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训练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性研究

2016-09-13 18:40陈悦姝彭文亮何睿孙琦彧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素质拓展综合素质心理素质

陈悦姝++彭文亮++何睿++孙琦彧

【摘 要】通过对职业学校学生开在展素质拓展训练前后进行问卷测评,调查素质拓展训练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和学生以及教师对素质拓展训练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显示,素质拓展训练能够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班级凝集力、团队合作精神、对班级的热爱程度,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创造力、执行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综合素质,并且受到学生和教师的普遍欢迎。

【关键词】素质拓展 职业教育 综合素质 心理素质

【基金项目】2014年贵州省人教育厅文社科课题《素质拓展训练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课题负责人:陈悦姝 编号:14Q06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046-03

【Abstract】Filled in the questionnaire fo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Quality Develop Training to research the satisfaction and affection. Research findings showed that the Quality Develop Training could improve students abilities to communicate, creativity, execution, psychological endurance, etc. It was also could promote the class cohesion, teamwork Skill, etc. The Quality Develop Training was welcomed by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Key Words】Quality Develop,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prehensive quality, psychological quality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项集求生、惊险、刺激、娱乐和教育于一体的极限运动,起源于一战期间的英国[1],当时大西洋上的盟国商船屡遭德国袭击,伤员不断,许多海员葬身海底但令人惊讶的是有少数老海员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磨难后能够存活下来。后来研究发现: 当人们面临灾难时,心理素质成为了超越体能决定人们能否生存下来的关键。一位名叫库尔特汉恩的德国人和他的英国好友劳伦斯豪尔特在此启发下于1942年创办了一所海上训练学校,为体验式培训起到了奠基作用。英国在战后出现了这种誉为Out-word Bound的管理培训即素质拓展。随着团中央、教育部2002年3月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通知》目前,许多高校正在已经将素质拓展训练作为大学生在校培养的常规项目之一,然而社会上的素质拓展训练开展得如火如荼相比,高职院校不冷不热的场面令人反思。究竟素质拓展能否适应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受到学生的喜爱,并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目前鲜有学者做深入的研究。作者在本文中通过自制问卷的调查,对素质拓展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做了深入的探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贵阳护理职业学院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学的班级中,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8个班级的同学作为实验对象,涵盖护理、检验、农村医学、医学营养、公共卫生管理等专业,共514名学生参与实验,大多数的受访者来自高职一年级,其次是高职二年级,最后是中职一年级,分别占比为63.0%,25.1%,11.9%,实验对象在拓展前后均无重大疾病,躯体健康状况良好。

(二)研究方法

1、实验方法

(1)以班级为单位,分别对8个实验班级的同学做问卷调查,了解实验对象对于自我认知、班级认知、班级热爱、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自信等综合素质的自我评价情况。然后根据实验班级的课程安排,安排课余时间,聘请专业的素质拓展教练分别对实验班级进行为期一天的体验式拓展课程培训。培训结束后完成培训满意度和培训效果的问卷调查。

(2)拓展项目的确定:根据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将高职学生需要培养的综合素质提炼为:团队合作、解决问题、沟通、信任、执行力、创造力和自信七个方面,根据这七个方面设计素质拓展项目分别是:破冰、潮起潮落、解手链、一个橘子、信任背摔、蜘蛛网、制造游戏和我棒你也棒,共10个项目[2-5]。

2、问卷调查方法

在进行素质拓展训练之前分别采用自制问卷进行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摸底调查调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对班级的态度及自我综合素质的评价情况、教师对班级内每一个同学在团队合作、解决问题、沟通、信任、执行力、创造力和自信七个素质方面的评价。完成素质拓展训练后再次使用自制问卷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素质拓展活动满意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情况。本次调查发放学生问卷524份,回收514份,回收率98.1%;发放教师问卷8份,回收8份,回收率100%。数据采用Excel和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计算 Cronbach α系数来检验问卷的信度,实施拓展前整份问卷信度分析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21,标准化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24。实施拓展活动后整份问卷信度分析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56,标准化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53。可见本研究问卷量表的内在一致性高,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适宜做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素质拓展对职业教育学生的影响

1、开展素质拓展的前后均对所有实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将拓展前后实验对象对班级的态度进行对比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到,514名学生在热爱班级的程度这一项目上,拓展后非常热爱和热爱的比例上升,一般以及不了解的比例下降,拓展前后均没有人非常不热爱班集体,拓展前有0.2%的人表示不热爱班级体。说明目前的职业学生中仅有少部分人不热爱班集体,而通过素质拓展可以提升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程度。在对同学了解的程度这一项目上,拓展后非常了解和了解的比例也得到增加,而一般、不了解和非常不了解的比例下降,说明体验式拓展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程度。在主动分享心情和感受的意愿以及为班级奉献时间和精力的条目上,拓展后非常愿意和愿意的人群比例上升,而一般和不愿意的比例下降,说明通过素质拓展,可以增加同学间相互沟通的意愿,并且能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2、将514名受试对象在拓展前后对自己在团队合作、解决问题、沟通、信任、执行力、创造力和自信七个素质方面的12个条目的自我评价做配对T检验的结果见表2。

从表2 看出在P≤0.05的检验水平,通过素质拓展学生在创造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意志坚强程度、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和精神状态上自我感觉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将受试对象上述的12个条目自我评价做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

12个条目中受试对象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自立自律能力、沟通能力、责任感这五个条目拓展前后的自评分数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却显著性相关。这可能是由于综合素质以及心理状态的提升必须是一个长期并且持续性改进的过程,本次实验仅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训练,因此还不能准确的反映出拓展活动对于综合素质的全面影响。因此,提示素质拓展训练对综合素质的作用持续性研究将可以成为后续研究的方向。

