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后镇痛中的应用研究

2016-09-23 06:26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6期
关键词:肌力置换术膝关节

张 宇

郑州市骨科医院麻醉科 郑州 450000



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后镇痛中的应用研究

张宇

郑州市骨科医院麻醉科郑州450000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自控镇痛,连续2d。观察组 术后接受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比较2组静息状态下和运动状态下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比较2组术后不同时间段肌力评级变化,对比2组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同时观察镇痛期间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息状态下和运动状态下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12h、24h、48h,观察组的肌力评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7.3%,对照组为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后镇痛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肌力评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膝关节置换术;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

膝关节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的继发性骨质增生和退行性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膝关节疾病发展到终末期,患者的痛苦更加明显[1]。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疾病,通过人工膝关节假体替代受损的膝关节表面,从而恢复膝关节功能、减轻膝关节疼痛,取得满意效果。临床实践治疗发现全膝关节置换术后50%左右的患者会伴随剧烈疼痛,25%左右的患者伴中度疼痛,不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预后,影响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且术后的急性疼痛可能演变成慢性疼痛,危害严重[2]。术后常规的自控镇痛的效果并不理想,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而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的成功率较高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广泛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中,受到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一致好评。本研究主要研究分析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01—2015-07在我院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均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手术指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各48例。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49~77岁,平均(66.2±7.3)岁;原发病:骨性关节炎29例,膝关节内翻畸形10例,类风湿关节炎6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观察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46~79岁,平均(66.8±7.7)岁;原发病:骨性关节炎26例,膝关节内翻畸形12例,类风湿关节炎8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排除智力障碍、穿刺部分感染、严重脏器功能衰竭患者,ASA分级Ⅰ-Ⅱ级。2组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2组均在全身麻醉下展开手术治疗,观察组待手术结束完全清醒后将拔除气管导管,患肢外旋15°并仰卧,选择应用便携式二维超声仪,通过超声探头展开持续性股神经阻滞。于患者腹股沟下方2cm部位实施斜轴位扫描,获取清楚的骼耻弓筋膜处外侧股神经横断的影像图片后,选择16G静脉注射套管针进针,进针部位为皮肤与扫描面呈30 ℃的大腿外侧,密切注意套管针的移动部位,当套管针移动至股神经附近时,确保回吸无血后注射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当股神经周围存在氯化钠溶液扩散的现象时,需要注射20mL罗呱卡因,并扩大股神经周围间隙,然后放置硬膜外导管,再次注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当神经周围仍然存在扩散的现象时就能够固定导管,否则须调整导管至满意的状况后再固定导管。对照组术后自控镇痛,镇痛药物为100mL生理盐水与1.0mg芬太尼混合,首次剂量20mL,背景剂量2mL/h,自控镇痛泵1mL/次,时间控制在30min。观察组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药物为120ml浓度为25%的罗哌卡因,首次剂量20mL,背景剂量2ml/h,自控镇痛泵3mL/次,时间控制在30min。研究对象均在进行功能锻炼的30min前实施自控镇痛泵1次,连续2d。

1.3观察指标(1)比较2组静息状态下和运动状态下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VAS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的疼痛感越低[3]。(2)比较2组术后不同时间段肌力评级的变化,肌力评为0级、1级、2级、3级、4级、5级,级数越高,肌力越正常。(3)对比2组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主要分为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三种程度。(4)观察镇痛期间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尿潴留、瘙痒、低氧等。

2 结果

2.12组VAS评分比较观察组静息状态下和运动状态下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2组静息状态下不同时间段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2组运动状态下不同时间段VAS评分比较±s,分)

2.22组肌力评级比较术后镇痛12h、24h、48h,观察组的肌力评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术后不同时间段肌力评级比较±s,级)

2.32组镇痛效果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469,P<0.05)。见表4。

表4 2组镇痛效果的满意度比较 [n(%)]

2.42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镇痛期间出现恶心呕吐、尿潴留、瘙痒分别为2例、1例、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7.3%;对照组分别为10例、4例、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800,P<0.05)。

3 讨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主要应用于骨性关节炎、膝关节内翻畸形、类风湿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文献[4]报道,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推广。资料[5]显示,50%的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早期均存在剧烈疼痛,而50%的患者的疼痛得到了适当的控制。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自控静脉镇痛以及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等方法进行镇痛,临床实践发现周围神经阻滞能够显著缓解术后患者的疼痛,但其对导管位置的要求高,且会延长手术时间,需要与超声技术联合应用[6]。

连续神经传导阻滞镇痛效果的关键在于放置导管的导管头端与神经的位置关系。超声引导下展开股神经旁置管,同时在腹股沟外侧向腹股沟韧带进针,进行导管的放置和神经的定位[7]。平行腹股沟韧带置管能够使得骸关节屈伸活动轴与导管接近平行,导管不容易折叠和移位。与静脉注射麻醉药物比较,连续神经阻滞可以准确定位,快速持续地阻滞神经,有效起到松弛肌肉、镇痛的效果,并且能够防止对神经的损伤、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静息状态下和运动状态下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可显著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疼痛。术后镇痛12h、24h、48h,观察组的肌力评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肌力评级。观察组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可大幅提高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观察组镇痛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3%,对照组镇痛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综上,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后镇痛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肌力评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1]黄慧君.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9):127-129.

[2]MartinsGC,CamanhoG,RodriguesMI.Immunohistochemicalanalysisoftheneuralstructuresoftheposteriorcruciateligamentinosteoarthritispatientssubmittedtototalkneearthroplasty:ananalysisofthirty-fourcases[J].Clinics(SaoPaulo),2015,70(2):81-86.

[3]夏德国,高巨,纪维,等.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15,21(9):1688-1690.

[4]YanoK,IkariK,InoueE,etal.Effectoftotalkneearthroplastyondiseaseactivityinpatientswithestablishedrheumatoidarthritis:3-yearfollow-upresultsofcombinedmedicaltherapyandsurgicalintervention[J].ModRheumatol,2010,20(5):452-457.

[5]程晓燕,纪凡层,綦宗才.超声引导与神经刺激引导下股神经连续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3):193-196.

[6]张洪鑫,潘昭勋,马海盟,等.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神经阻滞与静脉镇痛泵早期镇痛效果比较[J].实用医药杂志,2014,31(8):688-690.

[7]罗玉金,贺涛,伍国芳,等.超声引导持续股神经阻滞联合氯诺西康在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5,9(4):106-107.

[8]高万露,汪小海.患者疼痛评分法的术前选择及术后疼痛评估的效果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3):3 892-3 893.

(收稿2015-10-18)

R614

A

1673-5110(2016)16-0057-02

猜你喜欢
肌力置换术膝关节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探讨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