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的国企改革

2016-09-10 07:22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6年1期
关键词:国有经济国有企业改革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局中,国有企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国企改革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大局,事关社会稳定,事关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热情与发展动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与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当前,全球经济治理格局、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加快推进“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等区域和全球战略,要在更加广阔和复杂的地缘空间中增强资源整合能力,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实现更高层次的互联互通。中国的国有企业,特別是交通、能源、金融、通信、建筑等产业中的国有企业将承担“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艰巨战略任务,这一方面为国有企业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国企治理结构的现代化、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国际合作的亲和力、复杂环境的适应力以及抵御风险的应变力,都将面临新的严峻考验。

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日增长动力尚未完成转换,外部需求持续低迷,内部“三期叠加”多种矛盾聚合,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现实中的经济现象、经济矛盾、经济特点日趋复杂多变,国企改革也面临的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与艰巨任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15》中对此指出:在全球经济格局开始重大调整的关键阶段,如果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改革不能获得实质性进展,垄断行业、投融资体制改革不能跟进配套,国企不能及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不仅重化工业领域的国企将进退失据,甚至分布在一般竞争性领域乃至金融领域的国企,都可能在若干年后重陷困境”。要战胜危机挑战,顺利度过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換接续期,走出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全新发展道路,为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强大支撑,国有企业改革就必须持续推向深入。

从中微观层面看,国企改革还面临着理念变革与制度创新的繁重任务。要发挥国有企业作用,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就必须以市场化导向促进供给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解除供给约束,推动改革创新,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改变陈旧思维的桎梏。这就要求以国有企业分类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抓手,加快国企制度创新,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具有强大自生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公司治理结构。

2016年是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将是国有企业结构性改革纵深突破的关键之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全新发展理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战略层面为国企改革廓清了人格局、大思路、大方向;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顶层设计与政策框架的出台,从技术层面为下一步国企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操作指南。我们集结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重要研究成果,组织本期“2016的国企改革”专题策划,从现代公司治理变革与国企制度创新、国企改革的本质与方向、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投资者权益保护等多个视角,深入分析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难题、困境与深层次矛盾并提出对策建议,力争为推动国企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打造国有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凝聚智识、有所助益,敬请广大读者垂注。

——《学术前沿》编者

猜你喜欢
国有经济国有企业改革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经济改革实现中国宏观经济平稳增长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国有经济推进新中国工业化的成就和经验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国有经济对居民收入差距的非线性效应
瞧,那些改革推手
工业企业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