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扶正活血化淤中药熏洗联合前列地尔和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

2016-09-05 09:37刘进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扶正辛伐他汀动脉血

刘进

临床经验荟萃

益气扶正活血化淤中药熏洗联合前列地尔和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

刘进

作者单位:118000 辽宁 丹东,丹东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目的 探讨益气扶正活血化淤中药熏洗联合前列地尔和辛伐他丁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5年10月丹东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病人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9例、观察组81例。对照组予以前列地尔、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予以益气扶正活血化淤中药熏洗联合前列地尔、辛伐他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最大行走距离、无痛行走距离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双下肢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踝肱指数、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益气扶正活血化淤中药熏洗联合前列地尔、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能有效改善病人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糖尿病;合并症;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治疗;益气扶正活血化淤;辛伐他汀;前列地尔

糖尿病病人常并发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易引起足部感染、溃疡及深层组织损害,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因此,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尤为重要[1]。前列地尔和辛伐他汀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常用药物,但其作用途径比较单一,且不能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2]。中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疗效比较稳定,且作用持久、温和,不良反应少,能有效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益气扶正活血化淤中药熏洗联合前列地尔、辛伐他丁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疗效,从而为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5年10月在丹东市中心医院内分泌门诊及住院病人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9例、观察组81例。对照组:男48例、女31例;平均年龄(64.17±4.68)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2.79±2.71)年;平均下肢血管病变病程(4.04±1.92)年;临床症状评分(11.28±1.72)分。观察组:男44例、女37例;平均年龄(64.15±4.52)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2.75±2.64)年;平均下肢血管病变病程(4.01±1.95)年;临床症状评分(11.33±1.67)分。两组平均年龄、性别构成、平均糖尿病病程、平均下肢血管病变病程、临床症状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①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999年版)[3]。②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足部疼痛、发凉、足部溃疡、间歇性跛行,触诊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部分病人甚至有股腘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③踝/肱血压指数(ABI)<0.9。

1.2.2中医诊断标准 ①符合《中医症候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消渴”“痹证”的诊断标准[4]。②主症:肢体刺痛麻木,倦怠无力,面色不华。③次症:溲清便稀,多食易饥,腰膝酸软。④舌脉象:舌淡苔紫暗或白,脉结代、细涩或细弦。

1.3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1.3.1病例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②年龄>40岁;③糖尿病病程>5年;④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ABI提示血管狭窄;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1.3.2病例排除标准 ①其他因素导致的下肢血管病变;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合并有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乳酸性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严重急危并发症者;④合并有严重精神疾病、慢性药物中毒、肾功能不全、肝硬化、慢性心衰、恶性肿瘤等其他严重疾病者。

1.4脱落标准 ①合并严重的不良反应及事件;②出现感染等急性合并症、并发症者;③在治疗过程中同时服用规定以外药物者;④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2 方法

2.1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皮下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运动治疗、饮食治疗、糖尿病知识教育,控制病人空腹血糖<8.0 mol/L、餐后2 h血糖<10.0 mol/L。

2.1.1对照组 给予前列地尔、辛伐他汀治疗。前列地尔10 μg+10 mL生理盐水缓慢静注;辛伐他汀片20 mg/次,1次/d;高锰酸钾稀释液(1∶ 5 000)浸泡足部。

2.1.2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扶正活血化淤中药熏洗治疗。益气扶正活血化淤方剂组成:没药、乳香各10 g,桂枝、地龙、水蛭各15 g,川芎、丹参、黄芪各30 g,煎取药液2 000 mL先薰蒸足部10 min,再泡洗15 min,2次/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2.2观察指标 用药前后最大行走距离及无痛行走距离、双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ABI、双下肢胫后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纤维蛋白原(FIB)、血脂、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时间(CT)及疗效。最大行走距离及无痛行走距离采用计步器计数。由同一位技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MYLAD20检测病人双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同时测定PI、RI、平均血流速度(Vmean)。

2.3疗效标准 ①显效:病人患肢皮肤温度、颜色及跛行指数均明显好转,疼痛程度明显缓解;动脉峰值流速>70%。②有效:病人患肢皮肤颜色、肢体温度及跛行指数改善不明显或稍微改善,疼痛程度好转;动脉峰值流速>30%。③无效:病人患肢症状及体征改善均不明显,动脉峰值流速<30%。

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Ridit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2两组用药前后最大行走距离及无痛行走距离比较 治疗前,两组最大行走距离、无痛行走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最大行走距离、无痛行走距离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3.3两组双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双下肢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踝肱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双下肢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踝肱指数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4。

