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胃术后潜在威胁,做好残胃癌诊治工作

2016-09-13 08:57田艳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胰胃外科北京100021
癌症进展 2016年1期
关键词:外科医师胃癌

田艳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胰胃外科,北京100021

导读

警惕胃术后潜在威胁,做好残胃癌诊治工作

田艳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胰胃外科,北京100021

田艳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胃癌、胰腺癌的外科治疗和临床研究工作。先后发表统计源论文、SCI收录期刊论文60余篇,参编专著8部,其中担任国家重大出版工程项目——中国常见癌症丛书《胃癌》副主编,《胰腺癌》编委及主编助理。现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兼任科普分会主任委员、北京绿色医疗新技术产业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上消化道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防治规范化培训工作委员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协会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担任《癌症进展》《中华肿瘤杂志》《中国肿瘤临床》《中国医刊》《肿瘤防治研究》《中国医药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等10余种杂志编委或特约审稿专家。2011—2012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肿瘤中心做访问学者,并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肿瘤中心和马里兰大学医学院肿瘤中心短期学术交流。曾在韩国首尔医科大学短期学习交流腹腔镜胃癌手术,在国内较早开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术以及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后腹腔镜手术的探索。

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十五”科技支撑计划、首都医学发展基金计划课题及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等相关研究工作。现主持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北京市科委特色临床医学课题、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所临床重点课题研究工作。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两项。

外科手术是人类对抗疾病历史中的一座里程碑,但作为有创操作,手术在解除患者疾苦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伤害,并且可能成为其他疾病发生的隐患。早些年,手术切除是治疗胃溃疡的重要手段,而手术切除后的残胃是公认的一种癌前状态。如今,良性溃疡行胃切除手术大大减少,而因肥胖和糖尿病接受袖状胃切除术及胃转流术日益增多。另外随着胃癌的诊治水平升高,早期胃癌患者逐渐增加,胃癌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有所提高。随着生存时间的延长,这些患者都将面临一个严重的威胁——残胃癌。

长期以来,对残胃癌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现在认为,胃切除术后不论首次手术胃疾病的病理类型、切除范围、重建方式,残胃内发生的肿瘤均叫残胃癌。残胃癌占全部胃癌的1.1%~3.3%,也有报道称可达7%。残胃癌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幽门螺杆菌(Hp)感染、EB病毒感染、消化液反流、胃神经损伤、距第一次手术时的时间、手术方式以及初次胃切除术时疾病的良恶性等。

能否根治性切除是残胃癌最重要的预后因素,也是目前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方式,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随访机制,残胃癌诊断时多数已处于进展期。与原发性胃癌相比,残胃癌切除率低,文献报道仅为40%,明显低于原发性胃癌切除率,预后较差。同时由于初次手术改变了局部解剖结构,残胃癌淋巴引流发生也随之改变,因此淋巴结清扫范围应做相应的改良。而对于早期残胃癌而言,随着胃镜技术的发展,部分早期残胃癌亦可行ESD手术。

影像学检查在残胃癌的诊断、评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残胃癌与胃癌在CT表现上有类似的地方也有其独特的地方。多层螺旋CT依靠胃壁厚度的变化以及残胃的异常强化和胃黏膜变化判断其有无异常,不仅大大提高了残胃癌的检出率,还可以清楚显示肿瘤生长、侵犯周围脏器、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情况,对肿瘤进行评估,从而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广大临床工作者应高度警惕残胃癌的发生,其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残胃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诊治、评估以及预防方面的研究都需广大临床医师和科研工作者做大量的工作,临床工作中,要高度重视胃切除术后患者的定期复查和监测。我们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不断的深入研究,残胃癌终会被攻克,从而使胃手术后的残胃癌风险降至最低,最终使患者达到最大获益。

猜你喜欢
外科医师胃癌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