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电商新方式

2016-09-22 02:24崔丽丽赵雪梅
互联网经济 2016年4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互联网+电商

□ 文/崔丽丽 赵雪梅

“互联网+”时代的电商新方式

□ 文/崔丽丽赵雪梅

随着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和物流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已越来越互联网化。购物可以上淘宝、京东甚至海淘网站,线下购物可以使用支付宝或微信,吃饭先搜索口碑好的饭店,出行可以使用各类打车软件,机票、火车票也可通过手机APP分分钟搞定。而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的起点,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将成为更多行业互联网化的关键。

“互联网+”助力电商提质发展

从 1997 年到 2009 年上半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达到1034.6亿元。从网络零售角度来看,2009年到2014年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攀升,2012年增长率甚至达到64.67%,实现超高速增长。据商务部消息,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为20.8万亿元,同比增长27%;2015年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为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3.3%。

通过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的增长情况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网络购物,这对于传统零售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由此,许多传统零售商纷纷加入电子商务的行列,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保住自己在零售行业的“一份蛋糕”。例如,大润发组建飞牛网,沃尔玛通过一号店实现网络销售等等,均缘于此。

崔丽丽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

赵雪梅

上海财经大学博士

图1 2009年至2014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亿元)

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企业的数量如何变化?由于C2C电子商务不便于统计,因此结合现有数据,笔者选取B2B行业进行观测,以求管窥全豹。有统计表明,2009年到2014年,我国B2B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呈缓慢增长趋势,且自2014年开始有所下降。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我国B2B电子商务市场趋于饱和,B2B电子商务企业进入“新常态”的发展状态。B2B电子商务企业的增加,从某个侧面表明电子商务的多样性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电商的重要性,并开始进行转型发展。

有观点认为,2014年出现B2B电子商务企业数量的下降,表明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并不乐观。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恰好说明我国B2B电子商务从数量快速增长进入减量提质的时期。电子商务市场趋于饱和,市场竞争加剧,随着时间推移和市场检验,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开始规范化,不符合市场发展要求的企业必会遭到淘汰。这无论对消费者,还是对我国整体经济健康运行发展来说都极为有利。

技术创新及应用创新大大扩展了电子商务的范畴,并产生全新应用。随着零售业电商化和B2B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的渗透逐渐从零售及企业间结算支付扩展到更广泛的金融领域,产生互联网金融。

越来越多的人直接通过移动终端办理银行业务与理财业务,这对传统银行业务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传统银行业纷纷开始探索移动金融业务,并尝试与电子商务进行更紧密地结合。电子商务由于网络交易记录的存留,过去不容易获取的个人信用信息也变得容易收集。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银行信贷业务对于个人创业者和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通过网络交易的信用情况以及购买能力的评估,使得很多具有活力的创业者与小微企业在经营发展上,获得了更优越的资金资源。

电子商务更新时代生活方式

电子商务对人们生活的渗透,就好比这个季节的春雨,润物细无声。由于电子商务的介入,各行各业都在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笔者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几个方面切入,来看一看电子商务给人们的生活、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与变化。

新方式1:线上零售暴涨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由于电子商务使供应链扁平化,中间环节减少,同时削减了部分实体店面及人力成本,为网络消费者带来了价格低廉的产品。其次,网络代购的产生,使得已有的品牌商品通过网络代购渠道销售,利用不同地域产品价格差,或代购店主特有的打折权利等,消费者可以更实惠地获取与线下同质的商品。

从销售商和品牌商角度来看,通过网络平台可以集聚具有类似品味和爱好的受众群体,加之信息传递迅速,可以快速占领专业细分市场。这也为许多品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互联网品牌逐渐崛起。例如,韩都衣舍、艺福堂、御泥坊、三只松鼠、伊米妮等,这些品牌过去完全没有实体店或在实体渠道进行销售,但是凭借产品的特色,在众多网销商品中突围,从而建立品牌,并逐渐从线上走到线下。这在传统商业时代是无法想象的。

对于传统零售商家而言,互联网的加入帮助他们开辟了新的销售渠道,通过在各大电商平台建立官方旗舰店,不仅能方便消费者,同时是一种品牌宣传的补充。有分析表明,网络销售渠道并不会阻碍产品销售,反而会增加商品销售数量。但这并不是说,网络销售归网络销售,实体销售归实体销售。相反,网络销售与实体销售有了更为清晰的定位区分。

图2 2009年至2014年中国B2B电子商务企业的数量

图3 中国线上零售市场规模及线上渗透率增长图

实体销售由于与消费者面对面,承担了更多提升客户体验的任务,诚品书店便是一个例子。诚品书店在初期为培养流量,只做最有黏性但利润空间单薄的商品——图书,而当读书人都把诚品书店作为买书和读书圣殿时,诚品书店引入符合读书人品味和诉求的其他创意服务和增值服务,让这一客户群体感受到更好的一站式体验,开发出传统书店利用互联网思维经营的新模式。

