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竞技赛场上“好声音”之分析

2016-09-13 06:30张良祥
运动 2016年2期
关键词:好声音篮球

尚 书,张良祥

(1.南京艺术学院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13;2.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篮球竞技赛场上“好声音”之分析

尚 书1,张良祥2

(1.南京艺术学院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13;2.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摘 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篮球竞技赛场上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观众发出“好”“坏”声音进行分析,探讨如何练就赛场上“好声音”,从而使篮球赛事更具魅力和活力,传递正能量,展现真性情。

关键词:篮球;竞技赛场;好声音

投稿日期:2015-11-13

2012 年,一场大型音乐选秀类、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风靡全国,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收视热潮。篮球竞技赛场同音乐舞台一样,有独唱、合唱和协奏曲。队员、教练员、裁判员和观众的和谐之声营造出赛事的氛围,共同奏响出天籁般的交响乐。这种交响乐凝聚着正能量、递着好声音,给人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让人神清气爽、赏心悦目。

竞技赛场上的好声音代表着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素质与形象。赛场上队员、教练员、裁判员和观众如何树立好形象,发出时代的“好声音”,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体现。

1 篮球竞技赛场上的和谐之声

1.1 队员之间友好之声

篮球运动是一项将团体和个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目,无论是比赛还是训练,都要求全体队员和睦相处、协同作战。团队凝聚力是团体最基本的心理特征,也是团队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球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信任的“合唱”就是好声音的最好体现。

球员们场上齐心协力,彼此多喊、多呼应、相互安慰、相互激励:“好球”“嘿,大家跑起来,跑起来!”“没关系,下回合我们会做的更好”“是我的错”,不相互埋怨和推卸责任,以此来加强相互之间的统一与默契。“加油”等好声音能够起到相互鼓励、激发士气、提高全队整体战斗力的作用。只有队员发出思想统一、高亢最强音,才能众志成城、勇夺桂冠。

“对不起”“没事吧”可以融洽气氛,联络感情,消除误会、瓜葛和冲突,缓和矛盾,平息事端。如果相互之间关系不融洽,互相“问候”各行其是,最终只能使努力付诸东流,目标成为泡影。

“去为我赢得比赛”已成为全美乃至于全球体育界的励志口号。2012年路易斯维尔大学和杜克大学在争夺NCAA(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4强席位时发生了美国体育史上最可怕的一幕。路易斯维尔的后卫凯文·威尔在上半场还剩6分33秒时遭遇横祸;他跳起封盖对手的三分球,在落地时右小腿骨从中部断裂,断骨刺出小腿,露在外面的断骨约有15cm。场面触目惊心,不少人掩面哭泣。威尔在被抬出场外时,仍激励队友:“不要担心我,去为我赢得比赛!”最终,路易斯维尔挺进半决赛,全队将威尔的5号球衣挂在分区冠军的奖杯下以示致敬。

1.2 教练员激励之声

激励一词来源于英文motivation,一般是指人们在追求某些特定目标时的意愿程度,它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思。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是指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热情和积极性;从心理学角度讲,激励就是指在外部某种刺激的影响下,使人产生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目标奋斗的心理活动过程;从管理心理学的诱因和强化的观点来看,激励是将外部适当地刺激转化为内部心理动力,从而增强或减弱人的行为的过程;在领导学中,领导激励是指领导者激发、鼓励和调动人的热情和动机,使人们潜在的工作动机可能充分发挥和维持,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或组织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激发的动机越强烈、激起的水平越高,对实现目标所付出的努力程度也越高,预定目标完成得也就越好,取得的工作绩效也就越大。

激励是教练员的一门指挥艺术。在比赛中,激励队员最有效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口头赞扬。但肯定和赞美之声一定要发自内心,同时明确精准。如果教练员总是过于频繁、毫无缘由地赞美队员,就会使赞美失去价值和真实感,而仅仅成为了一种形式。伍顿教练一直避免自己用“太棒了!”这样空洞的话来赞美队员,而是用“这样做效果更好,你进步了!”或者“你现在的做法很好,加油!”等具体的语言来肯定和鼓励队员。“加油!你们打出了状态,他们没有,打出侵略性,兄弟们,你们还等什么,魔幻的光环退去,现实终于到来,这48min,我们要当它是生死战那样全力拼搏。”

对于教练员来说,避免向队员喋喋不休发出“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之声,如“不要过多运球”“不要勉强投篮”“不要跳起传球”等。实际上,队员在场上最需要得到教练员提示的是应该做什么与应当怎么做,而不是不应做什么和不应怎么做。可是,在训练中我们发现多数教练员斥责队员时多半把重点放在“错”地方,而未指明“对的”应是怎么样。比如,后卫传球失误,球被对方抢断,这时后卫自己通常是后悔的,如果教练员再大喊:“嗨!笨蛋,不要把球传给对方!”这样就无异雪上加霜,使后卫加重心理负担。如果这时教练员使用另一种说法:“喂!大卫,注意把球传到接球人远离防守者一侧!”则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又如,中锋在近篮便于碰板投篮位置,却在匆忙中投空心篮,因用力稍大没有投中,教练员要提醒他“喂!大卫,这种位置最好投碰板篮!”这样要比大骂“喂!大卫,真臭!这么近的篮也投不中!”要好得多。

