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物灸神阙穴治疗导尿后引发的尿潴留的临床效果

2016-09-19 02:31赖洪华
实用临床医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泰和县神阙穴残留量

胡 蓉,赖洪华

(1.泰和县中医院骨伤科; 2泰和县人民医院手术室, 江西 泰和 343700)



隔物灸神阙穴治疗导尿后引发的尿潴留的临床效果

胡蓉1,赖洪华2

(1.泰和县中医院骨伤科; 2泰和县人民医院手术室, 江西 泰和 343700)

目的探讨隔物灸神阙穴治疗导尿后引发的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导尿后引发尿潴留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30例予以隔物灸神阙穴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腹部按摩、热敷、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部等传统治疗方法诱导排尿。观察2组治疗前后尿液残留量、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76.7%比20.0%,P<0.05)。2组治疗后尿液残留量、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应用隔物灸神阙穴法治疗导尿后引发的尿潴留能有效解决导尿后尿潴留的排尿问题,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导尿率。

隔物灸; 神阙穴; 尿潴留; 临床疗效

导尿是临床上在手术进行前后,患有膀胱及尿道相关疾病以及一些危急症病患者需施行导尿术,拔除尿管导尿后,特别是长期留置导尿管者易引发尿潴留,引起尿道周围相关炎症的发生,多见反复尿路感染[1-2]。临床上解决导尿后尿潴留较为常用的方法是对患者进行诱导排尿,仍有20%左右的患者会由于诱导无效而进行二次导尿[3]。导尿是项侵袭性治疗操作,易使尿道黏膜发生不必要的损伤,进而增加患者身体心理、经济负担[4]。为此,笔者采用对比研究方法探讨隔物灸神阙穴治疗导尿后引发尿潴留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泰和县中医院收治的骨伤科拔除导尿管发生尿潴留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26~68岁。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对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腹部按摩、热敷、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部等措施诱导排尿。观察组采用隔物灸神阙穴进行治疗:取艾条4~5cm长,点燃后固定在艾灸盒内的固定杆上姜,切取直径3cm,厚度0.3cm的新鲜姜片,将姜片用针刺取多个细小孔道,将其夹在固定板上,盖上盖子,调节艾灸盒温度后用专用的外套包好艾灸盒,令患者采取仰卧体位,使脐部暴露,将艾灸盒固定在选好的神阙穴上,当艾条燃烧几近完全或患者感到明显灼热感时更换新艾条,治疗时间20~30min,隔日1次,连续治疗10次。艾灸时以患者出现微热感为宜,医护人员注意观察患者局部皮肤的变化情况,保证艾灸时室内温度适宜,防止灸盒跌落。

1.3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观察2组治疗前后尿液残留量、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1)尿液残留量:患者有急尿意后尽力排尿,排完后立即行B超检查,探测膀胱内液性暗区的最大前后径(d1)、上下径(d2)、左右径(d3),采用公式(V=0.5d1·d2·d3)计算尿液残留量。2)临床症状评分标准:痊愈记0~3分,好转记4~7分,无效记8~15分。3)生活质量评分标准:用生活质量表简表(WHO-QOL-BREF)[4]评分。4)临床疗效标准:痊愈为患者治疗后小便通畅,各项临床病症及阳性体征消失;好转为症状好转,相关体征明显改善;无效为患者病情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观察组治愈23例,好转7例,无效0例,治愈率76.7%;对照组治愈6例,好转20例,无效4例,治愈率20.0%人;观察组治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2组治疗后尿液残留量、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尿液残留量、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Δ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3 讨论

尿潴留属于中医学“癃闭”范畴,该病症主要表现在膀胱,病因的根本是患者肾气不足所致,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应以补肾益气为根本[5]。人体脐部的皮肤直接连接筋骨膜、腹膜,脐下腹膜动静脉血网络极为丰富,若在此处给以药物,该药的渗透能力与其他部位相比显著增强,药物的吸收效果更加,可以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

艾灸能够在给皮肤带来温热刺激的同时把药物渗透皮肤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受损伤神经的修复,以及相关反射弧的重建,神经兴奋传导功能增强,使处于紧张状态下的膀胱放松,令膀胱括约肌兴奋,进而帮助收缩力的增强和感觉功能的恢复,使患者排尿功能逐渐恢复正常,预防泌尿系统相关感染疾病[6-7]。施灸材料“艾”性属温,具有疏通经脉、祛除病患体内湿气,驱散宫寒的药用功效;生姜属辛味中药材,秉性温和,具有温中理气,驱散寒邪的药用功效;隔姜进行艾灸能够将药力和热力同时利用,达到温通经脉,温阳正,启闭利尿的功效。大量的临床治疗经验也佐证了艾灸疗法能够有效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使循环系统的功能得到较大改善,进一步调节系统功能,具有促进、调整内分泌、呼吸、消化、生殖泌尿等系统的功能作用。

针对发生尿潴留的病患,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对患者进行腹部按摩、热敷、听流水声、用温热的水进行会阴冲洗等,若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需及时进行二次导尿术[8]。导尿是一项有创治疗操作,它不仅使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给医护人员治疗操作带来较多不便,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身体负担。为了进一步探索治疗导尿后引发尿潴留的更佳治疗方案,本院特地引进了专业艾灸诊疗技术,大体操作方法是将点燃的艾柱,放入艾盒内,将姜切片通孔置于盒底部,放于患者神阙穴之上,以患者不感烫为佳,再用艾盒两边的宽带加以固定,通过热力和药力同时刺激有关穴位,进而促使患者排尿。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尿液残留量、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表明隔物灸神阙穴治疗导尿后引发的尿潴留较常规方法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隔物灸神阙穴采用艾柱与生姜的双重作用,在神阙穴上温灸,通过经络传导,达到治疗目的,节省人力资源,无不良反应,且操作简单、取材低廉,易被患者和家属接受并掌握。

[1]乔秀兰,靳文学,王行竹,等.神阙穴隔物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救,2013,22(9):1496-1497.

[2]张现豪,冯国湘,文宁.温针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观[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3):72-74.

[3]苏秀宁,黄琳俐,韦金翠.术后尿潴留的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4):97.

[4]姜会枝,杨心灵.艾灸穴位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6):550-552.

[5]周春姣,李莉,张广清,等.腧穴热敏化艾灸干预对预防颅脑术后尿潴留的作用[J].广东医学,2011,32(17):2342-2343.

[6]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6.

[7]郑英.灸法红外效应研究及应用进展[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2):135-140.

[8]冯琦钒,汤康敏,明树人,等.针灸治疗尿潴留的临床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5,10(6):962-967.

(责任编辑:况荣华)

2015-11-02

R245.8

A

1009-8194(2016)06-0093-02

10.13764/j.cnki.lcsy.2016.06.034

猜你喜欢
泰和县神阙穴残留量
自拟骨痨汤联合神阙穴拔罐对老年脊柱结核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莱菔子热奄包外敷神阙穴联合按摩疗法治疗胃肠胀气的临床观察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戊唑醇的残留量
脱贫攻坚图片展·泰和县
HPLC-MS/MS法检测花生中二嗪磷的残留量
党参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
泰和县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措施与成效
泰和县活立木拍卖销售关于森林资源调查评估方法的探讨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比较试验
神安镇静膏外敷神阙穴在36例儿童骨科术前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