(二)学生对素质拓展训练的态度

将514名受试对象对本次素质拓展的满意度调查数据在spss 22.0内做分析得到结果见图1和表4。

图1 514名受试对象对素质拓展的满意度情况

从图1可知,97.4%的受试对象对素质拓展培训活动表示满意。其中接近一半的人对本次活动感到非常满意。这说明活动的举行给受试对象带来了满足感。

表4 514名受试对象愿意分享感受以及愿意再次参加类似活动的情况

非常不愿意 不愿意 无所谓 愿意 非常愿意

是否愿意将本次活动的感受与他人分享并推荐 0.2% 0.2% 4.4% 53.5% 41.7%

是否愿意再次参与类似的活动 0.00% 1.0% 4.2% 50.3% 44.5%

从表4可知,95.2%的受访者愿意将本次活动的感受与他人分享并推荐身边的朋友参与类似的活动;94.8%的受访者愿意再次参与类似的活动。仅有0.4%的受访者不愿意分享活动的感受;1%的受访者不愿意再次参与类似活动。这说明素质拓展培训活动的举办获得了参与者较高的评价。

(三)班主任对素质拓展训练的态度

为了对本次拓展有很为全面的评价,对受试对象班级的班主任也做了满意度调查。调查见过见表5。

从表5可知,教师对学生在各方面素质的评价活动前均在6到7分之间,活动后均在7-8分之间。说明教师对学生通过素质拓展活动提高综合素质上的作用评价较为肯定。尤其在自信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最高,说明教师认为学生通过此次活动,学生的自信感得到了增加。

教师对素质拓展活动的满意度情况见图2.

图5.1 7名教师对本次活动的满意度分析

从图2可知,教师对素质拓展培训活动的满意评价较高,87.5%的教师对本次活动表示非常满意;12.5%的教师对本次活动表示满意。

在教师是否愿意分析活动感受以及愿意学生再次参加类似活动情况的调查中,100%的教师非常愿意将本次活动的感受分享给他人并且推荐身边人参与类似活动,当然也非常愿意学生再次参加类似活动。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素质拓展训练利用自然环境和人工设制的各种复杂环境,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为达到“激发潜能、熔炼团队、改变心智模式”的培训而精心设计的具有开发性、挑战性,通过学生自身体验而提升自我的实践活动,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受到职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作为一种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能够对职业教育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发展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疏通,是素质教育和补充教育的新途径。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可以促进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的发展,发展年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加强自我认识,增强自信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是一个自我认知与探索的过程。课程能够磨练学生,培养心理调节能力,增加自我控制能力和管理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挖掘潜能,使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素质拓展训练,能够建立起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班级内同学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学生对班级的热爱程度和奉献精神;同时学生可以在拓展项目中学会换位思考,进而培养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使其更有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建议

现如今,传统的认知教育难以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将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应用职业教育的教育体系中,将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发展。根据本次研究的经验对于职业学校学生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高职院校应推行素质拓展训练

学生的心理素质、综合能力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建立和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职业学校中,要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并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心理素质是一个长期并且持续性的过程。通过本次研究发现素质拓展训练对改善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现状具有良好的针对性。通过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传统教育观念和方式的改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相互关爱、相互信任等优良品格,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素质拓展训练能有效针对高职学生素质现状,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实现成功素质教育,所以高职院校推行长期的规范素质拓展训练课程非常有必要。

2、合理构建素质拓展项目

素质拓展训练从产生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此过程形成了大量的科学有效的训练方式,以及针对各种人群特点的独特合理的课程安排。其内容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潜能开发的效果,因此在职业学校开展拓展时应征对拓展对象的特点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内容体系,围绕职业素养, 按照拓展课程与专业课程“协同”,拓展活动与专业教学活动“互补”的总体思路,充分挖掘高职院校的资源条件,设计拓展的项目中,要充分考虑学生需要具备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造力等等方面。只有具有针对性并且设计合理全面的素质拓展项目才能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良好的提升,并受到师生的欢迎。

3、加强对素质拓展师资的建设

素质拓展训练多以游戏的方式开展,项目的进行规则对于教师而言非常容易把握,然而教师要能把握拓展训练的精神本质,在分享提升环节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并且将项目意义进行升华和分享则是一项比较难以掌握的能力。不够专业的师资,将会使素质拓展训练停留在游戏加娱乐的错误层次。因此加强对素质拓展师资的建设是素质拓展能否对职业学校学生起到良性作用的关键因素。教师必须首先掌握素质拓展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和内涵。然后到专业的拓展培训机构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了解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训练过程和组织方法。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个好的拓展过程过程离不开深入、到位的分享交流体验环节,这个环节能让学生将行为意识和感性体验升华为理性认识,也是体验式培训区别于其他培训且让受培训者感受颇深的奥秘所在。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拓展训练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必须给予强化训练。

参考文献:

[1]愈国良. 学校精神!!!学校的灵魂[J], 书育人. 校长参与. 2008(1)

[2]付山. 陈燕. 班级体验式心里拓展活动100例[M].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4,1

[3]贾秋萍等. 经理人管理培训游戏全案[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1

[4]徐畅, 庞杰等. 大学生基本素质训练教程(第2版)[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1

[5]高彩凤. 企业拓展培训全案[M].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0,1

猜你喜欢
素质拓展综合素质心理素质
浅析在校园开展体育拓展训练的安全问题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民族预科生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