另外,教练员还应注意切忌对队员满口抱怨或是大喊大叫使用“讨厌”这个词。任何时候当教练员说某个队员讨厌时,该队员常常会想到自己可能真到了让人讨厌的地步,其结果会使他完全丧失信心,甚至挫伤其自尊心。明智的教练员都注意发出正面的、积极的、鼓励性的好声音激发队员斗志,提高队员自信心。对他们上佳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促使其充满自信。诸如“好!就这样坚持紧逼!”“对!就这样积极主动防守”“就这样逼近对手!”等。这些积极的语言表达方式会给队员巨大的鼓舞和力量。

防守时也可采用这类表扬方法。当队员知道教练员注意看他在积极履行自己的防守职责时,他会更加刻苦努力完成防守任务,争取教练员的信任和赞赏。这对于提高防守质量,使球队取得防守优势也是十分有益的。“是你们的防守,让你们有现在的表现,你们要继续按照正确方法打下去。”“我们会赢得比赛,因为我们控制了前场篮板,一旦他们拿下篮板,我们要确保把球夺回来,不要放弃篮板,在轮转防守的时候,不能有丝毫放弃,打好防守,跑动起来。”

无论何时,只要有可能,教练员就要尝试对他们进行奖励,队员们喜欢听到赞美之声,不愿听到嘲讽、嘲谑、污辱的斥责,更不愿听到“你总是如何如何”。“你从来没有”“根本”等这类以偏概全的跑调之声。少采用处罚,而是用纪律来约束队员,只有当队员违反队规或做出不适当的行为时才处罚他们。

1.3 观众、篮球宝贝呐喊之声

赛场上我们经常听到整齐化的掌声、震耳欲聋的口号、高声互动的齐唱Never gave in,never gave up(永不屈服,永不放弃)、主场的观众齐喊“Ddfence”(防守)和具有地域性的新颖口号等。竞技体育通常有其特殊的氛围属性。在此,以一种怎样得体而又不失激情的方式来表达和寄寓自己的情感投入就显得极为重要。赛场上,观众喊什么等实际上不单单是个人或者一个小群体的行为,观众公共、集体行为自觉性、持续力与成熟度代表了一种赛场文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种文明。观众席上一些热烈的掌声和积极的呼喊声能激发运动员更多的潜能,良性氛围也会让比赛变得更加精彩。而一些消极的甚至是带有攻击性的口号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篮球水平的日益增强,我们也需要积极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塑造观众文明观赛的形象,在赛场上听到更多的好声音是各方努力的方向。

同时,在赛场上的暂停或中场休息时经常看到篮球宝贝啦啦队劲歌热舞表演。她们原汁原味的呼声、激励鼓舞的呐喊助威,激情、奔放、昂扬热烈、强劲有力的舞曲,加之活泼可爱、激情洋溢、活力四射的精彩表演,调动了球迷的热情,激发了球员的斗志和士气。她们与现场观众热辣辣的互动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增加了比赛的观赏性、娱乐性,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1.4 裁判员精准鸣笛之声

“裁判的角色比大多数观众、球员及教练认识到的要重要得多。”直观看,裁判这个角色没有什么复杂。有人说裁判就是“吹犯规的”。想想似乎没有什么错,从这个意义上说,裁判的职责就是“惩恶”,只要对犯规判断准确、执法严格就是好裁判。然而,事实并没那么简单,判罚只是裁判员的一种手段,靠判罚发生的每一次技术性违犯,裁判员将只成功于制造不满的观众、队员和教练员。因为,篮球比赛的最终目的是精彩,是要让球队和球员在赛场上展示风采,淋漓尽致地发挥出各自应有的技战术水平,充分体现篮球运动的魅力,而不是以发现和惩罚球队和球员的恶行为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裁判员的“最好声音”应该是“扬善”,其他都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就如同交警执法,是为了保证交通的畅通,而不是简单地为了处罚违章者。

