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地区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筛查的临床研究

2016-09-23 06:27简雅婷艾清秀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6期
关键词:生活习惯颈动脉发病率

简雅婷 艾清秀

湖北恩施州中心医院(西医部)超声诊断中心 恩施 445000



恩施地区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筛查的临床研究

简雅婷艾清秀△

湖北恩施州中心医院(西医部)超声诊断中心恩施445000

目的探讨恩施地区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硬化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05—2013-03恩施州抽取的501例脑卒中高危人群,采用医学问卷调查的方式,由专业的医学调查人员对高危人群的资料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一般生活习惯与颈动脉硬化情况的关系。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颈动脉硬化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各组间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性别人群之间颈动脉硬化的发病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体重指数不正常等基础疾病均与颈动脉硬化之间有直接关系,随着基础疾病发病率增加颈动脉硬化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各组间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焦虑抑郁等一般生活习惯均与患者的颈动脉硬化之间有直接的关系,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颈动脉硬化情况发病率的升高,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及一般生活习惯等均与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值得临床行进一步研究。

脑卒中;颈动脉;超声筛查;危险因素

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1],我国老年人口众多,脑卒中又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2-3]。研究发现,脑卒中的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直接的关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的性质与脑卒中的关系密切,因此对于高危脑卒中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筛查斑块的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5]。本研究选取501例脑卒中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颈动脉筛查并分析其一般资料,找出引起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硬化的相关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05—2013-03恩施州地区抽取的501例脑卒中高危人群,年龄45~70岁,平均(59.6±10.9)岁;男204例,女297例。对501例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颈动脉筛查,其中71例出现颈动脉斑块。

1.2方法采用医学问卷调查方式,由专业的医学调查人员对50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资料进行分析。信息主要包括:一般资料(姓名、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情况(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体重指数)、生活习惯(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焦虑抑郁)。

1.3指标与标准

1.3.1观察指标:不同年龄、性别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硬化情况的比较;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基础疾病与颈动脉硬化情况的关系;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一般生活习惯与颈动脉硬化情况的关系。

1.3.2标准: 高血压:舒张压>90mmHg或者收缩压>140mmHg即可判定为高血压;高血脂:甘油三酯>2.26mmol/L或胆固醇>6.22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4.14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1.0 4mmol/L;糖尿病:在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体重指数判断:体质量(kg)/身高m2,正常:18.5~25,轻度肥胖:25~28,中度肥胖:28~30;重度肥胖:>30;吸烟:每周吸烟>5次,持续时间>6个月,即可判定为吸烟患者;饮酒:每周饮酒次数>3次,饮酒量>50g,即刻判定为饮酒患者;体育锻炼:每周运动次数>2次,>30min/次;焦虑抑郁:心理测试成绩<60分。

1.4统计学处理SPSS16.0为本实验应用的数据处理软件包,计数比较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同年龄、性别高危人群颈动脉硬化情况比较随着年龄的增长,颈动脉硬化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性别之间颈动脉硬化的发病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性别高危人群颈动脉硬化情况比较

2.2基础疾病与颈动脉硬化情况的关系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体重指数不正常等基础疾病均与颈动脉硬化之间有直接的关系,随着基础疾病的发病率增加颈动脉硬化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各组间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基础疾病与颈动脉硬化情况的关系

2.3一般生活习惯与颈动脉硬化情况的关系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焦虑抑郁等一般生活习惯均与颈动脉硬化之间有直接的关系,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导致颈动脉硬化情况发病率的升高,各组间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一般生活习惯与颈动脉硬化情况的关系

3 讨论

脑卒中是目前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且脑卒中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远远的高于欧美国家的发病率,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6],许多发达国家已开展对脑卒中的防范工作,将脑卒中的发病率降到最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7]。我国对于脑卒中的防范工作未得到足够重视,特别是针对颈动脉硬化的筛查方面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对于颈动脉超声筛查的认识不足,研究发现颈动脉的硬化与脑卒中的发病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颈动脉硬化是脑卒中病发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8],因此,颈动脉的筛查工作对于脑卒中的预防与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发现,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不可控因素,和一些基础性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以及患者的一般生活习惯等,往往这些因素都是可控因素,因此对于其危险因素与脑卒中和颈动脉硬化之间关系是目前临床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研究采用医学问卷调查的方式,由专业的医学调查人员对高危人群的资料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颈动脉硬化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这可能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动脉的弹性及缓冲能力下降或机体功能下降有关;基础疾病都与脑卒中高危人群发生颈动脉硬化之间有密切关系,血压、血脂及血糖的异常均可引起颈动脉硬化发生率的增加,上述基础疾病的出现会逐渐削弱消耗微血管的保护机制,显著性的增加脑卒中患者发病的风险,体质量过大也是影响脑卒中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肥胖对于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吸烟、饮酒是公认的脑卒中发病率的危险因素[9],在本实验中我们发现吸烟、饮酒人群的颈动脉硬化的发病率要显著性的高于未吸烟及饮酒的人群,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研究发现,在生活中适当的锻炼且保持良好的心态可有效降低颈动脉硬化的发病率,体育锻炼可增加血管的弹性[10],降低发生卒中的风险。

综上,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及一般生活习惯等均与脑神高危人群颈动脉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需密切关注。

[1]谢珺,汪学红,章娟,等.脑卒中患者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认知及其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志,2014,36(2):136-139.

[2]秦芳,王惠珍,王静新,等.重症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调查分析[J].广东医学,2012,33(23):3 627-3 630.

[3]傅民,方建华.颈动脉超声在筛查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4):147-149.

[4]张振香,刘腊梅.社区脑卒中患者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8):3 976-3 978.

[5]林蓓蕾,张振香,陈颖,等.社区脑卒中患者主动参与功能锻炼依从性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9):722-726.

[6]王林,熊全庚,张春莉,等.颈动脉超声在筛查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2):129-131.

[7]秦玲,唐芳,张成琪,等.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筛查及行为影响因素[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23(5):433-435.

[8]张振汉,程淑艳,汪燕铭,等.1729例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14,(8):663-668.

[9]郑颖,刘玉红,乔建宏,等.颈动脉超声筛查脑卒中高危人群400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4):65-66.

[10]王胜华,薛前海,刘剑,等.颈动脉超声筛查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防控意义[J].医学信息,2013,(28):292-293.

(收稿2015-12-11)

艾清秀(1977-),女,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E-mail:aiqingxiu@sina.com

R739.41

A

1673-5110(2016)16-0069-03

猜你喜欢
生活习惯颈动脉发病率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
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