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王不留行籽穴位按压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

2016-09-16 03:26林明影陈求珠陈垂海
护理研究 2016年25期
关键词:屏气分阶段会阴

林明影,陈求珠,陈垂海



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王不留行籽穴位按压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

林明影,陈求珠,陈垂海

[目的]探讨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籽穴位按压对初产妇第二产程、疼痛程度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足月妊娠并且无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初产妇5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治疗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进入第二产程后,治疗组初产妇采用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籽穴位按压,对照组初产妇根据自己的意愿采取自由体位配合常规产程护理,观察并记录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屏气用力时间、自然分娩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初产妇第二产程、屏气用力时间、分娩方式、会阴完整、分娩满意度、新生儿窒息、侧切助娩、第二产程疼痛程度、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初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后针对性采取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王不留行籽穴位按压,能有效地改善分娩结局。

初产妇;体位管理;第二产程;穴位按压;母婴结局;产科护理

妊娠和分娩是妇女一生中重要的事情,尤其在分娩过程中的第二产程,由于此时胎儿头已降至骨盆,胎头承受阻力较大(尤其是初产妇)。有研究表明,各种母婴并发症在此阶段最易发生[1-2]。可见,如何减轻初产妇痛苦,提高分娩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是所有产科医护工作者一直都在努力克服和亟待解决的课题。贺晶等[3]认为,调整孕妇分娩体位作为一种简单、无创伤、不增加痛苦的方法,不仅使分娩方式更加个体化、人性化和自然化,并且一定程度能加速产程进展、促进自然分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产时服务模式。张杰等[4]研究发现籽穴位按压是一种有效的促进分娩的方法。本研究对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籽穴位按压对初产妇第二产程、疼痛程度和分娩结局的影响进行观察。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3年3月—2015年7月,选择在三亚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50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1∶1分组。治疗组250例,年龄21岁~35岁(26.79岁±2.55岁);孕周37周~41周(40.03周±1.33周);对照组250例,年龄23岁~37岁(26.57岁±2.78岁);孕周38周~41周(39.42周±1.34周)。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临床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征得产妇及家属同意且签署参与临床试验病人知情同意书。

1.2纳入标准①初产妇;②年龄21岁~37岁;③孕周37周~41周;④单胎头位;⑤产前检查无明显头盆不称;⑥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⑦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均未使用缩宫素及镇痛剂等药物;⑧自愿按临床试验方案进行分娩;⑨同意签署三亚市妇幼保健院参与临床试验病人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①头盆不称;②巨大儿;③胎儿窘迫;④依从性差,无法观察临床疗效者;⑤使用分娩镇痛;⑤患有严重心、肝、肺、肾功能障碍、营养不良以及不宜行试验的产妇。

1.4干预方法两组产妇均使用可调式产床。对照组初产妇根据自己的意愿采取自由体位配合常规产程护理。治疗组初产妇采用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籽穴位按压,具体如下:①初产妇宫口开全后,让其在待产室按自己的意愿取自由体位,不鼓励产妇用力;②在产妇的合谷穴、三阴交穴和内关穴处用医用胶贴固定王不留行籽;③当胎头下降至骨盆出口时压迫盆底,产妇自发性屏气用力,每次用力时间和宫缩期间用力的次数均由产妇自我掌握;④每次宫缩时嘱咐产妇用力3次或4次,每次3 s~5 s;④进入分娩室后,指导产妇选择自认为舒适并且可有效用力的体位,由助产士定期按顺序指压上述穴位,每次按压时间1 min,间隔2 min;⑤随着第二产程的持续性进行,当胎头拨露5 cm×5 cm以及产妇自发性屏气用力变得更频繁和强烈时取截石位,将产妇大腿向上向外弯曲,并且尽量贴近腹部;⑥准备接产。两组产妇临产后按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

1.5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屏气用力时间、自然分娩率、会阴完整率、分娩满意度、新生儿窒息率、侧切助娩率、产程疼痛程度及出血量。

1.6评估标准①会阴撕裂伤[5]:Ⅰ度为仅会阴皮肤及阴道入口黏膜撕裂;Ⅱ度为撕裂已达会阴体筋膜及肌层,累及阴道后壁黏膜;Ⅲ度指撕裂向下扩展,肛门外括约肌已撕裂;Ⅳ度为撕裂累及直肠、阴道、直肠壁及黏膜,直肠腔暴露。②新生儿窒息[5]:采用新生儿Apgar评分法,4分~7分为轻度窒息,0分~3分为重度窒息。③分娩满意度[6]:分为满意(>90分)、较满意(70分~90分)及不满意(<70分)3个等级。④疼痛程度[7]:疼痛评分标准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疼痛评定分级,0级为腰腹酸胀、稍感不适;Ⅰ级为腰腹酸胀可忍受、少量出汗;Ⅱ级为有明显腰腹酸痛伴出汗、呼吸急促,仍可忍受;Ⅲ级为剧烈腰腹酸痛,不能忍受,多伴喊叫,辗转不安。

1.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出血量及用力屏气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出血量及产妇用力屏气时间比较±s)

2.2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及分娩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及分娩满意度比较 例

2.3两组产妇新生儿窒息率、侧切助娩率及会阴完整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新生儿窒息率、侧切助娩率及会阴完整率比较 例(%)

