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6-10-08 01:33蔡燕良
考试周刊 2016年74期

蔡燕良

摘 要: 写作是一项综合力很强的智力活动,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而目的明确的积累过程。丰厚的积累是写作的坚实基础,写作是丰厚积累的外在体现。只有精心积累,才能创作美文。

关键词: 品读书籍 赏读自然 精读生活 创作美文

陆游曾在《文章》中写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红楼梦》里有一副对联这样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见自然、生活中处处皆文章,关键是如何成为那洞明世事和练达人情的“妙手”。我想要成为这样的“妙手”,必然要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开阔的精神视野和多彩的人生阅历……而要拥有这些特质跟一个人长期的积累是分不开的。所谓“胸中有丘壑”才能设计出好作品,这些道理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胸无点墨,你使劲跟他讲写作技巧,那么犹如缘木求鱼——白费工夫。因此,读与写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应该读些什么呢?我想,应该读的是书籍的馥郁馨香、大自然的无边风月、生活的博大精深……有这样深厚底蕴的人定能落笔如神,手到文来。所以要教学生写好作文,如果只局限于课堂上的讲和练,那么无异于杯水车薪,徒劳无功。古人云“功夫在诗外”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引导学生跳出课堂,阅读书籍,走进自然,关注生活才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一、品读书籍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传承人类文化的载体。杜甫诗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杨雄云:“能读千赋,则能为文。”可见多读书对提高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博览群书,才能轻松为文。古时的文人墨客,像三国七步成诗的曹植,南朝倚马可待的袁虎,如若不是平时的多读多背、学富五车,能文思泉涌、才高八斗吗?相传苏洵在教子读书时极为强调多读书、多积累,苏轼对此深有感触,写诗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否则,三苏能名满天下?阅读是语言输入最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写作是语言的输出,没有语言的输入何谈输出呢?明代著名诗人于谦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香。”这首诗充分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

既然读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那么该读些什么书呢?我认为应引导学生以阅读文学类的经典作品为主,其他类型的书也兼读一些,每个领域的书都能给予不同的营养。培根在《论读书》时写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清代的唐彪说:“阅者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读书既专又博,才能提高文学素养和整体素质,这无疑是写好文章的先决条件。当一个人的阅读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容易与书籍产生共鸣,进而引起创作的欲望。林语堂先生说得好:“一个人必须从古今中外的作家中去找寻和自己性情相近的人,一旦找到思想相近的作家,心中必万分痛快,灵魂也发生猛烈震撼,如春雷一鸣,得一新生命,入一新境界。”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如此之密切,如并蒂花、比翼鸟,如影随形。怪不得古人有“劳于读书,则逸于作文”的精辟见解。我常常在想:当一个人满腹诗书,满怀性灵之时,只要有适宜的事物一触发,就定能灵光闪现,倚马万言,美丽的文字如汩汩泉水喷涌而出,一发不可收拾……

二、赏读自然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成就了一部天然美文,这部钟灵神秀的无字天书值得每一个人细细品赏。一个不懂得品读自然美景的人定然会缺少很多快乐的享受。人类本身就是大自然的儿女,走进自然,我们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冰心先生的不朽著作《繁星》《春水》就源于她对大自然的钟爱和感悟。古往今来许多的文人学士都对自然风光情有独钟。无论是北国的秦关汉月、大漠归雁,还是江南的杏花春雨、小桥流水;无论是中国的敦煌飞天、丝路花雨,还是外国的瓦尔登湖、挪威的森林,无一不在文人的笔下展示着千年的风情,万年的容颜。大自然本身就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曲歌,她能使我们抛却繁杂,心灵澄澈。在她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间,我们找到了本真的自我,也练就了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易于感受美的心灵。

这神奇的自然,成就了多少文人的不朽。屈原在“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凄凉里写尽了无边的幽怨;常建在“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和谐中找到了心灵的归依;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美景中偷得了片刻的宁静;屠格涅夫在树林和草原里感受到了生命的蓬勃与芬芳……大自然与我们是一体的,我们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既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又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更是我们的创作灵感。在纯净的大自然中,我们寻求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愉悦,一种脱胎换骨般的自由,一种超凡脱俗的灵性。人类在广阔和伟岸的大自然中才能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与无知,这样我们的心胸才会随之变得博大坦荡,眼界才会变得高远开阔,所著之文才会博彩多姿,立意悠远。

三、精读生活

文学创作的源泉就是生活,文学作品都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离开生活而创作的文章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就是一本博大精深、包蕴万千的百科全书。只有自觉走进生活,密切关注生活,仔细体验生活,深切感悟生活才能品味人生百态,精通事理人情,把握文章旨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道:“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实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正是说明了处理好文和道的关系是写好文章的根本。韩愈更明确提出“文以载道”的主张。这些理论都强调提高写作者的认知能力,这些认知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经过后天生活的不断历练、不断感悟、不断累积而来。

写作者是生活中真、善、美的代言人。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相传是周代的采诗之官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大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经》,是这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文学是生活的反映。《采薇》、《十五从军征》、《硕鼠》、《关雎》正是其中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经典名篇。如果没有“安史之乱”那一段颠沛流离的惨痛生活,没有对当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惨状的耳闻目睹,就不可能有杜甫的“三吏”“三别”的存在;如果没有曹家这个“百年望族”的兴衰历史,没有在“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那一段生活经历,就不可能有曹雪芹《红楼梦》的诞生;如果没有站在舞场、牌桌旁一连几个小时凝视上层沙龙的生活,没有在夜间钻到肮脏的院落里观察农夫的生活,就不会有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的问世。文学作品里表现出来的,大多是作者本人直接或间接的生活体验。我们常常从文学作品中窥见作家的生命印痕。显然,丰富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人生体验,是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坚实基础,是每个作家都必须拥有的无价之宝。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的就是对知识的积累、对自然的探索和对生活的积淀。有了这丰盈的活水源头,何愁没有满池的泱泱清水。李贺虽只活到27岁,但留下许多优秀诗篇。他的成功在于积累。他随身携带锦囊,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入囊中,晚上再将纸片拿出来整理。这样就积累了许多创作素材,最终成为一位著名诗人。积累,确实是一把打开创作之门的神奇钥匙。拥有了它,无异于拥有了哈利波特的魔法扫帚,能达到“无往而不至”的境地,这样的妙手定能洋洋洒洒,顺手拈来就是一篇美文,妙笔生花已不再是个梦想。创作对于这样的你来说幸福而快乐。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

[2]百度百科.诗经.

[3]莫言.文学来自生活.