在一场组织健全的篮球比赛中,裁判员是比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裁判员的“好声音”是篮球运动发展的润滑剂,裁判员“好声音”确保了比赛按照规则规定正常进行。“没有十全十美的裁判,没有一名裁判可以说我全场没有一个错误,永远不会有这样的比赛。”——(摘录国际篮球裁判法)。原美国NBA原总裁大卫·斯特恩曾说:“篮球比赛是世界上最难执判的比赛,尤其是现在有了回放设备,更让外界质疑裁判。”裁判员这活儿不好干!无论你水平有多高,总会有人对你不满意,而且往往输球的一方意见最大:“这场球我们输给了3个瞎眼的裁判员。”有时赢球的一方也会忿忿不平:“要不是场上的3个家伙乱搞,我们至少能赢20分。”除了球员和教练员,场上的观众对裁判员的意见也一大堆:“本来是一场精彩的龙争虎斗,却被3个抢哨子的裁判员弄得打打停停,真是扫兴!”裁判工作往往是一份出力不讨好的差使,裁判员的判罚之声不可能得到每个人的拍手称赞。

“‘被爱’是美妙的,可我们干的就是这一行。”裁判工作的挑战性令人兴奋(这也是篮球教练员和运动员参与这项运动的原因)。“鸣哨的时刻再美妙不过了。”正如你场上会犯错一样,裁判员也会失误跑调。你要记住:“裁判员和教练员、运动员及观众间的最大差别是篮球裁判员无需关心谁赢得比赛。这样他们能以公正客观和没有偏执的态度判罚每场比赛。篮球是美丽的运动。”很多人都认为,当有裁判在场时,其就变得更加美丽了。

2 篮球竞技赛场上的不和谐之声

2.1 垃圾话

垃圾话(TrashTalk)就是常说的“说脏话”,比赛中常见队员不停暴出一些带有挑衅、讽刺与谩骂恐吓、侮辱对手的语言以此来直击对手的弱点及短处,其目的是为了使对方的心理防线陷入崩溃。这样就易使得对手的心思被动地转移,从而影响其比赛。例如,佩顿进球后,会跟防守他的人说:“防不住吧,就是为什么老子挣1千万!”讲垃圾话最直接的后果是可能导致与对手的强烈身体对抗、互相间的言语谩骂,更有甚者可导致斗殴。而以上种种显然是有违比赛规则的,更是不属于球员的。有时队员、教练员的垃圾话也严重地干扰裁判员执法,队员、教练员利用垃圾话直接攻击指责临场的裁判员:“嘿,吹得真不错,没人能像你吹得这么好!”“我真为你今天的表现惭愧!”等,或煽动主场观众、媒体等,如“这样的犯规都不吹,球没法打了”“黑哨”“换裁判”等垃圾话会淹没。给裁判员造成心理压力,注意力分散,从而影响比赛的正常进行,给社会呈现一种负面印象。

教练员和队员的垃圾话其实质属于对篮球规则中一些模糊界限的一种超越行为,其危害是间接地干扰了一些篮球裁判员的执法工作,并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裁判员的注意力,无形中增加了裁判员的心理压力。倘若裁判员受其影响而不能较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比赛上、球队间的对抗上,则必然导致比赛的缺憾。

垃圾话不能改变一个球队的现状,甚至会影响队员对球队的贡献值。相反,教练员艺术发声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训练时的效率和比赛时的结果,声调不准、跑调都可能会直接导致队员的潜意识抵触,甚至“反抗”,如范斌“兵谏”事件。在甲A赛场我们也可以在暂停时听到教练员接近于疯狂的跑调之声“上腿,上腿!不要上手!上腿你们XXX懂不懂!”这种演出时发出的“好声音”实在让我们对本土教练大跌眼镜。不仅如此,有时教练员还上演大骂技术台的“好戏”。

当队员发挥不好或是裁判出现误判、漏判时经常听到“换某某”、口哨和嘘声,为数不多“文化无根”的观众便会不由自主、没头没脑地用世俗“口头禅”之声表达了不满情绪,用“京骂”“国骂”之类垃圾话齐声“谩骂”、指责队员和裁判员。“会不会吹啊”“换裁判”此起彼伏,遍布整个篮球馆。这是作为观众最基本的文明礼仪的缺失,更是文明自觉与文化尊严行为阐释上的一次失位和失分。简单、“原始”的口号虽然并没太多的恶意,只是球迷宣泄的一个出口,但它确实是给当事人带来了影响。“换苏伟”并不是球迷对自己所喜爱的球队的真正支持,反倒是对球员和球队的伤害。球员一听到这句口号时心理就出现波动,甚至技术发挥不稳定。

2.2 黑 哨

“黑哨”是指体育运动中裁判员违法公平性原则的行为。一般指裁判员收受贿赂或受人指使违背公平、公正执法的裁判原则,在比赛中通过有意的误判、错判、漏判等个人行为来主导比赛结果。黑哨问题的产生不外乎政治、经济等因素,而其中经济因素是造成黑哨的大恶。