2.4两组产妇产程疼痛及会阴保护情况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产程疼痛及会阴保护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目前,常用的母体体位大致可以分为卧位、站位、蹲位和坐位,而仰卧位是第二产程最为普遍的简易型体位,是因其便于助产士观察会阴、行阴道助产和会阴切开,但同时该体位缩小了骨盆径线,导致骨盆出口狭窄,易造成胎儿头盆不称,进而妨碍胎儿从横位或臀位等转至枕前位。Simkin等[8]研究发现:仰卧位易造成仰卧位低血压,会增加产妇骶部疼痛,使宫缩更加频繁和难以忍受,且宫缩效果不如直立体位,很少能促进产程进展。但是,有多篇文献研究报道[2-3,6-7]:产时通过调整产妇体位能一定程度加速产程进展、促进自然分娩。另外,2015年WHO全球策略提出:“人人享有生殖健康”。有鉴于此,为提高产科质量,本研究通过对初产妇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王不留行籽穴位按压,获得了更安全和满意的分娩结局。

传统的单一体位及宫口开全后指导产妇反复屏气用力分娩的模式具有诸多缺陷。黄丽华等[9]研究证实:反复屏气可导致产妇体力消耗过多,疲惫不堪,子宫收缩乏力,产程时间相应延长,阴道助产率增加。Jander等[10]证实蹲位分娩可增加Ⅲ度和Ⅳ度会阴撕裂发生率。江秀敏等[11]认为:半坐位可引起宫缩间歇期宫腔内压力增加,较高间歇期宫内压力作用于宫颈,容易发生宫颈和会阴水肿。而分阶段体位管理,是将产妇的待产体位和分娩体位分别对待,前者要有利于胎先露的下降及旋转,后者要有利于接生与保护会阴。丁依玲等[12]采用X线摄片验证:由仰卧位改为坐位可使坐骨棘间径平均增加0.67 cm,骨盆出口前后径增加1 cm~2 cm,出口面积平均增加28%,产妇感觉体位舒适,易于屏气,减轻了体力消耗。Baskett等[13]提倡产妇在第二产程按自身愿望自主用力,以便胎儿下降,顺利娩出。本研究结果显示:产妇体位分阶段管理可产生一些有利、积极的作用。其一,使骨盆的形状和容积发生变化,有利于胎儿需要;其二,有利于调整骨盆轴与胎儿体轴之间的角度;其三,充分发挥重力的优势作用;其四,可增加胎儿的氧供等。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没有哪一种单一体位对于产妇分娩都合适,产程中产妇可以尝试多种体位,从而彼此产生动态影响和互补,使其骨盆与胎头的适应性达到最优,提高分娩质量。

王不留行籽穴位按压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在人体特定穴位上固定王不留行籽,通过按压激发全身经气,为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的一种外治方法。据记载,早在《针灸大成》中就有补合谷、泻三阴交针刺法治疗难产的案例。杨志新[14]研究发现:补合谷、泻三阴交有补气调血下胎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王不留行籽含有多种皂苷,具有行血调经、催生下乳之功效[4]。本研究结果显示:刺激合谷穴、三阴交及内关穴可明显加快产程进展和减少疼痛。与王冰杰等[15]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王不留行籽穴位按压法干预初产妇分娩,缩短了初产妇第二产程及屏气用力时间,提高了自然分娩率、会阴完整率及分娩满意度,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及侧切助娩率,减少了产程疼痛及出血量。由此可见,此方法不仅简便易行、无不良反应及创伤,并且安全、效果显著。

[1]彭茹凤,龙秀红,谢蓉,等.长强穴按摩对初产妇第二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1,26(2):28-29.

[2]韦秀芬,祁明洁,王小龙.半卧膀胱截石位配合拉玛泽闭气用力运动在第二产程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0,17(6A):53-55.

[3]贺晶,陈璐.分娩时体位选择[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31(2):112-116.

[4]张杰,师永学.籽穴位按压促进分娩的临床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573.

[5]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82-184.

[6]赵磊,孙桂君,刘小丽.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自主屏气用力对初产妇第二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4,21(13):33-35.

[7]彭茹凤,胡艳宁,芩洁霞,等.拉梅兹分娩法配合分娩球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11A):2850-2851.

[8]Simkin PP, O’Hara M.Nonpharmacologic relief of pain during labor:systematic reviews of five methods[J].Am J Obstet Gynecol,2002,186(5 Supple Nature):S131-159.

[9]黄丽华,肖震萍.初产妇第二产程最佳用力时机探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2,21(8):662-663.

[10]Jander C,Lyrenas S.Third and fourth degree preineal tears.perdictor factors in a referral hospital[J].Acta Obstetricia Gynecologica Scandinavica,2001,80(3):S229-234.

[11]江秀敏,高丽素,金丽珠,等.分娩第一产程自由体位的临床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1,37(3):165-167.

[12]丁依玲,黄丽霞.分娩期的体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5):259-260.

[13]Baskett TF,Calder AA,Arulkumaran S.产科手术学[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5-26.

[14]杨志新.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J].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0):445-446.

[15]王冰杰,万瑶.经皮电穴位刺激无痛分娩的研究[J].中国针灸,2001,28(3):333-334.

(本文编辑李亚琴)

Influence of phased body position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seed point pressing on delivery of primipara

Lin Mingying,Chen Qiuzhu,Chen Chuihai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of Sanya City,Hainan 572000 China)

林明影,主管护师,本科,单位:572000,海南省三亚市妇幼保健院;陈求珠、陈垂海(通讯作者)单位:572000,海南省三亚市妇幼保健院。

R473.71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6.25.035

1009-6493(2016)09A-3187-03

2015-07-31;

2016-06-15)

引用信息林明影,陈求珠,陈垂海.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王不留行籽穴位按压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9A):3187-3189.

猜你喜欢
屏气分阶段会阴
拍胸片时为何要屏气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观察分阶段延伸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
分阶段减少母猪限位栏的使用
简单几招锻炼肺功能
分阶段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临床观察
会阴侧切皮下美容缝合法在会阴侧切口缝合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改良式会阴麻醉在正常分娩的临床应用
课堂巧分阶段 搞好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