3.4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FIB、TG、TC、LDL、CRP、PLT、PT、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B、TG、TC、LDL、CRP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LT、PT、C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2 两组用药前后最大行走距离及无痛行走距离比较 (米)

表4 两组双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4 讨论

据统计,约有47%~91%的糖尿病病人合并有周围血管病变[5]。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是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关键环节。双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是下肢动脉缺血的重要指标,踝/肱血压指数能有效反映外周动脉疾病的严重程度[6]。

前列地尔为一种血管扩张剂,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不但可以扩张大血管,还能有效改善微循环,从而达到改善组织缺氧缺血的目的。研究表明,前列地尔能有效增宽糖尿病病人的下肢血管管腔,还能有效增加血流量,改善神经系统、红细胞及血小板功能,从而起到治疗下肢血管病变的作用[7]。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不仅要积极控制血糖,同时还应配合使用溶解斑块、软化血管的药物。辛伐他汀属于调脂类药物,具有调节血脂、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用。前列地尔和辛伐他汀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常用药物,但作用途径比较单一,且不能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8]。

中医认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属于“脱疽”“痹证”。本虚标实,罹患消渴,摄生不慎,久病气虚是其病机。气虚则无以行血而血淤,血淤阻脉络,导致肢体无法濡养,从而出现肢端冰凉酸软、疼痛、麻木,甚至坏死溃烂。中医主张辨证论治,本研究选取的益气扶正活血化淤中药,具有舒筋活络、活血化淤、益气养血之功效。方剂中,黄芪健中益气;丹参活血养血;桂枝、地龙、水蛭、川芎化淤活血;没药、乳香舒筋活络、破血行血;诸药合用,达到活血不伤正,行气不留淤之效。中药熏洗泡足能使药物有效通过机体的皮肤、穴位而直接发挥作用,并以此进入全身脏腑[9]。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多糖是黄芪的有效成分,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并能有效抑制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同时还能调节细胞因子的活性,并刺激淋巴组织及免疫器官增生;此外,黄芪多糖还能保护机体的胰岛细胞不受自身免疫性损害,并能有效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从而发挥改善血液微循环的作用。丹参具有抗血栓形成、抗凝血、降血糖、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功效。川芎具有解除平滑肌痉挛、抗血栓形成、扩张外周血管等功效。水蛭具有抑制红细胞聚集、改善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增加微循环灌注、促进微循环、降低周围血管阻力、保护缺血再损伤、提高组织耐缺氧能力等作用。地龙能有效激活纤溶酶原,从而溶解纤维蛋白,具有抗血栓形成的功效[10]。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最大行走距离及无痛行走距离明显增加,双下肢动脉血流量显著增加,阻力指数下降,踝肱指数、搏动指数增加;两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及血小板均无明显变化,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下降;提示,应用益气扶正活血化淤中药熏洗联合前列地尔、辛伐他汀能有效提高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病人的血流量,降低阻力指数,增加血管的踝肱指数、搏动指数,从而缓解下肢病变临床症状,并且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不影响病人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能有效降低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改善病人血脂水平。

综上所述,应用益气扶正活血化淤中药熏洗联合前列地尔、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能有效改善病人症状,疗效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1] 陈刚.中药扶正化瘀法薰洗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4,9(12):1603-1605.

[2] 左文仁,付丽媛.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及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5,25(8):85-87.

[3] 杨常志.舒洛地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97-98.

[4] 周冬莉.中药扶正化瘀法薰洗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的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23(14):61-63.

[5] 李建武,邢运凯,李博兴,等.益气活血通络法中药内服加薰洗治疗对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3,8(2):159-161.

[6] 刘燕兰.温通散薰洗治疗与护理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3,35(10):66-67.

[7] 吴启北.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中药临床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19(6):651-653.

[8] 张菁,翟迎九,杨燕萍,等.舒洛地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5):2487-2489.

[9] 严小宏,王恒敏,杨梅英.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2,32(7):545-546.

[10] 李建武,邢运凯,李博兴,等.益气活血通络法中药内服加薰洗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60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2,29(10):98-99.

R58

A

1672-7185(2016)07-0057-04

10.3969/j.issn.1672-7185.2016.07.024

2016-03-16)

猜你喜欢
扶正辛伐他汀动脉血
Effect of decoction of Fuzheng Jiedu Xiaoji formula (扶正解毒消积方) plus chemoembolization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patients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画说中医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贞芪扶正胶囊中10种成分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