未来,随着虚拟现实(VR)技术的发展,购物方式与商家的销售策略又会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网络销售由于承担了更多的交易实现功能,则可以大量地采集客户的购买行为信息,配合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将有助于企业更好的把握客户的需求和喜好。

新方式2:线上服务迭出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而在网络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一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美食店只是被少数人知晓,一家服务企业要打出品牌、做出名堂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互联网、电子商务在服务行业的渗透与扩散,解决了部分由于市场不对称而产生的问题,既提高了消费者寻找适合自己服务的效率,也使有口碑、评价好的商家获得更大的市场收益。

随着点评、口碑类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在享用服务前,消费者更倾向于先从网上做一番“功课”:查一下周围有哪些口碑和评价更符合自己口味的服务商家。同时在享受完服务之后,也要评价一番,把自己的观点展示出来。当然,影响消费者对服务选择的不仅仅是专业类的点评、口碑分享类电子商务网站,更多则表现在各类新媒体渠道中,诸如微博、微信、社群网站等。今年清明节,上海杏花楼的蛋黄肉松青团就成为了这样一枚“网红青团”,对于这样的网红,多数美名远播,从而收获了高额的产品溢价价值。

在出行方面,最频繁被人们提及的就是打车软件了。从Uber进入中国,滴滴、快的纷争到合并,到出现一号专车、易道用车等多种形态提供不同层级的分享式出行服务模型不断创新。可以说,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支持而产生的这种共享经济模式,对资源进行更为优化的配置,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使得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也体现出一定的绿色和经济性。世界上最大的出租车公司Uber,却不真正拥有一辆出租车和一个司机,这在过去同样令人难以想象。

新方式3:电子支付延伸

支付电子化是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交易的必要手段。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电子化支付方式越来越深入生活,电子支付也由单纯购买商品与服务,演变为在支付内容和延伸服务两个方向上的发展。横向方面,电子支付向更多支付领域扩展,例如使城镇居民更加便利地支付公用事业费;纵深方面,电子支付扩展了金融理财、信贷、信用消费等多种延伸服务。现在,信用优良必然也会带来其他社会效益,淘宝推出的芝麻分就是最好的例子。在芝麻分体系中,根据每个人的信用,会有相应的信用额度提供,信用优良的用户在出去旅游、住酒店时,省去交押金环节,既方便了旅店,也使消费者真正体会到信用分带来的好处。

新方式4:农村电商兴起

过去农村地区或偏远地区一直被视为难以跨越“数字鸿沟”的地区,而如今,很多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已逐渐普及。与之伴生的是电子商务的推进,为农民、农村和农业带来巨大变化和重大发展机遇。

很多地区,农民通过使用电子商务平台便能买到品种更丰富、质量更可靠、价格更优惠的产品。也有一些富有创新精神的农民,使用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创业致富。电商与“三农”结合最典型的代表是“淘宝村”的出现,从2013年阿里研究院认定的20个淘宝村发展到2015年底,我国共计认定780个淘宝村,19个淘宝镇。

图4 中国电子支付行业支付场景

事实上,农村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电子商务领域一个新热词,并逐渐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地区擦出火花。在消贫致富、促进农村青年返乡创业、解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方面,电子商务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农业领域,产品众筹、土地众筹、农资租赁、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产销模式,正在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逐渐形成。B2B农业电子商务的逐渐发展,以及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同样将给我国的农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电子商务在农民个体、农村群体甚至村镇集群的扩散,会为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可行的发展路径,为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为农民带来新福祉。

图5 “互联网+”农业新产业链

电子商务之未来发展

网络零售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催生的创新商业模式,必然会带来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

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网络购物投诉占全部投诉47.55%,O2O生活服务紧随其后,占24.24%,移动电子商务为12.36%;物流快递6.77%,互联网金融2.95%,B2B网络贸易领域投诉1.39%,其他(如网络传销、网络集资洗钱等)占4.62%。

这表明我国的网络购物还需要加强监管,尤其对于一些中小平台。O2O行业也是监管的重点,由于信息失真或者部分夸大,很多线下商店并没有线上宣传得那般出色,由此损害到消费者的权益。再者,近年来兴起的P2P等互联网金融也成为爆发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需要加强监管和整治,确保这一模式能够更为规范、健康地发展。

但毫无疑问的是,以电子商务为起点的互联网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2014年是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元年,2015年是跨境电子商务的元年,那么在未来,有理由相信,电子商务不断引领“互联网+”向更多领域渗透,必将带来全新的经济转型与发展。对于电子商务这个我国经济实现“互联网+”式发展的“新能源”,我们必须结合技术创新,不断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形成“创新-发展-竞争-规范-再创新”的良性循环,进而使其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责任编辑:卫丽红

weilihong@ccidmedia.com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互联网+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