想法,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会得到大大强化,教学任务和目标能高效完成。而在沟通中,教师总是转移话题或顾左右而言其他,以自我为中心,就会造成沟通障碍,无法及时得到信息反馈,进行单方面的灌输,缺少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和调整,往往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

6 结 论

高校体育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改善大学生锻炼行为就要重视课堂教学的组织。在课堂教学能力上,体育教师应制订合适的教学和训练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在向学生讲解技术动作的术语、要诀、原理和规则时,应及时纠正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动作技术,客观地看待学生的有点和缺点,科学、合理、全方面地衡量学生的课堂锻炼行为;在课堂激励能力上,体育教师应细致观察学生的锻炼行为,了解和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并及时进行有目的的疏导和处理、激励其兴趣,让其以良好的心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从而舒缓压力、放松身心,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兴趣和意识;在课堂管理能力上,教师不应以过分严格的纪律来约束学生、控制课堂秩序,而是应以身作则,以良好的示范来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班级的群体特征、类型和凝聚方式等,灵活运用多种课堂管理模式;在课堂赏识能力上,要时刻坚持赏识教育,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多树立正面的典型和榜样,对学生的表扬和批评方式要恰当,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在课堂沟通能力上,应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和学生及时进行双向沟通,更好地反思和改进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从而建立更加良好的师生关系,也促进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的提高。只有教师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尤其是注重才能、品质、知识、感情等非权力性因素,才能让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中对教师心生敬佩感、信赖感和亲切感,才能提高其锻炼水平,培养良好的锻炼兴趣和习惯。

[ 1 ]吴式颖.马卡连柯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 2 ]张力为.运动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3 ]巩董超.高校公体教师课堂管理行为对学生课堂态度的影响[ 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04,19(4):93-94.

[ 4 ]严珍.体育教学中人际信息沟通探析[ 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20(6):110-113.

[ 5 ]陈青梅.体育教学中教师行为论析[ J ].体育与科学,2001,22(4):61-62.

[ 6 ]尹博.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 J ].体育学刊,2005,12(1):139-141.

G807.4

A

1674-151X(2016)06-047-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1.027

投稿日期:2016-04-11

刘义(1983—),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育教师体育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内涵与培养路径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