裁判只要口中的哨声一响就可轻易改变胜负的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篮球比赛有着浓厚的商业性和职业性,使得部分裁判将公正、公平的准则置于一旁,行贿受贿、偏向主队等。裁判员滥用职权、惠暴宽恶的故意个人行为,可能成为队员暴力行为的“催化剂”或“导火线”。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裁判笛声是导致场上球员暴力行为的最直接的诱导因素。

裁判员为了个人私利或荣誉,不讲职业道德和原则,搞“君子协定”、吹“人情哨”“关系哨”,甚至在关键时刻“失声”,这种不和谐声音根本无法为篮球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裁判员自身就有偏差,对比赛就存在不公平、不公正,没有公信力,就没有权威性,最后造成球迷用谩骂、骚乱表示对一切权威的漠视,影响比赛的顺利进行,最终损害的是整个裁判界的公信力,如“多纳希”黑哨事件。

3 如何练就“好声音”

竞技场上要唱响出更多“好声音”、上演更多“好作品”,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众多方努力、提高与完善。运动员文化教育、教练员素质再提高、观众道德建设是“好声音”“好作品”的基础,是篮球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和硬道理。

好声音缘于责任心、缘于自身修养。运动员、教练员能不能说出有分量、有见地的话,能不能提出掷地有声的真知灼见,很大程度上与运动员、教练员情趣、学识、性格、修养等相关,因而学习钻研很重要。运动员、教练员不但要注重本身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了解其他相关专业的内容,拓宽知识面,进行多元文化学习,内外兼修,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和修养,展示良好形象。掌握、了解心理、教育的规律,汲取他人长处,弥补自己不足。养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不断历练自己驾驭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好声音源自实践、源自生活。运动员、教练员还要善于观察思考、创造,用心感受生活,多与他人交流与沟通,不断推敲揣摩,提高自身对语言的驾驭能力。科学、艺术的发声,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幽默睿智、自信乐观的智者,成为语言的主宰者,赛场上的指挥者和激励者。

篮球裁判员的“好声音”笛声是在规则与裁判法的指导下,依据公正、公平、合理、科学、严肃认真、积极稳定的原则,秉公执法、公正评判和解决进攻、防守矛盾,最终评判出比赛的结果。裁判员不偏不倚、唯察准法、赏功罚过、扶正禁悍,才能给运动员创建光明磊落、公平竞赛的条件和环境,裁判员才能真正起到执行者、管理者和“法官”的作用。裁判员笛声只有服从于比赛规则,不因政治、国籍、信仰、民族、宗教、性别、地域等因素和其他利害关系而影响裁决的公正性,也不因官员的干涉、观众的鼓噪、运动员的抗议而改变自己正确的裁决,只有这样才能鸣出和谐、快乐之声,赛场才能回荡理性的奏鸣曲。然而,有时由于裁判经验和驾驭比赛的能力,其频频鸣笛,也大大降低了比赛观赏性。

球迷,作为篮球的真正支持者,如果希望自己支持的球队诚实而公平地赢得比赛,那么就必须意识到只有公平竞赛,才能让比赛更加精彩而生动。其应该做到:将篮球比赛视作健康的运动而不是充满硝烟的战争;更多地了解篮球运动以便更好地欣赏它;欣赏对方球员的球技并为其报之以掌声;批评不良行为以及违规作弊行为;尊重对方的球迷;要更多地站在赛场上认真执法的裁判员的角度看待比赛,并给予他们必要的鼓励和尊重;反对他人以暴力或不良行为破坏篮球比赛形象。只有这样,才可能在赛场上拥有真正的文明与尊严。

4 结 语

篮球竞技赛场上的好声音、正能量生动诠释了队员的鲜明个性,展示了裁判员强烈的责任意识,体现了教练员浓浓的情怀。平和、简短、温厚的好声音,让赛场的氛围愈浓。好声音,让人们更加了解、感知、喜爱篮球。和而不同的好声音,恰似拂面春风,化出文化厚重和美德。篮球竞技赛场上期待更多、更精彩感人的好声音,只有美妙、和谐之声才能传播得更远、更有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小龙,陈思彤,林剑. 赛场呼唤“中国好声音”[N]. 中国体育报,2013-01-30.

[2]张良祥.篮球比赛中语言激励的运用[J].中国体育教练员,1997(4):36-37.

[3]张良祥.尹春升,临场篮球裁判员面对垃圾话时的应对策略[J].运动,2011(12):47-48.

[4](美)摩根·伍腾 大卫·吉尔伯特.篮球成功教学[M].潘祥,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206-215.

[5]中国篮球协会.中国篮球教练员岗位培训A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373-385.

[6]张良祥,崔哲雄,黄锐,等.篮球裁判员执裁技巧[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102-115.

作者简介:尚书(1979~),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学。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2.003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1-006-03

猜你喜欢
好声音篮球
街头篮球文化
篮球
快乐篮球进山乡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好声音”
台媒关注“好声音”李代沫吸毒被抓
李梓:告别上译“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