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2016-09-05 05:27吴才胜李少霞
关键词:螺旋杆菌贝拉胃溃疡

吴才胜 李少霞 甘 敏

(惠州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惠州 516229)



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吴才胜李少霞甘敏

(惠州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惠州516229)

目的探究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给予20 mg雷贝拉唑加1000 mg阿莫西林加500 mg克拉霉素,2次/d;对照组患者给予20 mg奥美拉唑加1000 mg阿莫西林加500 mg克拉霉素,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21天。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873,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114,P<0.05)。结论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临床疗效显著,与奥美拉唑相比,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雷贝拉唑;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临床疗效

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若不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能进展为胃癌。近几年来,奥美拉唑作为一种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治疗[2],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临床效果有限,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最新研究发现[3],雷贝拉唑可长期显著地抑制胃酸的分泌。故本资料进行了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随机对照研究,以寻求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有效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将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并行血清法检查证实幽门螺旋杆菌为阳性。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为18~60岁,平均年龄为(36.8±6.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研究组患者给予20 mg雷贝拉唑(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50228,规格:10 mg*7片*2板)加1000 mg阿莫西林(阿特维斯(佛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44021203,规格:0.125 g*50粒)加500 mg克拉霉素(由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批号:H19980088,规格:250 mg*6粒),2次/d;对照组患者给予20 mg奥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30412,规格:20 mg*14片)加1000 mg阿莫西林(阿特维斯(佛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44021203,规格:0.125 g*50粒)加500 mg克拉霉素(由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批号:H19980088,规格:250 mg*6粒),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21天。

1.3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和炎症反应基本消失,溃疡已完全愈合。显效:表现症状显著改善,炎症反应明显抑制,超过75%的溃疡面愈合。有效:表现症状和炎症反应有所改善,愈合溃疡面为50%~75%。无效:表现症状和炎症反应未得到改善,愈合溃疡面少于50%。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873,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比较[n(%)]

2.2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114,P<0.05)。具体见表2。

3 讨 论

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是一种较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发病具有周期性、反复性,主要临床表现有嗳气、恶心呕吐、腹胀、反酸、食欲减小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预后可发展为胃癌,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

目前,奥美拉唑已广泛应用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的治疗,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可特异性识别胃壁细胞质子泵所在的胃黏膜细胞,然后向亚磺酰胺活性分子转化,其结构中的二硫键和质子泵结构中的巯基紧密结合(不可逆),可有效降低H+,K+-ATP酶的生物活性[4],从而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或阻断氢离子从胃壁细胞内向胃腔内转运,大大减弱胃液的酸性环境。

本研究中,经雷贝拉唑治疗的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经奥美拉唑治疗的对照组(χ2=3.873,P<0.05),且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114,P<0.05)。提示,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优于奥美拉唑,且毒副作用较小。可能原因是,同样是质子泵的雷贝拉唑的药效时间长达48 h[5],显著长于其他药代动力学中的大约1 h的半衰期,且其药效与剂量呈正相关。同时,动物实验表明[6],服用不久后雷贝拉唑就可从血浆及胃浆膜中排出,在机体内停留时间不长,因此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综上所述,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临床疗效显著,与奥美拉唑相比,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Sch ttker B,Adamu M A,Weck M N,et al.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gastric and duodenal ulcers in a large prospective study[J].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12,10(5): 487-493.

[2]Anderson S,Christensen S.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 to omeprazole in a patient treated for Helicobacter pylori[J].Therapeutic Advances in Gastroenterology,2015,8(2): 101.

[3]Min Z,Liying Z,Zhijin L,et al.Observation on clinical efficacy of Jinghua Weikang Capsule for peptic ulcer[J].World Chinese Medicine,2013,4: 22.

[4]Sykes B W,Sykes K M,Hallowell G D.A comparison of two doses of omepra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equine gastric ulcer syndrome: A blinded,randomised,clinical trial[J].Equine Veterinary Journal,2014,46(4): 416-421.

[5]廖文,斯锞.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3): 325-327.

[6]王宏刚,王国祥,王建文,等.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47 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14,16(6): 839-840.

吴才胜(1979—),男,广东惠州人,主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消化内科工作。

R656.6+2

B

1004-7115(2016)05-0564-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6.05.036

2016-02-21)

猜你喜欢
螺旋杆菌贝拉胃溃疡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老狗贝拉
健康体检者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四十九条围巾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辣椒素-预防胃溃疡的发生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观察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HPLC法测定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的有关物质
中医食疗治疗慢性胃溃疡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