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

2016-09-05 05:27
关键词:优良率入路胫骨

田 浩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广东佛山 528061)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

田浩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广东佛山528061)

目的对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这些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40例。采用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的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选择传统前侧入路手术治疗的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内容主要包括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时候选择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的方式具有较小的痛苦、较小的切口、较快的术后恢复以及较少的并发症等一系列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前后联合入路;治疗效果

在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的时候,不管是显露还是固定往往都比较困难,而且很难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如何更加有效的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受到了临床上的普遍关注。为了对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3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这些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40例。在这些患者中共计有25例女性,55例男性;患者的年龄在19~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42±1.45)岁; 21例开放性骨折,59例闭合性骨折。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前侧入路手术治疗的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的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让患者保持侧卧位,稍屈曲患侧髋、膝,然后进行妥善固定。实施后侧入路,在患者腘窝内后方进行切口,然后经过腓肠肌内缘及比目鱼肌间隙,将外侧平台显露出来。在直视的情况下对患者塌陷、劈裂的骨折块实施复位处理,用螺丝钉固定预弯的“T”型钢板,对患者内侧的失活组织和骨折端血肿进行清理[1]。利用复位钳对其实施精确复位,然后采用克式针对患者实施临时固定,或者也可以采用重建钢板的方式对其实施直接固定,要准确的固定胫骨髁间隆突后方或外侧髁骨折,选择小“T”型钢板进行固定。如果患者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就要实施预穿钢丝;如果患者不满意就可以实施适当的调整;如果患者没有出现韧带损伤,在手术之后不需要固定患肢[2]。

1.3疗效评定标准以 Merchant评分标准为根据进行评定:优:患者的膝关节可以达到130°的屈曲度,15°的伸直度,未出现行走障碍和疼痛的现象;良:膝关节可以达到120°的屈曲度,30°的伸直度,有轻微的行走障碍和偶尔疼痛的现象;尚可:膝关节可以达到90~119°的屈曲度,40°的伸直度,有中度的行走障碍和活动时疼痛的现象;差:膝关节可以达到90°的屈曲度,40°的伸直度,有严重的行走障碍和经常疼痛的现象[3]。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在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的优良率比较

注:两组优良率比较,χ2=15.2534,P<0.01。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和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3 讨 论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主要发生群体是青壮年,其主要的产生原因就是高能量创伤,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会危害到患者的外侧髁、内侧髁和髁间突关节面,而且往往合并有比较严重的血管、半月板和韧带损伤。目前 AO/OTA和Schatzker等常见的胫骨平台分类系统并未对这一类型的骨折进行系统的描述[4]。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在临床上的治疗原则就是使患者胫骨平台关节面的光滑平整得以恢复,并且对骨折进行固定。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手术的方式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比较好,其具有较小的创伤、十分方便的内固定安放以及较快的切口愈合等优势,同时其力学稳定性也比较好。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采用胫骨近端解剖的方式对钢板进行锁定,可以避免塑形,而且在固定之后还可以将内固定支架形成,使得骨折固定牢固程度显著提升,采用T形支撑钢板固定后方,在骨折面采用螺丝钉进行垂直固定,与力学特性相符合[5]。

在正式手术之前,要采用术前常规处理的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处理,针对开放性骨折患者首先要清理创伤,然后以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I期清创闭合创面、内固定、复位等一系列的措施。在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受伤部位的炎症反应和肿胀之后,然后实施内固定切开复位;针对闭合性骨折患者在入院后采用根骨牵引或者石膏制动的方式进行处理,抬高患者的患肢,采用激素给药、止血脱水、冷敷等措施对患者进行处理,直到患者消肿、病情稳定之后,对患者实施内固定切开复位术治疗。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在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时候选择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的方式具有较小的痛苦、较小的切口、较快的术后恢复以及较少的并发症等一系列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1]徐云钦,李强,申屠刚,等.三维CT重建及MRI检查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中应用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12,25(3):184-189.

[2]何磊,颜廷卫,焦涛,等.关节镜辅助C形臂监控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4):555-556.

[3]陈志伟,刘春磊,罗俊标,等.手术治疗累及后髁的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1,17(5):402-403,407.

[4]胡孙君,陈舰,陈杰,等.经后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5):547-548.

[5]东靖明,孙翔,马宝通.前外侧加后内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3,15(2):128-131.

田浩(1979—),男,湖南沅江人,硕士,主治医师。

R683.42

B

1004-7115(2016)05-0551-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6.05.029

2016-02-28)

猜你喜欢
优良率入路胫骨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
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