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在韩国忠清南道锦山郡召开

2016-09-16 03:26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东亚地区研讨会文化遗产

动态信息

“第三届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在韩国忠清南道锦山郡召开

由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会(ERAHS)、韩国乡村遗产协会(KRHA)、韩国忠清南道锦山郡政府主办,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AHSB-CAASS)、联合国大学(UNU)、日本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网络协办的“第三届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6月14-16日在韩国忠清南道锦山郡召开。本次会议的目的是促进中日韩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研究成果交流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分享、推动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地之间的合作,主题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发展”。本次会议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韩国农业食品与乡村发展部(MAFRA)、韩国海洋渔业部(MOF)、韩国乡村社区法人团体(KRC)的支持,来自FAO、MAFRA、韩国忠清南道政府的官员及中日韩三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专家、管理人员、企业家和新闻媒体记者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分为主题报告、研究报告、案例介绍、墙报展示等几部分。联合国大学Kazuhiko Takeuchi副校长分析了GIAHS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积极作用;中科院地理资源所闵庆文研究员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3个关键机制”为主题作大会报告,介绍了过去10年来GIAHS在中国的发展历程、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其他相关遗产概念的区别以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的3个关键机制;协成大学Yoon Won-Keun教授介绍了韩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发展的政策,强调未来乡村政策的制定应当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方向紧密联系;FAO GIAHS协调员Yoshihide Endo先生剖析了GIAHS近期的发展,并从体制建设、监测评估、国际合作等8个方面提出了GIAHS未来发展的建议。另外,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刘某承副研究员、焦雯珺助理研究员、刘伟玮博士、张永勋博士生分别介绍了稻田生态补偿机制、中国GIAHS监测与评估、林参复合系统土壤质量变化、农业文化遗产地“三产”融合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红河学院黄绍文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刘红婴教授、安徽农业大学沈琳教授、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王斌副研究员和北京联合大会孙业红副教授等分别围绕农业文化遗产的环境变化调查、农业文化遗产类型的平衡、农业文化遗产特征与发展现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效益评估及GIAHS旅游与监测探讨为主题作学术报告。福建省福州市、贵州省从江县、河南省灵宝市、河北省迁西县等地代表分别作了报告。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闵庆文研究员作大会报告

猜你喜欢
东亚地区研讨会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研讨会实录
如何看待我国的高投资率
会“珰”洞鉴以昭然——古代东亚地区冠饰“珰”之探究
活态文化
王国钦《知时斋说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李元洛《诗美学》研讨会”在京召开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京剧《辛追》剧本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